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館觀後感3篇
2023-08-04 11:20:45
導語: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首都博物館觀後感3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首都博物館觀後感】
今天單位組織我們去首都博物館參觀,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於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目前館藏文物已達二十幾萬件,其中包括:青銅、陶瓷、書畫、石刻、錢幣、玉器、璽印、織繡、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
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北部設計了綠色文化廣場,東部設計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築外形主要由矩形圍合結構、橢圓形外立面和金屬屋頂三部分組成。建築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築,即: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的辦公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間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為觀眾營構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情調的環境。
中國最早的「太陽神」太陽神紋石刻,據說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刻畫太陽神形象實物。這件石刻用寫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軀修長、兩手下垂、雙足分離的人,頭頂上刻有23條光芒的太陽,腰部兩側的圓點似行星在宇宙中運行。它不僅反映了一個地區太陽神崇拜的情況,人們還能從這個形象中看到先民們按照人類自己的形象刻畫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產力不發達,環境艱苦的條件下,對發展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對人主宰世界的信心。還有秦始皇兵馬俑,那些將軍、神射手、戰馬的尊榮,原來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現在真的出現在自己的眼前了,心裡很興奮很激動,能看到這些國寶文物首先感謝單位組織的這項活動。
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歡迎朋友們也前往首都博物館參觀,我這可不是在做廣告啊。
【篇二:首都博物館觀後感】
紅居南街居委會組織管轄區暑假在家的小朋友參觀首都博物館。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我們很開心。我們一下汽車,就看見一座氣勢宏偉的建築物呈現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牆晶瑩透亮,這就是北京首都博物館。由於時間有限,我們不能全面參觀。
走進展覽大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北京的標誌性建築牌樓。牌樓可是老北京的象徵,他仿佛是一個早已恭候我們多時的導遊,引導我們向各個展廳前進。
我們來到北京文物精品展廳,北京文物精品展廳有分為很多類。
「溫溫玉色照瓷甌」——龍泉窯青瓷藝術展,展示了龍泉窯這個古老窯系的整體發展脈絡,展示了各個時期龍泉窯青瓷所呈現的不同藝術特點。
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及當時北京歷史的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
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分為漢傳佛像藝術和藏傳佛像藝術兩大部分。全面系統的展示了我國漢藏佛像藝術的歷史風貌及北京地區佛教文化的歷史底蘊。
還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家具藝術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寶藝術精品展……
接著我們來到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中華民族幾千年輝煌的文化,在北京得到了集中而又典型得反映。北京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多民族得文化得以交流與融合,造就了特徵鮮明的歷史文化。
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分為十個部分:文明曙光、燕薊神韻、千年薊城、幽燕風雨、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國際都會、日下積盛、落日餘暉、民國風雲。該展館以北京文化為視覺,表現了北京從原始聚落,經過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歷程。
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中,據我估計有些物品運用現今的技術也不一定能製造出來。而有些東西,則體現出了古代人獨具匠心。如其中一樣東西——七星鐵劍,雖然現在是一把鏽跡斑斑的破鐵劍。但當初用X光照射劍身時會在其中看到北鬥七星的形狀,這是多麼的神奇啊
時間總是短暫的,我還沒有滿足,我是多麼的希望故地重遊,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
【篇三:首都博物館觀後感】
今天在學校的領導組織下,我們來到位於北京長安街沿線的首都博物館。剛來到這個壯觀的比武官時,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從外觀上看這個比我館的設計是十分獨特的,有一個像綠色的大鐘似的東西突出來,拒收這是一個十分大的放映廳。從總體上看這個東西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
一進入博物館大廳,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碩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頓時一股濃濃的京味氣息撲向我們。我們首先參觀了「大英博物館」,在這個館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國博物館捐獻出來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同時期與各大洲。同時記錄了不同人群和個人的多樣化表現。在這次展覽中有許多的展品都是舉世無雙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國展出。如來自紐西蘭的毛利人戰時用哨,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版畫代表作《三個十字架》,達·文西的《裸體男子畫像》,拉斐爾的《聖女像》等。我想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著我國與別國文化的交流。通過展出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們的歷史。當然看完大英博物館的展出,讓我不得不向一個問題,為什麼要「侵略」別國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奪,每一個國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國的文化,在以後各國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國的文化歷史的特點。還有在以後的交往中就會少一些糾紛!
中午午飯過後,我們來到首都博物館的其他展館。這個展館一共有五層,每一層都據有各自的特點,而且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明祖的特點與風採。二層的展區主要是一些歷史事件及一些關於歷史事件的產品,在這一層,我們找到了許多關於歷史課上的指示,通過蘭立體電影與詳細地介紹,讓我們對歷史這一學科更加得感興趣,而且知識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時也知道了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幾個重要轉折點的實踐與電錶的人物,通過這一層參觀讓我更加的熱愛祖國,而且有一種想為祖國獻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決心。而第三層則是我國的建築,進入展館,我們可以看見許多的古建築的模型和一些門上的裝飾品,在這裡我了解到我們北京的幾個「門」的分布及名稱。通過我們對「門」和建築裝飾的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國古代人的生活氣息及生活習慣。才可以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而四層則是以宗教為主,大多數是以宗教為主,大多數則為佛像的展出,這些佛像顯得十分的莊重,而且具有神聖的感覺,每個國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國的特點。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們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與愛好。以便於我們以後的學習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氣息的就是五樓的展出,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許多的舊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盤」等,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兒,而且還有描繪,嫁娶的展館。真是京味十足呀!讓我們感覺到了老北京人的熱情與熱鬧。而且通過這些東西的展出讓我們知道了許多北京的習俗,和國粹「京劇」的歷史!
總體來說,這次的首都博物館只有是有意義的,有必要的。因為通過參觀我學習到了許多歷史知識,還看到了世界聞名,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事實的真相,認識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熱鬧與好玩。這讓我更加的熱愛學習,熱愛歷史,熱愛自然。熱愛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