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08:04:16 3

本實用新型屬於一次性飲水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
背景技術:
所謂冷泡茶,就是用冷水直接衝泡茶葉,使得茶葉中的有益成分緩慢被溶解釋出,且浸泡長時間倒出後不需冷藏即可飲用清冷茶水飲料,且可減少茶葉中的茶鹼釋出,可減少茶水苦澀口感。目前的冷泡茶大多現飲現泡,不能長期保存,更不能像其他飲料一樣進行市場化開發和銷售;另外,現有冷泡茶是在自然狀態下,用室溫或低溫冷水浸泡,這樣浸泡時間長,不適宜工業化生產。現有的礦泉水瓶若用於冷泡茶,茶葉必然會進入到水中,不方便飲用。
中國專利201010199948.6公開了《一種冷泡茶製造方法及其裝置》,需對容室加壓、抽真空等操作,工藝複雜,不宜一次性消費。
中國專利201420616196.2公開了《一種泡茶瓶蓋》,是在礦泉水瓶內製作冷泡茶的泡茶瓶蓋,使用時將礦泉水的瓶蓋卸下,換上本裝置,當達到所需濃度後,再換上原裝蓋,這樣就使得礦泉水瓶和泡茶瓶蓋是分離製造和使用的,也不便一次性消費。
中國專利201320174190.X公開了《一種茶葉阻隔器》,其形狀和結構不太適應裝在一次性礦泉水瓶內,達不到一次性消費的目的。
本申請人於2015年7月31日申請了專利2015104602512《一種同器分格存儲即時混合成飲料的方法及其裝置》,解決了一次性冷泡茶即泡即飲的問題。還期待發明更有效方便的裝置,適用於一次性即泡即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該裝置使茶水分離,即可以快速現泡冷茶,又可以一次性使用,達到保質期長久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包括瓶蓋和瓶體,瓶體上部設有茶容器,茶容器將抵蓋緊密鑲嵌在內,抵蓋底端呈齒狀,正對應茶容器的底部;抵蓋上部設有出水口,用薄膜紙覆蓋。
上述的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其中:所述茶容器通過凸臺與瓶體連接。
上述的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其中:所述茶容器內與抵蓋外分別有相對應的凸條和凹槽。
上述的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其中:所述茶容器的底部有一塊與容器體固定連接。
使用時,打開瓶蓋,撕掉抵蓋薄膜紙,用手將抵蓋往茶容器內抵,將茶容器底部抵開,使礦泉水或純淨水與茶葉充分融合浸泡,就可以通過抵蓋的出水口飲用了。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一次性飲品裝置,生產時茶水分離,使用時用簡單的動作就可將水茶葉融合,成為即飲清冷飲料,且茶葉還是與茶水分離的,達到保質期比一般飲料保質期延長的目的,比原裝置更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抵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抵蓋的示意圖;
圖4為圖3的右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茶容器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茶容器的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右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打開瓶蓋後的俯視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打開瓶蓋後的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右視圖。
圖中標記:1、抵蓋,2、茶容器,3、瓶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具體實施方式、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參見圖1-10,一種一次性冷泡茶包裝瓶,包括瓶蓋和瓶體3,瓶體3上部設有茶容器2,茶容器2將抵蓋1緊密鑲嵌在內,抵蓋1底端呈齒狀,正對應茶容器2的底部;抵蓋1上部設有出水口,用薄膜紙覆蓋。
所述茶容器2通過凸臺與瓶體3連接。
所述茶容器2內與抵蓋1外分別有相對應的凸條和凹槽。起限位作用。
所述茶容器2的底部有一塊與容器體固定連接。抵蓋抵不斷的。
使用時,打開瓶蓋,撕掉抵蓋薄膜紙,用手將抵蓋往茶容器內抵,將茶容器底部抵開,使礦泉水或純淨水與茶葉充分融合浸泡,就可以通過抵蓋的出水口飲用了。
本實用新型茶水分離,便攜快捷,易於保存,便於流通。使用本裝置,能使添加物和溶液即時混合而成的新型飲料,其添加物包括不僅限於所有茶類,還包含所有可溶或不可溶食品、藥品、保健品及任何可入口吞服的物質通過本方法即時與液體混合而成的飲料。且比原裝置更簡單、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