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精選

2023-07-27 21:39:08 1

  有一種痛是「生命中無法承受的痛」,不能輕易觸碰,不能說放就放下,更不會須臾遺忘。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一:

  《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並不是英超曼聯的那個,而是美國當地的一個小鎮,如今這個小城故事卻成了20xx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大熱,對於這部片子的討論也是不絕於耳。很多人在為馬特達蒙放棄該片而惋惜,但轉念一想,卡西·阿弗萊克在電影裡的精彩,是不是該讓你慶幸馬特·達蒙太忙了呢。

  比起大熱的《愛樂之城》,《海邊的曼徹斯特》確實人氣不足,但這並不能掩蓋其優秀影片的事實。名不見經傳的男主卡西.阿弗萊克因這部片子增加了曝光度,也讓更多人了解他,他的故事也如同這部電影一樣,充滿了話題性。人的一生本來就是這樣起起伏伏,而這樣一部充滿人生哲理的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足以令我們陷入思考。

  《海邊的曼徹斯特》和那些偉大的以塑造角色而著稱的傑作一樣(比如《肖申克的救贖》、比如《阿甘正傳》),有著經典好萊塢電影的結構和特徵,與此同時,本片在劇作上的高明和深厚功力,是這部影片出類拔萃的原因。《海邊的曼徹斯特》就像是一部懸疑電影,很多人都會產生非常多的疑問,例如:這個男人怎麼面癱成這樣?怎麼老拍這個水管工在鏟雪?這就是電影吸引人的所在。

  《海邊的曼徹斯特》敘事主線是李·錢德勒要處理哥哥的後事,他的侄子正值青春期,令人頭疼。深層次的則是是他們倆之間的關係,一個叛逆的侄子和叔叔在這段相處時期鬧出了許多矛盾和鬧劇。他們倆之間雖然常常不愉快,可是卻彼此深愛著對方,也成為電影的一抹亮色。

  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很多細節都令人回味。比如哥哥喬的溫暖和細膩,他雖然戲份不多,可是形象非常豐滿。弟弟生無可戀,住進了地下室(電影開頭拍他天天鏟雪的地方,就是那個房間唯一的窗子),哥哥來看他,二話不說,拖他去買了幾件家具:「這才有點家的感覺。」

  這部電影最令人觸動的就是每個人的喜怒傷悲,都只能自己承受。命運將你擊倒的時候,無論選擇振作、放棄、遺忘、逃避、為別人而活著……選擇權都在你自己的手上。生活的確要繼續,可是生活的目的在哪?這是故事最後給我們留下的伏筆。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二:

  第89屆奧斯卡頒獎日期臨近,沒有被獲14項提名的《愛樂之城》煽哭,卻被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原創劇本6項提名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慢慢地灌了一大壺,好幾天緩不過勁兒來。

  李,波士頓的一個水管工,工作中的他是一個像沒有情感沒有嗅覺被抽掉了神經的人,會和客戶吵架,拒絕道歉。在酒吧他又敏感得非得打一架才能活過來。

  鏡頭回閃,年輕時曾經陪著哥哥和小侄兒出海,一個勁兒地想討好小侄兒,試圖想擠走侄兒心目中佔第一把交椅的老爸,自己躍居其上。沒想到,機會終於來了。哥哥去世,留了遺囑,把侄兒的撫養權交給他,還給他留了5000元的搬家費。

  曾經轉念一閃的鬧笑,沒想到終於有成真的一天。但早已是物是人非。小侄兒已經成了16歲的大小夥子,個子都高過他一頭。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小毛頭,除了對那艘船的熱愛以外,他要約會、要組樂團、要打冰球,忙得團團轉,不肯離開他習慣的生活,甚至對父親的屍體他只遠遠地看了一眼。

  李貌似只能接受哥哥的安排,搬回此地。每個人告別故鄉的理由都不一樣,有的是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有的是要斬斷不能回頭的過去,李顯然屬於後者。

  傷疤就這樣一層層揭開:他因為一次雪後深夜的步行買酒,在孩子們居住的房子壁爐裡沒有放防火板誘發了一場致命的火災,三個可愛的孩子被大火吞噬。他成了罪人,法律雖判他無罪,他卻拔出警察的槍欲自盡。

  子散妻離,他一個人遠走波士頓,過著沒有知覺的日子。被哥哥的葬禮拉回故鄉的他發現時間在流逝,每個人都在治癒:前妻又結婚了,還有了孩子,向他道歉過去的傷害。甚至瘋瘋癲癲的嫂子也再次開啟的新生活。唯獨他像被囚禁在過去的時間軸上,無法脫身。就像漲潮退潮時衝到海岸上的浪花,潮一退,就又回到原來的軌道。

  所有的人都可以原諒他,唯獨他不能。

  有一種痛是「生命中無法承受的痛」,不能輕易觸碰,不能說放就放下,更不會須臾遺忘,就像那三張從頭到尾沒有露面,但觀眾都知道的三個孩子的照片一樣,時刻相伴在他的床側,但卻不能隨便觸碰。

  回到故鄉,就像回到了他過去的原罪現場,不管多少年過去,那些傳聞總會如影隨形。他愛自己的侄兒,盡職盡責,想完成哥哥的託付,但是他不能。

  我們一向只對生活中的勇者獻上敬意,對弱者似乎不屑一顧,但李在認慫的這一刻卻特別地被打動。誰都有過不去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過去都可以翻篇,並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另起一行。

  他認慫的一刻,甚至替他鬆了口氣。

  看過了太多痛苦掙扎過來的故事,很少有這樣被生活吞噬、反抗無力的,但他們也是這世界上真實的存在。

  《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三:

  無論是英文原名,還是中文翻譯,本片片名都給人很浪漫、很溫柔的感覺。

  但這是一個錯覺。因為「海邊的曼徹斯特」,並非描繪一個名叫曼徹斯特的海濱小鎮,而是那個小鎮的全名,就叫「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by-the-sea)。很自然的,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這個小鎮上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一點都不溫柔。

  再看預告片,它讓人覺得本片會是那種有笑有淚的正劇,應該會表現人生有得有失,最終會主打親情,以溫馨暖調收尾。畢竟,一大波所謂「獨立電影」,都是這個路數。然而,以那樣的期待來看本片的話,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取決於每位觀眾的偏好——這種偏差,或者會讓你不滿到鬱悶,或者會讓你在意料之外,有一絲領悟。我是屬於後一種。

  像很多文藝片一樣,本片開場非常「平常」,但一點也不「平淡」。因為除了給出主角的日常工作,觀眾依然對他一無所知;敏感的觀眾,可以從很多場景和表演的細節,看出主角身上「有戲」,接下來,似乎可以期待很精彩的戲劇衝突。

  影片接下來的情節,似乎也在逐漸揭示所謂「戲肉」,可能是一出家庭鬧劇:這當中涉及到兄弟、夫妻、父子、叔侄的關係,其核心,可能是兄弟強加的對侄子的撫養權問題。

  先不說後面的轉折,影片前半段在展示這些表面情節時,若隱若現似乎有所保留。比如,主角看起來比較怪,別人看他的眼光不一樣,特別是家鄉熟人對他的態度,總有一種熱情中夾雜著擔憂的神情,然後再回頭細品,「熱情」也變了味,依稀更多是「同情」。再聯繫主角那種「近鄉情怯」的表現,在「海邊的曼徹斯特」那座小鎮裡,一定發生過什麼事情讓他難以忘懷。

  這種對真相的期待,可能會讓不耐煩的觀眾、有按「快進」的衝動。但文藝片老饕們都懂,這種「欲蓋彌彰」的隱忍,才是此類影片的魅力所在。其中關鍵,在於編導得在「揭示」那一刻前、提供足夠豐富的細節,一方面讓觀眾的胃口越吊越高,另一方面,則為提升「揭示」的震撼效果,而暗自積蓄力量。

  本片在這方面的動作,多半靠那些貌似不經意的「閃回」。通過那些回憶場景,編導讓觀眾了解了處於不同時期、處理不同關係時的主角,但這種了解,同時又被刻意局限在難以融合的範圍內,觀眾雖說對主角過去的生活、以及他的個性了解更多,但這些細節還缺少一個擔任連接——確切地說是「轉折」——的關鍵節點;在這些有意製造的支離破碎細節中,編導無論是在情節演進節奏上,還是在觀眾的情緒上,都儲備了足夠的能量。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