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骨架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3:22:21 3
專利名稱:車輛用骨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系關於車輛用骨架,特別是關於自行車、具有動力輔助的自行車、三輪車等以人力來驅動的車輛所用的骨架。
在先前技術中,例如自行車、具有動力輔助的自行車、三輪車等以人力來驅動的車輛是具備骨架、和可轉動自如地被支撐於骨架,且裝有灌氣橡膠輪胎的車輪。自行車、具有動力輔助的自行車的情況,骨架是採用以金屬、合成樹脂為主的管材,並在骨架內部形成有空間。
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例如就自行車來說,可以考慮利用操作容易且重量輕的空壓機器來令變速裝置、制動裝置等進行動作。一般來說,空壓機器是利用壓縮空氣(壓縮氣體之一例),所以需要壓縮空氣源。如果是汽車等具有發動機的大型車輛的話,是可考慮搭載空壓機之類的空氣壓縮機、或者搭載大型的壓縮氣體鋼瓶。但是,類似自行車這種既小型又輕量且必須依靠人力作為動力的車輛的話,則難以搭載這種大型的壓縮空氣源。因此,如果想要在自行車上使用空壓機器時,可考慮搭載例如裝填了液化氣體的小型氣體鋼瓶。但是,對於謀求輕量化本身即被視為非常重要的自行車來說,一旦在自行車上搭載了小型的氣體鋼瓶的話,將會產生新的問題,即會增加鋼瓶的重量。如何謀求輕量化的這個課題,可視為自行車以及其他利用人力來驅動的車輛的共同課題,因為藉由謀求輕量化,可以提高車輛的行車性能。
此外,如果利用充填了二氧化碳等液化氣體的氣體鋼瓶來作為壓縮氣體源的話,一旦氣體耗盡時,不易再將氣體充填入氣體鋼瓶。因此,必須時常另外預備這種價格昂貴的氣體鋼瓶。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自行車之類的車輛,提供一種具備有不會加重重量、很容易且很低廉就可獲得壓縮氣體的構造的車輛用骨架。
本案的第1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被使用於可在地上行走的車輛的骨架,具備了骨架本體和氣體充填部。骨架本體在內部具有空間。氣體充填部是被設於骨架本體中的至少一部份上,可充填壓縮氣體。這個骨架可將壓縮氣體儲藏在骨架內的氣體充填部,所以不會加重重量就可獲得壓縮氣體。此外,只要在於氣體充填部裝設了適合一般的打氣機(空氣泵)的氣嘴的話,就可很容易將壓縮氣體充填入氣體充填部,可很容易且低廉地獲得壓縮氣體。
本案的第2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1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中前述的骨架本體是自行車用的骨架體,其具有可轉動自如地支撐前叉的頭管部、和用來支撐曲柄軸的吊架部、和用來固定鞍座的鞍座固定部、和用來連結各部的中空的骨架構件,氣體充填部是被設在骨架構件的內部空間中的至少一部份。
本案的第3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1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中前述的氣體充填部具有用來充填壓縮氣體的氣體充填口、和用來將已被充填的壓縮氣體供給到外部的氣體供給口。在這種情況,當壓縮氣體變少時,只要將打氣機、空氣壓縮機等連接到氣體充填口就可很容易地將壓縮氣體充填到氣體充填部內,並且從氣體供給口可將壓縮氣體利用於各種用途。
本案的第4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2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中前述的骨架構件具有從頭管部往下後方延伸且在後端設有吊架部的下管、和在下管的上方從頭管部往後方延伸的上管、和用來連結上管的後端與下管的後端的座管、和從上管的後端往下後方分成兩股延伸的後叉管、和從吊架部往後方分成兩股延伸且連結到後叉管的後端的底叉管,前述氣體充填部被設於下管、上管、座管、後叉管以及底叉管的內部空間中的至少一部份,且對外部成氣密狀態。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構件皆為內部呈中空狀的管狀構件,所以可很容易構成氣體充填部。
本案的第5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4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中前述的下管、上管、座管、後叉管以及底叉管的內部空間全部都相連通且被封閉成對外部成氣密狀態。這種情況,不僅可有效地利用自行車的骨架構件,而且可利用將壓縮氣體充填在骨架構件中而使得骨架構件的剛性變高。
本案的第6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3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前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以氣體壓力來動作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這種情況,可很容易且低廉地供給壓縮氣體到自行車用變速裝置。
本案的第7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3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前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利用吹出氣體來進行清掃的自行車用清掃裝置。這種情況,可很容易且低廉地供給壓縮氣體到自行車用清掃裝置。
本案的第8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3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前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利用氣體壓力來將潤滑油供油到自行車的各部分的自行車用供油潤滑裝置。這種情況,可很容易且低廉地供給壓縮氣體到自行車用供油潤滑裝置。
本案的第9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3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前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自行車用空氣壓力式避震器。這種情況,可很容易且低廉地供給壓縮氣體到自行車用空氣壓力式避震器。
本案的第10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1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被充填到前述氣體充填部的壓縮氣體的壓力不超過10kg/cm2。這種情況,可很容易操作氣體充填部。
本案的第11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針對第1發明所述的車輛用骨架中,又設有可檢測被充填到前述氣體充填部的壓縮氣體的剩餘量的剩餘量檢測手段。這種情況,一旦剩餘量變少時,可很容易檢測出來,所以在壓縮氣體耗盡前就可充填壓縮氣體。
下面說明本發明的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車輛用骨架是將壓縮空氣儲藏在骨架內的氣體充填部,所以不會加重重量就可獲得壓縮空氣。此外,只要在氣體充填部裝設了適合一般的打氣機(空氣泵)的氣嘴的話,就可很容易將壓縮空氣充填入氣體充填部,可很容易且低廉地獲得壓縮空氣。
附面簡單說明如下
圖1是採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形態的自行車的側面圖。
圖2是骨架的側面的局部剖視圖。
圖3是後移鏈器的變速機構的空氣迴路圖。
圖4是其他實施形態的空氣迴路圖。
圖5是其他實施形態的空氣迴路圖。
圖6是其他實施形態的空氣迴路圖。
標號說明如下1骨架2骨架體3前叉3a避震器10頭管部11吊架部12鞍座固定部13管架構件15下管16上管17座管18後叉管19底叉管20氣體充填部21氣體充填口22氣體供給口39後移鏈器40變速作動機構71空氣噴嘴81給油噴嘴下面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中,採用了本發明的其中一種實施形態的登山車(MTB)型自行車是具備有作為車體的骨骼的鑽石形骨架1。骨架1具有由前三角和後三角所組成的骨架體2、和被斜斜地支撐於骨架體2的前部,可在縱軸外周轉動自如,在下部具有兩支空氣油壓式避震器3a的前叉3。此外,自行車又具備連結於前叉3的車把部4、和安裝在骨架體2的下部,用來將腳踏力量轉換成驅動力的驅動部5、和可裝卸自如地安裝在前叉3的下端的前輪6、和可裝卸自如地安裝在骨架體2的後部的後輪7、和前後的制動裝置8、9。
如圖2所示,骨架體2是具有可將前叉3支撐成可轉動自如的頭管部10、和用來將曲柄軸(未圖示)支撐成可旋轉自如的吊架部11、和用來固定鞍座(容後說明)的鞍座固定部12、和用來連結前述各部分10~12的骨架構件13。這些的各部是將由例如鋁、鉻鉬鋼或鈦合金等材質所製作的金屬管材加以焊接而製成的。
骨架構件13是具有下管15、和上管16、和座管17、和後叉管18以及底叉管19。下管15是從頭管部10往斜後下方延伸,在下管15的後端設有吊架部11。上管16是在下管15的上方從頭管部10往後方延伸。座管17是用來連結上管16的後端和下管15的後端。筒狀的鞍座固定部12是被焊接固定於座管17的上部。如圖1所示,在上端已經固定了鞍座29b的座柱29a是以可調節上下位置的方式被固定在鞍座固定部12。後叉管18是從上管16的後端分成兩股往斜後下方延伸。底叉管19是從吊架部11往後方分成兩股延伸並且利用實心的後叉端部構件19a和後叉管18的後端連結在一起。
這些骨架構件13的內部是被密封成與外部保持氣密狀態,而互相鄰接的管材內部的空間又可相連通,且製作成例如最大可以儲藏不超過10kg/cm2程度的壓縮空氣的氣體充填部20。此處,下管15和上管16的內部空間是在頭管部10的後側部分互相連通,座管17和上管16以及下管15的內部空間則是分別連通到座管17的上下端。而上管16和後叉管18的內部空間則是經由形成在上管16的後部的連通孔18a而相連通,下管15和底叉管19的內部空間是在吊架部11的上部互相連通。
在上管16的上面設有用來將壓縮空氣充填到氣體充填部20內的氣體充填口21、和用來將儲藏在內部的壓縮空氣供給到外部的兩個氣體供給口22、22。氣體充填口21是設在上管16的後部。在氣體充填口21裝設有例如美國式的氣嘴,而製作成可用自行車用的打氣筒、汽車用的打氣機很容易就將壓縮空氣充填進去的構造。在上管16的前部,在前後位置上並設有兩個氣體供給口22、22,其中一個氣體供給口22安裝有用來顯示氣體充填部20內原本的氣壓藉以顯示氣體剩餘量的壓力計23,另一個氣體供給口22則是安裝著附設有壓力計24的壓力調整式調整器25。
並且從上管16至後叉管18的下部之間,是以適當的間隔設置有數個環狀的空氣配管支撐部26。並在後叉管18的中途形成有一個用來安裝後制動裝置9的臺座27,而在座管17的下端後部則是形成有一個用來安裝後述的前移鏈器的託架28。
如圖1所示,用來構成車把部4的車把豎杆30是被固定在前叉3的上部。而朝左右方向延展的車把31則被固定在車把豎杆30的上端。並在車把31的兩端裝設有端把(通稱牛角把手)32。而在端把32的內側裝設有握柄(未圖示)。在其中一方的握柄內側,安裝著剎車柄33、和一對用來變速操作後移鏈器(後述)的變速氣閥34a、34b。這兩個變速氣閥34a、34b是具有操作柄的常閉型手動氣閥,只有當操作了操作柄時,才會讓空氣通過。此外,也在其中一個端把32的頂端設有一對變速氣閥34c、34d。變速氣閥34a、34c是從高速檔切換到低速檔時所用的氣閥,變速氣閥34b、34d是從低速檔切換到高速檔時所用的氣閥。如此一來,即使因正在爬坡而兩手握持在端把32的狀態時,不必將手離開端把32也可執行後移鏈器39的變速動作。此外,在另一方的握柄內側則裝有附設有前移鏈器(後述)變速用的變速柄的剎車柄(未圖示)。
驅動部5具有設在吊架部11的齒輪曲柄部35、和安裝在後輪7的自由輪轂上的小齒輪部36、和懸掛在齒輪曲柄部35和小齒輪部36之間的鏈條37、和用來切換變速檔位的前移鏈器38和後移鏈器39、經由操作纜線44(圖3)與後移鏈器39連結,可令後移鏈器39在輪轂軸方向上,以每次變速一檔的方式進行往復移動的變速作動機構40。
齒輪曲柄部35具有在頂端裝有腳踏板41的右齒輪曲柄42和左曲柄(未圖示)。右齒輪曲柄42和左曲柄是利用曲柄軸而連結在一起。曲柄軸是可轉動自如地被支撐於裝設在吊架部11的底部託架(未圖示)上。右齒輪曲柄42上,在曲柄軸方向上並列安裝著齒數不同的例如3個齒輪板。小齒輪部36上,在輪轂軸方向上並列安裝著齒數不同的例如8個小齒輪。
前移鏈器38具有由用來將鏈條37往齒輪板的並列方向導引的一對片狀板所作成的鏈條導引部43、和用以讓鏈條導引部43可朝齒輪板的並列方向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撐於骨架1上的連杆機構(未圖示)。前移鏈器38是經由纜線而連結於被安裝在車把31上的變速柄。
如圖3所示,後移鏈器39具有可施加張力給鏈條37,又可將鏈條37往小齒輪的並列方向導引的具有兩個鏈輪的鏈條導引部45、和用以讓鏈條導引部45可朝小齒輪的並列方向移動自如的方式支撐於骨架1上的連杆機構46。連杆機構46是以螺絲固定在後叉端部構件19a上,並以令鏈條導引部45朝高速檔側移動的方式受到彈簧47的彈推。
變速作動機構40是屬於空氣作動式,是利用兩個氣壓缸50、51進行動作,且具有可令後移鏈器39動作的動作部52。動作部52是具有連結於氣壓缸50可進行擺動的主臂53、和連結於氣壓缸51可行擺動的解除臂54、和可在外周上卷取操作纜線44的內纜線44a的纜線卷取部57。纜線卷取部57是與主臂53連動而可進行轉動,在外周部上,配合小齒輪的並列間隔,而在圓周方向上以預定的間隔形成有複數個棘輪齒56。並且在纜線卷取部57的外周側配置有可與棘輪齒56嚙合的卡止片58。
氣壓缸50、51皆為在內部具有復位彈簧的單動型氣壓缸,分別從供給口50a、51a被供給壓縮空氣的話,將會前進預定的衝程,當停止供給空氣時,將會恢復原狀。利用這種氣壓缸50、51的一次衝程的動作將可令主臂53和解除臂54分別擺動一定的角度後,又恢復原狀。而纜線卷取部57則因為主臂53進行過一定角度的擺動和復原動作而朝卷取一個棘輪齒56纜線量的纜線卷取方向旋轉。因為這個旋轉將使得操作纜線44的內纜線44a按箭頭A的方向被拉進,而後移鏈器39則朝變速檔位的低速側移動一檔位。卡止片58是與解除臂54的擺動和復原動作連動,而暫時從棘輪齒56上退避開。於是,纜線卷取部57就朝釋放一個棘輪齒56的纜線量的纜線釋出方向逆轉。因為這個逆轉,將使得操作纜線44的內纜線44a被朝箭頭B的方向釋出,而後移鏈器39則朝變速檔位的高速側移動一檔位。
在氣壓缸50、51與氣體充填部20之間,配置有空氣控制部60。空氣控制部60具有前述4個變速氣閥34a~34d、和同時連接在變速氣閥34a、34c的出氣側閥口的梭動閥61a、和同時連接在變速氣閥34b、34d的出氣側閥口的梭動閥61b。如前所述,4個變速氣閥34a~34d皆為具有操作柄的常閉型的三閥口的手動閥,一旦操作了操作柄時,入氣側閥口和出氣側閥口將會連通,使得空氣通過其間。而且,一旦放開操作柄的話,將會恢復原狀,使得出氣側閥口和排氣閥口將會相連通,而將出氣側閥口以後的配管內的空氣排出。
變速氣閥34a~34d的入氣側閥口是連接於調整器25,排氣閥口是向外部開放。變速氣閥34a、34c(或34b、34d)的其中一方被操作時,梭動閥61a(或61b)可使得空氣不會從另一方的變速氣閥34c、34a(或34d、34b)漏出,這種梭動閥61a、61b是被設置成用來選擇操作任何其中一方的變速氣閥34a、34c(或34b、34d)。梭動閥61a、61b的出氣側閥口分別連接到氣壓缸50、51的供給口50a、51a。而且各個閥以及氣壓缸是利用空氣軟管連接在一起。
接下來說明利用儲藏在氣體充填部20內的壓縮空氣來進行自行車的後移鏈器39的變速動作。
在使用自行車前,先將壓縮空氣充填到氣體充填部20。這個時候,例如可將連接在一般的加油站等用來對汽車輪胎灌氣用的空壓機的美國式氣嘴用的接頭安裝到空氣充填口21上。然後,將例如5~8kg/cm2程度的壓縮空氣充填到氣體充填部20內。然後利用調整器25將供給壓力調節到2kg/cm2程度。如果壓力計23的壓力如果下降到例如2kg/cm2程度而變成與供給壓力同等程度的話,就無法再從氣體充填部20釋出壓縮空氣。因此,在這種情況就必須再度將壓縮空氣充填到氣體充填部20。
將後移鏈器39從高速檔切換到低速檔時,是操作變速氣閥34a或34c的操作柄一次。當變速氣閥34a或34c被操作一次的話,在操作柄正在被操作的期間,已經被調整器25調整壓力到2kg/cm2程度的壓縮空氣就經由變速氣閥34a或34c、梭動閥61a供給到氣壓缸50。此時,梭動閥61a的內部的閥體62a被壓縮空氣推向空氣供給側的相反側,不至於讓壓縮空氣逆流到位於相反側的變速氣閥34c或34a的出氣側閥口。
當壓縮空氣被供給到氣壓缸50的話,氣壓缸50的缸杆將會前進預定的衝程,令主臂53擺動一定角度。於是,纜線卷取部57將朝卷取一個棘輪齒56的纜線卷取量的方向旋轉。因為這個旋轉將使得操作纜線44的內纜線44a被拉向箭頭A的方向,而後移鏈器39則朝變速檔位的低速側移動一檔位。如果操作柄的操作被解除的話,出氣側閥口和排氣閥口將互相連通使得氣壓缸50內部的空氣壓力消失,而其缸杆又被彈簧推回原來位置。如此一來,主臂53也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另一方面,纜線卷取部57則因為卡止片58與棘輪齒56的互相嚙合而維持在旋轉後的位置。
另外,欲將後移鏈器39從低速檔切換到高速檔時,是操作變速氣閥34b或34d的操作柄一次。當變速氣閥34b或34d被操作一次的話,在操作柄正在被操作的期間,壓縮空氣就經由變速氣閥34b或34d、梭動閥61b供給到氣壓缸51。此時,梭動閥61b的內部的閥體62b被壓縮空氣推向空氣供給側的相反側,不至於讓壓縮空氣逆流到位於相反側的變速氣閥34d或34b的出氣側閥口。
當壓縮空氣被供給到氣壓缸51的話,氣壓缸51的缸杆將會前進預定的衝程,令解除臂54擺動一定角度。於是,卡止片58將從棘輪齒56上暫時退避,纜線卷取部57將朝釋出一個棘輪齒56的纜線釋出量的方向逆轉。因為這個逆轉將使得操作纜線44的內纜線44a移動向箭頭B的方向,而後移鏈器39受到彈簧47的彈推力量而朝變速檔位的高速側移動一檔位。如果操作柄的操作被解除的話,出氣側閥口和排氣閥口將互相連通使得氣壓缸51內部的空氣壓力消失,而其缸杆又被彈簧推回原來位置。如此一來,解除臂54也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另一方面,纜線卷取部57則因為卡止片58與棘輪齒56的互相嚙合而維持在逆轉後的位置。
此處,因為壓縮空氣是被儲藏在骨架1內的氣體充填部20,所以不會加重重量即可獲得壓縮空氣。而且只要在氣體充填部20安裝上適合一般的打氣機的氣嘴的話,可很容易就將壓縮空氣充填到氣體充填部,可很容易且很低廉就獲得壓縮空氣。
此外,藉由在骨架1內部充填了壓縮空氣,可因為壓縮空氣而使得骨架1被補強,所以不必增加重量就可提高骨架1的剛性。
其他實施形態說明如下(a)如圖4所示,也可將空氣噴嘴71配置在例如前後的制動裝置8、9的剎車柄的旁邊,並且在於調整器25和空氣噴嘴71之間配置與變速氣閥同樣的手動氣閥70。這種情況,藉由操作該手動氣閥70就可讓已經充填在氣體充填部20內的壓縮空氣從空氣噴嘴71噴射出來,而可除去容易堆積在前後的制動裝置8、9的泥巴等異物,可讓制動裝置8、9常保一定的制動力量。此外,空氣噴嘴71的位置並不限於制動裝置8、9而已,也可配置在需要清掃的其他部位。
(b)如圖5所示,也可將已經儲藏了潤滑油的給油噴嘴81配置在例如驅動部5的齒輪曲柄部35和小齒輪部36,同時在調整器25和給油噴嘴81之間配置與變速氣閥同樣的手動氣閥80。這種情況,藉由操作該手動氣閥80就可讓已經充填在氣體充填部20內的壓縮空氣和潤滑油從給油噴嘴81一起成為霧狀噴射出來,而可適當地潤滑齒輪曲柄部35和小齒輪部36。此外,藉由潤滑油的噴射也可除去原本附著在齒輪曲柄部35的泥巴等異物。此外,給油噴嘴81的位置並不限於齒輪曲柄部35和小齒輪部36而已,也可配置在需要潤滑的其他部位。
(c)如圖6所示,為調整避震器3a的空氣壓力起見,也可在調整器25和避震器3a之間配置與變速氣閥同樣的手動氣閥90。這種情況,手動氣閥90的出氣側閥口一直都與排氣閥口連接,所以在於手動氣閥90和避震器3a之間配置單向閥92。此外,在單向閥92與避震器3a之間配置用來顯示避震器3a內的空氣壓力的壓力計93。此外,為了降低避震器3a內的空氣壓力,可將排氣閥91設在從單向閥92和壓力計93之間分歧出來的配管。這個排氣閥91隻有在操作其操作柄時,出氣側閥口才會連接到排氣閥口,其他的時候,出氣側閥口是被封住。
這種情況下,藉由操作調整器25、排氣閥91以及手動氣閥90,而可調整被充填在氣體充填部20內的壓縮空氣的壓力後再供給到避震器3a,並可對應路面的狀態等而自由調整避震器3a的空氣壓力,而可經常保持最適當的避震特性。此外,對於具有後避震器的自行車而言,可利用調整後避震器的空氣壓力,當爬坡時可提高空氣壓力將後避震器調整變硬以減少腳踏踏板時的力量損失,當下坡時則降低空氣壓力以謀求最適合下坡的避震效果。
(d)被充填在氣體充填部20內的壓縮空氣的用途並不限定在以上的實施形態,當然也可以適用在對於輪胎供給空氣之類的需要利用壓縮空氣的所有用途。
(e)在以上的實施形態中,雖然是將容易處理且價廉的未超過10kg/cm2的空氣充填到氣體充填部20,但是所充填的氣體並不限定為空氣,也可以是二氧化碳、氮氣、氦氣等其他的氣體。
(f)本發明也不局限於自行車用骨架,也可適用於具有動力輔助的自行車、三輪車等以人力來驅動的車輛所用的骨架。
(g)也可因應用途、目的等而將氣體充填部20分割成複數個。這種情況下,可將各氣體充填部20經由例如單向閥(止回閥)而串列連結,從最上遊側的氣體充填部開始充填氣體,當位於下遊側的氣體充填部的壓縮空氣的壓力下降時,可再度從上遊側的氣體充填部再度充填氣體。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骨架,是使用於被人力所驅動的車輛的骨架,具備有在內部具有空間的骨架本體;和被設於所述骨架本體中的空間內的至少一部份上,可供充填壓縮氣體的氣體充填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骨架本體是自行車用的骨架體,其具有可轉動自如地支撐前叉的頭管部;用來支撐曲柄軸的吊架部;用來固定鞍座的鞍座固定部;以及用來連結各部的中空的骨架構件;所述氣體充填部是被設在所述骨架構件的內部空間中的至少一部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體充填部具有用來充填壓縮氣體的氣體充填口;和用來將已被充填的壓縮氣體供給到外部的氣體供給口。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骨架構件具有從所述頭管部往下後方延伸且在後端設有所述吊架部的下管;在所述下管的上方從所述頭管部往後方延伸的上管;用來連結所述上管的後端與下管的後端的座管;由所述上管的後端往下後方分成兩股延伸的後叉管;以及由所述吊架部往後方分成兩股延伸且連結到所述後叉管的後端的底叉管;所述氣體充填部被設置於所述下管、上管、座管、後叉管以及底叉管的內部空間中的至少一部份,且對外部構成氣密狀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管、上管、座管、後叉管以及底叉管的內部空間全部都相連通且被封閉成對外部成氣密狀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以氣體壓力來動作的自行車用變速裝置。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利用吹出氣體來進行清掃的自行車用清掃裝置上。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利用氣體壓力來將潤滑油供油到自行車的各部分的自行車用供油潤滑裝置上。
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氣體供給口可連接到自行車用空氣壓力式避震器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被充填到所述氣體充填部的壓縮氣體的壓力不超過10kg/cm2。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骨架,其特徵在於,還設有可檢測被充填到所述氣體充填部的壓縮氣體的剩餘量的剩餘量檢測手段。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車輛用骨架,予以製作成不會加重重量,可很容易且很低廉就可獲得壓縮氣體。本發明的自行車用骨架1具備有骨架體2、前叉3以及氣體充填部20。骨架體2在內部具有空間。前叉3是可轉動自如地被支撐於骨架體2的前部。氣體充填部20是設在骨架體2的管架構件13內部,可充填壓縮空氣。在該自行車用骨架1中,壓縮空氣是被儲藏在氣體充填部20內,所以不必加重重量就可儲藏壓縮空氣。
文檔編號B62K11/00GK1171347SQ97114748
公開日1998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1997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1996年7月17日
發明者中村靖 申請人:株式會社島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