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氣液自動吸引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17:31:56
專利名稱:胸腹腔氣液自動吸引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胸腹腔氣液自動吸引治療儀,尤其是適合於人體胸腹腔內積氣、積液連續負壓吸引、對胸腔內氣體壓力進行測定和對所抽出的氣、液進行計量以及向胸腹腔內注射藥液的醫療儀器。
抽吸胸腹腔積氣積液公知的臨床方法普遍採用注射器抽吸,有時纖維蛋白粘連,堵塞針頭,造成抽液失敗,手工抽吸費時費力,計量不可靠不衛生,增加病人痛苦,醫務人員工作繁重,且稍有疏忽即易引起感染和液氣胸併發症。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CN2054325U「胸腹水連續抽吸器」和CN2041179U「胸腔氣液引流器」,該專利均沒有擺脫手工抽取、手工擠壓的原始操作方法,亦不具有測量胸腔內氣壓和所抽出氣體計量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可完成胸腹腔內氣、液連續、可調速負壓吸引、並能對所抽吸的氣、液量進行正確計量、對胸腔內氣壓測定、向胸腹腔注射藥液以及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攜帶方便、操作安全的胸腹腔氣液自動吸引治療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列技術措施來達到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針頭、帶套管的穿刺針、帶旋鈕閥芯的三通閥、帶刻度的儲液瓶、帶瓶塞的水封瓶、面板上裝有調節閥、泵開關、負壓表、氣體流量計和測壓裝置的箱體、注射器以及連接管(2、10、12-1、12-2、13和14)。
箱體內裝有電動薄膜泵,包括有泵體、泵體一側上的排氣閥和進氣閥、其另一側的彈性膜、電動機以及連接電動機和彈性膜的曲柄連杆機構(見
圖1和5-1),隨著電動機的轉動,經曲柄連杆機構驅動彈性膜產生負壓。
換向閥包括有閥體、與其下端螺紋連接的調節螺套、閥體的下端固接旋鈕的閥芯、螺套與閥芯之間的彈簧以及閥芯與閥體內端平面之間的密封墊圈,閥芯的端平面被彈簧壓在閥體的內端面上,在閥體上端面上與圓心等距處分別裝有兩個出氣接口(7-9和7-8),閥體壁上裝有進氣接口(7-10)並與閥體內壁設置的環形槽接通,閥芯下部的槽內設有O形密封圈,閥芯內設有彎形孔,其一端與出氣接口(7-9)接通,其另一端與環形槽接通,閥芯旋鈕旋轉180°時,彎形孔兩端分別與出氣接口(7-8)和環形槽接通,閥體籍緊固件固裝在箱體面板上,閥芯旋鈕裝在面板外面上。
儲液瓶的瓶塞組件包括有瓶塞、瓶塞中的進液接頭和出氣接頭、嵌在瓶塞槽內的O形密封圈、接於瓶塞下的L形託板、託板上的上端帶有導杆的浮子以及浮子上平面上的O形密封圈,浮子導杆位於出氣接頭內(見圖6)。
一帶有旋鈕閥芯的三通閥具有三個錐形口(A、B和C)(見
圖1和8),其B口插入測壓裝置的接頭或注射器,測壓裝置由正負壓力表、軟管和接頭依次連接,用以測定胸腔內氣壓以診斷氣胸類型,注射器用以向胸腹腔內注射藥液治療。
三通閥的C口經捏手連接一針頭用作抽吸氣液、注射,必要時可連接帶套管穿刺針,使套管保留在腔內,以備後用。
抽吸液體時的連接方式是三通閥的A口經接頭連接的連接管(2)與帶刻度儲液瓶瓶塞的進液接頭接通,一連接管(14)的一端與儲液瓶瓶塞的出氣接頭接通,其另一端穿過水封瓶瓶塞插入無水的水封瓶中(見
圖1)。當帶刻度儲液瓶內積液達到一定量時,浮子產生浮力而上升,堵住出氣口,切斷負壓源,抽液即停止,為防止儲液瓶內浮子密封萬一生效,液體會進入水封瓶,此時水封瓶起報警作用,應立即關閉薄膜泵開關,避免液體進入管路和薄膜泵,造成汙染和損壞。
抽吸氣體的連接方式是三通閥A口經接頭連接的連接管(2)直接經水封瓶瓶塞插入盛水的水封瓶中,此時水封瓶的作用是防止氣體倒流和觀察氣體逸出。
一連接管(13)的一端經水封瓶瓶塞與水封瓶接通,其另一端經面板上的接管與箱體內的換向閥的進氣口(7-10)接通,換向閥的出氣接口(7-9)經連接管(12-1)與氣體流量計的進氣口(D)接通,其出氣接口(7-8)經裝有調節閥和負壓表的連接管(10)與電動薄膜泵的進氣閥接通,氣體流量計的出氣口(E)經連接管(12-2)與連接管(10)接通。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本實用新型改變了臨床一直延用人工吸引積液的原始作法,醫務人員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直觀性強。一人就可操作。只要根據病人情況控制電動薄膜泵的壓力就可實現調節抽液速度的目的,特別適用於有大量胸腔積液需要反覆抽吸者。
2、本實用新型可協助醫生了解胸腔積氣病人腔內壓力,判斷氣胸類型,當胸內壓力不斷升高時,可協助診斷張力性氣胸,及時為臨床醫生提供手術機會。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獨特功能是裝設的氣體流量表可計算持續自動吸引的氣體量。
3、本實用新型用於腫瘤病人抽液後,可通過側腔直接向腔內注射藥物,避免反覆操作的麻煩,使用帶套管的穿刺針可在腔內保留套管,以便下次備用,減輕病人痛苦,縮小損傷面積。
4、本實用新型吸引效率高,為各類醫院提高診療操作水平開闢了新途徑,安全性強,經久耐用,適合於大中小城市和農村基層醫院廣泛使用。
附圖圖面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a為裝入三通閥B口的注射器。
圖1b為裝入三通閥B口的測壓裝置。
圖2為三通閥直接與水封瓶連接示意圖。
圖3為三通閥與測壓裝置連接示意圖。
圖4為三通閥與注射器連接的示意圖。
圖5-1為電動薄膜泵結構示意圖。
圖5-2為電動薄膜電路圖。
圖6為帶刻度儲液瓶瓶塞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7為換向閥結構示意圖。
圖8為三通閥與兩端的針頭和接頭的連接示意圖。
圖9為箱體面板配置圖。
圖10為帶套管的穿刺針示意圖。
以下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詳述。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針頭1-5、帶套管1-51的穿刺針1-52、三通閥1、帶刻度的儲液瓶3、帶瓶塞51的水封瓶5、面板17-1上裝有調節閥8、負壓表9、氣體流量計12、正負壓力表15-1、泵開關18的箱體17、注射器以及連接管2、10、12-1、12-2、13和14。
箱體17內裝有電動薄膜泵11(見圖5-1),包括有泵體11-3、泵體11-3一側上的排氣閥11-1和進氣閥11-2、其另一側的彈性膜11-4、電動機11-5以及連接電動機11-5和彈性膜11-4的曲柄連杆機構11-6。
換向閥7(見圖7)包括有閥體7-6、與其下端螺紋連接的調節螺套7-11、閥體7-6內的下端固接有旋鈕7-1的閥芯7-5、螺套7-11與閥芯7-5之間的彈簧7-3以及閥芯7-5與閥體7-6內端平面之間的密封墊圈7-7。在閥體7-6上端與圓心等距處分別裝有出氣接口7-9和7-8,閥體7-6壁上裝有進氣接口7-10並與閥體7-6內壁設置的環形槽7-13接通,閥芯7-5下部的槽內設有O形密封圈7-4,閥芯7-5內設有彎形孔7-12,其一端與出氣接口7-9接通,其另一端與環形槽7-13接通,閥芯旋鈕7-1旋轉180°時,彎形孔7-12兩端分別與出氣接頭7-1旋轉180°時,閥體7-6籍緊固件7-2固裝在箱體面板17-1上,閥芯旋鈕7-1裝在面板17-1外面上。
帶刻度儲液瓶3(見圖6)的瓶塞組件4包括有瓶塞4-0、瓶塞中的進液接頭4-1和出氣接頭4-2、嵌在瓶塞4-0槽內的O形密封圈4-3、接於瓶塞4-0下端的L形託板4-6、託板4-6上的上端帶有導杆4-51的浮子4-5以及浮子4-5上平面上的O形密封圈4-4,浮子導杆4-51位於出氣接頭4-2內。
帶有旋鈕芯1-2的三通閥1(見
圖1)具有三個錐形口(A、B和C),其B口可插入測壓裝置15的接頭15-2或注射器16(見
圖1a、1b、3和4),三通閥1的C口徑捏手1-4連接針頭1-5或帶套管1-51的穿刺針1-52,三通閥1的A口經接頭1-1連接的連接管2與儲液瓶3上的瓶塞4-0的進液接頭4-1接通,一連接管14的一端與儲液瓶3上的瓶塞4-0的出氣接頭4-2接通,其另一端穿過水封瓶瓶塞5-1插入水封瓶5中,或者三通閥1A口經接頭1-1連接的連接管2直接經瓶塞5-1插入水封瓶中。
一連接管13的一端經水封瓶瓶塞5-1與水封瓶5接通,其另一端經接管6與換向閥7的進氣接口7-10接通(見圖2和7),換向閥7的出氣接口7-9經連接管12-1與氣體流量計12的進氣口D接通;另一個出氣接口7-8經裝有調節閥8和負壓表9的連接管10與電動薄膜泵11的進氣閥11-2接通,氣體流量計12的出氣口E經連接管12-2與連接管10接通。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接通電源,指示燈(ZSD)發亮,接通面板17-1上的開關18(K),電動機11-5(DJ)運轉(見圖5-2和5-1),曲柄連杆機構11-6將電動機11-5的轉動變成彈性膜11-4的往復運動,從而使泵體11-3內容積變化,在進、排氣閥11-2和11-1的作用下產生負壓,根據臨床需要由調節閥8和負壓表9在0~20KPa間調節。
腔內抽液時(見
圖1),轉動三通閥1的旋鈕閥芯1-2,使其C口關閉,通常針頭1-5穿入體內C口必須關閉。開動薄膜泵11,負壓表9指針緩緩上升,用調節閥8調節負壓值穩定在需要的數值上。旋轉換向閥7-1使進氣進口7-10經閥芯7-5中的彎形孔7-12與出氣接口7-8接通。轉動三通閥1旋鈕閥芯1-2,使其C口與A口相通,B口關閉,水封瓶5是空瓶。換向閥7關閉與流量計12的進氣口D相接的出氣口7-9,開通與流量計12的出氣口E相通的出口7-8,腔內積液即被吸入帶刻度儲液瓶3並計量(見
圖1)。當瓶內積液達到一定量時,浮子上升堵住出氣口。切斷負壓源,抽液停止。一旦浮子失效,積液流入水封瓶5,即將泵開關18關閉,防止汙染和損壞儀器。當抽吸氣體時,氣體不經過儲液瓶3,此時將連接管2與水封瓶5的進氣口直接通連(見圖2),此時水封瓶5內盛有約40毫米高的水,換向閥7與氣體流量計12的進氣口接通,插入水封瓶5中的連接管2應插入水下20毫米,當抽出的氣體在水中冒出時,開始記時並記錄下氣體流量計12的每分鐘流量值,或根據需要用調節閥8調節抽氣速度,最終計算出抽出腔內氣體的體積。
測定胸腔壓力時,將測壓裝置15的接頭15-2插入三通閥1的B口,旋轉旋鈕閥芯1-2接通B、C口,關閉A口(見圖3),正負壓力表15-1上即顯示出正或負數值。
往胸腔注射藥液時,將注射器16插入三通閥1的B口(見圖4),旋轉旋鈕閥芯1-2接通B、C口,關閉A口,即可進行注射。
當臨床需要每間隔一段時間抽一次氣、液時,採用帶套管1-51的穿刺針1-52(見
圖10)替代針頭1-5。
權利要求1.一種胸腹腔氣液自動吸引治療儀,包括有針頭[1-5]、帶套管[1-51]的穿刺針[1-52]、帶旋鈕閥芯[1-2]的三通閥[1]、帶刻度的儲液瓶[3]、帶瓶塞[5-1]的水封瓶[5]、面板[17-1]上裝有調節閥[8]、負壓表[9]、氣體流量計[12]、測壓裝置[15]和泵開關[18]的箱體[17]、注射器[6]以及連接管[2、10、12-1、12-2、13和14],其特徵是a)箱體[17]內裝有電動薄膜泵[11]、包括有泵體[11-3]、泵體[11-3]一側上的排氣閥[11-1]和進氣閥[11-2]、其另一側的彈性膜[11-4]、電動機[11-5]以及連接電動機[11-5]和彈性膜[11-4]的曲柄連杆機構[11-6];b)一換向閥[7]包括有閥體[7-6]、與其下端螺紋連接的調節螺套[7-11]、閥體[7-6]內的下端固接有旋鈕[7-1]的閥芯[7-5]、螺套[7-11]與閥芯[7-5]之間的彈簧[7-3]以及閥芯[7-5]與閥體[7-6]內端平面之間的密封墊圈[7-7],在閥體[7-6]上端與圓心等距處分別裝有出氣接口[7-9和7-8],閥體[7-6]壁上裝有進氣接口[7-10]並與閥體[7-6]內壁上設置的環形槽[7-13]接通,閥芯[7-5]下部的槽內設有O形密封圈[7-4],閥芯[7-5]內設有彎形孔[7-12],其一端與出氣接口[7-9]接通,其另一端與環形槽[7-13]接通,閥芯旋鈕[7-1]旋轉180°時,彎形孔[7-12]兩端分別與出氣接口[7-8]和環形槽[7-13]接通,閥體[7-6]籍緊固件[7-2]固裝在箱體面板[17-1]上,閥芯旋鈕[7-1]裝在面板[17-1]外面上;c)儲液瓶[3]的瓶塞組件[4]包括有瓶塞[4-0]、瓶塞[4-0]中的進液接頭[4-1]和出氣接頭[4-2]、嵌在瓶塞[4-0]槽內的O形密封圈[4-3]、接於瓶塞[4-0]下端的L形託板[4-6]、託板[4-6]上的上端帶有導杆4-51的浮子[4-5]以及浮子[4-5]上平面上的O形密封圈[4-4],浮子導杆[4-51]位於出氣接頭[4-2]內;d)一帶有旋鈕閥芯[1-2]的三通閥[1]具有三個錐形口[A、B和C],其B口插入測壓裝置[15]接頭[15-2]或注射器[16],三通閥[1]的C口經捏手[1-4]連接一針頭[1-5]或帶套管[1-51]的穿刺針[1-52],其A口經接頭[1-1]連接的連接管[2]與儲液瓶[3]瓶塞[4-0]的進液接頭[4-1]接通,一連接管[14]的一端與儲液瓶[3]瓶塞[4-0]中的出氣接頭[4-2]接通,其另一端穿過水封瓶瓶塞[5-1]插入水封瓶[5]中,或者三通閥[1]A口經接頭[1-1]連接的連接管[2]直接經水封瓶瓶塞[5-1]插入水封瓶[5]中,一連接管[13]的一端經水封瓶瓶塞[5-1]與水封瓶[5]接通,其另一端經面板[17-1]上的接管[6]與箱體[17]內的換向閥[7]的進氣接口[7-10]接通,換向閥[7]的出氣接口[7-9]經連接管[12-1]與氣體流量計[12]的進氣口[D]接通,出氣接口[7-8]經裝有調節閥[8]和負壓表[9]的連接管[10]與電動薄膜泵[11]的進氣閥[11-2]接通,氣體流量計[12]的出氣口[E]經連接管[12-2]與連接管[10]接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胸腹腔氣液自動吸引治療儀,其特徵是測壓裝置[15]由正負壓力表[15-1]、軟管[15-3]和接頭[15-2]依次連接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胸腹腔氣液自動吸引儀,尤其是適用於人體胸腹腔內積氣、積液連續負壓吸引、胸腔內氣體壓力測定和所抽出的氣、液計量以及胸腹腔內注射藥液的醫療儀器,由電動薄膜泵、流量計、換向器、調節閥、水封瓶、儲液瓶、三通閥、測壓裝置注射器以及針頭或穿刺針依次連接組成,由薄膜泵的薄膜往復運動產生負壓進行連續負壓吸引,速度可調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操作方便,使用安全。
文檔編號A61M1/00GK2188388SQ94226958
公開日1995年2月1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1994年3月11日
發明者高茂良, 方志能 申請人:高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