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顧佳大結局誰得癌症(三十而已結局爛尾)
2023-08-05 04:00:08
《三十而已》終於大結局了,沒想到等來等去,等來了爛尾的結果,令人有點失望。
三個女主人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有人歡喜有人愁。
王漫妮拒絕海王的求複合,辭掉店長的職位,選擇出國留學,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鍾曉芹和鍾曉陽分手,重新投入陳嶼的懷抱,又懷孕了,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顧佳的煙花廠爆炸,豪宅賣了賠償給工人,許幻山坐牢三年,林有有離開上海,全身而退。
王漫妮辭職以後,回到老家生活過一段時間,但她各種不適應,懷念在上海的時光。
王漫妮在小城裡其實挺順風順水的,既可以陪在父母身邊,又能輕易過上中產生活,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生活。
可是她不知足,心早就飛到了大城市,一邊說自己不拜金,一邊又嫌棄張志的不富裕。
張志是個優秀的結婚對象,他有碩士學歷,有穩定的工作,在老家有房有車,還給王漫妮安排了體面的工作。
不僅如此,張志看起來性格很好,人也很專一,對王漫妮一心一意,如果王漫妮嫁給他,就可以過上安穩的生活。
可是王漫妮有點不切實際,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她就像只無腳的鳥,期待飛得更高更遠。
她總是幻想和霸道總裁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要知道,多金浪漫又帥又專一的男人,是稀缺資源,二十歲的小姑娘才做這種夢,三十歲就應該務實一點。
王漫妮如果留在上海當店長,找個能聊得來的上海人結婚,定居在上海也不錯。
我不明白,她三十歲,身上只有十萬塊,為什麼要去留學,這點錢夠撐幾個月呢?
不過,王漫妮選擇留學這條路,挺符合她的性格,她期待一場如夢如幻的冒險旅程,也許等她真的累了,停下來才會發現平平淡淡才是真。
槽點二:鍾曉芹復婚,好了傷疤忘了疼鍾曉芹和陳嶼的婚姻,充滿冷暴力,陳嶼把婚姻當避風港的婚姻觀,好丈夫人設直接崩塌。
在他們的婚姻裡,我看見了喪偶式婚姻和婚姻沉默症,他們的婚姻更像一場獨角戲。
陳嶼養魚喪志,老婆流產他不難過,魚死了他竟然情緒失控。
他對丈母娘沒有尊重,對老婆沒有耐心,還把工作中的失落帶回家,和流產後虛弱的老婆大吵。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的婚姻基本上是死了,離婚後的鐘曉芹猶如脫胎換骨般容光煥發。
離婚才一個月,鍾曉芹接受了鍾曉陽的追求,鍾曉芹體力不支,鍾曉陽精力充沛,這段姐弟戀也危機重重。
鍾曉陽沒有什麼事業心,二十幾歲還在花著父母給的壓歲錢,他每天的日常是打遊戲就玩摩託車,對未來沒有規劃。
鍾曉芹卻不一樣,她渴望安全感,需要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和她一起面對生活的風浪考驗,很顯然鍾曉陽不合格。
沒想到,陳嶼竟然痛改前非,從直男變成暖男,離婚後的他們竟然有點甜,但我個人覺得是編劇強行幻想出來似的。
結過婚的人就知道,一個人幾十年形成的性格和習慣,怎麼可能說改就改?
陳嶼之所以會主動追求鍾曉芹,就是看中她是本地人,單純不拜金,是居家過日子的女人。
離婚後的鐘曉芹成了香餑餑,陳嶼再想找個像鍾曉芹這樣的優質對象,難度係數挺大的。
鍾曉芹懷孕了,陳嶼的工作收入微薄,他們照樣要面對生活的壓力,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重新回到眼前,需要他們去克服。
鍾曉芹和陳嶼不是一路人,一個愛養魚一個愛養貓,又彼此看不上對方的愛好,這種三觀不合的婚姻,不是說磨合就能湊合到一起的。
因此,我並不看好鍾曉芹和陳嶼復婚,我認為他們兩個寧願重新找個適合自己的人,也不要再重蹈覆轍。
槽點三:許幻山的錯,卻讓顧佳買單《三十而已》結局是扎心的是顧佳,顧佳是完美的人妻,出得廳堂下得廚房,裡裡外外一把手。
許幻山娶了她,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在顧佳的幫襯下,許幻山從小小的設計師,變成高高在上的許總。
結婚沒幾年,他們就開公司開茶廠,買豪宅,兒子讀貴族幼兒園,全部都是顧佳在忙活。
顧佳是個省心的老婆,許幻山卻自我膨脹到背叛婚姻,給林有有租公寓,被林有有牽著鼻子走。
林有有試圖取代顧佳的位置,顧佳和許幻山攤牌以後,許幻山還試圖躲在顧佳的背後,讓她出馬搞定林有有。
煙花廠爆炸了,許幻山坐了三年牢,房子也賣掉賠了,顧佳沒有做錯什麼,卻一夜之間什麼都沒有。
顧佳變成單親媽媽,帶著兒子住進山裡,重新創業。
也許你會說,憑顧佳的能力,幾年就可以創業成功,回到上海買豪宅,做回女強人。
等許幻山出獄後,一家三口團圓,當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以前的事就當做小插曲。
我想說,哪有那麼簡單,一個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要一手帶娃一手打拼事業,還有一個年邁的父親要照顧,這條逆襲之路太難了。
先不說顧佳的未來會怎樣,光是許子言在山裡上學,教育資源比起上海就差一大截,這點就很難讓人接受。顧佳母子在山裡居住,不如都市繁華,生活質量也要差很多。
反觀林有有,她拆散了別人的家庭,出事以後拍拍屁股走人,還可以去禍害下一個許幻山。
林有有如果運氣好,說不定可以嫁入豪門,她的人生有無限可能,而她的錯誤,竟然讓顧佳買單。
《三十而已》顧佳的悲慘結局,是本片最大的爛尾。
不是觀眾苛刻,我們也不求什麼大團圓結局,但是好人沒好報,壞人逍遙法外,就有悖於《三十而已》的初衷。
雖然結局不理想,但我仍然相信,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生而為人請務必要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