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築夢路上》觀後感
2023-07-27 17:31:48 3
紀錄片《築夢路上》以黨的歷史上30多件大事為切入點,用「講故事」的敘述手法娓娓道來,在歷史的還原中蘊含夢想和信仰,深刻揭示了近百年來歷史和人民的必然選擇。下面是整理的築夢路上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築夢路上》觀後感一:
築夢路上講述偉大領袖毛澤東引領中國共產黨工農紅軍為新中國解放,不屈不撓同反動派鬥爭,打土豪、分田地,實現社會主義理想戰鬥,他們不怕犧牲,英勇頑強,以表達對人民解放軍的無限熱愛,對共和國將軍的無比崇敬之情。
在電視上看到陳毅元帥兒子陳吳蘇講述築夢路上的故事,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之時,生為義烏人,要為革命先輩做點事,義烏有黨第一屆委員陳望道,還有革命先輩走過二萬五千裡長徵的馮雪峰,為什麼不能主辦一次展覽,我從5月份開始,一直走訪市委、市府、宣傳部都沒有答覆。
原打算邀請十位將軍十大書畫名家全國巡展,但沒有市政府點頭,也不能自己前往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15號外企大廈A座4層同中國將帥文化論壇組織工作委員會聯繫拜訪毛澤東女兒、朱德女兒等領導人,作為義烏市民,一定要按照市政府決定,能做就做。
這次共和國將軍書畫活動,義烏市銀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收集300餘幅,其中不僅有共和國少將、中將的作品,而且還有上將的作品,其中很多開國將帥作品,他們作品不可再生,將軍們雖然從軍隊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們的書畫作品所表示出恢弘大氣,胸襟開闊,筆力道、正氣具有時代信息,特別是將軍們為義烏而題,說明將軍們對人民和軍隊的一往情深,令人無限感慨和敬仰,這些展覽作品有2009年拜訪將軍籤名祖國河山,春光滿園將軍畫的梅花作品有80餘位將軍籤名蓋章,採用照片、墨寶相結合,是愛國主義教育生動教材,在和平年代今天展示共和國將軍墨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希望市政府、宣傳部給予以重視。
《築夢路上》觀後感二: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檔案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攝製的32集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6月14日至29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連續播出。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以解放中國、振興中華為已任,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緊緊圍繞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主題,以95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大眾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曆程為敘事線索,擷取黨史上數十件大事,用「講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現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歷的「尋夢、追夢、築夢、圓夢」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和為人民謀幸福立下了豐功偉績。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美麗的新中國。筆者觀看了前面播出的兩集,從中看到,我們黨為了誕生之初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信念;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我們黨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推進改革開放、創立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過程中,為人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
向著夢想進發是我們黨不變的信念。不能忘懷,95年前一個夏天的晚上,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13個人,代表全國五十多位共產主義信仰者,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座石庫門建築裡,幹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不能忘懷,第一國共合作後的國民黨背信棄義,開始大屠殺,再到全民一心放下恩怨共同抗日,終收到抗戰的偉大勝利……更不能忘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更加堅定的理想,擎起了民族復興的大任。《築夢路上》也再次告訴每一個中國人,只有精誠合作,同心同德,我們才能早日實現中國夢。
可以說,《築夢路上》是一次宏大的黨史教育,讓我們黨95年來的經歷更加清晰。無數風霜雨雪,多次遇到激流險灘,也曾走到懸崖絕壁,也曾面臨重重包圍,但從未因為困難和挫折而改弦更張,放棄理想,而是將民族復興的大任更加高揚。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它支撐了我們黨經受住了一次次艱苦考驗。共產黨永遠是我們的「主心骨」,有了偉大的共產黨,中國革命和建設在一路之上,留下了確定夢想的高瞻遠矚,追逐夢想的堅定不移!
《築夢路上》觀後感三:
近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CCTV-9)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到石棉縣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開展拍攝工作。
《築夢路上》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等單位聯合攝製,中央電視臺承制的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將選取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大事為切入點,呈現近百年波瀾壯闊的大曆程。石棉縣安順場作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重要節點,被列入其中。
安順場現有紅軍指揮樓、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和紀念館。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時,劉伯承、聶榮臻兩位元帥曾經在紅軍指揮樓中指揮紅軍強渡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要讓「朱、毛成為石達開第二」的迷夢,創造了世界戰爭史的奇蹟。
當前,石棉縣按照「全域統籌、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移民融入、災後重建、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等契機,堅持「1+3」工業發展戰略,優化提升「一區三帶多點」的經濟布局,不斷加快建設四川省城鄉統籌和諧發展的山區經濟強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