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
2023-08-04 19:37:06 1
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通過稱料、基料預處理、混合、裝袋滅菌、接種培養、發菌管理和脫袋收穫等七個步驟獲得金針菇菌絲體。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通過基料的發酵預處理,將大分子結構的粗木質纖維素轉化小分子結構的細木質纖維素,便於在菌絲體的培養時為菌絲有效利用,提高了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的生物轉化利用率,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生物轉化利用率達到70%左右,縮短了菌絲體培養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工農業生產的廢棄物得到綜合利用,保護環境。
【專利說明】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用於提取金針菇多糖的金針 菇菌絲體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食用菌由於營養豐富,是世界上公認的健康食品或功能食品,不僅富含蛋白質、維 生素,而且所含生理活性物質,如高分子多糖、天然有機鍺、cAMP、三萜類化合物等,對提高 人體的免疫功能有著重要的價值。
[0003] 金針菇是我國傳統的著名食用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馴化栽培。金針菇營養豐富, 味道鮮美,具有很高的保健及藥用價值,是重要的食用菌和藥用菌。金針菇含有多種氨基 酸,維生素及礦物鹽和粗纖維等。
[0004] 現代醫學和營養學不斷深入研究,金針菇中還含有葡聚糖成分,統稱金針菇多糖, 藥用價值很高。最先的技術是從金針菇子實體中提取金針菇多糖,現代技術的研究表明,在 種植金針菇的菌絲體中金針菇多糖的含量高於金針菇子實體,金針菇多糖的提取就從金針 菇子實體為原料轉向從金針菇的菌絲體為原料來提取的生產方式。從菌絲體中提取多糖, 具有菌絲體生長速度快,發酵步驟簡單、易於控制等優點,從菌絲體中提取多糖可以縮短生 廣時間提商生廣效率。
[0005] 從金針菇菌絲體中提取金針菇多糖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液體發酵法培養金針 菇菌絲體提取,該提取法,工藝複雜,設備投入大,生產成本高。一種是從固體發酵法培養的 金針菇菌絲體中提取,現在從事金針菇多糖提取企業,不是利用生產金針菇子實體的企業 下腳料中提取,就是採用固態金針菇菌絲體提取。從金針菇子實體下腳料提取,受原料限 制,產量有限,主體還是從固態金針菇菌絲體中提取。
[0006] 銀杏葉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植物。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斂 肺平喘、化溼止瀉的功效。經國家衛生部門檢測證明:飲用銀杏茶可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 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血脂蛋白,減少體內貯存脂肪的作用。對於高血脂的調節、高血壓和冠心 病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患者輔助性防治以及肥胖型人群的減肥等有良好的功效,是預防治 療老年痴呆的理想飲品。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治、防心疾病最理想的藥物成份。現在從事銀 杏葉取物的生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棄銀杏葉渣,很難做到及時處理,堆放 時間長了,腐爛發臭,汙染環境。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上遊企業生產後的銀杏葉渣為主要原 料成分,用於生產金針菇多糖提取的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技術內容包括金針菇菌絲體的 基質料及其處理和金針菇菌絲體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0008] 步驟一、稱料,按配方稱取銀杏葉渣、玉米芯、麩皮、白糖、石膏;
[0009] 步驟二、基料預處理,先將步驟一稱取的銀杏葉渣、玉米芯粉碎成0. 3-0. 5cm 大小,按比例加入15-25 %纖維素酶的母體物混合,用水調節乾濕度,使含水量控制在 40-50%,用醋酸調節pH至4. 5-5. 5,拌勻後置入水泥池中輕壓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於 池口 20-30cm,蓋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留有通氣口,池中溫度控制在40-50°C,發酵降 解3-5天後,將降解後基料取出;纖維素酶母體物通過以下方法獲得的:在粉碎的銀杏葉 渣、玉米芯混合物中加入重量比0. 5-0. 8%的尿素、重量比1-2%的纖維素酶,用醋酸調節 pH至4. 8-5. 2,用水調節含水量至40-50%,混合均勻後置於45-55°C恆溫箱中,發酵降解 70-90min,製得纖維素酶原母體物。將5-10 %纖維素酶原母體物,按上述降解處理方法加入 銀杏葉渣、玉米芯混合物中,進行生物降解處理,經首次生物降解處理後的物體,即為下次 纖維素酶的母體物,一次纖維素酶原母體物的製作,一般可套用20-25次。
[0010] 步驟三、混合,在步驟二獲得的降解後基料中加入步驟一稱取的麥麩、白糖、石膏, 料與水比例調節為I : 1. 4?1. 5, pH值4-6,攪拌混合均勻,製成栽培基質料;
[0011] 步驟四、裝袋滅菌,將步驟三製得的栽培基質料裝袋製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鬆緊 一致,將裝好的菌棒置入滅菌灶滅菌,猛火快速升溫至l〇〇°C並保持48小時,同一批料要在 4小時以內裝袋製作成菌棒並進行滅菌;
[0012] 步驟五、接種培養,停火降溫至26°C以下後開始接種,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種 完成,把接種後棒置入發菌室橫堅排列堆放,覆蓋薄膜,靜置一周後每日清晨通風換氣一小 時;
[0013] 步驟六、發菌管理,接種後7?15天不要移動菌棒,控制發菌室溫度在20_26°C範 圍內;待菌絲圈直徑達到4-5cm時,進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個菌棒刺孔15-20個;待菌絲 全部長滿後進行第二次刺孔,每個菌棒刺孔35-45個;刺孔時的發菌室溫度保持在20-24°C 之間,翻堆刺孔後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過十層;
[0014] 步驟七、脫袋收穫,當菌棒中形成緻密菌絲團時,把菌棒脫袋收穫菌絲體,收穫的 菌絲體,可直接進入金針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幹製備用。
[0015]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一中,銀杏葉漁、玉米芯、麩皮、白糖、石膏的 質量比為:
[0016] 銀杏葉渣70-80份 玉米芯 10-20份
[0017] 麩皮5-10份 白糖1-1. 5份 石雷0.5-1份。
[0018]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一中,銀杏葉漁、玉米芯、麩皮、白糖、石膏的 質量比為:
[0019] 銀杏葉渣70份 玉米芯 20份 麩皮 8份 白糖 1份 石膏1份。
[0020]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纖維素酶母體物,纖維 素酶母體物與粉碎後的銀杏葉渣和玉米芯混合物的質量比為15% -25%。
[0021]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步驟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纖維素酶母體物是降 解後基料,降解後基料是經過上一輪基料預處理步驟獲得的,降解後基料與粉碎後的銀杏 葉渣和玉米芯混合物的質量比為20%。
[0022]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提高了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的生物轉化利用 率,將大分子結構的粗木質纖維素轉化小分子結構的細木質纖維素,便於在菌絲體的培養 時為菌絲有效利用。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生物轉化利用率達到70 %左右,通過生物降解,有 利於菌絲生長,縮短菌絲體培養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使工農業生產的廢棄 物得到綜合利用,保護環境;使用銀杏葉作為主要基料培養的香菇菌絲體,不僅保留了金針 菇的本身的風味和功效,還兼具改善記憶、預防老年痴呆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 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 例。
[0024] 實施例1
[0025] -種利用上遊企業生產後的銀杏葉渣為主要原料成分,用於生產金針菇多糖提取 的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0026] 步驟一、稱料,按配方稱取銀杏葉渣、玉米芯、麩皮、白糖、石膏,其質量比為:
[0027] 銀杏葉渣75份 玉米芯 15份
[0028] 麩皮8份 白糖1.2份 石膏0.8份;
[0029] 步驟二、基料預處理,先將步驟一稱取的銀杏葉渣粉碎成0. 3-0. 5cm大小,按比例 加入玉米芯、纖維素酶的母體物混合,纖維素酶母體物與粉碎的銀杏葉渣和玉米芯混合物 的質量比為1:5,用水調節乾濕度,使含水量控制在40-50%,用醋酸調節pH至4. 5-5. 5,拌 勻後置入水泥池中輕壓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於池口 20-30cm,蓋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 留有通氣口,池中溫度控制在40-50°C,發酵降解3天後,將降解後基料取出;纖維素酶母體 物通過以下方法獲得的:在銀杏葉渣和玉米芯混合物中加入重量比0. 5-0. 8%的尿素、重 量比1-2%的纖維素酶,用醋酸調節pH至4. 8-5. 2,用水調節含水量至40-50%,混合均勻後 置於45-55°C恆溫箱中,發酵降解70-90min,製得纖維素酶原母體物。將5-10%纖維素酶原 母體物,按上述降解處理方法加入銀杏葉渣和玉米芯混合物中,進行生物降解處理,經首次 生物降解處理後的物體,即為下次纖維素酶的母體物,一次纖維素酶原母體物的製作,一般 可套用20-25次。
[0030] 在整個金針菇生產過程中,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由於菌絲體生長速度快、時間 短,只有30%左右的基質料進行了生物轉化利用,剩餘部分要到出菇階段才能繼續轉化,轉 化率也只能達到80%左右,有些菇農根據這一特性,在來年的食用菌生產的基質料中,添加 10-20%的菇後棒,不影響食用菌產量。本發明的目的是為提取金針菇多糖提供金針菇菌絲 體,在基質料的配比上就選用了木質纖維素較低的銀杏葉渣為主體原料,為了提高在菌絲 體的培養階段生物轉化利用率,採用生物降解技術對銀杏葉渣、玉米芯進行降解處理,將大 分子結構的粗木質纖維素轉化小分子結構的細木質纖維素,便於在菌絲體的培養時為菌絲 有效利用。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生物轉化利用率達到70%左右,通過生物降解,有利於菌絲 生長,縮短菌絲體培養時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使工農業生產的廢棄物得到綜 合利用,保護環境。
[0031] 步驟三、混合,在步驟二獲得的降解後基料中加入步驟一稱取的麥麩、白糖、石膏, 料與水比例調節為I : 1. 4, pH值4,攪拌混合均勻,製成栽培基質料;
[0032] 步驟四、裝袋滅菌,將步驟三製得的栽培基質料裝袋製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鬆緊 一致,將裝好的菌棒置入滅菌灶滅菌,猛火快速升溫至l〇〇°C並保持48小時,同一批料要在 4小時以內裝袋製作成菌棒並進行滅菌;
[0033] 步驟五、接種培養,停火降溫至26°C以下後開始接種,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種 完成,把接種後棒置入發菌室橫堅排列堆放,覆蓋薄膜,靜置一周後每日清晨通風換氣一小 時;
[0034] 步驟六、發菌管理,接種後7?15天不要移動菌棒,控制發菌室溫度在20_26°C範 圍內;待菌絲圈直徑達到4-5cm時,進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個菌棒刺孔15個;待菌絲全部 長滿後進行第二次刺孔,每個菌棒刺孔35個;刺孔時的發菌室溫度保持在20-24°C之間,翻 堆刺孔後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過十層;
[0035] 步驟七、脫袋收穫,當菌棒中形成緻密菌絲團時,把菌棒脫袋收穫菌絲體,收穫的 菌絲體,可直接進入金針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幹製備用。菌絲的生產過程,就是累積營養 的過程,成熟的金針菇菌絲分菌絲體、菌絲扭結體、緻密菌絲團及子實體原基四個階段,本 發明的目的是生產金針菇菌絲體,在緻密菌絲團階段是最佳的菌絲體收穫時期,故當菌棒 中形成緻密菌絲團時,即開始收穫。
[0036] 實施例2
[0037] 步驟一、稱料,按配方稱取銀杏葉渣、玉米芯、麩皮、白糖、石膏,其質量比為:
[0038] 銀杏葉渣80份 玉米芯10份 麩皮8份 白糖1份 石嘗1份;
[0039] 步驟二、基料預處理,先將步驟一稱取的銀杏葉渣粉碎成0. 3-0. 5cm大小,按比例 加入玉米芯、纖維素酶的母體物混合,纖維素酶母體物與粉碎的銀杏葉渣和玉米芯混合物 的質量比為1:4。用水調節乾濕度,使含水量控制在50%,用醋酸調節pH至4. 5-5. 5,拌勻 後置入水泥池中輕壓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於池口 20-30cm,蓋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留 有通氣口,池中溫度控制在40-50°C,發酵降解5天後,將降解後基料取出;一般一次纖維素 酶母體物處理的降解後基料,可用於循環降解20-25次。
[0040] 在整個金針菇生產過程中,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由於菌絲體生長速度快、時間 短,只有30%左右的基質料進行了生物轉化利用,剩餘部分要到出菇階段才能繼續轉化。本 發明的目的是為提取金針菇多糖生產金針菇菌絲體,在基質料的配比上就選用了木質纖維 素較低的銀杏葉渣為主體原料,為了提高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生物轉化利用率,採用生物 降解技術對銀杏葉渣、玉米芯進行降解處理,將大分子結構的粗木質纖維素轉化小分子結 構的細木質纖維素,便於在菌絲體的培養時為菌絲有效利用。在菌絲體的培養階段生物轉 化利用率達到70 %左右,通過生物降解,有利於菌絲生長,縮短菌絲體培養時間,提高生產 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使工農業生產的廢棄物得到綜合利用,保護環境。
[0041] 步驟三、混合,在步驟二獲得的降解後基料中加入步驟一稱取的麥麩、白糖、石膏, 料與水比例調節為I : 1. 5, pH值5. 5,攪拌混合均勻,製成栽培基質料;
[0042] 步驟四、裝袋滅菌,將步驟三製得的栽培基質料裝袋製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鬆緊 一致,將裝好的菌棒置入滅菌灶滅菌,猛火快速升溫至l〇〇°C並保持48小時,同一批料要在 4小時以內裝袋製作成菌棒並進行滅菌;
[0043] 步驟五、接種培養,停火降溫至26°C以下後開始接種,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種 完成,把接種後棒置入發菌室橫堅排列堆放,覆蓋薄膜,靜置一周後每日清晨通風換氣一小 時;
[0044] 步驟六、發菌管理,接種後7?15天不要移動菌棒,控制發菌室溫度在20_26°C範 圍內;待菌絲圈直徑達到4-5cm時,進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個菌棒刺孔20個;待菌絲全部 長滿後進行第二次刺孔,每個菌棒刺孔45個;刺孔時的發菌室溫度保持在20-24°C之間,翻 堆刺孔後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過十層;
[0045] 步驟七、脫袋收穫,當菌棒中形成緻密菌絲團時,把菌棒脫袋收穫菌絲體,收穫的 菌絲體,可直接進入金針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幹製備用。菌絲的生產過程,就是累積營養 的過程,成熟的金針菇菌絲分菌絲體、菌絲扭結體、緻密菌絲團及子實體原基四個階段,本 發明的目的是生產金針菇菌絲體,在緻密菌絲團階段是最佳的菌絲體收穫時期,故當菌棒 中形成緻密菌絲團時,即開始收穫。
[0046]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 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稱料,按配方稱取銀杏葉渣、玉米芯、麩皮、石膏、白糖 步驟二、基料預處理,先將步驟一稱取的銀杏葉渣、玉米芯粉碎成0. 3-0. 5cm大小,按 比例加入15-25%纖維素酶的母體物混合,進行纖維素酶生物降解處理製備基料。 步驟三、混合,在步驟二獲得的降解後基料中加入步驟一稱取的麩皮、石膏、白糖,料與 水比例調節為1 : 1. 4?1. 5, pH值4-6,攪拌混合均勻,製成栽培基質料; 步驟四、裝袋滅菌,將步驟三製得的栽培基質料裝袋製作成菌棒,菌棒上下口鬆緊一 致,將裝好的菌棒置入滅菌灶滅菌,猛火快速升溫至l〇〇°C並保持48小時,同一批料要在4 小時以內裝袋製作成菌棒並進行滅菌; 步驟五、接種培養,停火降溫至26°C以下後開始接種,同一批菌棒要同批次接種完成, 把接種後棒置入發菌室橫堅排列堆放,覆蓋薄膜,靜置一周後每日清晨通風換氣一小時; 步驟六、發菌管理,接種後7?15天不要移動菌棒,控制發菌室溫度在20-26°C範圍內; 待菌絲圈直徑達到4-5cm時,進行第一次翻堆刺孔,每個菌棒刺孔15-20個;待菌絲全部長 滿後進行第二次刺孔,每個菌棒刺孔35-45個;刺孔時的發菌室溫度保持在20-24°C之間, 翻堆刺孔後菌棒堆放成三角形,高度不超過十層; 步驟七、脫袋收穫,當菌棒中形成緻密菌絲團時,把菌棒脫袋收穫菌絲體,收穫的菌絲 體,可直接進入金針菇多糖提取工序,也可幹製備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步驟一中,所述銀杏葉渣、玉米芯、麩皮、石膏、白糖的質量比為: 銀杏葉渣70-80份 玉米芯 10_20份 麩皮5-10份 白糖1-1. 5份 石骨0. 5-1份。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步驟二中,纖維素酶生物降解處理製備基料,其處理方法是:向混合物中加入纖維素酶母體 物,用水調節乾濕度,使含水量控制在40-50%,用醋酸調節pH至4. 5-5. 5,拌勻後置入水泥 池中輕壓抹平,保持物料平面低於池口 20-30cm,蓋上塑料膜,在水泥池四角留有通氣口,池 中溫度控制在40-50°C,發酵降解3-5天取出,基料製備完成。所述纖維素酶母體物,是經上 次降解後的銀杏葉渣、玉米芯粉混合物。通過以下方法獲得的:在銀杏葉渣、玉米芯混合物 中加入重量比〇. 5-0. 8%的尿素、重量比1-2%的纖維素酶,用醋酸調節pH至4. 8-5. 2,用 水調節含水量至40-50 %,混合均勻後置於45-55°C恆溫箱中,發酵降解70-90min,製得纖 維素酶原母體物。將5-10%纖維素酶原母體物,按上述降解處理方法加入銀杏葉渣、玉米 芯混合物中,進行生物降解處理,經首次生物降解處理後的物體,即為下次纖維素酶的母體 物,一次纖維素酶原母體物的製作,一般可套用20-25次。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步驟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纖維素酶母體物的用量為15-25%。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利用銀杏葉渣生產金針菇菌絲體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 步驟二中,向混合物中加入纖維素酶母體物是降解後基料,所述降解後基料是經過上一輪 基料預處理步驟獲得的。
【文檔編號】C05G3/00GK104488552SQ201410822627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25日
【發明者】趙晶晶, 章鴻, 方正, 胡豔花, 方勇, 許洪傑, 餘建芳 申請人:趙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