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對工作的啟發(理論探討蘇京春)

2023-08-04 16:12:53

[內容提要] 基於來自WOS(Web of Science)核心文獻庫2290篇英文文獻,以及中國知網文獻庫共計3420 篇CSSCI 來源期刊與核心期刊中文文獻,本文利用CiteSpace 5.6.R5 軟體分析工具,深度透視研究了國際國內對收入差距描述所採用的9種主要方法,包括:恩格爾係數、基尼係數(洛倫茲曲線)、五等分S80/S20比值、十等分P90/P50 比值、P90/P10比值、P50/ P10比值、帕爾瑪比值、基於農村貧困線、國家、城市貧困線或每天1.90 美元(世界銀行標準)的貧困率、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和「『財富/ 收入』比值」。通過定性分析、鎖定高頻關鍵詞、勾勒頻次變化曲線、建立關鍵詞時區圖等,深度比較透視了每一種收入差距描述方法的適用性,並基於此對中國收入差距描述的相關研究及實踐應用提出了具有建設意義的對策。

[關鍵詞] 收入差距 帕爾瑪比值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 基尼係數

一、引言

收入分配是經濟學理論研究中長盛不衰的主題之一,而對於中國處於上中等收入階段的當下,其又頗具現實意義。在收入分配研究中,收入差距可以作為收入分配結果層面的重要觀察,但我們發現,收入差距的描述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了曲線、係數、比值與比率等等,且不同的描述實際上具有不同的內涵,對於經濟社會實踐認識至關重要。國內外收入分配研究可以分為兩大角度:第一種是功能收入分配,又稱要素收入分配,研究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投入各自對應的報酬收入在社會總收入中的結構,主要對應國民收入分配中的初次分配。第二種是規模收入分配,研究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的不同收入水平群體之間的收入總額,無論其收入來源是哪種生產要素,對應的是國民收入分配中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最終結果。收入差距作為收入分配的結果,是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重要依據。收入差距與經濟增長相互影響的關係也長期廣受關注。

在實證研究中,如何描述收入差距就成為一個重要問題。對於同一國家,使用不同的收入差距描述方法,可能會得出差距較大的研究結果。在側重不同分析角度的研究中,需要注意使用更能反映問題原因的衡量指標。因此,廣泛了解、進而選擇合適的收入差距指標在收入差距研究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們經總結髮現,國外學界自19世紀以來已提出一系列描述收入差距的指標,基於此,本文對這些收入差距描述方法進行了述評,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描述方法進行了比較分析,從而試解釋每一種描述方法在理論研究與實踐觀察中的特徵。接著,本文在較為全面的國內外文獻細梳理與分析的基礎上,對收入差距描述的這些方法進行了國外應用和國內應用的數量分析,揭示了不同描述方法目前在研究中的分布情況。最後,本文提出了對於收入差距研究具有相當研究價值的研究結論、存在問題與啟示。特別值得說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文獻基礎,建立在來自Web of Science(WOS)核心文獻庫共計2290篇外文文獻和中國知網文獻庫共計3420篇CSSCI來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中文文獻基礎上。

二、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比較述評:基於9種主要方法

基於國外學界自19世紀以來提出的主要收入差距描述指標和相關規律理論,不難發現,學術研究對收入差距的描述主要集中在9種方法上,包括:恩格爾係數,基尼係數(洛倫茲曲線),五等分S80/S20比值,十等分P90/P50比值、P90/P10比值、P50/ P10比值,帕爾瑪比值,基於農村貧困線、國家、城市貧困線或每天1.90美元(世界銀行標準)的貧困率,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財富/收入"比值等。本文將這9種描述收入差距的主要方法分為係數、曲線、比值與比率三個類別,進行分類述評。

(一)描述收入差距的係數

1. 恩格爾係數(Engel’s Coefficient)

恩格爾係數是反映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指標。恩格爾通過統計研究發現,當居民家庭收入增加時,家庭支出中食品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例會降低(Engel,1857)[30]。這個規律被稱為"恩格爾定律",而食品支出佔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則被稱為"恩格爾係數"。在實際應用中,恩格爾定律常常被用於一國範圍內的窮富觀察。某一個國家範圍內,居民生活越富裕,居民食品支出佔總消費支出的比重往往越低,即恩格爾係數越小。在收入差距的研究當中,不同國家或地區、不同收入水平群體可通過"家庭恩格爾係數"實現觀察,通過該係數的橫向對比,可以觀察到基於居民消費結構視角的生活水平,從而觀察到收入差距的大小。

2. 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

一直以來,由科拉多·基尼提出(Gini,1921)[32]的"基尼係數",都是在收入分配及收入差距研究當中應用最廣泛的描述方法。基尼係數源於"洛倫茲曲線",後者是一條累計百分比曲線,體現了從貧窮家庭到富裕家庭的財富之和佔社會總財富累計比重的變化(Lorenz,1905)[38]。將洛倫茲曲線與絕對平均的收入分配線並置,能夠以平面圖形的形式,展示社會財富在貧富程度不同的家庭之間是如何分布的,以及財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究竟如何。基尼係數,等於洛倫茲曲線和絕對平均財富分配線之間的面積與絕對平均財富分配線下方面積的比值。基尼係數在實際統計研究中,多用家庭收入代替財富,此外,也有針對存量家庭財富進行調查的財富基尼係數。基尼係數可以直接體現一個社會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即收入差距總體而言是大是小:基尼係數等於0時,社會收入分配絕對公平,每個家庭都擁有相等的收入;基尼係數越接近1,說明社會收入差距越大。國際上,通常將0.4作為基尼係數的警戒線。

基尼係數雖然應用廣泛,數據充實,並具有簡潔直觀等優點,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首先,基尼係數不能反映結構性問題。基尼係數與收入差距具體情形並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例如,兩條不同形狀、反映不同結構特徵的洛倫茲曲線可能對應著相等的基尼係數,其中一種收入差距主要來源於低收入群體和中、高收入群體之間的差距,而另一種收入差距主要由高收入群體和中、低收入群體之間差距懸殊導致。在進行比較研究時,如果僅僅看基尼係數的數值,這兩種收入分配結構的區別將被忽略。第二,基尼係數沒有直觀的經濟含義。基尼係數可以反映一個社會中收入差距問題的嚴重程度,但並不能由此追溯收入差距受影響的機制,從而進一步為解決問題制定政策提供明確有效的依據。第三,一些研究認為,由於其計算方法和統計學特性,基尼係數對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變化更加敏感,忽視了兩極收入群體的變化信息。

(二)描述收入差距的曲線

1. 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Kuznets Curve)

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是庫茲涅茨於1955年所提出的收入分配狀況隨經濟發展過程而變化的曲線(Kuznets,1955)[36]。庫茲涅茨根據對1913年至1948年美國數據的研究認為,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首先社會收入差距會隨著經濟增長而擴大,而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社會收入差距會逐漸降低,收入分配趨於平等。但後續學者研究一般認為,倒U型曲線在現實社會中往往不能自動實現,相比這個規律本身,其引申出的如何使收入差距不會隨著經濟增長而不斷擴大的命題具有更重要的研究意義,也已有許多研究成果。

2.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the Great Gatsby Curve)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在白宮經濟學家克魯格2012年的演講中引起廣泛關注。這個名稱源自著名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顧名思義,這條曲線反映的是與社會階層固化現象的規律。2006年,Corak[28]對21個國家的數據進行擬合發現,在社會收入差距越大的國家,代際收入彈性就越低,即子女收入水平受父母收入水平的影響越大,代際流動性越低。理論上看,收入更高的父母得以對子女教育、醫療健康投入更多,子女就擁有更優質的人力資源,可以獲得更高收入,父母留給子女的財富同樣可以為子女帶來更多收入。

(三)描述收入差距的比值與比率

1. 五等分S80/S20比值

基於居民收入五等分的S80/S20比值,等於最富有的20%人群和最貧窮的20%的平均收入之比。歐盟統計局的收入和生活狀況研究(EU-SILC)公布從2004年起歐盟國家每年按性別和年齡組劃分的可支配收入的S80/S20比值,被廣泛應用於歐洲國家的收入差距研究。可以發現,僅限於第一個五分位數和第四個五分位數之間收入水平人群(佔比60%)的收入分配變動,不會影響S80/S20指標的數值。因此,這個指標衡量社會收入差距的前提是社會中擁有規模較大、收入分配份額相對穩定的中等收入群體,適合社會經濟發展成熟、收入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

2. 十等分P90/P50、P90/P10、P50/ P10比值

基於居民收入十等分的P90/P50、P90/P10和P50/ P10比值,能夠結構性地反映高、中、低收入水平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往往和能全面總體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係數共同使用。其中P90代表第9個十分位數,即收入最高的前10%,P50代表居民收入的中位數,P10代表第1個十分位數,即收入最低的前10%。P90/P50比值反映了高收入人群與中等收入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P90/P10比值反映總體收入差距或高收入人群與低收入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P50/ P10比值反映中等收入人群與低收入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這幾個指標相比基尼係數和基於五等分的S80/S20指標,能更細緻地反映收入分配構成,展示收入差距是源自高、中、低收入群體中的哪一部分,針對性地作為調節收入分配的政策依據。同樣,這幾個十分位數比值的缺點是只考慮了分位數點的數值,而沒有將分位數點之間的收入分配變動信息納入描述的範圍。

3. 帕爾瑪比值(Palma Ratio)

帕爾瑪比值同樣基於居民收入十等分數據,但與其他幾個比值不同,它等於收入最高的10%家庭所獲得的收入份額,除以收入最低的40%家庭所獲得的收入份額。這個指標源自帕爾瑪對135個國家1990到2010年的收入分配數據研究,他發現在大多數國家,中間50%的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佔社會總收入份額始終相對穩定保持在50%左右(Palma,2011)[41]。2013年,世界發展中心研究人員(Cobham和Sumner,2013)[27]提出使用帕爾瑪比值來描述收入差距,斯蒂格利茨也將其作為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消減不平等提案的基礎。帕爾瑪比值去掉了佔比相對穩定的中間50%收入群體,只考慮收入最高的10%富裕階層和收入最低的40%貧窮階層的收入之比,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社會收入分配結構中主要變化部分的信息。尤其是對於拉美國家等中等或以下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來說,帕爾瑪比值可以更好地反映高低收入群體間的收入差距。

註:此表系作者編制。

4. 貧困率(poverty rate)

貧困率也是反映社會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標,高貧困率往往伴隨著嚴重的社會收入差距問題,貧困率指標尤其適用於貧困人口佔比較高的不發達國家和以消除貧困為重要任務目標的國家。貧困率等於收入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在不同時期、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和地區的貧困線往往相差懸殊。例如,世界銀行目前的國際貧困線是每人每天收入1.9美元(2015年更新),這一標準是使用購買力評價方法,基於2005年以來15個最貧困國家的貧困線測算確定的,能支持個人獲得每天最基本的食物、衣著和住所的費用;美國則對不同成員人數、不同年齡段的家庭分別設定詳細的聯邦貧困線,2020年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設定的適用於本土48個州單人家庭的貧困線是每年12760美元(每多一名家庭成員增加4480美元),即每天約35美元。顯然,世界銀行的國際貧困線在取值時更多考慮貧窮國家,更適用於側重非洲等地區的極端貧困國家研究。

5."財富/收入"比值」(the Capital/Income Ratio)

皮凱蒂2014年在《21世紀資本論》中提出了"財富/收入"比值[42],其計算方法是國家存量資本與GDP的比。這個指標同時包含了存量和增量,實際上是從要素收入分配角度展現收入差距。因為富裕人群擁有較高的儲蓄率、更多投資機會和更高回報率,增量財富往往更多被富裕人群擁有,那麼當國民收入相比財富存量越來越少時,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低於資本收益率,就表明收入越來越多地被集中在高收入人群中,社會收入差距擴大。但是,許多學者指出,皮凱蒂這一理論存在將財富等同於資本、低估了資本回報率的下降等問題,"財富/收入"比值指標對發展中國家的適用性也有待進一步驗證。

三、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比較定性分析

基於以上述評,本文繼續對描述收入差距的係數、曲線、比率與比值等方法進行總量比較分析,介紹了每一種描述方法在理論研究與實踐觀察中的特徵,並概述性回顧了已有研究使用這些描述方法的總體數量趨勢變化和重點領域分布。

(一)描述收入差距的係數比較分析

恩格爾係數和基尼係數都是比較傳統的收入差距描述指標,提出時間較早,已有很長時期的豐富研究積累和拓展。

恩格爾係數在應用於收入差距分析時,通常是基於經濟的城鄉二元劃分,以城鄉恩格爾係數和農村恩格爾係數的對比形式出現,通過二者在一定時期內的變化差距,來反映社會總體收入差距。從方法使用趨勢來看,近10年以來,關鍵詞涉及恩格爾係數的相關研究數量呈減少趨勢。

基尼係數經過近一百年的發展,其數理性質、與其他收入差距描述方法的比較都曾被反覆討論,是研究經濟增長和收入差距關係時通常會使用的宏觀指標,也因而被作為重要的政策制定考量基礎。此外,基尼係數還被拓展到許多交叉學科領域,作為各種資源配置的不平等程度的描述方法。基尼係數作為使用最廣泛的收入差距描述指標,一直有著較高的使用頻率,使用基尼係數方法的文獻數量亦隨著各類文獻研究總量的普遍增加而增長。

(二)描述收入差距的曲線比較分析

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自提出起便在學界引發廣泛回應,且囿於其所選取的數據面板的階段性,許多採用後續發展數據面板的實證研究都已表明,其與經濟實踐的發展並不相符。"收入差距在擴大後再縮小"這一路線,並不能自動實現。但以此曲線為研究起點,學界研究重點轉向了對如何能夠實現收入差距縮小這一目標的條件研究,對庫茲涅茨曲線本身的使用次數有所減少。相比在收入差距研究中的使用,目前庫茲涅茨曲線更多應用在環境科學文獻中,探究生態環境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和可持續發展理論。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在2012年引起社會和學術界的關注後的一段時間內,多次被高級公共決策者、暢銷書作家和諾貝爾獎獲得者們引用,以強調社會階級固化問題。2013年起國內外每年都有基於蓋茨比曲線的代際收入彈性相關文獻且數量逐年增加,但總數不多。原始的蓋茨比曲線是一條包括世界多個國家分布的擬合曲線,其規律通過不同社會之間的對比得以呈現,除了應用於跨國比較研究之外,也可以使用省級或地區級數據在針對單一國家的研究中進行實證研究。

(三)描述收入差距的比率與比值比較分析

基於五等分的S80/S20比值最早出現在2008年,多數研究在EU-SILC的2003至2018年數據基礎上進行。從數量趨勢上看,國內外每年都有使用S80/S20比值描述收入差距的文獻,2015年後略有增加,但總量較少。主題主要集中在歐盟國家的收入差距研究,包括稅收、社會轉移、養老金等再分配渠道對於收入差距的影響。

與五等分比值相比,基於十等分的收入差距比值P90/P50、P90/P10、P50/P10初次出現的時間較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有應用,總體數量也更多。國內外使用比值研究收入差距頻次均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在美國收入分配文獻中,P90/P10比值是家庭收入差距常用的標準度量指標,描述的是總體收入差距情況。主要實證應用中,十等分比值常與基尼係數共同描述社會收入差距,也是收入差距分解分析的重要工具。

在2013年帕爾瑪比值得名並被建議代替基尼係數作為收入差距的重要描述指標後,許多文獻對帕爾瑪比值進行了評價性研究,與基尼係數進行了比較分析,並對帕爾瑪的原結論進行了重新校驗。帕爾瑪比值天然更適合描述中等收入國家收入差距,通常被用於中等收入國家的收入差距實證研究,也有許多文獻論證了帕爾瑪比值是更適宜作為可持續發展目標下消除不平等的基礎指標。近幾年,帕爾瑪比值在研究中的使用頻次總量雖然不算高,但增長趨勢十分明顯。

除了基於分位數的比值指標,貧困率和"財富/收入"比值也有較為豐富的研究探討。國際視角下,使用貧困率作為核心指標的研究數量多、範圍廣,且使用頻率還在逐年增長。在使用貧困率指標的研究中,貧困率與經濟增長的關係、多維貧困、反貧困政策等主題的討論較多。在收入差距研究中,反映結構性特徵的貧困率常與基尼係數共同使用。"財富/收入"比值於2013年由皮凱蒂提出後,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討論,後續研究也多集中在對於這一收入差距描述指標本身的性質上,應用性研究並不多。總體觀察,國內外近兩年相關論述呈減少趨勢,且基本仍舊集中在《21世紀資本論》相關評價與理論分析上。

四、收入差距描述方法國外應用比較定量分析

在第三和第四部分,本文使用CiteSpace 5.6.R5軟體作為分析工具對文獻數據進行關鍵詞分析,並繪製時區圖譜。CiteSpace軟體可以將大量文獻的題目、摘要、關鍵詞等信息進行處理,從中提取出各個關鍵詞或名詞詞組的出現時間、頻次和中心性等屬性,並進行排序。在CiteSpace生成的時區圖譜中,每個關鍵詞由節點和標籤展示,節點和標籤的大小代表節點出現的總頻次高低,節點之間的連線代表不同關鍵詞在同一篇文獻中共同出現,節點位置對應的橫軸年份是該關鍵詞首次出現的時間。在數據來源方面,國外應用比較定量分析基於WOS核心文集中主題包含對應指標名稱的共計2290篇文獻。為了確保研究重點的一致性,對於部分跨學科應用較多的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本文只篩選了經濟學領域的文章。

(一)收入差距描述係數的國外應用

在國外研究中,恩格爾係數沒有被廣泛應用到收入差距領域(如表2所示)。從數量和時間上看,這些研究數量不多,高頻關鍵詞首次出現的年份也比較早,近年基本沒有新興熱點關鍵詞產生。從內容上看,涉及恩格爾係數的文獻基本上是利用恩格爾曲線所反映的商品需求量與居民收入水平的關係展開討論,很少使用恩格爾係數描述收入差距。

註:此表系作者基於CiteSpace軟體分析結果編制。

基尼係數在國外研究收入差距研究中始終有著豐富的應用。從時間和數量上看(見圖1),基尼係數在國外文獻中首次出現的時間較早,且一直到最近幾年每年的使用頻次都保持著增長趨勢,仍然被應用於大量研究。從內容上看(見圖2),"economic growth"(經濟增長)、"decomposition"(收入差距分解)、"Lorenz Curve"(洛倫茲曲線)、"poverty"(貧困)是出現較早、探討較多的傳統內容。如Barro(2000)[23]使用多國基尼係數實證檢驗收入差距和經濟增長率、投資增長率的關係發現收入差距阻礙了貧窮國家的經濟增長,但鼓勵了較富裕地區的經濟增長;Milanovic(2002)[39]基於91個國家調查數據,用基尼係數衡量收入差距,並分解世界範圍內的收入差距擴大的來源,認為不同國家平均收入之間的差距是最主要成因。此外,還有"relative deprivation"(相對剝奪)、"redistribution"(再分配)、"unemployment"(失業)、"wage inequality"(工資不平等)等中後期出現的熱點主題,如Bossert(2007)[24]利用基尼係數構建社會剝奪評價體系,以及近幾年出現的"social welfare"(社會福利)、"wealth distribution"(財富分配)等,可見基尼係數在收入差距研究中的應用還在不斷充實。

圖1 1976-2020年基尼係數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2 基尼係數關鍵詞時區圖(基於950篇英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系基尼係數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二)收入差距描述曲線的國外應用

庫茲涅茲曲線在國外文獻中應用規模很大,達到一千多篇,但是多集中在環境經濟學領域。從時間和數量來看(見圖3),每年的使用次數保持增長態勢,2017-2019年每年都有一百篇左右的研究涉及庫茲涅茨曲線。從內容上看(見圖4),出現次數最高的幾個關鍵詞為"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環境庫茲涅茲曲線)、"economic growth"(經濟增長)、"CO2 emission"(二氧化碳排放)、"energy consumption"(能源消費)等,使用這些關鍵詞的文獻主要探討的是環境汙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倒U型"曲線關係(Stern,2004[44];Halicioglu,2009[34];Zhang,2009[46])。近幾年,或許是由於曲線本身所反映的這種非線性抽象關係在其他領域比在最初庫茲涅茲試圖論證的收入差距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中具有更強的適用性,曲線的應用明顯地不局限於收入差距相關的範圍。

圖3 2003-2020年庫茲涅茲曲線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4 庫茲涅茲曲線關鍵詞時區圖(基於1109篇英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系庫茲涅茲曲線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由於誕生較晚,使用其進行研究的文獻總數較少,研究主題也相對集中。國外研究除了關注曲線本身反映的收入差距和代際收入流動性的關係之餘,近兩年對於其背後的機制探究如機會公平、教育代際流動、社會流動性等有了較多進展,例如Jerrim和Macmillan(2015)[35]基於"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進行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度是代際流動與收入不平等之間關係的重要驅動因素,財務資源獲得性的差距在代際利益傳遞中起著核心作用。

圖5 2013-2020年"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6 "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關鍵詞時區圖(基於15篇英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直觀反映"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

(三)描述收入差距比率與比值的國外應用

S80/S20比值在文獻中的使用總量較少,2015年後略有增加。出現頻次較多的關鍵詞包括"mortality"(死亡率)、"care"(護理)、"poverty"(貧困)等,這部分文獻研究的是收入差距與公共醫療資源發揮作用、社會健康不平等的關係,如Gavurova和Vagasova(2016)[31]使用包括S80/S20比值在內的收入差距描述指標研究了斯洛伐克地區收入差距與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的關係。其他個別文獻研究也涉及稅收、社會轉移、養老金等再分配渠道對於收入差距的影響。

圖7 1997-2020年S80/S20比值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8 S80/S20比值文獻關鍵詞時區圖(基於17篇英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 軟體自行繪製,直觀反映「S80/S20 比值」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

基於十等分的比值初次出現的時間較早,其中最先得以應用的是P90/P10比值。從研究內容看(見圖10),美國是使用P90/P50、P90/P10、P50/P10等十等分比值的文獻的主要研究對象。關鍵詞"wage inequality"(工資差距)是許多高引用文獻的研究主題,如Burtless(1999)[25]使用P90/P10比值分析了工資差距的加劇和家庭組成的變化對1979年至1996年總體收入不平等加劇的貢獻,Gustavsson(2006)[33]使用P90/P10比值對1992年至2001年瑞典工資結構變化進行研究。基於十等分的比值指標還在涉及關鍵詞"mortality"(死亡率)、"health"的公共醫療健康領域有較多的文獻應用,總體而言應用範圍比較廣泛。

圖9 1997-2020年基於十等分的比值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10 基於十等分比值關鍵詞時區圖(基於17篇英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系十等分的比值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帕爾瑪比值作為一種新指標在國外研究中也獲得了認可並得以應用。從時間和數量上看,從其引起關注後的幾年內,使用頻次一直呈增長趨勢。從內容上看,使用帕爾瑪比值的研究中高頻關鍵詞包括"Gini Coefficient"(基尼係數)、"poverty"(貧困)、"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續發展)、"Africa"(非洲)、"financial access"(金融準入)等。這些關鍵詞對應的是帕爾瑪比值與基尼係數的對比研究,如Cobham和Sumner(2013)[27]得到帕爾瑪比值比基尼係數能更明確地反映收入差距情況的結論,Palma和Stiglitz(2016)[40]論證了在拉美國家、南非等完成了全面經濟改革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較高的中等收入國家中帕爾瑪比值是比基尼係數更合理的指標選擇,以及論證帕爾瑪比值作為消除貧困和可持續發展政策目標的適用性研究等。同時也體現出目前國外使用帕爾瑪比值的文獻的主要研究對象是非洲國家等發展中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

圖11 2014-2020年帕爾瑪比值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12 帕爾瑪比值文獻關鍵詞時區圖(基於15篇英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系帕爾瑪比值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國外研究使用貧困率描述收入差距的研究有一定數量,總體來看使用頻率逐年增長。貧困率作為收入差距指標時,與"health"(健康)、"crime"(犯罪)、"neighborhood poverty rate"(社區貧困率)等社會學範疇屬性較強的主題關係比較密切。例如Eckenrode等(2014)[29]使用美國各縣的基尼係數和貧困率研究收入差距與兒童虐待的關係,發現收入不平等程度與兒童受虐待率顯著正相關;Schell等(2007)[43]使用包括貧困率在內的指標探究嬰兒死亡率的社會決定因素。此外,高頻關鍵詞中既包括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也包括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表明國外研究中貧困率的使用並不限於對低收入水平國家的分析。

圖13 1994-2020年貧困率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14 貧困率文獻關鍵詞時區圖(基於159篇英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系貧困率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皮凱蒂提出的"財富/收入"比值在2015年得到較多討論後,沒有獲得持續的關注和應用。從高頻貢獻關鍵詞也能夠看出(如表3所示),研究內容集中在對《21世紀資本論》一書的評價與相關理論探討,如Lopez-Bernardo(2016)[37]基於劍橋後凱恩斯主義的增長-分配模型指出皮凱蒂理論的缺陷。基本沒有使用"財富/收入"比值作為收入差距描述指標的拓展應用。

圖15 2015-2020年"財富/收入"比值 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表系作者基於Citespace軟體分析結果整理。

五、收入差距描述方法國內應用比較定量分析

在數據來源方面,本文對國內收入差距描述方法的應用分析基於中國知網文獻庫共計3420篇CSSCI來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中文文獻基礎上。為了確保研究重點的一致性,本文對於部分跨學科應用較多的指標,只篩選了"經濟與管理科學"分類中的文獻,並以文獻主題作為基礎進行相應的定量分析。

(一)描述收入差距係數的國內應用

許多國內文獻使用恩格爾係數作為描述收入差距的間接指標。觀察主題同時包括"恩格爾係數"和"收入差距"的中文文獻發現,文獻數量的高峰出現在2006年,在此之後,文獻數量總體波動下降,恩格爾係數的使用頻次明顯減少。從時區圖中可以看出,"城鄉收入差距"、"城鄉居民"、"城鄉經濟增長差距"等與二元經濟結構密切相關的關鍵詞貫穿始終。如張立軍和湛泳(2006)[19]使用中國農村恩格爾係數和城鄉恩格爾係數的平均值,證明金融發展降低了農村和城鄉平均貧困程度,並認為這間接說明了金融發展程度影響了城鄉收入差距;曾國安和胡晶晶(2008)[1]計算了1978-2006年的城市與農村恩格爾係數之差作為城鄉恩格爾係數差異度,反映城鄉收入差距在生活水平上體現出的變化情況;劉藝容(2008)[9]則用農村恩格爾係數除以城市恩格爾係數作為城鄉恩格爾係數差,實證研究證明中國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導致居民消費不足。

圖16 1993-2020年恩格爾係數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eb of Science文獻庫數據繪製。

圖17 恩格爾係數文獻關鍵詞時區圖(基於105篇中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 軟體自行繪製,系基尼係數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主題中包含"基尼係數"的國內研究數量在2013年達到高峰,有185篇之多,此後幾年文獻數量有所減少。觀察關鍵詞時區可以發現,國內基尼係數應用早期主要關注城鎮農村差異、區域差異、初次分配等主題,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出現了泰爾指數(利用信息熵概念衡量個人或地區之間收入差距的指標)、空間基尼係數(衡量產業空間集聚程度的指標)、dagum基尼係數分解等與基尼係數關聯性強、比較複雜的收入差距指標,也出現了個人所得稅等再分配領域的研究主題。林毅夫等(1998)[7]計算了1978-1995年中國各省的基尼係數,並按三大產業和三大地區對人均基尼係數進行分解,還計算了城鎮和農村各項收入構成的基尼係數,較為透徹地分析了中國經濟轉型時期區域之間收入差距的來源。李實和趙人偉(1999)[6]基於1988年和1995年兩次住戶調查的數據使用十等分比值、基尼係數和泰爾係數對中國城鄉、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進行了測算和分解,並指出了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經濟改革、政府政策這三種中國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文玫(2004)[16]基於工業普查數據,使用基尼係數作為反映工業集中度的指標,發現影響中國工業區域集中度的因素包括交易和運輸條件改善、區域間工資和收入差異等。

圖18 1992-2020年基尼係數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知網中文核心期刊、CSSCI文獻數據繪製。

圖19 基尼係數文獻關鍵詞時區圖(基於2531篇中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系基尼係數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二)描述收入差距曲線的國內應用

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相關文獻數量的峰值出現在2010年(73篇),此後使用頻次逐年減少。從高引用文獻來看,王小魯和樊綱(2006)[14]通過計量模型檢驗庫茲涅茨曲線與中國經濟實踐的一致性,只證明了收入差距仍有隨著經濟發展繼續上升的趨勢;丁志國等(2011)[3]基於1985-2009年省級面板數據,實證檢驗表明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存在隨著經濟的增長先擴大再縮小的變化趨勢,即與庫茲涅茲曲線相符。與國外應用情況相似,國內文獻使用庫茲涅茲曲線的最主要方向同樣是環境經濟學領域的"環境庫茲涅茲曲線"(EKC),涉及"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環境汙染"、"碳排放"等高頻關鍵詞。如李海鵬等(2006)[5]在環境庫茲涅茲曲線假說基礎上,使用1986-2002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發現,收入差距擴大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且這種影響會隨著收入差距擴大而更明顯。

圖20 1998-2020年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知網中文核心期刊、CSSCI文獻數據繪製。

圖21 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關鍵詞時區圖(基於662篇中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 軟體自行繪製,系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三)描述收入差距比率與比值的國內應用

國內研究中使用基於五等分和十等分比值作為收入差距描述方法的實證研究數量有限,且研究範圍異質性不大,故本文檢索全文中含這兩組比值名稱的中文文獻並將其合併在一起分析。這兩組比值在國內文獻中出現的時間晚於國外,在2016-2018年數量最多,2019年有所減少。國內十分位數比值指標數據主要來自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中國家庭收入調查(CHIP)、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等科研組織每年或每隔幾年的調查。從內容上看,高頻詞關鍵詞包括"分位數回歸"、"基尼係數"、"社會資本"、"消費不平等"、"社會保障"等,體現出基尼係數與這些比值指標的共同應用、社會資本與收入差距的交互作用以及社會保障對收入差距的調節等主題研究是這些指標在國內研究應用的熱門領域。如,周廣肅等(2014)[21]基於CFPS公布的2010年、2012年數據,研究收入差距、社會資本以及二者之間交互作用對居民健康水平的影響,其中P90/P10、P90/P50和P50/P10系列比值和基尼係數同時作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標,發現收入差距不利於居民健康水平,而社會資本能夠緩解這種影響;劉一偉和汪潤泉(2017)[8]、申雲和賈晉(2016)[13]的研究中同樣使用CFPS作為數據來源以及P90/P10、P90/P50和P50/P10系列比值和基尼係數共同作為收入差距描述指標;夏慶傑等(2012)[17]使用1988-2007年間離散的4年CHIP數據考察國有單位工資結構變化和國有企業就業份額對收入分配的影響,使用了基尼係數和P90/P10、P75/P25、P50/P10等指標反映工資收入差距,結果表明國有企業就業份額下降導致城鎮工資收入差距縮小。

圖22 2008-2020年S80/S20、P90/P50、P90/P10、P50/P10比值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知網中文核心期刊、CSSCI文獻數據繪製。

圖23:S80/S20、P90/P50、P90/P10、P50/P10比值文獻關鍵詞時區圖(基於55篇中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

國內研究中使用帕爾瑪比值的實際性應用在2016年才出現,並且只有數量稀少的個別文獻。例如,黃澤清和陳享光(2018)[4]使用帕爾瑪比值考察了國際資本流動與中國各收入群體收入份額的變動的關係,發現國際資本流動通過幹預生產條件和套利行為影響我國的收入分配;張濤(2016)[20]分析了中國收入差距的變動及其原因,發現收入水平處於前10%和前60%之間的中間50%群體在社會總收入中的份額基本保持在50%左右,實證檢驗了帕爾瑪"50/50法則"。

相比其他比值和比率指標,貧困率指標在國內收入差距研究中應用的時間早且每年都有一定數量,但近三年使用頻次有所減少。在應用早期,基尼係數、貧困線是共同出現頻率較高的關鍵詞;在中期,更多研究使用貧困率指標關注經濟增長、農村貧困和再分配問題;近幾年出現了改進的森指數(SST)、Foster-Greer-Thorbecke指數(FGT)等貧困指數和犯罪率等關鍵詞,體現出貧困率在收入差距領域中的多元化應用趨勢。從高被引文獻來看,羅楚亮(2012)[10]使用貧困率和描述收入差距的指標討論了不同時期經濟增長和收入差距對於緩解農村貧困的效果。齊良書(2011)[11]基於2003-2006年省級面板數據,計算貧困率和基尼係數等指標,評估發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減貧效果明顯,能促進中低收入農民增收,也能顯著降低農村內部收入差距。陳飛和盧建詞(2014)[2]使用1991-2009年東部、中西部省份CHNS數據研究表明收入增長能降低貧困率,但分配不公平會降低減貧速度並使低收入群體收入份額萎縮。

圖24 1998-2020年貧困率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知網中文核心期刊、CSSCI文獻數據自行繪製。

圖25 貧困率文獻關鍵詞時區圖(基於46篇中文文獻)

註:此圖系作者使用CiteSpace軟體自行繪製,系貧困率相關論文關鍵詞分布及關聯的直觀反映。

國內研究中將"財富/收入"比值作為收入差距描述方法進行實證應用的比較少。涉及"財富/收入"比值的一些文獻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角度分析了皮凱蒂理論的價值,及其值得借鑑的研究思路。楊春學和張琦(2014)[18]認為,皮凱蒂的最大貢獻是運用長時段的時間序列數據,揭示了資本主義收入和財富分配的基本特徵。王藝明(2017)[15]在回顧皮凱蒂根據歷史數據指出的收入和財富分配差距會隨著經濟增長而擴大的基礎上,應用馬克思經濟學基本原理研究了當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收入和財富分配差距的形成機制。喬榛(2019)[12]沿著皮凱蒂把資本收益率與經濟增長率的關係和財富分配差距相關聯的思路,基於中國1980-2013年數據,把資本收益率與經濟增長率的關係引入居民收入差距框架進行分析,發現中國改革開放後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與資本收益率超出經濟增長率的趨勢相吻合。

圖26 2015-2020年"財富/收入"比值在文獻主題中出現頻次變化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知網中文核心期刊、CSSCI文獻數據自行繪製。

六、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比較透視研究的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1. 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比較述評的研究結論

恩格爾係數提出最早,但屬於典型的結構性視角,通過居民消費結構描述收入差距水平。基尼係數應用最廣泛,但不能反映結構性問題,經濟含義不直觀,且對兩級收入群體變化不靈敏。通過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給予的靈感,學界研究已證實收入差距不會隨經濟增長而自動實現。"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則反映了社會階層固化現象,且收入差距越大,代際收入彈性越低。居民收入五等分的S80/S20比值已被歐盟國家應用於實踐。居民收入十等分的P90/P50、P90/P10和P50/ P10比值則能夠結構性地反映高、中、低收入水平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彌補基尼係數對結構性反映的失靈。相比之下,貧困率則更適合低收入國家的收入差距描述。"財富/收入"比值能夠同時反映存量和增量導致的收入差距問題,但由於計算方法存在低估,所以對中等收入階段的經濟體收入差距描述有效性待論證。特別地,由"收入最高的10%家庭所獲得的收入份額,除以收入最低的40%家庭所獲得的收入份額"所得到的比值,被稱為帕爾瑪比值,能夠最大程度地反映社會收入分配結構中主要變化部分的信息,對於中等收入發展國家認知收入差距水平,意義十分重大。

2. 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比較定性分析的研究結論

通過定性分析,本文對收入差距描述的9種主要方法基於發展實踐、反映收入差距的特徵、適用對象、主要應用領域等維度進行了比較分析,相關研究結論如下(見表4)。

表4 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比較定性分析表

註:此表系作者編制。

3. 收入差距描述方法國際應用比較定量分析的研究結論

基於WOS文獻定量分析發現,恩格爾係數沒有被廣泛應用到收入差距領域,基尼係數在國外研究收入差距研究中始終有著豐富的應用,其與經濟增長、收入差距結構、貧困等的關聯是早期的主要領域,其與剝奪、再分配、失業、工資不平等的關聯是中期的主要領域,而近年來的主要領域集中於其與社會福利、財富分配等的關聯研究。庫茲涅茨曲線更多應用於經濟增長、環境、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費等相關領域研究,反映環境汙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則應用於反映代際流動性、機會公平、教育代際流動、社會流動性等與收入差距的關係研究。S80/S20比值被用於研究收入差距與公共醫療資源發揮作用、社會健康不平等之間的關聯。十等分的系列比值則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包括工資差距、社會問題、收入不平等家具、工資結構變化、公共醫療健康與收入差距等關聯研究。帕爾瑪比值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研究重視,多應用於基尼係數、貧困、可持續發展、金融制度等關聯研究當中,並被認為是能夠更好反映中等收入經濟體和低收入經濟體收入差距的描述方法。

4. 收入差距描述方法國內應用比較定量分析的研究結論

基於中國知網中文文獻定量分析發現,恩格爾係數在國內被廣泛應用於收入差距描述的間接指標,尤其是應用於城鄉收入差距的描述。基尼係數在國內早期被應用於城鎮農村差異、區域差異、初次分配等,後發展出現了一些變異指標,包括泰爾指數、空間基尼係數、dagum基尼係數分解等與基尼係數關聯性強、比較複雜的收入差距指標。庫茲涅茨倒U型曲線在國內主要應用於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之間的研究,同時也被應用於隨著收入差距擴大而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研究。國內研究中使用基於五等分和十等分比值作為收入差距描述方法的實證研究數量有限,研究範圍異質性不大。而帕爾瑪比值,國內直到2016年才首次出現,至今仍然應用非常少,與國外研究形成較大背離。貧困率與基尼係數的聯合應用在國內較為廣泛,用於研究農村地區的貧困與收入分配問題。

5. 收入差距描述方法比較透視的其他研究結論

第一,近兩年國外文獻使用傳統收入差距指標的頻次保持增長,但國內有所下降。如下圖26所示,基尼係數、庫茲涅茲曲線和貧困率這三種收入差距描述方法在國內研究中的使用數量曲線(橫虛線)均明顯地分別在2012年、2010年和2015年左右達到峰值,隨後便呈下降趨勢,頻次明顯降低,然而這三種指標在國外研究中的使用頻次一直保持增長的總體走勢(點虛線)。基尼係數、庫茲涅茲曲線和貧困率作為使用頻次較高、誕生時間較早的傳統收入差距描述方法,在國內外都有一定數量的研究應用基礎。本文認為,它們在國內研究中應用次數的減少,是伴隨著國內經濟學研究中收入差距主題文獻減少,在學術界熱度逐漸降低而產生的結果。

圖27 2019年以前國內、國外三種常用收入差距指標使用頻次比較

註:此圖系作者基於WOS、CNKI文獻庫數據自行繪製。

第二,帕爾瑪比值等新興描述方法在國外研究中應用增長明顯,但在國內很少被使用。在國外學界,帕爾瑪比值從其引起關注後的幾年內,使用頻次一直呈增長趨勢。但在國內文獻中,僅在2018年之前有個別研究使用或介紹帕爾瑪比值,此後便無人問津。這可能是由於作為帕爾瑪比值衡量收入差距基礎的帕爾瑪定律在中國的適用性尚未得到充分論證。也可能是由於自2013年起,國家統計局將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改為五等分形式公布,缺乏計算帕爾瑪比值的權威數據來源。

第三,收入差距指標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研究對象的現有數據來源。S80/S20比值數據來自EU-SILC,故此使用S80/S20比值衡量收入差距的文獻的研究對象均為歐洲國家,以其他無法獲得對應數據的國家作為對象的研究自然不會使用此指標。由於P90/P10比值、P90/P50比值、P50/P10比值在美國研究中出現時間相對早,所以許多國家都有由民間或官方公布的十分位數比值數據。國內使用十分位數比值指標,其資料庫基於CFPS、CHIP、CHNS等。這些調查數據支持了十分位數比值收入差距指標在國內的學術應用。應用一種指標的前提是其適用性和數據可獲得性,收入差距指標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研究對象的現有數據來源。

(二)研究啟示及對策建議。

第一,中國當下收入差距認知應建立在綜合描述方法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是收入分配差距縮小,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扶貧對象大幅減少。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為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時代目標的重要內容。雖然十八大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但仍存在收入差距縮小進程緩慢、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足等問題。對於中國處於上中等收入階段的當下,收入分配研究尤其具備現實意義,需要進一步引起國內學術界關注。然而,收入差距作為收入分配的結論,屬於結論性研究,其相關數據總是基於一個橫截面數據基礎上的階段性反應,如果不從多視角進行描述,可能很難對過去的一個階段進行立體化的整體性認識,尤其大多數收入差距描述方法都具有較為突出的特點,有一些注重總量描述、有一些注重結構性描述、還有一些則注重反映結構性描述的某一個或某幾個方面。正如本文中對收入差距描述方法的比較透視所反映的那樣: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描述方法在不斷發展出更科學、更有效的新描述方法;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基礎描述方法也逐漸發生著演變和優化。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當下正處於上中等收入發展階段,收入差距這一指標對於經濟社會短期和中長期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對這一收入分配結果的認知更應當建立在多樣化描述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多方面的總量及結構性的綜合描述來達成對中國當下收入差距水平的科學認知。

第二,中國收入差距描述應積極考慮採用帕爾瑪比值、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等新興方法納入常規描述。由於不同國家處於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其收入分配格局變遷規律必然有所差異,不同收入水平群體對於社會整體收入差距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在度量收入差距時,可能就需要使用更適合該國發展階段的、能夠充分反映特定收入群體份額特徵的收入差距描述指標。像帕爾瑪係數這樣基於中間50%收入群體收入份額相對穩定的實證性規律的收入差距描述指標,在實現廣泛應用前需要經過充分論證檢驗。目前國內研究在這方面存在較大的空白,未來需要更多對新生收入差距指標在中國的適用性的研究。

第三,中國收入差距描述應當繼續延續傳統指標的監測,但監測範圍、關鍵詞、關聯性等實質內容應隨經濟發展變化而動態優化。

第四,有助於多樣化認識中國收入差距水平的相關基礎數據,包括統計數據和調查數據,十分值得深入豐富和持續動態優化。2013年開始,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公布全國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而不再公布城鎮7個收入等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收入五等分的人均純收入數據。政府公布的收入分配數據相對單一,導致通過政府官方公布數據能夠計算得到的收入差距衡量指標有限,中國收入差距指標的數據基礎有待豐富和優化。

參考文獻:

[1] 曾國安,胡晶晶.論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及其對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J].經濟評論,2008(01):45-54.

[2] 陳飛,盧建詞.收入增長與分配結構扭曲的農村減貧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2014,49(02):101-114.

[3] 丁志國,趙晶,趙宣凱,呂長徵.我國城鄉收入差距的庫茲涅茨效應識別與農村金融政策應對路徑選擇[J].金融研究,2011(07):142-151.

[4] 黃澤清,陳享光.國際資本流動與我國各收入群體收入份額的變動——基於帕爾瑪比值的分析[J].經濟學動態,2018(08):80-89.

[5] 李海鵬,葉慧,張俊飈.中國收入差距與環境質量關係的實證檢驗——基於對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擴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02):46-50.

[6] 李實,趙人偉.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J].經濟研究,1999(04):5-19.

[7]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的地區差距分析[J].經濟研究,1998(06):5-12.

[8] 劉一偉,汪潤泉.收入差距、社會資本與居民貧困[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7,34(09):75-92.

[9] 劉藝容.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對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J].求索,2008(01):64-65 79.

[10] 羅楚亮.經濟增長、收入差距與農村貧困[J].經濟研究,2012,47(02):15-27.

[11] 齊良書.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減貧、增收和再分配效果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1,28(08):35-52.

[12] 喬榛.資本收益率、經濟增長率與居民收入差距——基於中國1978—2013年數據的分析[J].求是學刊,2019,46(02):111-119 181.

[13] 申雲,賈晉.收入差距、社會資本與幸福感的經驗研究[J].公共管理學報,2016,13(03):100-110 158.

[14] 王小魯,樊綱.中國收入差距的走勢和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研究,2005(10):24-36.

[15] 王藝明.經濟增長與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收入和財富分配[J].經濟研究,2017,52(11):27-42.

[16] 文玫.中國工業在區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經濟研究,2004(02):84-94.

[17] 夏慶傑,李實,宋麗娜,Simon Appleton.國有單位工資結構及其就業規模變化的收入分配效應:1988—2007[J].經濟研究,2012,47(06):127-142.

[18] 楊春學,張琦.如何看待《21世紀資本論》對經濟學的貢獻[J].經濟學動態,2014(09):4-13.

[19] 張立軍,湛泳.金融發展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三大效應分析及其檢驗[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12):73-81.

[20] 張濤.中國收入差距的變動及其原因分析:1985~2012年[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6,33(12):3-22.

[21] 周廣肅,樊綱,申廣軍.收入差距、社會資本與健康水平——基於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14(07):12-21 51 187.

[22] Atkinson A B. On the 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0, 2(3): 244-263.

[23] Barro R J.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0, 5(1): 5-32.

[24] Bossert W, D'AMBROSIO C, Peragine V. Depriv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J]. Economica, 2007, 74(296): 777-803.

[25] Burtless G. Effects of growing wage disparities and changing family composition on the US income distribu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4-6): 853-865.

[26] Cobham A, Schlögl L, Sumner A. Inequality and the tails: the Palma proposition and ratio[J]. Global Policy, 2016, 7(1): 25-36.

[27] Cobham A, Sumner A. Is it all about the tails? The Palma measure of income inequality[J]. 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 Working Paper, 2013.

[28] Corak M. Do poor children become poor adults? Lessons from 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of generational earnings mobility[J]. Research on economic inequality, 2006, 13(1): 143-188.

[29] Eckenrode J, Smith E G, McCarthy M E, et 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child maltrea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 Pediatrics, 2014, 133(3): 454-461.

[30] Engel E. Die productions-und consumtionsverhältnisse des königreichs sachsen[J]. Zeitschrift des Statistischen Bureaus des Königlich Sächsischen Ministeriums des Innern, 1857, 8: 1-54.

[31] Gavurová B, Vagašová T.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standardised mortality rates f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s in the Slovak Republic for the period 1996–2013 in the context of income inequality[J]. Health Economics Review, 2016, 6(1): 21.

[32] Gini C. Measurement of inequality of incomes[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21, 31(121): 124-126.

[33] Gustavsson M. The evolution of the Swedish wage structure: new evidence for 1992–2001[J].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6, 13(5): 279-286.

[34] Halicioglu F.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CO2 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 income and foreign trade in Turkey[J]. Energy Policy, 2009, 37(3): 1156-1164.

[35] Jerrim J, Macmillan L. Income inequality, 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and the Great Gatsby Curve: Is education the key?[J]. Social Forces, 2015, 94(2): 505-533.

[36] Kuznets 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5, 45(1): 1-28.

[37] López-Bernardo J, López-Martínez F, Stockhammer E. A Post-Keynesian Response to Piketty's 'Fundamental Contradiction of Capitalism'[J]. 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6, 28(2): 190-204.

[38] Lorenz M O.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wealth[J]. 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05, 9(70): 209-219.

[39] Milanovic B, Yitzhaki S. Decomposing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Does the world have a middle class?[M]. The World Bank, 2001.

[40] Palma J G, Stiglitz J E. Do nations just get the inequality they deserve? The "Palma Ratio" re-examined[M]//Inequality and growth: Patterns and policy.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2016: 35-97.

[41] Palma J G. Homogeneous middles vs. heterogeneous tails, and the end of the 'inverted‐U': It's all about the share of the rich[J].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011, 42(1): 87-153.

[42] Piketty T. 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M]. 2014.

[43] Schell C O, Reilly M, Rosling H, et al. Soci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infant mortality: a worldwide study of 152 low-, middle-, and high-income countries[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07, 35(3): 288-297.

[44] Stern D I.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J]. World development, 2004, 32(8): 1419-1439.

[45] US Census Bureau.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annual social and economic supplement[R]. 2018.

[46] Zhang X P, Cheng X M.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n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68(10): 2706-2712.

(作者:蘇京春,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開放經濟與公共財政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蔣震,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郭金,財政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