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性油墨加工研磨機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00:06:41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墨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性油墨加工研磨機。
背景技術:
油墨輥機是一種用來研磨油墨原料的設備,雙輥式的油墨輥設有兩個不同滾速的剛性圓輥,利用其強大的剪切力來分散、研磨原料。
但在研磨的過程中,單次研磨很難使全部原料均達到研磨後細度的要求,重複研磨的過程中,又易導致已經符合研磨要求的油墨反覆被研磨,剛性圓輥和被研磨部分溫度升高,不僅易造成溶劑不斷的揮發、蒸發流失,還會導致油墨濃度上升,流動性下降,甚至產生乾結燒焦的情況,乾結燒焦的油墨摻入產品中,將對產品的質量造成較大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水性油墨加工研磨機,以克服油墨加工中單次研磨很難使全部原料均達到研磨後細度的要求,重複研磨易造成溶劑不斷的揮發、蒸發流失,還會導致油墨濃度上升,流動性下降,甚至產生乾結燒焦的情況,乾結燒焦的油墨摻入產品中,將對產品的質量造成較大影響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水性油墨加工研磨機,包括研磨裝置,所述研磨裝置包括支腳、混合倉、連接板、翻轉轉機、電磁夾頭、篩選網板、電磁邊框、網板、噴頭滑軌、噴頭滑塊、溶劑泵、溶劑軟管、噴頭、攪拌頭、攪拌葉、進液孔、出液管道、從動齒輪、底倉、活動堵頭、岀液孔、攪拌轉機和主動齒輪,所述支腳底部固定連接於底面,頂部通過連板固定連接有混合倉底部,所述混合倉為空心有底無蓋腔體結構,其頂部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外側面固定連接有翻轉轉機,所述翻轉轉機的轉動軸穿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有電磁夾頭,所述電磁夾頭上設有限位槽,所述電磁夾頭的限位槽內磁性連接有篩選網板;
所述混合倉側面沿水平方向設有噴頭滑軌,所述噴頭滑軌配合活動連接有噴頭滑塊,所述噴頭滑塊固定連接有溶劑泵,所述溶劑泵底部固定連接並連通有溶劑軟管,頂部通過管道固定連接並連通有噴頭,所述噴頭設置於篩選網板正上方,所述溶劑軟管連通有溶劑倉;
所述混合倉底部固定連接有底倉,底面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出液管道,底面中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轉機,所述攪拌轉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所述出液管道頂部位於混合倉內部,底部位於混合倉外部並與底倉連通,其頂部固定連接有攪拌頭,所述攪拌頭側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所述攪拌頭和攪拌葉均為空心腔體結構,兩者內腔連通為一個整體並與出液管道連通,所述攪拌葉側面底部設有進液孔,所述出液管道底部側面固定連接有從動齒輪,底端配合連接有活動堵頭,所述活動堵頭與底倉活動連接,所述底倉底部設有岀液孔。
進一步的,還包括篩選裝置,所述篩選裝置包括成品倉、雙向限位套、三向限位套、連接支杆、碾磨轉機和碾磨輥,所述攪拌轉機正下方設有成品倉,所述成品倉為長方形空心有底無蓋腔體結構,其底部與地面固定連接,頂部四角處任意相鄰兩角設有限制兩外側和下側三方向運動的三向限位套,其餘兩角設有限制下側及一外側兩方向運動的雙向限位套,所述成品倉兩相對側面各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支杆,每個連接支杆均固定連接有一個碾磨轉機,每兩個相對的碾磨轉機的輸出軸分別連接於碾磨輥兩端。
進一步的,所述篩選網板包括電磁邊框和網板,所述電磁邊框為方形框狀結構,由磁性材料製成,其內部配合可拆卸連接有網板。
進一步的,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相嚙合。
進一步的,所述網板的形狀和尺寸與加工油墨粒度要求相適應。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性油墨加工研磨機,每次研磨後的原料由篩選網板篩選,已滿足要求的原料穿過網板進入成品倉,未達要求的原料留滯於網板上,網板拆卸安裝至電磁夾頭後翻轉,由噴頭噴淋添加溶劑並通過攪拌頭稀釋攪拌均勻後再次進行研磨,有效防止合格油墨的重複研磨和溶劑流失造成的乾結燒焦的情況,避免乾結燒焦的油墨摻入產品中影響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研磨裝置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研磨裝置的局部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研磨裝置,101、支腳,102、混合倉,103、連接板,104、翻轉轉機,105、電磁夾頭,106、篩選網板,1061、電磁邊框,1062、網板,107、噴頭滑軌,108、噴頭滑塊,109、溶劑泵,110、溶劑軟管,111、噴頭,112、攪拌頭,113、攪拌葉,114、進液孔,115、出液管道,116、從動齒輪,117、底倉,118、活動堵頭,119、岀液孔, 120、攪拌轉機,121、主動齒輪;2、篩選裝置,201、成品倉,202、雙向限位套,203、三向限位套,204、連接支杆,205、碾磨轉機,206、碾磨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圖3所示,其結構關係為:包括研磨裝置1,研磨裝置1 包括支腳101、混合倉102、連接板103、翻轉轉機104、電磁夾頭105、篩選網板106、電磁邊框1061、網板1062、噴頭滑軌107、噴頭滑塊 108、溶劑泵109、溶劑軟管110、噴頭111、攪拌頭112、攪拌葉113、進液孔114、出液管道115、從動齒輪116、底倉117、活動堵頭118、岀液孔119、攪拌轉機120和主動齒輪121,支腳101底部固定連接於底面,頂部通過連板固定連接有混合倉102底部,混合倉102為空心有底無蓋腔體結構,其頂部設有連接板103,連接板103外側面固定連接有翻轉轉機104,翻轉轉機104的轉動軸穿過連接板103固定連接有電磁夾頭105,電磁夾頭105上設有限位槽,電磁夾頭105的限位槽內磁性連接有篩選網板106;
混合倉102側面沿水平方向設有噴頭滑軌107,噴頭滑軌107配合活動連接有噴頭滑塊108,噴頭滑塊108固定連接有溶劑泵109,溶劑泵109底部固定連接並連通有溶劑軟管110,頂部通過管道固定連接並連通有噴頭111,噴頭111設置於篩選網板106正上方,溶劑軟管110 連通有溶劑倉;
混合倉102底部固定連接有底倉117,底面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出液管道115,底面中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轉機120,攪拌轉機120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121,出液管道115頂部位於混合倉102內部,底部位於混合倉102外部並與底倉117連通,其頂部固定連接有攪拌頭112,攪拌頭112側面固定連接有攪拌葉113,攪拌頭112和攪拌葉113均為空心腔體結構,兩者內腔連通為一個整體並與出液管道115連通,攪拌葉113側面底部設有進液孔114,出液管道115底部側面固定連接有從動齒輪116,底端配合連接有活動堵頭118,活動堵頭118與底倉117活動連接,底倉117底部設有岀液孔119。
優選的,還包括篩選裝置2,篩選裝置2包括成品倉201、雙向限位套202、三向限位套203、連接支杆204、碾磨轉機205和碾磨輥206,攪拌轉機120正下方設有成品倉201,成品倉201為長方形空心有底無蓋腔體結構,其底部與地面固定連接,頂部四角處任意相鄰兩角設有限制兩外側和下側三方向運動的三向限位套203,其餘兩角設有限制下側及一外側兩方向運動的雙向限位套202,成品倉201兩相對側面各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支杆204,每個連接支杆204均固定連接有一個碾磨轉機205,每兩個相對的碾磨轉機205的輸出軸分別連接於碾磨輥 206兩端。
優選的,篩選網板106包括電磁邊框1061和網板1062,電磁邊框 1061為方形框狀結構,由磁性材料製成,其內部配合可拆卸連接有網板1062。
優選的,主動齒輪121和從動齒輪116相嚙合。
優選的,網板1062的形狀和尺寸與加工油墨粒度要求相適應。
具體使用時,初次研磨向混合倉102中添加原料,雙向限位套202 和三向限位套203中限位置入一個篩選網板106。溶劑泵109將溶劑由溶劑軟管110吸入,經過管道到達噴頭111處噴出,對原料進行稀釋。攪拌轉機120帶動主動齒輪121轉動,從而帶動從動齒輪116和與之相連的攪拌頭112、攪拌葉113轉動,將溶劑和原料稀釋攪拌均勻。
研磨轉機205轉動,帶動兩個碾磨輥206差速轉動進行研磨動作。活動堵頭118打開,脫離與出液管道115的配合連接,稀釋的原料由 113側面底部的進液孔114進入攪拌頭112和攪拌葉113內腔,由出液管道115流入底倉117,並由岀液孔119流至兩個碾磨輥206上實現研磨。
研磨過後的油墨下落,合格部分穿過篩選網板106落至成品倉201 內,不合格部分留滯於篩選網板106上。一次研磨完成後,將雙向限位套202和三向限位套203中的篩選網板106取下安裝於電磁夾頭105 的限位槽中並對電磁夾頭105通電使其與該篩選網板106的電磁邊框 1061磁性連接,在雙向限位套202和三向限位套203中限位置入另一塊篩選網板106;翻轉轉機104帶動電磁夾頭105和其上連接的篩選網板106翻轉轉動180度,溶劑泵109將溶劑由溶劑軟管110吸入,經過管道到達噴頭111處噴出,同時噴頭滑塊108帶動噴頭111沿噴頭滑軌107往復運動幾次,對篩選網板106進行噴淋後,重複碾磨工作直至原料碾磨完全。
綜上,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每次研磨後的原料由篩選網板篩選,已滿足要求的原料穿過網板進入成品倉,未達要求的原料留滯於網板上,網板拆卸安裝至電磁夾頭後翻轉,由噴頭噴淋添加溶劑並通過攪拌頭稀釋攪拌均勻後再次進行研磨,有效防止合格油墨的重複研磨和溶劑流失造成的乾結燒焦的情況,避免乾結燒焦的油墨摻入產品中影響產品質量。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係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係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並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