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遂寧微電影(遂寧微電影如何贏得)
2023-07-21 21:11:35 2
遂寧微電影
如何贏得「江湖地位」
11月11日,在永逸電影城,一場以遂寧和臺灣兩地風光、人文故事為主線的微電影《雙笙戀》正式上映。臺灣8點檔演員加入,遂寧本土演員的實力出演,民間資本的加入……所有的這一切讓這場微電影有了大製作的派頭。更因為有了遂寧日報報業集團的全媒體宣傳營銷,《雙笙戀》從2015年7月一開拍就受到全遂寧的廣泛關注!歷時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臺灣遂寧兩地取景,數十次的劇本修改,2016年春節前,這部跨越兩岸的微電影完成初步製作。隨後,在一定範圍內徵求意見,又推倒重來的《雙笙戀》,在遂寧獲得了屬於它的「江湖地位」,也展現了微電影的遂寧範兒!
現象 《雙笙戀》上映引發業界思考
據介紹,《雙笙戀》是目前為止遂寧拍攝時間最長微電影,全片經過兩次重大的故事結構調整和拍攝修改,歷時1年半;《雙笙戀》拍攝取景現場最複雜,跨越了遂寧與臺灣,參與演出的人員達到了20多人,幕後的工作人員近50人,是目前遂寧微電影參加演出人數最多的。《雙笙戀》是遂寧目前成片時間最長的微電影,目前微電影一般都在15分鐘以內,《雙笙戀》達到了35分鐘。《雙笙戀》還是模式最新的微電影,它由遂寧日報報業集團與民企易尚時代合作,並且引入了永逸、萬達等社會資本參與拍攝,為文化創意識產品的社會化開發,市場化營銷創造了新模式。
《雙笙戀》首映上線後,引起了強烈反響,當天的觀影者不但對影片呈現的方式、對遂寧外宣所起的積極作用給予了全面肯定和讚揚,同時也引發了對我市微電影行業的深度思考。
市文廣新局副局長陳立長期從事電影業的研究,他對遂寧微電影的現狀用「驚嘆」來形容。他認為,遂寧喜歡微電影的電影達人太多了,發展十分蓬勃,讓人很欣慰。這些微電影是用很短的時間講述精彩的故事,講明一個道理或者一份真情!《雙笙戀》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首映的當天,遂寧的微電影達人們表示,遂寧的微電影雖然談不上最高水平,但其發展勢頭迅猛,參與者熱情高,而且不時有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品,在國內一些大賽中屢次獲獎,這對我市微電影愛好者是極大的鼓舞。
發展 遂寧微電影的發展充滿朝氣
「現在遂寧搞微電影的比較多,市城區包括各區縣都在這方面有所涉及。去年我市舉辦了首屆微電影大賽,參賽的作品就有100部。」陳立認為,除了老年人,年輕一代好多都不願意花費幾個小時來看一部電影,所以微電影的出現是市場的需要,央視適時地推出了微電影頻道,關注的人就很多。
在去年的首屆微電影大賽中,包天洋背著母親上大學的影片獲得了一等獎。陳立認為,這就是用短時間展示了一份真情,雖然時間不長,但依然感人,達到了弘揚正能量的功效。此次遂寧日報報業集團出品的《雙笙戀》巧妙地將遂寧的風土人情以及優美景色融合在故事中,觀眾在看故事的時候也把遂寧的景色納入眼中,連接了臺灣與大陸的情感,這對推進遂寧的旅遊、文化是很有好處的。
陳立說,現在的傳播都是「微傳播」,在快餐文化盛行的當下,微電影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網絡是一個新興媒體,拍攝微電影無需大製作,成本較低,在宣傳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可以讓老百姓在短時間內就得到信息。陳立認為,目前我市微電影的愛好者很多,題材也很豐富,但在劇本的打磨上還需要下功夫,要根據微電影簡短的特點,簡要精幹地展示主題。建議大家可以多關注央視的微電影頻道,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成績 遂寧微電影在國內嶄露頭角
今年年初,在第二屆萬峰林國際微電影盛典中,我市大學生唐培和師弟胡錕一起拍攝的微電影《根》榮獲紀實類二等獎,這部記錄大英縣根雕藝術家謝主正的根雕技藝的微電影只拍攝了兩天時間,整部片子時長只有9分多鐘,但是真實地還原了謝主正製作根雕的全過程,並引出傳統根雕藝術後繼乏人、瀕臨失傳等問題,引起觀眾深刻思考。此次微電影大賽共收到來自國內外的1725部作品,涉及全國150多所高等院校和130多家電視臺、影視公司,唐培的作品能夠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前不久,2016中國國際女性微電影年度大展在四川鹽亭舉辦頒獎盛典,我市文學藝術創作辦公室梁婧編劇創作的微電影《唯愛》獲大展組委會特別推薦獎。《唯愛》以蓬溪縣基層民警陳國淑為原型拍攝,從基層工作者的角度展示了女性和人性的細膩和光輝。主角由陳國淑本人擔任,其餘角色由蓬溪縣當地群眾扮演,影片拍攝用時一個多星期,整部片子時長15分鐘。而本屆國際女性微電影年度大展歷時2個月,共徵集到700餘部影片,經層層嚴格審評和規範操作,最終只有50部影片入圍,在微電影界具有較高的影響。
據悉,三年前,我市成立了微電影協會,到現在已經有20多家影視會員製作單位和60多名個人會員,已經拍攝出100多部微電影。會長毛中勝說,微電影是現在網絡時代重要的表現形式,為了整合各方資源,下一步協會還要組織會員走出去,與成都、重慶等地的微電影單位交流學習,做好遂寧的外宣工作,讓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探索 努力將微電影做成遂寧品牌
在四川博宇傳媒文化分公司經理、大型微電影《雙笙戀》製片主任查小平看來,我市的微電影可挖掘的空間十分巨大。三年前,射洪縣一群微電影愛好者拍攝的微電影《轎頂山的孩子》在土豆、騰訊、優酷等播放視頻上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強烈關注。安居公安局拍攝的微電影《家》講述了分局觀音派出所警營留守兒童之家關愛資助孤兒孫小武的學習和生活,孫小武成功考上大學的感人故事,也引起了觀眾的共鳴。還有安居國稅局拍攝的營改增主題微電影《幸福前規則》,通過影片生動展現了稅務幹部在「營改增」期間的工作和生活,真實反映了國地稅幹部為改革順利實施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喻示「營改增」政策是納稅人幸福前的新納稅規則。查小平說,微電影將來的發展方向依然是圍繞遂寧人身邊的人或事,圍繞遂寧的風景和特色文化,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來傳播各類主題。
查小平表示,要進一步發展微電影,首先就要抓好微電影的創作人才、拍攝、表演、後期製作人才的引進和儲備。他以《雙笙戀》為例進行了說明,整個故事進行了不少於10次的調整,甚至推倒重來,就是為了把最佳影片呈現給觀眾。他認為,以後我們可以從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文旅學院、川劇團、雜技團等專業表演團體來引進人才,通過這些來提升影片質量。
結合遂寧旅遊發展,查小平主張與旅遊、文化等部門共同合作,可以探索在聖蓮島、靈泉廣德等景點有意識地打造微電影拍攝場地,比如民國街、唐明清時代的建築和生活場景等,既可以作旅遊景點,也可以為微電影提供場地。他還建議我市的多家部門與央視、騰訊、土豆等大型網絡公司加強交流合作,聯合創辦遂寧的微電影節,更好地發揮微電影傳播文化的功效,做成遂寧品牌。
(記者 陳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