中央衛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精選】
2023-07-27 19:36:18 1
絢麗的舞臺、精良的製作,撒貝寧、董卿這些名嘴的主持,讓整個節目熠熠生輝。小編整理了《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中央衛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一:
我上小學、中學時,還沒有《開學第一課》這樣的節目,所以今晚是我第一次觀看《開學第一課》。
這一課果然特別。絢麗的舞臺、精良的製作,撒貝寧、董卿、何炅以及TFBOYS這樣的明星陣容,足以抵消很多孩子開學第一天的「鬱悶」,也足以讓「長徵精神」這樣厚重的主題吸引關注的目光。可是我,卻像是一個過慣了苦日子的人,一下適應不了這樣的視覺饕餮,怎麼也集中不了注意力;我頭腦中不斷出現的,是自己曾經學習過的、色彩單調的語文課本……
我想起馬背上的小紅軍,表面鼓鼓的乾糧口袋中,只是一塊咬著牙印的牛膝骨;我想起了《金色的魚鉤》中的老班長,他在同志面前摸摸嘴仿佛回味著魚湯的味道,可卻在人後艱難地咽著魚骨和草根;我又想起《七根火柴》中的那位同志,受盡寒風冷雨折磨,卻盡全力保存著乾燥的火柴……小紅軍、老班長、那位同志,最終都倒在了長徵路上;尤其讓人難忘的是,他們面對「生」的可能,而最終選擇了犧牲。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殺身成仁,這句話曾經激勵著多少仁人志士為國家、為人民拋灑熱血,「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勇士精神,讓我們的民族一度無比的豪邁與高貴!然而,我們也一度丟失了這份慷慨,就像王陽明先生講:「世上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來太重,不問當死不當死,定要宛轉委曲保全。」後來,也有外國人這樣評價大清國的國民:「只關心自己血緣親族的好處,而對其他人的苦難則表現出驚人的自私與冷漠。」我們吃苦耐勞,卻被視為奴隸病夫。
是長徵,喚醒了祖先留在我們血液中的那份慷慨!無論是茫茫草地,還是皚皚白雪,無論是難以自拔的沼澤,還是窮兇極惡的敵人……紅軍將士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困難展開殊死搏鬥,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死的威脅留給自己!「長徵是播種機」,它播下的不是貪生怕死的孬種,而是無畏犧牲、視死如歸的最優秀的種子。中國人的精神從那個時候為之一振,開始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可以讓我們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或許也可以讓我們的國家成為更富裕的國。但是這些品質,還不能讓我們完全區別於「精緻的利己主義」,我們還需要一份為他人、為國家、為社會犧牲的精神。要記得,是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為民請命的人、捨身求法的人,是這些有犧牲精神的人,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梁!
中央衛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二:
打開電視機的那一刻,看到中央一套《開學第一課》的那一刻,我感受頗多。
那是一個以紅色為主而布置的舞臺,紅色的五星紅旗,紅色的五角星,紅色的舞臺背景,一片又一片,映入眼帘全是紅色。我好奇,就停留下來。主持人說著一句又一句悽涼又感人的臺詞,像琴弦一樣,緩緩地,緩緩地,撥動著我的心。一位又一位老革命戰士,一個又一個令人黯然淚下的悽美故事,在我的耳邊一遍又一遍迴響著,這是為什麼呢?明明現在的中國很強大,但我,還是不禁的落淚。這些故事裡面,有一個才三個月的小嬰兒——
她是一名將軍的女兒,剛剛出生不到三個月,就跟著自己的父親參加了長徵,在那瘦小的身軀,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每當她哭的時候,所有的戰士都在說:「哎,你看,她哭了!她哭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那個時候,能活著真的太不容易了。有一次,在被敵人襲擊的時候,抱著小女孩的戰士不小心把這個三個月大的孩子給弄丟了,又回去找了一遍才把這個小女孩找到。
這,也是生命,也是革命,為了革命,為了以後的生活,那時候的中國人都在努力著,為了人民,為了以後的我們,我們現在的生活,現在的一切,全都是原來的革命戰士又鮮血鑄成的,我們有什麼資格不去珍惜現在的生活呢?不要去迷茫,不要去猶豫,生活,在我們手中。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那段歷史,那段讓人黯然淚下的歷史,那段恥辱,也是輝煌的榮耀。
我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的組員,每一個人都感受深有感受,每個人的心,都橫了一刀。
僅僅一個多小時的公益片,卻讓我們黯然淚下,讓我對自己反思,讓我再一次知道了革命先烈是多麼的偉大。
中央衛視《開學第一課》觀後感三:
長徵這個熟悉而又宏偉的名字,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長徵如同一首歌謠代代相傳;長徵如同一隻燕子為人們訴說它所歷經的艱辛;長徵如同一場春雨,喚醒人們並告訴人們要學習長徵那偉大的革命精神!長徵以它特有的戰鬥魅力,不僅在中國人民心中產生無窮的力量,而且就像是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的界限,在世界上空廣為傳揚。
1934年10月開始的二萬五千裡長徵,經過十一個省份,攻佔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餘次戰鬥,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不知穿越了多少荒無人煙的地區,終於勝利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勝利,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徵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鍊革命的基礎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換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良好條件。這無數次的戰鬥,死傷無數,血流成河,毛澤東吟出「蒼山如海,殘陽如血」。但是拿現在社會的貪、黃、賭、毒等醜惡現象和革命先輩的艱苦奮鬥精神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七十年後的今天,革命先輩的夢想,早已變為現實,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祖國也在不斷地變得富強,這也是長徵將士們的奮鬥延續。但是我們也不可否認,當代不少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卻出現了不容忽視的嚴重危機:道德滑坡、精神空虛、信仰缺失……各種醜惡現象連續不斷地出現,毒化著社會風氣,吞噬著人們的心靈,也在危害著國家的未來——青少年一代的靈魂……這些都是沒有繼承與發揚長徵精神的嚴重後果啊!
看到這些,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毛主席的《長徵》途中的烈士們個個滿腔革命豪情,有著平凡人無法具有的與命運抗爭到底的高貴精神,而現在,我們需要這種精神,但是我們的意志不應該沒有,更不可以整天遊手好閒。不過,請革命前輩們放心,現在的中國已經在不斷地弘揚長徵精神,並希望在每個人的心中建立起長徵精神的豐碑。而且現在已有不少學生也在參加「新長徵」的活動,他們希望親身體驗一下老一輩戰士們的艱苦生活,學習一的堅強意志。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長徵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將變成下一代兒童美麗的童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