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15:45:36

本發明涉及預製砼排架柱安裝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
背景技術:
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時,將砼排架吊裝並放入基礎杯中後需進行找正,以保證安裝位置的準確。現有找正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用吊裝機械直接移動預製砼排架柱找正縱橫軸線。這種方法操作難度大,耗時長,人工和機械使用時間過長,施工成本高。
2、用楔子錘擊找正,即在預製砼排架柱和基礎杯之間塞入楔子,錘擊楔子,楔子推動預製砼排架柱移動找正。這種方法只能找正重量輕的預製砼排架柱,還容易損壞預製砼排架柱和杯口砼。
3、利用大型吊裝機械和楔子配合找正,這種方法找正縱橫軸線機械與楔子配合需要緊密,對吊裝機械操作人員和找正專業鉚工技術水平要求高,鉚工墊楔子和機械移動需要重複操作,使機械人工耗時過長增加施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方便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時找正的工具。
為解決上述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包括上底板、下底板和連接板,連接板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底板和下底板均與連接板垂直且分別靠近連接板長度方向的兩端,上底板與下底板平行,上底板與上表面連接,下底板與下表面連接。
進一步的是: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包括頂杆、驅動裝置、驅動裝置蓋、彈簧以及分別位於上底板兩側的支撐板和驅動裝置座;
支撐板與上底板平行,支撐板靠近連接板連接有下底板的一端,支撐板與上表面連接;
頂杆包括頂杆主體和頂杆驅動段,頂杆與上底板垂直,頂杆主體穿過上底板和支撐板並與上底板和支撐板螺紋連接;
驅動裝置座與上表面連接,驅動裝置座上設置有驅動裝置孔、限位臺階和驅動杆開口;驅動裝置孔與頂杆同軸;限位臺階位於驅動裝置孔內的靠近上底板一端;
驅動裝置包括驅動杆和驅動頭,驅動頭包括由內到外依次設置的套筒、棘輪機構和外套,套筒套裝在頂杆驅動段上,外套位於驅動裝置孔內並可旋轉;驅動杆穿過驅動杆開口並與外套連接;
驅動裝置蓋與驅動裝置座可拆卸連接,驅動裝置蓋與限位臺階一起限制驅動裝置平移;
彈簧兩端分別與連接板和驅動杆連接。
進一步的是: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包括與上底板和連接板連接的上底板加強筋、與下底板和連接板連接的下底板加強筋以及與支撐板和連接板連接的支撐板加強筋。
進一步的是:連接頂杆主體與上底板和支撐板的螺紋為矩形螺紋或梯形螺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配合千斤頂或僅利用本發明可輕鬆且緩慢精確地移動預製砼排架柱,方便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時找正,提高預製砼排架柱找正速度,並節省人力物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權利要求1的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工作狀態圖;
圖2是權利要求2的預製砼排架柱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3的C-C剖視圖;
圖5是圖3的B處放大圖;
圖6是圖4的D處放大圖;
圖中標記為:頂杆1、頂杆主體2、頂杆驅動段3、驅動頭4、驅動裝置5、驅動杆6、上底板加強筋7、上底板8、驅動裝置座9、支撐板10、支撐板加強筋11、連接板12、下底板13、下底板加強筋14、彈簧15、驅動裝置蓋16、驅動裝置孔17、限位臺階18、外套19、棘輪機構20、套筒21、上表面22、下表面23、驅動杆開口24、千斤頂25、預製砼排架柱26、基礎杯2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包括上底板8、下底板13和連接板12,連接板12包括上表面22和下表面23,上底板8和下底板13均與連接板12垂直且分別靠近連接板12長度方向的兩端,上底板8與下底板13平行,上底板8與上表面22連接,下底板13與下表面23連接。
圖1所示的預製砼排架柱找正工具需配合千斤頂25進行找正。找正時,將下底板13放入基礎杯27中並與基礎杯27的壁面貼合,將千斤頂25放在上底板8與預製砼排架柱26之間,驅動千斤頂25即可推動預製砼排架柱26移動。
為使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能夠獨立找正,可進行如圖2至圖6的改進: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包括頂杆1、驅動裝置5、驅動裝置蓋16、彈簧15以及分別位於上底板8兩側的支撐板10和驅動裝置座9;支撐板10與上底板8平行,支撐板10靠近連接板12連接有下底板13的一端,支撐板10與上表面22連接;頂杆1包括頂杆主體2和頂杆驅動段3,頂杆1與上底板8垂直,頂杆主體2穿過上底板8和支撐板10並與上底板8和支撐板10螺紋連接;驅動裝置座9與上表面22連接,驅動裝置座9上設置有驅動裝置孔17、限位臺階18和驅動杆開口24;驅動裝置孔17與頂杆1同軸;限位臺階18位於驅動裝置孔17內的靠近上底板8一端;驅動裝置5包括驅動杆6和驅動頭4,驅動頭4包括由內到外依次設置的套筒21、棘輪機構20和外套19,套筒21套裝在頂杆驅動段3上,外套19位於驅動裝置孔17內並可旋轉;驅動杆6穿過驅動杆開口24並與外套19連接;驅動裝置蓋16與驅動裝置座9可拆卸連接,驅動裝置蓋16與限位臺階18一起限制驅動裝置5平移;彈簧15兩端分別與連接板12和驅動杆6連接。
上述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找正過程及原理如下:腳踩驅動杆6,驅動杆6依次帶動外套19、棘輪機構20和套筒2旋轉,套筒2帶動頂杆1旋轉;由於頂杆主體2與上底板8和支撐板10螺紋連接,頂杆1旋轉的同時向預製砼排架柱26方向移動並推動預製砼排架柱26移動。
可調整驅動杆開口24和驅動杆6的方向,即抬高驅動杆6,使得驅動杆6能夠手搖。彈簧15使得驅動杆6能夠自動回位,便於連續驅動。在頂杆驅動段3上套上扳手,可反向旋轉頂杆1,使頂杆1退回,由於棘輪機構20的存在,驅動杆6並不妨礙頂杆1反轉。頂杆驅動段3的形狀可以是常見的正方形或正六邊形。拆下驅動裝置蓋16並拆開彈簧15與驅動杆6的連接,可將驅動裝置5拆下,在運輸或儲存時減小佔用空間。
找正時,上底板8、下底板13和支撐板10均承受很大的力,為了提高上底板8、下底板13和支撐板10與連接板12的連接強度,預製砼排架柱吊裝找正工具包括與上底板8和連接板12連接的上底板加強筋7、與下底板13和連接板12連接的下底板加強筋14以及與支撐板10和連接板12連接的支撐板加強筋11。
連接頂杆主體2與上底板8和支撐板10的螺紋最好為矩形螺紋或梯形螺紋。矩形螺紋和梯形螺紋為常用的傳動螺紋,具有較高的傳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