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5:35:01
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包括熱嘴主體、熱嘴頭和澆口鑲件,熱嘴主體的四周分布有四個成型模腔組件,每個成型模腔組件包括內型芯以及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和下型腔鑲套,熱嘴主體內設有主流道,主流道底部均勻設有四個分流道,每個分流道的出口處設有熱嘴頭,澆口鑲件由兩個三角塊拼湊而成,每個三角塊上設有半圓柱腔,兩個半圓柱腔組合成圓柱腔,每個半圓柱腔的腔壁上設有兩個安裝槽,分流道處的熱嘴頭對應裝入安裝槽內,每個安裝槽設有一注膠口,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下型腔鑲套和內型芯之間形成的針筒型腔的上端部的內側與注膠口相通。本實用新型澆口隱蔽,澆口痕跡小,且應力小,成型周期大大縮短。
【專利說明】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精密級的塑膠模具的逐漸強大,塑料製品的產量越來越大,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醫療產業的塑料模具要求越來越高。用來生產塑膠製品的塑膠模具是塑膠製品整個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模具的結構對產品質量以及生產過程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的針筒模具的澆口為180度對稱位置兩點冷流道澆口,具有以下缺點:(I)澆口在筒部,筒壁由於應力易裂;(2)冷流道有廢料且壓力高;(3)外觀部澆口不美觀;(4)成型周期長(冷流道冷卻時間長);(5)注膠的熱流道無保護措施,易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該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澆口隱蔽,澆口痕跡小,且應力小,成型周期大大縮短,且熱流道不易損壞。
[0004]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包括熱嘴主體、熱嘴頭和澆口鑲件,所述熱嘴主體的四周均勻分布有四個成型模腔組件,每個成型模腔組件包括內型芯以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和下型腔鑲套,所述內型芯插入到所述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和下型腔鑲套之間共同形成的空腔內,所述熱嘴主體內縱向設有主流道,主流道底部均勻設有與所述四個成型模腔組件位置對應的四個分流道,每個分流道的出口處設有熱嘴頭,所述澆口鑲件為四方體形狀,該澆口鑲件由兩個三角塊拼湊而成,每個三角塊上設有一向外開口的半圓柱腔,兩個三角塊的半圓柱腔組合成澆口鑲件的圓柱腔,所述熱嘴主體的下部插入所述圓柱腔內,所述每個三角塊的半圓柱腔的腔壁上設有兩個安裝槽,分流道處的四個熱嘴頭一一對應裝入四個安裝槽內,每個安裝槽的外側設有一注膠口,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下型腔鑲套和內型芯之間形成針筒型腔,所述針筒型腔的上端部的內側與所述安裝槽的注膠口相通。
[0005]進一步的,所述內型芯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大直徑圓柱筒部、錐筒部、小直徑圓柱筒部和型芯頭端部,所述錐筒部插入所述上模仁中,所述小直徑圓柱筒部插入所述下模仁和上型腔鑲套中,所述型芯頭端部插入到下型腔鑲套中。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中的澆口為熱流道側澆口,澆口位置為針筒型腔的上端部的內側,澆口隱蔽,澆口痕跡小,且澆口應力小。熱嘴主體插入澆口鑲件的圓柱腔,熱嘴頭裝於澆口鑲件的安裝槽中,從而澆口鑲件作為熱流道保護塊,對注膠的熱流道進行保護。在注塑時,澆口鑲件與熱嘴頭配合,與針筒型腔對接連通,進行注膠;澆口鑲件與上模仁及下模仁可緊密對接,防止漏膠,使得澆口痕跡小,製品成型精度高。另外,本實用新型採用熱流道側澆口,由於無冷流道,壓力損失小,注塑能耗低,同時無冷流道廢料,節省原材料,且無需冷卻流道,成型周期大大縮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09]圖3為本實用新型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中的熱嘴主體、熱嘴頭和澆口鑲件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4為本實用新型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中的熱嘴主體、熱嘴頭和澆口鑲件中的一個三角塊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5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3]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包括熱嘴主體1、熱嘴頭2和澆口鑲件3,所述熱嘴主體I的四周均勻分布有四個成型模腔組件,每個成型模腔組件包括內型芯4以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模仁5、下模仁6、上型腔鑲套7和下型腔鑲套8,所述內型芯4插入到所述上模仁5、下模仁6、上型腔鑲套7和下型腔鑲套8之間共同形成的空腔內。所述熱嘴主體I內縱向設有主流道9,主流道9底部均勻設有與所述四個成型模腔組件位置對應的四個分流道10,每個分流道10的出口處設有熱嘴頭2,所述澆口鑲件3為四方體形狀,該澆口鑲件3由兩個三角塊31拼湊而成,每個三角塊31上設有一向外開口的半圓柱腔32,兩個三角塊31的兩個半圓柱腔32組合成澆口鑲件3的圓柱腔。所述熱嘴主體I的下部插入所述圓柱腔內,所述每個三角塊31的半圓柱腔32的腔壁上設有兩個安裝槽33。具體的,兩個三角塊31上的四個安裝槽33是均勻分布於兩個三角塊31組合成的澆口鑲件3的圓柱腔的腔壁上。所述分流道10處的四個熱嘴頭2 —一對應裝入所述四個安裝槽33內,每個安裝槽33的外側設有一注膠口 34。四個安裝槽33的四個注膠口 34具體上是位於四方體形狀的澆口鑲件3的四個外壁的中心處。所述上模仁5、下模仁6、上型腔鑲套7、下型腔鑲套8和內型芯4之間形成針筒型腔,所述針筒型腔的上端部的內側與所述安裝槽33的注膠口 34相通。
[0014]進一步的,所述內型芯4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大直徑圓柱筒部41、錐筒部42、小直徑圓柱筒部43和型芯頭端部44,所述錐筒部42插入所述上模仁5中,所述小直徑圓柱筒部43插入所述下模仁6和上型腔鑲套7中,所述型芯頭端部44插入到下型腔鑲套8中。
[0015]在本實用新型中,針筒型腔的上端部注塑形成針筒的口部及針筒口部的凸緣,針筒型腔的中部注塑形成針筒的筒部,針筒型腔的下端注塑形成針筒的針頭。
[0016]注塑時,物料經熱嘴主體I的主流道9流下,然後分別經分流道10、熱嘴頭2以及澆口鑲件3上設有的注膠口 34注入上模仁5、下模仁6、上型腔鑲套7、下型腔鑲套8及內型芯4之間形成的針筒型腔內,注塑成型,形成針筒類產品。
[0017]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熱嘴主體、熱嘴頭和澆口鑲件,所述熱嘴主體的四周均勻分布有四個成型模腔組件,每個成型模腔組件包括內型芯以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的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和下型腔鑲套,所述內型芯插入到所述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和下型腔鑲套之間共同形成的空腔內,所述熱嘴主體內縱向設有主流道,主流道底部均勻設有與所述四個成型模腔組件位置對應的四個分流道,每個分流道的出口處設有熱嘴頭,所述澆口鑲件為四方體形狀,該澆口鑲件由兩個三角塊拼湊而成,每個三角塊上設有一向外開口的半圓柱腔,兩個三角塊的半圓柱腔組合成澆口鑲件的圓柱腔,所述熱嘴主體的下部插入所述圓柱腔內,所述每個三角塊的半圓柱腔的腔壁上設有兩個安裝槽,所述分流道處的四個熱嘴頭--對應裝入四個安裝槽內,每個安裝槽的外側設有一注膠口,上模仁、下模仁、上型腔鑲套、下型腔鑲套和內型芯之間形成針筒型腔,所述針筒型腔的上端部的內側與所述安裝槽的注膠口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澆口熱流道針筒模具,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型芯從上至下依次包括大直徑圓柱筒部、錐筒部、小直徑圓柱筒部和型芯頭端部,所述錐筒部插入所述上模仁中,所述小直徑圓柱筒部插入所述下模仁和上型腔鑲套中,所述型芯頭端部插入到下型腔鑲套中。
【文檔編號】B29C45/32GK203994524SQ201420439306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翁鐵建, 崔瓊瑤, 徐航春, 洪家林 申請人:江天精密製造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