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電影哪部票房高(男主演技封神為何上映21天)
2023-08-05 04:26:43
《了不起的老爸》上映數周,口碑不錯,票房表現卻未必如人意。
豆瓣7分,對於華語院線電影來說,是不錯的成績。
更何況,全片沒有流量明星,這個評分沒有絲毫的「粉絲濾鏡」水分。
雖然不能算極品神作,但毫無疑問有不容忽視的亮點。
如今影片正式上映21天,票房遲遲未能過2億。
實時票房為1.45億,滿眼給出的最終預測是1.53億。
從後續暑期檔頻繁上線大片的節奏來看,這部《了不起的老爸》後續票房表現可能不太樂觀。
《了不起的老爸》再一次讓人看見這位寶藏演員,王硯輝。
影片中他飾演一個特別不容易的單身老爸。
跑馬拉松的妻子因病離世,兒子一樣懷有馬拉松夢想,但也不幸遺傳了這種疾病。
視力非常微弱,遊走在失明的邊緣。
為此,這位老爹操碎了心,讓兒子從小就練習閉著眼睛走盲道。
讓他學他他並不喜歡的鋼琴,鼓勵他閉著眼睛彈琴。
不允許他接近真正熱愛的馬拉松運動。
最終,兒子病情反覆,視力急劇下降。
老父親此前為他做的一切準備,都「能用上了」,但這時的兒子萬念俱灰,根本無心彈琴,更無心「享受」提前練習好的盲人技能。
他長時期臥床不起,封閉自己,已然對一切都沒有興趣。
老父親通過兒子的好朋友,冒充了一個「應聘保姆」的身份。
假裝是啞巴,用手機app的語音和兒子聊天,想盡一切辦法照顧他、希望他開心。
兒子雖然幾乎喪失了視力,但依舊很快就猜出這位「啞巴」的真實身份。
痛定思痛之後,這位父親決定當視障兒子的馬拉松陪跑,和他一起完成夢想、重拾對生命的熱情。
從頭到尾,你甚至不覺得王硯輝在演戲,那個角色、那個故事好像就是長在他身上的。
踢著拖鞋,穿著秋衣,頂著雞窩頭,在陽臺上抽著煙,和樓下老太太吵著架。
太真實了。
底層生活的辛苦,老父親的掛懷,所有情緒表達都很細膩、真摯、動人。
這些年裡,他用一個又一個生動角色,說明了「你永遠可以相信王硯輝」。
《我不是藥神》中,他飾演賣假藥的無良商人。
一度威脅程勇(徐崢飾),搶生意無所不用其極。
但被抓之後、卻不肯向警方供出程勇的下落。
非常貪財、壞事做盡,但最後維護徐崢那一點,又有些「盜亦有道」的溫情。
曹保平導演、周迅《李米的猜想》中,王硯輝和王寶強這倆上車以後的節奏,有一種奇特的黑色幽默感。
《烈日灼心》裡他客串出演的罪犯,始終讓觀眾以為是「真實的錄像資料」。
從《無名之輩》到《幕後玩家》,從《我和我的祖國》到《我和我的家鄉》,王硯輝的角色,永遠很細膩、到位。
可塑性強,辨識度高。
能「不起眼」融入所有環境裡,演活種種小角色;
也能萬分扎心演出情緒炸彈,讓人被深深打動。
值得注意的是,《了不起的老爸》裡,王硯輝的表演好,飾演他兒子的張宥浩,表現也非常可圈可點。
和各路小鮮肉都不一樣,表演相當紮實。
二人一起,合力塑造了一對很真實也很動人的父子。
當然,這也不能全部歸功於表演功力的,方言的落地感,細節設定上的真實感,諸多因素都不多。
影片整體完成度不差。
《了不起的老爸》是所謂的「催淚」電影,核心是父子情,以及對理想的熱愛、信念感等等。
故事本身,自帶情緒力量。
但影片中的呈現,對情緒把控的度,則顯得有些不均衡,
某些地方讓人覺得是真摯樸素的,不刻意煽情但自然動人;
某些地方又讓人覺得套路煽情痕跡太過明顯。
前者比如電影前半段的諸多片段,日常生活裡樸素的故事,淡淡的反而效果更好。
老父親和昔日樂隊的老友,反覆扯皮多次還價,終於砍下了五百塊;
他辛辛苦苦攢錢,又多方刷臉、分期支付借錢,才終於給兒子買下一臺昂貴的鋼琴。
找來諸多工友幫忙,一同抬著鋼琴走上長長的臺階運回家。
隻字不提在此前他在運琴回來的路上,已經發現了兒子不聽話、依舊在訓練馬拉松。
家中那臺琴鍵都壞了的破破爛爛的舊鋼琴,和這太過於昂貴的嶄新的琴,細節對比都讓人很唏噓。
平素為了給兒子攢錢,王硯輝飾演的父親,吃盒飯時一口肉都不捨得買,還對工友聲稱「我不吃肉」。
飯點遇上上門生意,別人都忙著吃飯不肯去,只有他願意餓著肚子拉活。
去之前,還從工友的盤子裡,狠狠夾起一塊肉,狠狠大口吃掉。
再吩咐工友們幫自己留飯,匆匆忙忙去幹活。
這些平實的段落,細細密密都很感人。
尤其是他臨走前「狠狠吃肉」的動作,把要努力幹活努力拼的願景,表達得很透徹;
還順便產生了點輕喜劇式的效果,衝淡了可能有的煽情嫌疑。
同樣是情緒呈現,影片中後期某些段落中的處理,則讓人覺得有些過。
操控觀眾情緒的煽情意圖過於明顯。
比如安排孩子哭著喊媽媽,比如兒子在煽情的背景音樂中看見母親的身影在奔跑等環節;都是常規手法,但直給的勁太露。
雖然整體顯得很雞湯套路,但影片品相依舊不錯。
讓人遺憾的是,上映數周,票房依舊沒能破2億。
當然,影片本身成本應該不高。
王硯輝、張宥浩都是很優秀的演員,但片酬應該都不高。
戲裡沒有大量的特效鏡頭,也沒有太多燒錢場景,整體成本應該在可控範圍內。
按照45%的回報率來看,以1.5億票房計算片方會獲得6500萬左右的票房分帳。
應該可以覆蓋成本並盈利,當然這個利潤空間也不會太高。
對於辛苦幾年誠懇做電影的人來說,這樣的成績肯定不能算驚豔。
《了不起的老爸》雖不是什麼「望望不能錯過的經典」,但也值得一張電影票。
歸根結底,票房不夠理想的第一點原因,是缺乏話題度和流量抓手。
王硯輝、張宥浩都是非常優秀的演員,遠比各路奇奇怪怪的流量更出色。
但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無奈,流量們演著亂七八糟的戲卻天天能上熱搜,好演員有誠意的7分作品卻總是缺乏關注。
當然,這也是影片檔期選擇和大盤的整體走勢有關。
父親節上映的電影,除了這部《了不起的老爸》之外,還有《困在時間裡的父親》。
後者男主斬獲了奧斯卡影帝,自帶話題度。
儘管《困在時間裡的父親》更接近於文藝片,不是常規意義上商業故事片的結構,但評分逼近9且有獎項光環,票房依舊高於《了不起的老爸》。
而7月以來,電影票房的整體大盤相當冷,《老爸》自然也很艱難。
期待未來,這些認真的影片、優秀的演員,能有更多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