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14:51:56 3
專利名稱:加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特別涉及一種將通過被流通的空氣以蒸發
方式產生的水分,從室內指定的高度進行提供的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
背景技術:
通常,加溼器是改變室內溼度的,其有超聲波式加溼器、加熱式加溼器、複合式加 溼器等。 超聲波式加溼器是從盛有水的容器底部發生超聲波,將水分割成小的粒子後向外 噴射的方式,蒸氣是涼的水蒸氣。 加熱式加溼器是將加溼器內的水燒開後噴射水蒸氣的方式,蒸氣是熱蒸氣。
複合型加溼器是將超聲波方式和加熱方式複合地運用,並突出加熱式和超聲波式 的優點,首先在加熱管裡提高水溫殺菌後,再利用超聲波向外噴射的方式,可根據情況選擇 "熱水蒸氣"或"涼水蒸氣"。 然而,如上所述的加溼器中的超聲波式加溼器、加熱式加溼器及複合式加溼器等, 為了提高室內溼度,將水蒸氣直接向周邊噴射,無法迅速地向離加溼器距離遠的室內區域 提供水分,存在主要對其周邊加溼的問題,且存在對離加溼器距離遠的位置無法迅速加溼 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壁掛型蒸髮式加 溼器,該加溼器在強制流通的空氣中包含從水中蒸發而生成的水分後,從室內的指定高度 排出。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該加溼器使室內的空氣 迅速被吸入並被加溼,而使間接照明的區域變得最大化。 本發明的又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該加溼器使其薄型化和 緊湊化。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包括主體,其設置在牆壁 上,且形成有空氣吸入口和空氣排出口 ;鼓風機,其設置在上述主體內部,以便從上述吸入 口吸入空氣而從上述排出口排出;水槽,其設置在上述主體內部,並形成有水流路;水箱, 其在內部裝有水並安裝在水槽上,以便向水槽供應水;加溼過濾器,其安裝在上述水槽上, 以便吸收上述水槽中的水,並利用朝向上述鼓風機流動的空氣供應水分。
上述水槽在上述鼓風機的下部前方,沿左右較長地被配置,上述鼓風機中吸入部 向左右中的一側偏心地形成;上述加溼過濾器配置在上述鼓風機的吸入部前方;上述水箱 位於上述加溼過濾器的旁邊。 還包括在上述空氣吸入口與上述加溼過濾器之間配置的淨化單元。 上述主體在前面形成有前面空氣吸入口 ,在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氣吸入口 ,在上部形成有排出空氣的空氣排出口。 上述鼓風機是在前方形成有吸入部,且在上部形成有排出部的離心鼓風機;上述 下部空氣吸入口沿著朝向前方上側的方向傾斜地形成;上述排出部沿著朝向前方上側的方 向傾斜地形成。 上述空氣排出口和下部空氣吸入口形成在沿上下方向部分重疊的位置上。 上述下部空氣吸入口由在上述主體下部沿前後方向隔開的前、後板部,和在上述
主體下部沿左右方向隔開的左、右板部圍繞而成。 上述主體在上述後板部的上端,水平地形成有放置上述水槽的安裝部。 還包括前門板,其可旋轉地連接在上述主體上,以便遮擋或露出上述前面空氣吸
入口 ,且形成有空氣吸入通道。 上述前門板包括在上述主體的左側可左右旋轉地連接的左側門板;在上述主體 的右側可左右旋轉地連接的右側門板;以遮擋上述左側門板與右側門板之間的同時,在與 上述左、右側門板中至少一個之間形成上述空氣吸入通道的方式,設置在上述左、右側門板 中的一個上的控制面板。 上述左側門板與右側門板分別包括遮擋上述主體的側面一部分的側板部;與上 述側板部一體形成而遮擋上述主體的前面一部分的前板部。 在另一例中,上述前門板包括在上述主體的左側可向左側旋轉地連接的左側門 板;在上述主體的右側可向右側旋轉地連接並在與上述左側門板之間形成空氣吸入通道的 右側門板。 上述左側門板與上述右側門板中,一側上形成有在與另一側之間形成上述空氣吸 入通道而相隔開,並引導空氣吸入的吸入引導部。 上述主體包括被設置在牆壁上的後殼體;配置在上述後殼體前方並形成有上述 空氣吸入口與空氣排出口的前殼體。 還包括分別設置在上述主體的左側和右側上,並向上述主體旁邊照射光的側面 照明器具。 上述主體在左側面和右側面上分別形成有安裝上述側面照明器具的照明器具設 置部。
上述側面照明器具包括設置在上述主體的內部且側面開放的照明盒;設置在上
述照明盒上的印刷電路板;在上述印刷電路板上隔開設置的多個發光二極體;覆蓋上述照
明盒的開口面,並由上述多個發光二極體照射光的透光板。 上述透光板被配置在與上述主體的側面同一面的位置上。 還包括操作上述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控制面板;根據上述控制面板的操作, 來控制上述鼓風機與側面照明器具的控制部。 上述控制部在通過上述控制面板輸入運轉指令時,驅動上述鼓風機,而且打開側 面照明器具。 上述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設置在室內中的設置降低室內溫度的冷氣機的相對面 的牆壁上。 如上述構成的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優點如下,即在強制流通的 空氣中以蒸發方式包含水分後,從室內指定的高度向室內排出,在獲得加溼效果的同時,還
5可以通過蒸發熱得到冷卻的效果,與設置在地板上的情況相比,提高空間利用率,從空氣排出口排出的空氣到達室內的遠距離,對整個室內均勻且迅速調節溼度。 此外,過濾器與水箱左右配置,因此具有過濾器與水箱能夠緊湊地設置,能夠使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的前後厚度最小化的優點。 再有,室內空氣被淨化後加溼,因此能夠用一臺機器就可具有淨化功能和加溼功能,且加溼過濾器不積澱不純物質,具有能夠保持加溼過濾器的清潔,能夠保持室內空氣更清爽的優點。 此外,室內空氣從前面和下部兩個方向被吸入後從上部排出,因此具有室內空氣被迅速吸入並予以加溼,且室內的上部空間能夠迅速地被加溼的優點。 再有,下部空氣吸入口沿著朝向前方上側的方向傾斜地形成,鼓風機的排出部沿著朝向前方上側的方向傾斜地形成,向室內排出的調和空氣的循環範圍很廣,因此具有能夠對室內的最大範圍進行迅速的調和,從上部排出的空氣立即被下部空氣吸入口再吸入的可能性最小化的優點。 此外,空氣排出口與下部空氣吸入口形成在沿上下方向部分重疊的位置上,從而具有空調機的前後寬度最小化且小型化變為可能,且下部空氣吸入口的面積很寬,而使室內空氣更迅速地被吸入並調和的優點。 再有,左、右側門板形成空調機的前面而不是格柵,而提高清潔性,且在左、右側門板之間形成空氣吸入通道,為了在多個面板與主體之間形成空氣吸入通道,無需使多個面板旋轉或進退,因此具有結構變得簡單,費用低廉的優點。 此外,由於左、右側門板遮住主體前面與左、右側門板之間的側面間隙,因此具有側面外觀帶來一體感而變得高檔化,且防止在左、右側門板與主體前面之間侵入灰塵等異物的優點。 再有,吸入引導部在遮擋左、右側門板之間縫隙的同時,引導空氣的吸入,因此從左、右側門板之間看不到內部,具有提高安全性及美觀的優點。 此外,側面照明器具從主體的左側和右側朝向牆壁照射部分光,而形成間接照明,因此具有除了加溼功能以外,提高使用者感受的優點。 再有,側面照明器具包括多個相隔開的發光二極體(LED),可以擴大間接照明的範圍,具有變得高檔化的優點。 此外,側面照明器具沒有向主體外部凸出,因此使側面照明器具周邊的外觀顯得簡潔,具有可使側面照明器具的破損最小化的優點。 再有,控制部同時控制鼓風機和側面照明器具,並向室內排出加溼空氣的同時形
成間接照明,因此具有使用者等可通過間接照明確認有無加溼空氣排出的優點。 此外,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具有與冷氣機一起提高製冷能力的同時,使室內循環
空氣更順暢地在整個室內循環的優點。 本發明的特徵以及優點將能夠通過參照後續的本發明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和下面的附圖而更好地理解。
圖1是適用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空調系統的一例的概略圖。
邊旋轉時的
圖
轉時的正視
圖
圖
圖
圖
2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正視圖。
3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4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5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運轉時的橫向剖視圖。
6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運轉時的縱向剖視圖。
7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靜止時的縱向剖視圖。
8是簡要表示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水流動的立體圖。
9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左、右側門板中的一個向旁
正視圖。
10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左、右側門板都向旁邊旋圖。
11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控制模塊圖。12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其它實施例的立體圖。13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其它實施例運轉時的橫向剖視圖。14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其它實施例運轉時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
能夠具體實現上述目的的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是適用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空調系統的一例的概略圖。 圖1所示的空調系統,是在室內一起設置降低室內溫度的冷氣機C和提高室內溼度的加溼器H,加溼器H設置在與安裝冷氣機C的牆對置的牆上,被加溼器H加溼的空氣朝向安裝冷氣機C的牆提供給室內,被冷氣機C冷卻的空氣朝向安裝加溼器H的牆提供給室內。 加溼器H從前面和下部吸入室內的空氣並加溼後從上部排出,冷氣機從前面或從前面和上部吸入室內空氣並冷卻後從下部排出,室內的空氣在加溼器H和室內以及冷氣機C和室內進行循環時,對室內進行加溼和冷卻。 加溼器H和冷氣機C可以通過各自的遙控器或各自的控制面板操作而獨立地運轉,也可以通過一個遙控器或一個控制面板而進行連動運轉,優選為通過一個遙控器R和各自的控制面板使加溼器H獨立地運轉、或使冷氣機C獨立地運轉、或使加溼器H與冷氣機C連動地運轉。 加溼器C是強制流通的空氣通過含有水分的加溼過濾器時,獲得加溼效果和因蒸發熱帶來的冷卻效果的通風蒸髮式加溼器,且是為了提高空間利用率而設置在室內的牆上,並與設置在牆上的冷氣機C形成循環氣流的壁掛型加溼器,以下稱為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來予以說明。 圖2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所示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具有從設置在牆上的主體2的前面和下部吸入
室內空氣並在內部加溼後從上部排出的流路結構。
主體2的前面和下部各自形成有吸入室內空氣的空氣吸入口 4、8,在上部形成有排出空氣的空氣排出口6。 主體2的前方部中,在前面形成有空氣吸入口 4,在上部形成有空氣排出口 6,在下部形成有空氣吸入口 8。 在主體2的前方配置有開閉前面空氣吸入口 4、且可形成空調機前面外觀的前門板10。 前門板10用於向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前方旋轉而覆蓋前面空氣吸入口 4予以遮擋,或向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前方以外旋轉而露出前面空氣吸入口 4,也可以以垂直軸為中心左右旋轉來遮擋或露出前面空氣吸入口 4,也可以以水平軸為中心上下旋轉來遮擋或露出前面空氣吸入口 4。 前門板10包括開閉主體2前面左側的左側門板12 ;開閉主體2前面右側的右側門板14 ;操作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而顯示運轉信息的控制面板20。 前門板10形成為在關閉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時兩者之間存在縫隙,控制面板20被配置在可遮擋左側門板12與右側門板14間隙的位置上。 前門板10構成為無需向主體2前方移動或旋轉,室內空氣由前面空氣吸入口 4吸入的結構,而控制面板20與左側門板12之間形成左側空氣吸入通道16,控制面板20與右側門板14之間形成右側空氣吸入通道18,所以控制面板20被安裝在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的一個上。 另一方面,主體2上安裝有照明器具,照明器具為了使照明範圍廣,優選為設置在主體2中形成空氣吸入口 4、8和空氣排出口 6以外的面上,為了使從主體2的兩側面間接地進行照明,照明器具分別設置在主體2的左側面和右側面上。 g卩,主體2的左側和右側上分別設置側面照明器具36、37,從前面和下部吸入室內空氣並在內部加溼後從上部排出,側面照明器具36、37從主體2的左、右兩邊間接地進行照明。 圖3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控制面板20上配置有至少一個顯示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信息的顯示部21、22、23、24 ;接收遙控器的信號的遙控器接收部25 ;強制運轉/停止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運轉鍵26。 至少一個顯示部21、22、23、24、遙控器接收部25和運轉鍵26沿上下方向相隔開,且配置在通過左側門板12與右側門板14之間而露出的位置上。 多個顯示部21、22、23、24包括運轉顯示部21 ;睡眠預約顯示部22 ;殺菌顯示部23 ;供水通知顯示部24。 圖4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圖5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運轉時的橫向剖視圖,圖6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運轉時的縱向剖視圖,圖7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靜止時的縱向剖視圖,圖8是簡要表示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水流動的立體圖。 主體2包括後殼體30 ;配置在後殼體30前方的前殼體40。 後殼體30是形成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後方部外觀的,可以以板體形狀形成,也
8可以以前面開放的箱體形狀形成,以下,對於以在其與前殼體40之間具有空間的箱體形狀形成的情況,予以說明。 如圖4所示,後殼體30包括後板部31、左板部32、右板部33、上板部34、下板部35。 後殼體30中,如圖6及圖7所示,在上部後方即上板部34與後板部35之間形成有卡扣槽34a,在通過締結部件締結在牆W上的固定架30'上放置卡扣槽34a而被設置。
前殼體40是形成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前方部外觀的,且形成為後面開放的箱體形狀。 在後殼體30和前殼體40中的至少一個的兩側面上,如圖4所示,分別形成設置側面照明器具36、37的照明器具設置部38、39。 側面照明器具36、37是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左、右側面間接地照明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左、右側的器具,且包括左側照明器具36和右側照明器具37。
當側面照明器具36、37設置在主體2側面中的後方位置時,照明的一部分光朝向牆壁,而使得有效的間接照明變為可能,因此優選為將其安裝在後殼體30的左側板32和右側板33上,以下,對於設置在後殼體30的左側板32和右側板33上的情況予以說明。
照明器具設置部38、39被設置成側面照明器具36、37的外面與後殼體30的左、右側面處於同一面上而不凸出,也可以構成為沿左右方向開口形成的插入孔部,也可以構成為以比側面照明器具36、37厚度稍大地凹陷形成的插入槽部。 在照明器具設置部38、39構成為插入槽部時,在插入槽部應形成貫通部,該貫通部中貫通連接側面照明器具36、37與後述的控制部160的引線(lead wire),因此為使結構簡單,構成為插入槽部,且優選為側面照明器具36、37被設置成能夠遮擋照明器具設置部38、39。 在此,側面照明器具36、37分別如圖5所示,包括配置在主體2內部,且側面開放的照明盒36a ;設置在照明盒36a上的印刷電路板(PCB) 36b ;與印刷電路板36b隔開設置的多個發光二極體36c ;遮蓋照明盒36a的開口面且能夠使由發光二極體36c照射的光透過的透光板36d。 透光板36d以位於主體,特別是與後殼體30的側面處於同一面的方式,與照明盒36a組合或與後殼體30側板部結合。 前殼體40的前面吸入口 4跨越前殼體40的前板部41和左、右板部42、43中至少一個來形成,前面空氣吸入口 4也可以只在前殼體40的前板部43上前後開口形成,以下對於為了使後述的水箱82和淨化單元110的插入及取出容易,而從前殼體40的前板部41開始跨越到左、右板部42、43中至少一個來形成的情況進行說明。 為了使使用者等方便用手抓住水箱82 ,前殼體40中前面空氣吸入口 4開口形成在從前板部41開始到左、右板部42、43中與水箱82鄰近的一側板部42為止。
前殼體40的前面空氣吸入口 4由前面開口部和側面開口部構成,該前面開口部在前板部41上沿左右較長地形成,該側面開口部與前面開口部連續且在一側板部42上沿上下較長地形成,而露出水箱82 —部分側面。 前殼體40的前面空氣吸入口 4將由前門板10的空氣吸入通道16、 18吸入的空氣吸入到主體2內部,而作為有助於淨化單元110和水箱82進出的出入口發揮作用,並且為了使前面空氣吸入口 4被前門板IO遮擋,前面空氣吸入口 4以與比前門板10的前方部小的大小形成於前門板10的後方。 前殼體40中,在上板部44上沿上下方向開口形成空氣排出口 6,在下部以管道形狀沿上下方向開口形成前殼體40下側的空氣向前殼體40內部吸入的下部空氣吸入口 8。
前殼體40中,空氣排出口 6在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後方上側沿上下方向開口形成,下部空氣吸入口 8在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後方下側沿上下方向開口形成。
根據本實施例的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在關閉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時,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儘可能貼近前殼體40配置,控制面板20位於左側門板12與右側門板14之間的後方。在主體2特別是前殼體40上,凹陷形成用於插入控制面板20 —部分的控制面板插入部47、48。 此外,根據本實施例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包括鼓風機50,其設置在主體2內部,以便從空氣吸入口 4、8吸入空氣並從空氣排出口 6排出;風向調節機構70,其調節從鼓風機50向空氣排出口 6排出的空氣的風向;採用自然蒸發方式供給水分的加溼單元80 ;淨化空氣的淨化單元110。 鼓風機50是吸入前方的空氣而向周圍吹出的離心鼓風機,且在前方形成有吸入部57,在上部形成有排出部58. 鼓風機50包括在後殼體30上通過電機固定架52設置的風機馬達54 ;在風機馬達54的旋轉軸上設置的風扇56 ;與後殼體30 —起包圍風機馬達53和風扇56的方式被配置,且在前面部形成吸入部57,在上部形成排出部58的風扇罩60。 風扇罩60包括形成吸入口 57的前板部62 ;在前板部背面向後方凸出地形成的周圍部64。 風扇罩60在吸入部57上形成有格柵。
風扇罩60在周圍部64上形成有渦旋部。 鼓風機50被設置成在後殼體30及前殼體40的之間具有插入後述的水箱82的凸出部83而被收納的空間。 風扇罩60中,前板部62與後殼體30及前殼體40相隔開,特別是比水箱82的凸出部83左右寬度稍微大的間距來相隔開。 鼓風機50特別是風扇罩60中,吸入口 57向左右中的一側偏心地形成。 風扇罩60的前板部62上,凸出形成有將風扇罩60的前方劃分為空氣通過的空間
和設置水箱82的空間的分隔壁65。風扇罩60在排出部58上配置有安全網66. 風向調節機構70包括在風扇罩60的排出部58上以水平軸為中心可上下旋轉地被配置的排出葉片72 ;為使排出葉片72可旋轉,設置在風扇罩60的排出部58上的葉片馬達74。加溼單元80包括由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的一個遮擋地被配置,且裝有
水的水箱82 ;盛有從水箱82流出的水,且設置在主體2內部,並形成水流路的水槽90 ;為了
對向鼓風機50流動的空氣提供水分,而放置在水槽90上的加溼過濾器100。加溼單元80被配置成可通過前面空氣吸入口 4進出於主體2內部。水箱82被位於加溼過濾器110的旁邊,並隔著分隔壁64與加溼過濾器110左、右
10隔開地安裝在水槽上。 水槽90在鼓風機50的下部前方沿左、右較長地被配置。
加溼過濾器100配置在鼓風機50的吸入部57前方。 淨化單元110淨化朝向加溼過濾100器流動的空氣,並配置在空氣吸入口 4、8與加溼過濾器100之間,以便通過前面空氣吸入口 4出入。 另一方面,主體2為了如上所述的加溼單元80和淨化單元110的出入,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高度形成為比加溼單元80和淨化單元110的最大高度更高,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左右寬度形成為比加溼單元80和淨化單元110的左右寬度更寬。 此外,水箱82、水槽90、加溼過濾器100和淨化單元110中,水箱82與淨化單元110的拆裝次數較多,水箱82與淨化單元110被設置成配置在前面空氣吸入口 4後方的左右。 g卩,前面空氣吸入口 4形成為左右寬度比水箱82左右寬度與淨化單元110左右寬度之和更寬,且形成為高度比水箱82及淨化單元110的高度更高。 此外,主體2隨著空氣排出口 6的位置,加溼空氣的排出位置有所不同,故優選為空氣排出口 6位於離牆壁相對較遠的位置,即在主體2上表面中儘量靠前方的位置。
此外,為了空調機的緊湊化和 超薄化,鼓風機50位於在主體2內部中儘量靠後方,排出部58朝向前方上側傾斜地形成。 主體2的下部空氣吸入口 8可以構成為在主體2下板部開口形成的孔結構,也可以構成為在主體2下部沿上下方向較長地形成的管道結構,為了通過下部空氣吸入口從外部看到的空調機內部最小化,優選為構成為管道結構。以下,對於構成為管道結構的情況予以說明。 S卩,下部空氣吸入口8由在主體2下部沿前後方向相隔開的前、後板部8a、8b和在主體2下部沿左右方向相隔開的左、右板部8c、8d來形成。 對下部空氣吸入口 8而言,根據其形成的方向,而決定通過空氣排出口 6排出的空氣的循環區域和從室內所能看得到的空氣吸入口 8內側面積,在下部空氣吸入口 8的形成方向沿後方上側傾斜時,不僅通過空氣排出口 6排出的空氣在室內循環的區域變窄,而且從外邊看得到的下部空氣吸入口 8內側也更多,在下部空氣吸入口 8的形成方向沿上下方向垂直或沿前方上側傾斜時,通過空氣排出口 6排出的空氣的室內循環的區域變寬,且從外邊看得到的下部空氣吸入口 8內側也變少。 下部空氣吸入口 8優選為其形成方向沿上下方向垂直,或沿前方上側傾斜地形
成,以下,對於下部空氣吸入口 8的形成方向沿前方上側傾斜地形成的情況予以說明。 此外,為了使下部空氣吸入口 8儘可能迅速地吸入室內空氣,優選形成為儘可能
地大,為了緊湊化, 一部分形成在與空氣排出口 6在上下方向重疊的位置上。 此外,如圖4及圖6所示,主體2中,在形成下部空氣吸入口 8的後板部8b的上端,
以水平地形成有放置水槽90的安裝部49。 以下,對加溼單元80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水箱82是將由加溼過濾器100吸收的水供給到水槽90的,且在左、右中一側形成有向後方凸出的凸出部83,以便實現緊湊化,且儘可能裝入更多的水。 水箱82中,凸出部83被設置成可插入到後殼體30和前殼體40中至少一個與風扇罩60的前板部62之間。 水箱82形成有水出入的孔部,孔部上配置有限制水的塞子84。 塞子84上形成有水通過的流路,而且用於開閉流路的閥體以可移動的方式配置
在塞子84上。 塞子84在水箱82被安裝在水槽90上時,閥體通過水槽90或後述的離子淨化樹脂過濾器92,沿水箱82內側方向移動或沿水箱82外側方向移動,以開放塞子84的流路。
水箱82被放置到水槽90上而被安裝設置。 水槽90的上面是開放的,以安裝水箱82和加溼過濾器100,並具有從水箱82排出的水流出的水流路。 水槽90上形成有凸起91,以便在水箱82被放置到水槽90上時,使閥體移動以開放塞子84的流路。 加溼單元80包括檢測水槽90的水流路水位的水位檢測傳感器92 ;軟化從水箱82排出的水的軟水過濾器93。 水位檢測傳感器92是為了告知供水時間而檢測水位的,且包括被水浮起並根據水位而改變高度的浮標;根據浮標開閉的方式,設置在水槽90的上部以及鼓風機50的風扇罩60上的傳感器。 軟水過濾器93由使用聚苯乙烯化合物的塑性樹脂構成,且是在該樹脂表面上塗
覆的離子與決定水硬度的Ca、 Mg發生置換而降低硬水的硬度並軟化硬水的離子淨化樹脂
過濾器,當為了使從水箱82排出的水被軟化後,沿水槽90流向加溼過濾器100,而將水箱
82安裝在水槽90上時,軟水過濾器93被配置在水箱82的下側位置,且在其內側形成環形
空間,以便塞子84的全部或一部分被插入而被卡住。 加溼單元80還包括對水槽90的水進行殺菌的水殺菌器94。 水殺菌器94是通過放電極在水中進行放電而生成H202來對水進行殺菌的,在為了
水槽90的清潔等維護,而通過開口部4取出或安裝時,通過水槽90被旋轉,從而使得水槽
90的拆裝變得可能,在水槽90的安裝時,向水槽90的內部凸出,且上部以水平軸為中心能
夠旋轉地被配置在鼓風機50的風扇罩60上,從而使得放電極沉浸在水中。水槽90包括安裝水箱82且在內側配置有軟水過濾器93的水箱安裝部95 ;從水
箱安裝部95延長且沿左右較長地被配置在風扇罩60的前方下側的、安裝加溼過濾器100
的流路部96。 水槽90包括水位檢測傳感器設置部97,該設置部從水箱安裝部95和流路部96中的一個延長並配置水位檢測傳感器91。 加溼過濾器100是將水槽90的水吸收而對朝向鼓風機流動的空氣供給水分的,並被安裝設置在水槽90的流路部96上。 加溼過濾器100包括吸入流路導向件90的水而含有的過濾器部件101 ;保護過濾器部件101的過濾器殼體102、 103。過濾器殼體102、 103包括在前面形成有格柵的前過濾器殼體102和在後面形成有格柵的後過濾器殼體103。 加溼過濾器100被配置在鼓風機50的吸入部57前方位置上,且形成為比吸入部57的大小更大。 為了過濾器部件101的下部位於水槽90的流路部96上,加溼過濾器100被設置
12在水槽90的流路部96上。 以下,對淨化單元110進行詳細說明。 淨化單元110被設置成位於前面空氣吸入口4與加溼過濾器100之間,且包括過 濾器殼體111U12 ;設置在過濾器殼體111U12上的多個過濾器113、114、115。
過濾器殼體111、112包括形成前面格柵的前過濾器殼體lll ;形成後面格柵的後 過濾器殼體112。 過濾器殼體111、112在前過濾器殼體111的前面,形成有過濾器113、 114、 115中
的一部分可上下滑動地拆裝的前滑動導向件116。 前滑動導向件116以上下較長的方式形成在前過濾器殼體111的前面的左、右兩
在過濾器殼體111U12的下端凸出形成有把手117。 多個過濾器113、 114、 115由對空氣中的異物質進行過濾的粗濾器(Preliminary
Filter);將空氣中的微細異物質進行過濾的高效過濾器(HEPA Filter);將空氣中的微
細異物質用電進行離子化後進行過濾的電吸塵過濾器;除去異味的活性板過濾器或光
觸媒除臭過濾器等的除臭過濾器中的至少多個來構成,下面,對於由粗濾器113、過敏原
(allergy)過濾器114和除臭過濾器115構成的情況進行說明。 粗濾器113通過前滑動導向件106,拆裝在前過濾器殼體111的前面。 粗濾器113在前面、上端、下端中的一側凸出地形成有把手118。 過敏原過濾器114和除臭過濾器115為了由前過濾器殼體11和後過濾器殼體112
保護,而被設置在前過濾器殼體11和後過濾器殼體112的內側。 淨化單元110在多個過濾器113、 114、 115 —體化的狀態下,通過前面空氣吸入口 4出入,並被配置成位於主體2內部中加溼過濾器100的前面,形成為比加溼過濾器100的 大小更大。 為了從下部空氣吸入口 8吸入的空氣,與依次通過空氣吸入通道16、18和前面空 氣吸入口 4的空氣混合,並通過淨化單元110,而將淨化單元110設置在鼓風機50的風扇罩 60前板部62與下部空氣吸入口 8上側之間。
以下,對前門板10予以詳細說明。 如圖5所示,前門板10形成為,空氣吸入通道16、18位於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前方。 前門板10在水箱82出入時,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的一個向旁邊旋轉,而 開放前面空氣吸入口 4中的水箱82的前方,在淨化單元110出入時,左側門板12、右側門板 14和控制面板20開放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全部。 以下,對於水箱82通過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左側進行出入,左側門板12開閉前面 空氣吸入口 4中的左側,水箱82的前方和淨化單元110的一部分前方被遮擋或露出的情況 進行說明,並對於淨化單元IIO通過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右側和中央進行出入,右側門板14 和控制面板20開閉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右側和中央,而遮擋或露出淨化單元110中沒有被 左側門板12遮擋或露出的部分的情況進行說明。 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由平板體形成,在前殼體40的前板部上可左右旋轉地 被鉸鏈連接,從而可開閉前殼體40前面的一部分,也可以由"L"字截面形狀的曲折板材形成,在前殼體40的側板部或後殼體30的側板部上可旋轉地被連接,並可以一起開閉前殼體 40的前面一部分和側面。 從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側面看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時,看不到前殼體40 前面與左側門板12之間及前殼體40前面與右側門板14之間,為了使異物質等無法從其間 浸入,優選為採用"L"字截面形狀的曲折板材形成,以下,對於由曲折板材形成,且在前殼體 40的側板部或後殼體30的側板部上可旋轉地連接的情況,予以說明。 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分別包括遮擋主體2的側面一部分的側板部12A、 14A ;與側板部12A、14A —體形成並遮擋主體2的前面一部分的前板部12B、14B。
S卩,前門板10中,左側門板12包括遮擋主體2左側面一部分的左側板部12A ;與 左側板部12A —體形成並遮擋主體2前面左側的左側前板部12B,右側門板14包括遮擋 主體2右側面一部分的右側板部14A ;與右側板部14A —體形成並遮擋主體2前面右側的 右側前板部14B。 左側門板12的左側板部12A和前殼體40的左側板部42中的任一個上,形成左側 鉸鏈軸42';在另一個上形成可旋轉地連接在左側鉸鏈軸42'上的左側鉸鏈掛鈎12'。
右側門板14的右側板部14A和前殼體40的右側板部43中的任一個上,形成右側 鉸鏈軸43';在另一個上形成可旋轉地連接在右側鉸鏈軸43'上的右側鉸鏈掛鈎14'。
控制面板20設置在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的遮擋水箱82的門板12以外 的門板14上,以便在出入水箱82時不予旋轉,只在出入淨化單元110時才旋轉。
如圖4所示,控制面板20在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一個上形成相隔締結的 控制面板締結部27。 在控制面板20上,沿上下方向相隔地具備多個控制面板締結部27。 控制面板締結部27可以通過螺釘等締結部件締結在設置控制面板20的門板14
上,也可以通過掛鈎等鉤掛部卡扣安裝,以下以採用締結部件締結的情況進行說明。 控制面板締結部27包括從控制面板20側面部向比控制面板20側面部更靠前方
凸出地形成的前後凸出片;從前後突出片的前端沿左右方向凸出的左右凸出片。在左右凸
出片上,形成有貫通螺釘等締結部件28的締結孔。 設置控制面板20的門板14上,形成有締結穿過左右凸出片締結孔的締結部件28 的締結部15,締結部15由具有締結孔的凸臺或締結孔構成。 控制面板20包括前面開放的控制箱180 ;在控制箱180上插入配置的多個發光 二極體;遙控器接收部25 ;設置運轉開關的控制電路板(PCB) 182 ;為保護控制電路板182 而遮蓋控制箱180前面來設置的控制蓋184。 控制蓋184中,在各個發光二極體的前方形成有使發光二極體光透過的光透光 部,在遙控器接收部25的前方形成有使遙控器發射的信號通過的透過部,在運轉開關前方 形成有按鍵部。 控制面板20還包括引導從發光二極體照射的光,並保護髮光二極體的光導向件 186。 光導向件186被設置在控制蓋184的背面或設置在控制電路板182上。 附圖標記160為控制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控制部,如圖4所示,被設置成位於主
體2內部。
控制部160包括前面開放的箱體162 ;在箱體162內部設置的印刷電路板組件 164 ;遮蓋箱體162前面的蓋板166。 控制部160中,箱體162和蓋板166由金屬材料構成。 印刷電路板組件164包括設置有控制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各種電子零件的印
刷電路板;設置印刷電路板並由合成樹脂等絕緣材料形成的印刷電路板盒。 控制部160在鼓風機50特別是風扇罩60的前板部前面上部,通過掛鈎等鉤掛部
和螺釘等締結部件締結。 控制部160通過弓I線168與控制面板20連接。 圖9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控制模塊圖。 本一實施例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還包括檢測前門板10開啟的門板打開
檢測機構150。 控制部160根據水位檢測傳感器92的檢測結果來控制控制面板20,並根據控制面 板20的操作和門板打開檢測機構150的檢測效果,來控制側面照明器具37、38、風機馬達 54、葉片馬達74和水殺菌器94。 圖10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左、右側門板中的一個向 旁邊旋轉時的正視圖,圖11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一實施例的左、右側門板 都向旁邊旋轉時的正視圖。 本實施例涉及的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還包括將前門板10特別是左側門板12和 右側門板14在主體2特別是前殼體40上維持關閉的門關閉維持部;防止前門板10特別是 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下垂的下垂防止部。 門板關閉維持部包括前殼體40中的被左側門板12覆蓋的位置上設置的左側磁 鐵123 ;設置在左側門板12上,並與左側磁鐵123產生引力作用的左側磁性體124 ;前殼體 40中的被右側門板14覆蓋的位置上設置的右側磁鐵143 ;設置在右側門板14上,並與右側 磁鐵143產生引力作用的右側磁性體144。 下垂防止部的形成包括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上凸出形成的凸起125、 145 ;凸起125、 145被插入並被支撐的、在主體2特別是前殼體40上形成的凸起插入部126、 146。 凸起插入部126、 146形成在主體2特別是前殼體40上,並由插入凸起125、 145的 凸起插入槽來構成。 另一方面,門板打開檢測機構150是檢測設置控制面板20的門板14以外的門板
12是否開啟,且其包括設置在控制面板20上的霍爾感應器152 ;與霍爾感應器152相對置
地設置在安裝控制面板20的門板14以外的門板12上的磁鐵154。 霍爾感應器152通過引線與控制面板20的控制電路板182連接。 霍爾感應器152從控制面板20側面向旁邊凸出地被設置。 磁鐵154被設置成安裝控制面板20的門板14以外的門板12關閉時位於霍爾感 應器152的前方。 以下,對於如上所述構成的本發明的作用,說明如下。 首先,通過遙控器R或控制面板20的運轉鍵26輸入運轉指令時,控制面板20將 根據門板打開檢測機構150的霍爾感應器152的檢測結果和運轉指令的輸入的信號輸出到控制部160,當控制部160被輸入運轉指令,且門板打開檢測機構150的霍爾感應器152檢 測到門板關閉時,驅動鼓風機50特別是風機馬達54,並以開放模式驅動風向調節機構70特 別是葉片馬達74,而打開側面照明器具37、38。 葉片馬達74以開放模式驅動時,排出葉片72被配置成在開放空氣排出口 6的同 時,引導從空氣排出口 6排出的空氣的風向。 在風機馬達54驅動時,風扇56進行旋轉,室內中前門板10前方的空氣通過左側
門板12與控制面板20之間的空氣吸入通道16和右側門板14與控制面板20之間的空氣
吸入通道18,而向前門板10的後方吸入,此後通過前面空氣吸入口 4。此外,室內中前殼體
40下部的空氣通過下部空氣吸入口 8,向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後方吸入。 如上所述,通過前面空氣吸入口 4,並通過下部空氣吸入口 8的空氣被混合,此後
通過淨化單元110過程中被淨化,在通過加溼過濾器100過程中,使由加溼過濾器100吸收
的水蒸發,以此得到水分。 如上所述被淨化並以蒸發方式得到水分的空氣,流入到鼓風機50而從排出部58 排出,並受排出葉片72的引導而向室內排出。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運轉途中,控制部160驅動水殺菌器94,水殺菌器94對水 槽90中的水進行殺菌,水箱82中的水通過軟化過濾器93軟化處理後被殺菌,並流向加溼 過濾器100而被加溼過濾器100吸收,加溼過濾器100被通過淨化單元110的空氣蒸發,從 而從空氣中持續地得到水分。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運轉途中,水位檢測傳感器92檢測水位並向控制部160輸 出,控制部160在水位檢測傳感器92的水位未達到設定值時,會檢測為水槽90中沒有水, 向控制面板20輸出沒有水的信號,控制面板20則打開供水通知顯示部24而向外部通知水 箱82中沒有水的情況。 另一方面,側面照明器具37、38被點亮時,從多個發光二極體36c照射的光透過透 光板36d向旁邊照射,一部分照射光照明到牆W上,因此主體2的左、右兩側和牆W之間形 成間接照明,從而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正在運轉的信息傳遞到外部。 圖12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其它實施例的立體圖,圖13是本發明 涉及的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其它實施例運轉時的橫向剖視圖,圖14是本發明涉及的壁掛 型蒸氣式加溼器其它實施例運轉時的縱向剖視圖。 如圖12至圖14所示,前門板10'包括對前面空氣吸入口 4進行劃分來遮擋或開 放,相互向相反方向旋轉的多個門板12、14,多個門板12、14為了遮擋整個前面空氣吸入口 4,而在向前面空氣吸入口 4前方旋轉時,其間形成有空氣吸入通道16。
前門板10'的多個門板12、14包括與主體2左側連接並能向左側旋轉的左側門 板12 ;與主體2右側連接並能向右側旋轉的右側門板14。 左側門板12為了遮擋或露出前面空氣吸入口 4左右中的左側,而與主體2左側連 接且能向左側旋轉。 右側門板14為遮擋或露出前面空氣吸入口 4左右中的右側,而與主體2右側連接 且能向右側旋轉。 左側門板12與右側門板14中,在前面空氣吸入口 4的前方位置形成空氣吸入通 道16。
1614/
左側門板12與右側門板14分別包括遮擋主體2側面一部分的側板部12A、14A ; 與側板部12A、14A —體形成並遮擋主體2前面一部分的前板部12B、14B。
S卩,前門板10'中,左側門板12包括遮擋主體2左側面一部分的左側板部12A ; 與左側板部12A—體形成並遮擋主體2前面左側的左側前板部12B,右側門板14包括遮 擋主體2右側面一部分的右側板部14A ;與右側板部14A —體形成並遮擋主體2前面右側 的左側前板部14B。 左側門板12與右側門板14向主體2前方旋轉時,左側前板部12B與右側前板部 14B之間形成間隔。 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一側14與另一側12之間為形成空氣吸入通道16 而相隔,並形成引導空氣吸入的吸入引導部29。 吸入引導部29可以與左側門板12—體形成並與右側門板14相隔,也可以與右側 門14一體形成而與左側門板12相隔,以下,以與右側門板14一體形成而與左側門板12相 隔的例子予以說明。 為了通過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沒有形成吸入引導部29的門板12來遮擋 吸入引導部29的一部分,其以向後方凸出地彎曲形成。 吸入引導部29為了通過左側門板12的左側前板部12B與右側門板14的右側前 板部14B之間的縫隙,不能直接露出前面空氣吸入口 4,而一部分與沒有形成吸入引導部29 的門板12前後隔開,並沿前後方向重疊地形成。 吸入引導部29包括與左側門板12和右側門板14中的沒有形成吸入引導部22 的門板12的前板部12B並排隔開的間隔部29A ;在間隔部29A至少一端形成的弧形部29B、 29C。 弧形部29B、29C包括右側門板14的右側前板部14B與間隔部29A之間形成為弧
形的第一弧形部29B ;從間隔部29A的兩端中第一弧形部29B的相反方向,朝向主體2內部
的方向,即朝向與第一弧形部29B相反的方向形成為弧形的第二弧形部29C。 另一方面,本發明並不局限於上述實施例中,也可以在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運轉
停止當中,操作遙控器R時,側面照明器具37、38被點亮,而形成間接照明,而且在本發明所
屬的技術性範疇內,可以以各種方式來實施。
1權利要求
一種加溼器,其特徵在於,包括主體,其設置在牆壁上,且形成有空氣吸入口和空氣排出口;鼓風機,其設置在上述主體內部,以便從上述吸入口吸入空氣而從上述排出口排出;水槽,其設置在上述主體內部,並形成有水流路;水箱,其在內部裝有水並安裝在水槽上,以便向水槽供應水;加溼過濾器,其安裝在上述水槽上,以便吸收上述水槽中的水,並利用朝向上述鼓風機流動的空氣供應水分。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水槽在上述鼓風機的下部前方,沿左右較長地被配置,上述鼓風機中吸入部向左 右中的一側偏心地形成,上述加溼過濾器配置在上述鼓風機的吸入部前方, 上述水箱位於上述加溼過濾器的旁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在上述空氣吸入口與上述加溼 過濾器之間配置的淨化單元。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主體在前面形成有前 面空氣吸入口 ,在下部形成有下部空氣吸入口 ,在上部形成有排出空氣的空氣排出口 。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鼓風機是在前方形成有吸入部,且在上部形成有排出部的離心鼓風機, 上述下部空氣吸入口沿著朝向前方上側的方向傾斜地形成, 上述排出部沿著朝向前方上側的方向傾斜地形成。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空氣排出口和下部空氣吸入口形 成在沿上下方向部分重疊的位置上。
7.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下部空氣吸入口由在上述主體下 部沿前後方向隔開的前、後板部,和在上述主體下部沿左右方向隔開的左、右板部圍繞而 成。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前門板,其可旋轉地連接在上述 主體上,以便遮擋或露出上述前面空氣吸入口 ,且形成有空氣吸入通道。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前門板包括在上述主體的左側可 左右旋轉地連接的左側門板;在上述主體的右側可左右旋轉地連接的右側門板;以遮擋上 述左側門板與右側門板之間的同時,在與上述左、右側門板中至少一個之間形成上述空氣 吸入通道的方式,設置在上述左、右側門板中的一個上的控制面板。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左側門板與右側門板分別包括 遮擋上述主體的側面一部分的側板部;與上述側板部一體形成而遮擋上述主體的前面一部 分的前板部。
11.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前門板包括在上述主體的左側 可向左側旋轉地連接的左側門板;在上述主體的右側可向右側旋轉地連接並在與上述左側 門板之間形成空氣吸入通道的右側門板。
12. 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左側門板與上述右側門板中,一 側上形成有在與另一側之間形成上述空氣吸入通道而相隔開,並引導空氣吸入的吸入引導部。
13.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主體包括被設置在牆壁上的後 殼體;配置在上述後殼體前方並形成有上述空氣吸入口與空氣排出口的前殼體。
1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分別設置在上述主體的左側 和右側上,並向上述主體旁邊照射光的側面照明器具。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主體在左側面和右側面上分別 形成有安裝上述側面照明器具的照明器具設置部。
16.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側面照明器具包括 設置在上述主體的內部且側面開放的照明盒; 設置在上述照明盒上的印刷電路板; 在上述印刷電路板上隔開設置的多個發光二極體;覆蓋上述照明盒的開口面,並由上述多個發光二極體照射光的透光板。
17. 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透光板被配置在與上述主體的 側面同一面的位置上。
18.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操作上述壁掛型蒸氣式加溼器的控制面板;根據上述控制面板的操作,來控制上述鼓風機與側面照明器具的控制部。
19. 根據權利要求18中所述的加溼器,其特徵在於,上述控制部在通過上述控制面板 輸入運轉指令時,驅動上述鼓風機,而且打開側面照明器具。
2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機,其特徵在於,上述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設置在室內 中的設置降低室內溫度的冷氣機的相對面的牆壁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的壁掛型蒸髮式加溼器包括設置在牆壁上並形成有空氣吸入口和空氣排出口的主體;設置在主體內部以便從空氣吸入口吸入空氣並從空氣排出口排出的鼓風機;設置在主體內部並形成有水流路的水槽;在內部裝有水且安裝在水槽上以便向水槽供應水的水箱;加溼過濾器,其安裝在上述水槽上,以便吸收上述水槽中的水,並利用朝向上述鼓風機流動的空氣供應水分。其具有如下優點,即在獲得加溼效果的同時可獲得冷卻效果,提高空間利用率,對整個室內均勻且迅速地調節溼度。
文檔編號F24F5/00GK101749819SQ200810187708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崔容赫, 張鎮赫, 鄭曜相, 鄭載勳, 金東旭, 阿魯內什·克爾·辛格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