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動式插座的製作方法
2023-07-27 18:33:01 3
可移動式插座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移動式插座,所述可移動式插座包括插座本體和與所述插座本體配合的基座;所述插座本體包括殼體、夾緊裝置和導電片;所述基座包括兩條與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出部,兩條所述凸出部相對的內表面均設有與所述齒片相匹配的齒條,所述基座還設有用於與所述導電片連通的導電部。通過按住按鈕可以使插座本體在基座上滑動或拿出,鬆開按鈕即可將插座本體卡在基座裡,方便調整到使用者想要的位置,對使用場所限制較小,使用範圍廣。可以在殼體的不同表面設置插孔,自由搭配組合使用各種電器,對其他插孔的影響較小,插孔的利用度高。
【專利說明】可移動式插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日用電器領域,特別是涉及可移動式插座。
【背景技術】
[0002]插座是為家用電器提供電源接口的電氣設備,也是住宅電氣設計中使用較多的電氣附件,與人們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0003]一般地,插座類別主要有:(I)、排插,即帶電源線和插頭且可以移動的多孔插座。
(2)、室內固定插座,例如固定在牆面的插座孔。(3)、地面插座,即可以安裝在地面裡或地板裡的插孔,在圖書館和辦公場所比較常見。
[0004]然而,排插的插孔比較密集,存在著當排插上插有體積較大的電器時,會有某些插孔使用不了的缺陷。室內固定插座不可移動,使用不方便。地面插座對使用場所有限制,不適合個人房間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5]基於此,有提供一種使用範圍廣而且插孔利用度高的可移動式插座。
[0006]一種可移動式插座,包括插座本體和與所述插座本體配合的基座;
[0007]所述插座本體包括殼體、夾緊裝置和導電片;
[0008]所述殼體設有插孔和凹槽;
[0009]所述夾緊裝置包括按鈕、連接部和齒片,所述夾緊裝置沿所述凹槽設置;
[0010]所述導電片一端位於所述凹槽內,另一端位於所述殼體內並伸出所述凹槽外;
[0011]所述連接部一端與所述按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齒片連接;
[0012]所述連接部之間設有彈性件;
[0013]所述基座包括與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相對的內表面均設有與所述齒片相匹配的齒條,所述基座還設有用於與所述導電片連通的導電部。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殼體設有兩條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位於所述殼體的同一表面,兩條所述凹槽軸對稱。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夾緊裝置的數量為2,兩個所述夾緊裝置沿兩條所述凹槽之間的對稱軸對稱設置。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
[0015]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呈80-100°夾角連接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凹槽的軸向垂直,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端部與所述按鈕連接,所述按鈕伸出所述殼體外,所述第二連接部的端部與所述齒片連接,所述齒片伸入所述凹槽內。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兩個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二連接部之間的距離至少為所述齒片位於所述凹槽內的長度的2倍。
[001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片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導電片分別位於兩條所述凹槽的對稱軸的不同側,每個所述導電片一端位於所述凹槽內,另一端位於所述殼體內並伸出所述凹槽外。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內設有擋片,所述擋片位於兩個所述凹槽之間,所述擋片隔開所述導電片。
[001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導電片位於所述第二連接部和所述凹槽之間。
[001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兩個所述凹槽沿所述殼體的中心線對稱。
[002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設有指示燈,所述指示燈位於所述殼體上。
[0021]上述可移動式插座,按壓按鈕,將齒片收回至凹槽外,然後將插座本體插在基座上,鬆開按鈕,齒片在彈性件的作用下恢復並伸入凹槽內,與基座上的齒條配合,使插座本體與基座穩固連接。然後將基座通電,插座本體通過導電片與基座的導電部連通進而也會通電,為電器提供電源接口。通過按住按鈕可以使插座本體在基座上滑動或拿出,鬆開按鈕即可將插座本體卡在基座裡,方便調整到使用者想要的位置,對使用場所限制較小,使用範圍廣。可以在殼體的不同表面設置插孔,自由搭配組合使用各種電器,對其他插孔的影響較小,插孔的利用度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可移動式插座的剖面圖;
[0023]圖2為圖1中插座本體的立體結構圖;
[0024]圖3為圖1中基座的立體結構圖;
[0025]附圖標記說明:
[0026]10、插座本體;20、基座;110、殼體;120、夾緊裝置;130、導電片;112、凹槽;122、按鈕;124、連接部;126、齒片;128、彈性件;1240、第一連接部;1242、第二連接部;202、凸出部;204、齒條;206、導電部;208、擋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於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能夠以很多不同於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實用新型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的限制。
[0028]如圖1-3所示,一實施方式的可移動式插座,包括插座本體10和與插座本體10配合的基座20。一個基座20可以與一個插座本體10配合,也可以是同時與多個插座本體10配合。
[0029]插座本體10包括殼體110、夾緊裝置120和導電片130。殼體110的形狀可以是長方體,在殼體110的內部形成空腔。殼體110設有插孔(圖未示),插孔用於容納和導通電器。在本實施例中,殼體I1設有兩條平行的凹槽112,兩條凹槽112位於殼體110的同一表面,兩條所述凹槽112軸對稱。殼體110為長方體,兩個凹槽112沿殼體110的中心線對稱。也就是說,兩個凹槽112的對稱軸與殼體110的中心線重合。使得兩個凹槽112均勻地分布在殼體110中心線的兩側。
[0030]夾緊裝置120的數量為2,兩個夾緊裝置120沿兩條凹槽112之間的對稱軸對稱設置。兩個夾緊裝置120分別均勻地分布在凹槽112對稱軸的兩側,使得兩個夾緊裝置120施加的力或者所受到力是相同的。
[0031]夾緊裝置120包括按鈕122、連接部124和齒片126。連接部124與凹槽112垂直,連接部124包括第一連接部1240和與第一連接部1240連接的第二連接部1242,第一連接部1240與第二連接部1242的夾角為80° -100°,第一連接部1240的端部與按鈕122連接,按鈕122伸出殼體110外,第二連接部1242的端部與齒片126連接,齒片126伸入凹槽112內。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連接部1242的形狀為T字形,第二連接部1242靠近凹槽112的表面連接有多個齒片126,將第二連接部1242設計成T形,可以使得在不增加第一連接部1240尺寸的前提下,在第二連接部1242的端部連接更多的齒片126,節約製造成本。同時,第二連接部1242與齒片126垂直連接,使得伸入凹槽112內的齒片126與齒片126所在的凹槽112表面垂直,當插座本體10插入基座20時,可以與基座20更加緊密的配合。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240和第二連接部1242的角度為90°,即第二連接部1242和第一連接部1240垂直連接,可以使得殼體110的結構更加緊湊,縮小殼體110的體積。
[0032]兩個夾緊裝置120中第二連接部1242之間的距離至少為齒片126位於凹槽112內的長度的2倍。當按壓按鈕122時,可以使得齒片126完全收回到殼體110內。在本實施例中,兩個夾緊裝置120中第二連接部1242之間的距離為齒片126位於凹槽112內的長度的2倍。
[0033]兩個第二連接部1242之間設有彈性件128。彈性件128可以是彈簧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彈性的金屬片。彈性件128分別與兩個第二連接部1242連接,當按壓按鈕122時,第二連接部1242之間的距離縮小,彈性件128被擠壓。當鬆開按鈕122時,齒片126在彈性件128的作用下被彈出。
[0034]導電片130的數量為兩個,兩個導電片130分別位於兩條凹槽112的對稱軸的不同側,每個導電片130 —端位於凹槽112內,另一端位於殼體110內並伸出凹槽112外。導電片130—般為銅片。位於凹槽112內的那部分導電片130是當插座本體10與基座20配合時,用於與基座20上的導電部206接觸,當基座20連通時,通過導電片130使得插座本體10也處於通電的狀態。位於凹槽112外的那部分導電片130是用於連接火線和零線。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10內設有擋片208,擋片208位於兩個凹槽112之間,擋片208隔開導電片130。導電片130的形狀可以設計成端部彎曲的形狀,其中彎曲的部分位於凹槽112內,彎曲部的端部伸入兩個凹槽112之間。在導電片130之間設置擋片208,一方面可以防止兩個導電片130之間接觸,另一方面還可以當導電片130受到擠壓時,為擋片208提供支持力。
[0035]在本實施例中,導電片130位於第二連接部1242和凹槽112之間。當齒片126被彈出時,第二連接部1242之間存在著彈性件128施加的彈力,在使用時,導電片130在彈性件128彈力的作用下被夾緊在第二連接部1242和凹槽112之間,防止導電片130移動。
[0036]基座20包括兩條與凹槽112匹配的凸出部202,兩條凸出部202相對的內表面均設有與齒片126相匹配的齒條204,基座20還設有用於與導電片130連通的導電部206。導電部206可以是與導電片130相同的銅片。在本實施例中,基座20可以做成導軌的形式,即在一個基座20上可以插入多個插座本體10。基座20既可以是自由移動的,也可以是配合牆體裝飾的彎曲形狀。
[0037]在本實施例中,還設有指示燈(圖為示),指示燈位於殼體110上。指示燈用於顯示可移動式插座的工作狀態。
[0038]上述可移動式插座,按下按鈕122,通過連接部124帶動齒片126收入至殼體110內,將插座本體10插在基座20上,鬆開按鈕122,齒片126與基座20的齒條204配合,插座本體10卡死在基座20上,同時,插座本體10上的導電片130與基座20的導電部206接觸,將基座20通電,進而實現插座本體10上插孔通電。當不需要使用插座時,按下按鈕122,齒片126與齒條204脫離,並收回到殼體110內。拔出插座本體10,插座本體10與基座20分離。通過按住按鈕122可以使插座本體10在基座20上滑動或拿出,鬆開按鈕122即可將插座本體10卡在基座20裡,方便調整到使用者想要的位置,對使用場所限制較小,使用範圍廣。可以在殼體110的不同表面設置插孔,自由搭配組合使用各種電器,對其他插孔的影響較小,插孔的利用度高。
[0039]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包括插座本體和與所述插座本體配合的基座; 所述插座本體包括殼體、夾緊裝置和導電片; 所述殼體設有插孔和凹槽; 所述夾緊裝置包括按鈕、連接部和齒片,所述夾緊裝置沿所述凹槽設置; 所述導電片一端位於所述凹槽內,另一端位於所述殼體內並伸出所述凹槽外; 所述連接部一端與所述按鈕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齒片連接; 所述連接部之間設有彈性件; 所述基座包括與所述凹槽匹配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相對的內表面均設有與所述齒片相匹配的齒條,所述基座還設有用於與所述導電片連通的導電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設有兩條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位於所述殼體的同一表面,兩條所述凹槽軸對稱。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夾緊裝置的數量為2,兩個所述夾緊裝置沿兩條所述凹槽之間的對稱軸對稱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部包括第一連接部和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呈80-100°夾角連接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凹槽的軸向垂直,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端部與所述按鈕連接,所述按鈕伸出所述殼體外,所述第二連接部的端部與所述齒片連接,所述齒片伸入所述凹槽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夾緊裝置中第二連接部之間的距離至少為所述齒片位於所述凹槽內的長度的2倍。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片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導電片分別位於兩條所述凹槽的對稱軸的不同側,每個所述導電片一端位於所述凹槽內,另一端位於所述殼體內並伸出所述凹槽外。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內設有擋片,所述擋片位於兩個所述凹槽之間,所述擋片隔開所述導電片。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片位於所述第二連接部和所述凹槽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兩個所述凹槽沿所述殼體的中心線對稱。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可移動式插座,其特徵在於,還設有指示燈,所述指示燈位於所述殼體上。
【文檔編號】H01R25/14GK203951003SQ201420288744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支紹鉛, 秦雪梅, 黃寶山 申請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