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鄧稼先電影有感600字

2023-07-27 20:23:23

  鄧稼先的一生,他的性格、氣質處處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美德,尤其是他勇於承擔、敢於奉獻、不怕困難的主人翁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反思。

  20xx觀鄧稼先電影有感600字一:

  100年以前,中國正處在5000年最貧窮、最黑暗、最落後的時代,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中法戰爭……在這樣混亂的時代下,一個偉大的人誕生了——他就是鄧稼先。

  鄧稼先於1948年--1950年到美國,僅僅一年時間,就獲取了博士學位,被稱為是「娃娃」博士,不久,他回到了祖國,設計並製造了原子彈與氫彈,還成功爆炸了,讓中國的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

  讀完了這篇文章,頓時讓我震撼了。中國那麼貧窮的國家竟然在3年之內研究出原子彈和氫彈,美國也是用了7年時間,這真是個前所未有的奇蹟。它證明了中國也有了自己的核武器,不是軟弱的。鄧稼先是功勞最大,被張愛萍將軍授予「兩彈元勳」的稱號。但是,也是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表現。有一次,投放原子彈失敗了,鄧稼先深知危險,還不顧一身地衝上去,用手檢查原子彈的碎片,可是,鄧稼先卻受到了核輻射的致命傷害,得了癌症。為了大局,鄧稼先不顧自己,這是多麼偉大呀!最後因搶救無效,在上海逝世了。

  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也為祖國出一份力,讓祖國越來越強大。

  20xx觀鄧稼先電影有感600字二:

  看完視頻《鄧稼先》,當我為這位科學大家一生的事跡感動流淚、為他的離去扼腕嘆息的同時,也不禁深深地思索,何為科學大家,有著無法想像的驚人的科學頭腦嗎?還是有著追尋科學真理道路上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科學。而大家,是包容,卻不是房屋;是堅定,卻不是愛情;是親切,卻不是家人;是領跑者,卻不是明星;是求真務實,是淡泊名利,是高瞻遠矚,是心繫人民,是科學的最高境界。這種科學大家的精神讓我們既欽佩又慚愧。當今的我們在不斷地期盼上帝賜予我們力量的同時,卻從不曾認真地思考過,我們將如何拿起這柄劍,拿它又去做什麼。

  現今的社會誘惑很多,以至於有些人迷失了自我,他們忘記了科學的本質是對自然界客觀規律的反映,他們編造數據、購買論文,為了爭取經費東奔西走,為了一個名不副實的職稱、頭銜,處心積慮,粗製濫造,這樣做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是科學,這樣的人也當然稱不上科學家。而鄧稼先在沒有任何理論借鑑和技術資料的困境下,和一群平均年齡僅23歲的年輕科研工作者憑藉著一塊黑板,幾張桌子,幾本外文書籍就開始了核武器的研究工作。終於,通過夜以繼日的嚴謹計算,推翻了蘇聯專家留下的數字,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功的第一道關鍵性的難題。我們的急功近利與他們的實事求是、不畏艱險真是天壤之別。

  科學是純粹的,它容不下半點虛偽,更容不下利益薰心。如果說

  如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視科學為構建家園堡壘的武器,視生命為鑄造更雄偉壯觀家園的道路,那麼今天的人們又認為何為科學,如何做科學工作呢?在環境破壞日益嚴重,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的今天,而我們國家做宏觀生物學的人卻越來越少,很多有意義而耗時較長的項目便因經費問題無人敢做。嚮往國外,擠破了頭想要出國,然而,出國的留學生中真正學成回國的少之又少。試想這樣做出來的科學能為我所用嗎?這樣的一類人,只是打著「做科學」的旗號去滿足個人的貪戀,是被科學所左右的人,他們應稱之為「科學奴」。

  科學是公平的,它所給予人類的,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它以什麼方式給予,它可以是耗資源少、高效能、高新環保的核電站,也可以是美國投向日本人民的兩枚原子彈;它可以是平喘藥鹽酸克倫特羅,也可以是長期食用易導致基因突變、腫瘤發生的瘦肉精;它可以是使血友病患者看到曙光的基因治療,也可以是導致實驗小鼠滿腹腫瘤的轉基因大豆。科研工作者們,如果只是一味低頭拉車,卻從不抬頭看路,充其量只能稱之為科學家,而配不上科學大家,搞不好還會成為壞人的幫兇,人類的敵人。

  而科學大家鄧稼先畢生的心血承載了太多的沉重與責任,也成就了他無悔的人生。中國有核武器不用與沒有,是兩回事。滄海桑田中因為有他的生命,使當代中國十幾億同胞不再遭受戰爭痛苦,他臨終前還念念不忘核的開發利用,他的生命在科學中得到了永生。

  科學大家的精神告訴我們,「求實求真,無愧於心」是基礎;「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是道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

  無以致遠」是境界,「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是追求,「只有整個人類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是目標。

  有一天,當我們仰望浩瀚夜空中的那顆最亮的星星,那就是鄧老看著我們的目光,耳邊又迴響起他的話語:「做好這件事,我的一生就會很有意義,甚至可以說為它死了,也是值得的」,他讓我們看清了前行的方向,不再彷徨,義無反顧。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