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與流程
2023-07-28 00:07:21 2

本發明涉及海洋潮流能發電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由於海洋蘊涵的可利用能量大大超過了目前全球能源需求的總和,且潮流能具有規律性、可預測性、功率密度大、能量穩定等特點,利用潮流能發電已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青睞,我國潮流能蘊藏量豐富,潮流能的開發利用成為我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對於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項目而言,所述發電機組基礎採用一體化總成平臺鋼桁架基礎。通常所述總成平臺的重量較大,根據安裝工藝,總成平臺共需兩次起吊,第一次為落駁起吊,利用起重船將所述總成平臺由岸上吊運至方駁上;第二次為安裝起吊,利用起重船將所述總成平臺由方駁吊運至海上的設定位置點。
在所述總成平臺安裝起吊過程中,考慮到所述總成平臺的重量和不規則的設計構造以及風速和潮流等影響,目前很難將所述總成平臺固定在海上的設定位置點,主要問題在於安裝施工工藝新,技術難度大。具體地說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海底基巖裸露、潮流高流速導致所述總成平臺穩定性控制難度非常大,所述總成平臺容易出現晃動問題;其次,由於所述總成平臺的晃動,容易導致所述總成平臺發生傾斜。
技術實現要素:
為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所述總成平臺的穩定性能差,易發生傾斜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穩定性高,且始終使所述總成平臺保持平衡的起吊安裝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所述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用於將所述總成平臺安裝在海上的指定位置,其步驟如下:步驟S1:將載有所述總成平臺的起重船吊運到安裝位置點附近後,下放所述總成平臺至安裝位置;步驟S2:將多個支撐樁安裝在所述總成平臺中,使所述支撐樁的下端插入海底,所述支撐樁的上端與所述總成平臺通過插接件相連;步驟S3: 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所述起重船上脫離;步驟S4:頂起所述總成平臺並調整所述總成平臺豎直方向的高度使所述總成平臺趨於水平。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起吊所述總成平臺的方法步驟S0:利用起重船起吊所述總成平臺;將載有所述總成平臺的起重船拖運至拋系錨點,完成起重船錨位布設。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0中,所述起重船錨位布設的方法是通過錨錠和錨纜固定所述起重船,且所述錨纜通過拋錨艇拖至拋系錨點。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中,起重船到達安裝位置點附近後,利用全站儀進行縱軸線初步定位,調整船位使所述總成平臺縱軸線與設計縱向安裝軸線一致。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初步定位完成後,將所述總成平臺緩慢下放至設計標高,然後利用定位樁進行精確定位,沿縱向軸線左右調整船位;再對臨時固定所述總成平臺的迪尼瑪纜繩進行安裝,完成所述總成平臺的安裝。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迪尼瑪纜繩通過拋錨艇進行系纜作業,將所述總成平臺上的迪尼瑪纜繩利用拋錨艇與附近水面的卸扣處扣牢。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2中,將多個支撐樁安裝在所述總成平臺的方法為:按照所述總成平臺的排架方向逐排下放支撐樁,且所述支撐樁插入所述總成平臺套管內,使所述支撐樁在自重作用下插入海底。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支撐樁的上端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總成平臺的插孔對應,所述通孔和所述插孔通過所述插接件連接。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3中,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所述起重船上脫離的方法為:所述總成平臺處於平穩狀態後,將吊架與所述總成平臺之間的無接頭繩圈及插銷解除,所述起重船將所述吊架上提從而脫離所述總成平臺。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4中,調整所述總成平臺豎直方向高度的方法為在所述插接件的位置塞入墊板進行支墊從而使所述總成平臺趨於水平。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所述的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將多個支撐樁安裝在所述總成平臺中,使所述支撐樁的下端插入海底,所述支撐樁的上端與所述總成平臺通過插接件相連,有利於將所述總成平臺固定在所述安裝位置處,避免所述總成平臺的晃動,提高所述總成平臺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所述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用於將所述總成平臺安裝在海上的指定位置,其步驟如下:步驟S1:將載有所述總成平臺的起重船運輸到安裝位置點附近後,下放所述總成平臺至安裝位置;步驟S2:將多個支撐樁安裝在所述總成平臺中,使所述支撐樁的下端插入海底,所述支撐樁的上端與所述總成平臺通過插接件相連;步驟S3: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所述起重船上脫離;步驟S4:頂起所述總成平臺並調整所述總成平臺豎直方向的高度使所述總成平臺趨於水平。
上述是本發明的核心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其步驟如下:所述步驟S1中,將載有所述總成平臺的起重船吊運到安裝位置點附近後,下放所述總成平臺至安裝位置,有利於對所述總成平臺進行定位安裝;所述步驟S2中,將多個支撐樁安裝在所述總成平臺中,使所述支撐樁的下端插入海底,所述支撐樁的上端與所述總成平臺通過插接件相連,可以將所述總成平臺固定在所述安裝位置處,避免所述總成平臺的晃動,提高所述總成平臺的穩定性;所述步驟S3中,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所述起重船上脫離,從而完成將所述總成平臺安裝在海上指定位置的目的;所述步驟S4中,頂起所述總成平臺並調整所述總成平臺豎直方向的高度使所述總成平臺趨於水平,有利於克服所述總成平臺發生傾斜的問題。
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起吊所述總成平臺的方法步驟S0:利用起重船起吊所述總成平臺,有利於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方駁上進行起吊,並移出方駁範圍外,便於所述起重船的運輸;將帶有所述總成平臺的起重船拖運至拋系錨點,完成起重船錨位布設,防止所述起重船受風和潮流的影響四處漂移,有利於固定所述起重船。
所述步驟S0前,需要提前進行總成平臺起吊準備工作,包括吊起吊具、吊具與平臺頂部吊耳連接、檢查起吊中心是否一致、將提升器掛至吊架下放葫蘆上、提升器配套迪尼瑪繩圈掛至相應樁位旁結構梁上等。因吊具與所述總成平臺頂部通過無接頭繩圈連接後將過夜,所述起重船上設置一名觀察員和三名起重操作值班人員,根據潮位漲落情況及時調整吊鉤位置,確保無接頭繩圈保持鬆弛狀態,同時又確保吊架不會碰到平臺頂部卷揚機和發電機等設備。正式起吊前利用起重船左右舷甲板水平滑車纜繩作為纜風繩,與總成平臺底部連接並保持兩根纜風繩張緊程度一致。檢查並確保總成平臺頂部施工設備已全部清空、總成平臺底部與臺座焊接點已全部割除、總成平臺與甲板之間無繩索及電纜連接,檢查吊鉤縱向中心、吊架縱向中心和總成平臺縱向中心是否一致,檢查起重船縱向中心線與總成平臺重心線是否一致,確定起吊狀態滿足要求後方可由起吊指揮員下令起吊。
所述步驟S0在正式起吊時,控制所述起重船吊鉤上提運行速度,緩慢將平臺起吊離開底座,然後靜載(試驗)一段時間,靜載期間檢查每個吊鉤荷載是否穩定、檢查總成平臺的平穩狀況、確定起重船(主要是船頭)吃水深度、起重臂在起吊前後的角度變化量等。確定起吊狀態符合設計要求和起吊設想後,使總成平臺移出方駁範圍外。
所述步驟S0中,所述起重船錨位布設的方法是通過錨錠和錨纜固定所述起重船,且所述錨纜通過拋錨艇拖至拋系錨點。具體的,在拖輪輔助下,由所述拋錨艇將起重船所有錨纜逐一起出,起重船調整船位順流駐位。待所有錨起出後,控制拖輪按拖帶航速,開始拖帶航行,待到達預定拋錨點後,在拖輪協助穩泊情況下,拋下後八字錨後,完成所有錨纜的系帶拋設工作。
所述步驟S1中,所述起重船向安裝位置點順流絞纜進點從而到達安裝位置點附近。所述起重船到達安裝點附近後,利用全站儀進行縱軸線初步定位,調整船位使所述總成平臺縱軸線與設計縱向安裝軸線一致;然後起重船收緊所有錨纜,保持船體扭角和方位。初步定位完成後,將所述總成平臺緩慢下放至設計標高,測量員利用定位樁進行精確定位,沿縱向軸線左右調整船位;再對臨時固定所述總成平臺的迪尼瑪纜繩進行安裝,並張緊迪尼瑪纜繩,完成所述總成平臺的安裝。
具體地,所述迪尼瑪纜繩通過拋錨艇進行系纜作業,將所述總成平臺上的迪尼瑪纜繩利用拋錨艇與附近水面的卸扣處扣牢。啟動卷揚機,使纜繩張緊並鎖死卷揚機,通過本步驟穩定了所述總成平臺,避免了由環境影響導致所述總成平臺出現晃動的問題。
所述步驟S2中,將多個支撐樁安裝在所述總成平臺的方法為:在所述支撐樁頂部對稱設置限位鋼板,以確保所述支撐樁插入所述總成平臺套管內後,樁尖未伸出套管底口。具體地,按照所述總成平臺的排架方向逐排下放支撐樁,且所述支撐樁插入所述總成平臺套管內,下放方式為割除支撐樁底層限位鋼板(樁頂限位保留),使支撐樁在自重作用下插入海底。為防止限位鋼板在氣割割除時彈出傷人,事先已將底層限位鋼板與所述總成平臺外套管頂口焊接固定,割除限位鋼板後該鋼板仍留在外套管頂口上。
所述支撐樁的上端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所述總成平臺的插孔對應,所述通孔和所述插孔通過所述插接件連接,使所述支撐樁的上端與所述總成平臺相連,實現將所述總成平臺固定在所述支撐樁的上端。具體地,支撐樁的通孔(內孔)部位對應所述總成平臺鋼套管預先插孔(外孔)位,需要注意的是:開內孔時應緊靠外孔邊割出內孔切割參考邊線,然後按照設計尺寸進行開內孔。將所述插接件(可選用擱置鋼軌)通過所述總成平臺的插孔插入所述支撐樁的通孔內,從而實現將總成平臺固定在所述支撐樁上。
所述步驟S3中,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所述起重船上脫離的方法為:當擱置鋼軌和提升器處於正常支撐工作狀態、水上迪尼瑪纜繩也已張緊,所述總成平臺處於平穩狀態後,將吊架與所述總成平臺之間的無接頭繩圈及插銷解除,所述起重船將吊架上提從而脫離所述總成平臺,從而完成將所述總成平臺安裝在海上指定位置的目的。
所述步驟S4中,由於所述支撐樁的通孔與所述總成平臺的插孔較大,所述插接件插入後,所述總成平臺在海裡還是存在晃動的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固定所述總成平臺。具體地,在每個所述支撐樁的頂端設置提升器,所述將提升器固定至支撐樁頂封蓋鋼板上並點焊固定,通過所述提升器可以將所述總成平臺頂起來,然後調整所述總成平臺豎直方向的高度使所述總成平臺趨於水平,傾斜度控制在設定範圍以內。另外,由於所述提升器將所述總成平臺提升後,使內孔與外孔間出現縫隙,因此調整所述總成平臺豎直方向高度的方法為:在所述插接件的位置塞入墊板進行支墊並焊接固定從而使所述總成平臺趨於水平,實現通過調整所述提升器達到調整所述總成平臺高度的目的,最終使所述提升器和擱置鋼軌達到同步支撐總成平臺的作用,避免了總成平臺容易發生傾斜的問題。
瑪纜繩瑪纜繩瑪纜繩瑪纜繩
所述步驟S4完成後,還需要對所述總成平臺的位移和高程監測,每日一次,直至樁基施工完成為止。觀測記錄應及時、準確、具有可追溯性。
綜上,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所述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所述步驟S1中,將載有所述總成平臺的起重船吊運到安裝位置點附近後,下放所述總成平臺至安裝位置,有利於對所述總成平臺進行定位安裝;所述步驟S2中,將多個支撐樁安裝在所述總成平臺中,使所述支撐樁的下端插入海底,所述支撐樁的上端與所述總成平臺通過插接件相連,可以將所述總成平臺固定在所述安裝位置處,避免所述總成平臺的晃動,提高所述總成平臺的穩定性;所述步驟S3中,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所述起重船上脫離,從而完成將所述總成平臺安裝在海上指定位置的目的;所述步驟S4中,頂起所述總成平臺並調整所述總成平臺豎直方向的高度使所述總成平臺趨於水平,有利於克服所述總成平臺發生傾斜的問題。
2.本發明所述總成平臺的安裝方法,所述步驟S1之前還包括起吊所述總成平臺的方法步驟S0,利用起重船起吊所述總成平臺,有利於將所述總成平臺從方駁上進行起吊,並移出方駁範圍外,便於所述起重船的運輸;將帶有所述總成平臺的起重船拖運至拋系錨點,完成起重船錨位布設,防止所述起重船受風和潮流的影響四處漂移,有利於固定所述起重船。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發明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