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強度可調的紅光指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6 01:05:57

本實用新型涉及雷射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強度可調的紅光指示裝置。
背景技術:
光纖雷射打標機的雷射為不可見光,通常採用毫瓦級紅光點狀雷射管發射紅光指示打標幅面,幅面指示過程中,紅光經過透鏡聚焦後仍有一定寬度,並且聚焦後紅光強度增加,影響人眼判斷打標位置的精度,同時高強度的紅光對眼鏡也會產生傷害;紅光在不同材質、粗糙度、形狀的材料表面呈現的光強度、光斑大小不盡相同,比如紅光照射在黑色表面呈現強度較弱,照射在鏡面上呈現光斑較小,這些因素也都會影響人眼判斷打標位置的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打標位置精度,減少紅光對眼睛的傷害,提供一種強度可調的紅光指示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強度可調的紅光指示裝置,包括反射座、支撐座、固定板、調節座、紅光管、碟簧組、調節杆、大齒輪、小齒輪、上間隔套、下間隔套、上偏振鏡片、下偏振鏡片、反射鏡片,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射鏡片固定於反射座設有的凹槽中,所述的支撐座設有階梯孔和深孔,支撐座與反射座固定,所述的下偏振鏡片位於支撐座階梯孔中,介於下間隔套和支撐座之間,所述的上間隔套與大齒輪緊配,大齒輪位於上間隔套與下間隔套之間;所述的上偏振鏡片位於上間隔套設有的沉孔內,介於大齒輪和上間隔套之間,所述的調節座通過螺栓和碟簧組與固定板固定,碟簧組套在螺栓上,所述的紅光管與調節座固定,所述的固定板與支撐座固定,所述的調節杆與小齒輪緊配,調節杆位於支撐座的深孔內。
所述的反射座凹槽的斜面與反射座1地面成45°。
所述的階梯孔和深孔的中心線平行並位於支撐座對稱面內。
所述的上偏振鏡片和下偏振鏡片均為線性偏振鏡片,上偏振鏡片與下偏振鏡片相互平行。
所述的小齒輪與大齒輪嚙合,小齒輪能繞深孔中心線轉動,大齒輪能繞階梯孔中心線轉動
所述的紅光管軸線與上間隔套軸線共線。
所述的碟簧組排列方式為單片反向疊法,碟簧數量為3-12片。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通過轉動調節杆實現紅光強度變化,結構簡單,成本低。
2、本實用新型紅光強度可調,可在不同特性材料表面清晰有效指示打標幅面,能夠提高打標位置精度,減少紅光對眼睛的傷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反射座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座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上間隔套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碟簧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反射座1、支撐座2、固定板7、調節座6、紅光管5、碟簧組3、調節杆4、大齒輪9、小齒輪11、上間隔套8、下間隔套13、上偏振鏡片12、下偏振鏡片14、反射鏡片10,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反射鏡片10固定於反射座1設有的凹槽1a中,所述的支撐座2設有階梯孔2b和深孔2a,支撐座2通過螺栓與反射座1固定,所述的下偏振鏡片14位於支撐座2階梯孔2b中,介於下間隔套13和支撐座2之間,所述的上間隔套8與大齒輪9緊配,大齒輪9位於上間隔套8與下間隔套13之間;所述的上偏振鏡片12位於上間隔套8設有的沉孔8a內如圖5所示,介於大齒輪9和上間隔套8之間,所述的調節座6通過螺栓和碟簧組3與固定板7固定,碟簧組(3)套在螺栓上,所述的紅光管5與調節座6固定,所述的固定板7通過螺栓與支撐座2固定,所述的調節杆4與小齒輪11緊配,調節杆4位於支撐座2的深孔2a內。所述的小齒輪11與大齒輪9嚙合,小齒輪11能繞深孔2a中心線轉動,大齒輪9能繞階梯孔2b中心線轉動;所述的上偏振鏡片12和下偏振鏡片14均為線性偏振鏡片,上偏振鏡片12與下偏振鏡片14相互平行。所述的紅光管5軸線與上間隔套8軸線共線。
如圖3所示,所述的反射座1凹槽1a的斜面與反射座1地面成45°。
如圖4所示,所述的階梯孔2b和深孔2a的中心線平行並位於支撐座2對稱面2c內。
如圖6所示,所述的碟簧組3排列方式為單片反向疊法,碟簧數量為6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