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輕薄鍵盤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20:27:11

本實用新型涉及計算機配件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新型輕薄鍵盤。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進步,可攜式電子產品(如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或 PDA等)也日益普及,相較於傳統桌面計算機而言,可攜式電子產品 優點在於體積小、重量輕且攜帶方便。然而,對於文書編輯來說,可攜 式電子產品大多是利用操作顯示在屏幕上的虛擬鍵盤來實現。由於可攜 式電子產品的屏幕與虛擬鍵盤較小,因此十分難以操作而容易輸入錯 誤,對於需要大量進行文字輸入與編輯的用戶來說相當不便。除此之外, 虛擬鍵盤也會擋住大部份的屏幕範圍,不利於使用者觀看與操作。
有鑑於此,多數人會另外購買一組外接實體鍵盤,在需要進行文字輸入與編輯時,可將外接實體鍵盤與可攜式電子產品連結,使操作上更加方便與快速。但如此一來,使用者在外出時就必須分別攜帶外接實體鍵盤與可攜式電子裝置,且由於一般的外接實體鍵盤的體積相當大,更造成攜帶上的不便。
針對上述問題,目前,公告號為CN20273680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超薄鍵盤,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支撐層、疊放在該支撐層上的柔性電路板、薄膜開關、矽膠薄片和PET補強層,所述薄膜開關貼合在柔性電路板上對應的按鍵位置,而所述矽膠薄片印刷有鍵帽樣式,並貼在PET補強層上,該PET補強層與柔性電路板組合安裝。
上述方案中的鍵盤由薄膜開關替代矽膠按鈕、取消鍵帽並由矽膠薄片代替,從而使得鍵盤更輕更薄,但是鍵盤的長度依舊較長,攜帶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型輕薄鍵盤,具有方便攜帶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新型輕薄鍵盤,包括鍵盤本體,所述分體的鍵盤本體包括左鍵盤和右鍵盤,所述左鍵盤上設有插接框,所述插接框上開設有插接槽,所述右鍵盤上設有與插接槽相插接的插接頭,所述插接頭插接於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內設有排線接口,所述插接頭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設有與排線接口相連接的排線接頭,所述插接槽側壁上開設有卡槽,所述插接頭側壁上設有與卡槽相卡接的卡接件,所述插接框上設有使卡接件與卡槽分離的開啟件。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鍵盤分體成左鍵盤和右鍵盤,通過左鍵盤上的插接框與右鍵盤上的插接頭相插接,使插接槽內的排線接口與安裝槽內的排線接頭電性連接,且通過插接頭上設置的卡接件與插接槽側壁上的卡槽相卡接,使左鍵盤與右鍵盤進行固定安裝,當要將左鍵盤與右鍵盤進行拆卸,通過插接框上的開啟件,使卡接件與卡槽分離,然後將右鍵盤從左鍵盤上拔出,使整個鍵盤一分為二,使鍵盤的長度變小,方便鍵盤的攜帶,且結構簡單方便拆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插接頭側壁上開設有與安裝槽相通的通槽,所述卡接件包括固定在通槽側壁上第一彈性片和固定在第一彈性片端部上與卡槽相卡接的契形塊,所述契形塊凸出於通槽。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插接頭插接在插接槽內時,在通槽的側壁上上固定的第一彈性片,使第一彈性片上的契形塊在第一彈性片的彈力作用下,契形塊卡接在卡槽內,達到固定插接框與插接頭。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槽與插接框外側壁相通,所述開啟件包括固定在卡槽側壁上的第二彈性片和設置在第二彈性片上的凸起塊,所述凸起塊位於卡槽內部且與契形塊相對設置。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彈性片固定在卡槽的側壁上,第二彈性片上設有的凸起塊位於卡槽內,且與契形塊相對設置,通過按壓第二彈性片,使凸起塊抵壓契形塊,使第一彈性件發生形變,進而使契形塊脫離卡槽,達到插接框與插接頭的可拆卸。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二彈性片與插接框外側壁平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彈性片與插接框外側壁齊平,使鍵盤外壁平整美觀。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接件和開啟件設置在插接框和插接頭的下側壁上。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卡接件和開啟件設置在插接框和插接頭的下側壁上,當鍵盤在安裝使用時,開啟件隱藏在鍵盤的下側壁上,達到不影響鍵盤的美觀。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卡接件和開啟件間隔設置兩個。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間隔設置兩個卡接件和開啟件,增加插接頭與插接槽的牢固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鍵盤下側壁上設有第一磁鐵,所述右鍵盤下側壁上設有與左鍵盤下側壁上相吸合的第二磁鐵。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將左鍵盤與右鍵盤拆卸後,通過左鍵盤上的第一磁鐵與右鍵盤上的第二磁鐵相吸合,進而將左鍵盤與右鍵盤疊合固定在一起,進而方便鍵盤的攜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鍵盤本體背面設有使左鍵盤和右鍵盤相摺疊在一起的鉸接組件,所述鉸接組件包括滑移連接在左鍵盤對接邊緣上的左滑移板、滑移連接在右鍵盤對接處邊緣上的右滑移板以及設置在靠近左鍵盤邊緣的左滑移板端部上的鉸接塊,所述鉸接塊凸出於鍵盤本體,所述右滑移塊轉動連接在鉸接塊上且位於高出左滑移板。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當要將左鍵盤和右鍵盤摺疊在一起時,先使左鍵盤和右鍵盤沿著左滑移板和右滑移板滑移滑移分離,再通過鉸接塊使左滑移板和右滑移板轉動摺疊在一起,進而使左鍵盤和右鍵盤摺疊,減小了鍵盤的尺寸,方便鍵盤的攜帶。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鍵盤和右鍵盤上均設有凸杆,所述左滑移板和右滑移板上均開設有長腰孔,所述凸杆均滑移連接在長腰孔上,所述凸杆端部設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寬度大於長腰孔的寬度。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左滑移板和右滑移板上開設的長腰孔和在凸杆上設置的限制板,使左滑移板和右滑移板限制在凸杆上,且通過長腰孔使凸杆沿著長腰孔,使左鍵盤和右鍵盤分離。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左鍵盤上開設有用於放置左滑移板的左滑移槽,所述右鍵盤上開設有用於放置右滑移板的右滑移槽,所述凸杆位於左滑移槽和右滑移槽內。
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左鍵盤和右鍵盤上開設的左滑移槽和右滑移槽,使左滑移板和右滑移板分別在左滑移槽和右滑移槽內移動,減少左滑移板和右滑移板的凸出高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將整個鍵盤分成左鍵盤和右鍵盤,然後通過左鍵盤上的插接槽與右鍵盤上的插接頭進行插接,再通過插接頭上的卡接件與插接框進行牢固安裝,當要將左鍵盤與右鍵盤拆卸,通過插接框上的開啟件,使卡接件與卡槽分離,進而將右鍵盤上的插接頭從左鍵盤上的插接槽上拔出,減小鍵盤的長度,方便鍵盤的攜帶,且結構簡單方便拆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施例一的左鍵盤和右鍵盤插接關係示意圖;
圖3是本實施例一的左鍵盤的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處的放大圖;
圖5是本實施例一的右鍵盤的示意圖;
圖6是圖5中B處的放大圖;
圖7是本實施例二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施例二的鉸接組件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施例三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鍵盤本體;2、左鍵盤;3、右鍵盤;4、插接框;5、插接槽;6、插接頭;7、排線接口;8、安裝槽;9、排線接頭;10、卡槽;11、卡接件;12、開啟件;13、通槽;14、第一彈性片;15、契形塊;16、第二彈性片;17、凸起塊;18、第一磁鐵;19、第二磁鐵;20、鉸接組件;21、左滑移板;22、右滑移板;23、鉸接塊;24、凸杆;25、長腰孔;26、限制板;27、左滑移槽;28、右滑移槽;29、底座;30、摺疊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一:一種新型輕薄鍵盤,如圖1所示,包括鍵盤本體1,鍵盤本體1包括分體的左鍵盤2和右鍵盤3。
如圖2所示,左鍵盤2的側壁上一體成型有插接框4,右鍵盤3的側壁上一體成型有與插接槽5相插接的插接頭6,右鍵盤3下側壁上設有與左鍵盤2下側壁上相吸合的第二磁鐵19,當將左鍵盤2與右鍵盤3拆卸後,通過左鍵盤2上的第一磁鐵18與右鍵盤3上的第二磁鐵19相吸合,進而將左鍵盤2與右鍵盤3疊合固定在一起,進而方便鍵盤的攜帶。
如圖3和圖5所示,插接框4上開設有插接槽5,插接頭6插接於插接槽5,插接槽5內焊接有排線接口7,插接頭6上開設有安裝槽8,安裝槽8內焊接有與排線接口7相連接的排線接頭9,插接槽5側壁兩側均開設有與左鍵盤背面相通的卡槽10,插接頭6側壁上安裝有與卡槽10相卡接的卡接件11,插接框4上安裝有使卡接件11與卡槽10分離的開啟件12。
如圖4所示,開啟件12包括固定在卡槽10側壁上的第二彈性片16和設置在第二彈性片16上的凸起塊17,第二彈性片16的材料也為塑料,且第二彈性片16與左鍵盤的背面平齊。
如圖6所示,插接頭6側壁上開設有與安裝槽8相通的通槽13,卡接件11包括固定在通槽13側壁上第一彈性片14和固定在第一彈性片14端部上與卡槽10相卡接的契形塊15,第一彈性片14的材料為塑料,契形塊15凸出於通槽13,將插接頭6插接在插接槽5內時,在通槽13的側壁上固定的第一彈性片14,使第一彈性片14上的契形塊15在第一彈性片14的彈力作用下,契形塊15卡接在卡槽10內且與凸起塊17相對設置,達到固定插接框4與插接頭6。
拆裝過程:將鍵盤分體成左鍵盤2和右鍵盤3,通過左鍵盤2上的插接框4與右鍵盤3上的插接頭6相插接,使插接槽5內的排線接口7與安裝槽8內的排線接頭9電性連接,且通過插接頭6上設置的卡接件11與插接槽5側壁上的卡槽10相卡接,使左鍵盤2與右鍵盤3進行固定安裝,當要將左鍵盤2與右鍵盤3進行拆卸,通過按壓第二彈性片16,使凸起塊17抵壓契形塊15,使第一彈性件發生形變,進而使契形塊15脫離卡槽10,達到插接框4與插接頭6的可拆卸,使卡接件11與卡槽10分離,然後將右鍵盤3從左鍵盤2上拔出,使整個鍵盤一分為二,使鍵盤的長度變小,方便鍵盤的攜帶,且結構簡單方便拆裝。
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於,如圖7和圖8所示,鍵盤本體1背面安裝有兩個使左鍵盤2和右鍵盤3相摺疊在一起的鉸接組件20,鉸接組件20包括滑移連接在左鍵盤2對接處邊緣上的左滑移板21、滑移連接在右鍵盤3對接處邊緣上的右滑移板22以及焊接在靠近左鍵盤2邊緣的左滑移板21端部上的鉸接塊23,鉸接塊23凸出於鍵盤本體1,右滑移板22轉動連接在鉸接塊23上且位於高出左滑移板21,鍵盤本體1背面的各角處均固定有與鉸接塊23等高的圓形底座29。
左鍵盤2上開設有用於放置左滑移板21的左滑移槽27,右鍵盤3上開設有用於放置右滑移板22的右滑移槽28,左鍵盤2的左滑移槽27和右鍵盤3的右滑移槽28內均焊接有圓柱形的凸杆24,左滑移板21和右滑移板22上均開設有長腰孔25,凸杆24均滑移連接在長腰孔25上,凸杆24端部焊接有限制板26,限制板26的寬度大於長腰孔25的寬度,使左滑移板21和右滑移板22限制在凸杆24上。
摺疊過程:將左鍵盤2和右鍵盤3上的凸杆24沿著長腰孔25滑移,使左鍵盤2和右鍵盤3分離,凸杆24上的限制板26使左滑移板21和右滑移板22限制在左滑移槽27和右滑移槽28上,然後通過鉸接塊23,使左鍵盤2和右鍵盤3相摺疊,使鍵盤的長度變小,方便鍵盤的攜帶。
實施例三:如圖9所示,與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不同之處在於,左鍵盤2和右鍵盤3兩邊緣處粘合有用於將左鍵盤2和右鍵盤3摺疊在一起的摺疊部30,摺疊部30為皮料製成,摺疊部30內部安裝有連接左鍵盤和右鍵盤的排線,摺疊部30中間位置向下圓弧凹陷,方便摺疊。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