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05:10:21 1
專利名稱: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路,具體為一種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在自動控制機械的正反轉電路中,由於設計上的不合理導致接法繁雜,用到的各元器件多,因此導致其性能上的不穩定和浪費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包括控制迴路和主迴路,在所述控制迴路和所述主迴路之間串聯著熔斷器FU和常開按鈕SBl,並聯著常開按鈕SB2和常開觸點K1M。所述控制迴路包括三相電線LI、L2、L3,三極斷路器QF,接觸器主觸點KM,火線R、
S、T,地線Dl和控制器,所述三相電線LI、L2、L3連接在所述三極斷路器QF上,所述三極斷路器QF的後端連接在所述接觸器主觸點KM上,所述火線R、S、T前端連接著所述接觸器主觸點KM,後端連接著所述地線Dl,所述火線R、S、T安裝在所述控制器中。所述主迴路包括接觸器線圈Κ0Μ0、KOMI、K0M2,延時常閉觸點KT1、KT2、KT3,繼電器K0T1、K0T2,繼電器線圈KOAU K0A2,常閉觸點KAU KA2、KA3,動合觸點K1A1,常開觸點KMl、KM2、KM3,動斷觸點KlMl、K1M2、K1M3,主線迴路上串聯著所述接觸器線圈Κ0Μ0、繼電器線圈Κ0Α2和動斷觸點Κ1Μ3,在主線迴路中並聯著兩條支路,一支路上串聯著所述常閉觸點ΚΑ3、常開觸點KMl和繼電器線圈Κ0Α1,在所述常開觸點KMl之間還並聯著所述動合觸點Κ1Α1,二支路上串聯著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1、ΚΤ2、常閉觸點ΚΑ2、動斷觸點Κ1Μ2和接觸器線圈Κ0Μ1,在所述常閉觸點ΚΑ2之間並聯著常開觸點ΚΜ3,在二支路上並聯著三條支路分路,一支路分路並聯在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1、ΚΤ2之間,上面串聯著延時常閉觸點ΚΤ3和繼電器Κ0Τ2,二支路分路上串聯著所述繼電器KOTl,三支路分路並聯在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2和常閉觸點ΚΑ2之間,上面並聯著所述常閉觸點ΚΑ1、動斷觸點KlMl和接觸器線圈Κ0Μ2,在所述常閉觸點KAl之間並聯著所述常開觸點ΚΜ2。所述控制器上由左至由右依次設有七個控制開關FOR、XI、X2、X3、X4、X5和C0M,在所述七個控制開關內均設有常開觸點。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接法簡易,元器件少,性能穩定,節約成本,便於操作。
圖I為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包括控制迴路和主迴路,在所述控制迴路和所述主迴路之間串聯著熔斷器FU和常開按鈕SBl,並聯著常開按鈕SB2和常開觸點K1M。所述控制迴路包括三相電線1^1、1^2、1^3,三極斷路器0 ,接觸器主觸點KM,火線R、
S、T,地線Dl和控制器,所述三相電線LI、L2、L3連接在所述三極斷路器QF上,所述三極斷路器QF的後端連接在所述接觸器主觸點KM上,所述火線R、S、T前端連接著所述接觸器主觸點KM,後端連接著所述地線Dl,所述火線R、S、T安裝在所述控制器中。 所述主迴路包括接觸器線圈Κ0Μ0、KOMI、K0M2,延時常閉觸點KT1、KT2、KT3,繼電器K0T1、K0T2,繼電器線圈KOAU K0A2,常閉觸點KAU KA2、KA3,動合觸點K1A1,常開觸點KMU KM2、KM3,動斷觸點K1M1、K1M2、K1M3,主線迴路上串聯著所述接觸器線圈Κ0Μ0、繼電器線圈Κ0Α2和動斷觸點Κ1Μ3,在主線迴路中並聯著兩條支路,一支路上串聯著所述常閉觸點ΚΑ3、常開觸點KMl和繼電器線圈Κ0Α1,在所述常開觸點KMl之間還並聯著所述動合觸點Κ1Α1,二支路上串聯著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1、ΚΤ2、常閉觸點ΚΑ2、動斷觸點Κ1Μ2和接觸器線圈Κ0Μ1,在所述常閉觸點ΚΑ2之間並聯著常開觸點ΚΜ3,在二支路上並聯著三條支路分路,一支路分路並聯在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1、ΚΤ2之間,上面串聯著延時常閉觸點ΚΤ3和繼電器Κ0Τ2,二支路分路上串聯著所述繼電器Κ0Τ1,三支路分路並聯在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2和常閉觸點ΚΑ2之間,上面並聯著所述常閉觸點ΚΑ1、動斷觸點KlMl和接觸器線圈Κ0Μ2,在所述常閉觸點KAl之間並聯著所述常開觸點ΚΜ2。所述控制器上由左至由右依次設有七個控制開關FOR、XI、X2、X3、X4、X5和C0M,在所述七個控制開關內均設有常開觸點。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包括控制迴路和主迴路,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控制迴路和所述主迴路之間串聯著熔斷器FU和常開按鈕SB1,並聯著常開按鈕SB2和常開觸點K1M。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迴路包括三相電線LI、L2、L3,三極斷路器QF,接觸器主觸點KM,火線R、S、T,地線Dl和控制器,所述三相電線L1、L2、L3連接在所述三極斷路器QF上,所述三極斷路器QF的後端連接在所述接觸器主觸點KM上,所述火線R、S、T前端連接著所述接觸器主觸點KM,後端連接著所述地線Dl,所述火線R、S、T安裝在所述控制器中。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主迴路包括接觸器線圈ΚΟΜΟ、KOMI、K0M2,延時常閉觸點KT1、KT2、KT3,繼電器K0T1、K0T2,繼電器線圈K0A1、K0A2,常閉觸點KA1、KA2、KA3,動合觸點KlAl,常開觸點KM1、KM2、KM3,動斷觸點K1M1、K1M2、K1M3,主線迴路上串聯著所述接觸器線圈ΚΟΜΟ、繼電器線圈Κ0Α2和動斷觸點Κ1Μ3,在主線迴路中並聯著兩條支路,一支路上串聯著所述常閉觸點ΚΑ3、常開觸點KMl和繼電器線圈Κ0Α1,在所述常開觸點KMl之間還並聯著所述動合觸點Κ1Α1,二支路上串聯著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1、ΚΤ2、常閉觸點ΚΑ2、動斷觸點Κ1Μ2和接觸器線圈Κ0Μ1,在所述常閉觸點ΚΑ2之間並聯著常開觸點ΚΜ3,在二支路上並聯著三條支路分路,一支路分路並聯在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1、ΚΤ2之間,上面串聯著延時常閉觸點ΚΤ3和繼電器Κ0Τ2,二支路分路上串聯著所述繼電器KOTI,三支路分路並聯在所述延時常閉觸點ΚΤ2和常閉觸點ΚΑ2之間,上面並聯著所述常閉觸點ΚΑ1、動斷觸點KlMl和接觸器線圈Κ0Μ2,在所述常閉觸點KAl之間並聯著所述常開觸點ΚΜ2。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器上由左至由右依次設有七個控制開關FOR、XI、X2、X3、X4、X5和COM,在所述七個控制開關內均設有常開觸點。
專利摘要自動控制正反轉電路,包括控制迴路和主迴路,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控制迴路和所述主迴路之間串聯著熔斷器FU和常開按鈕SB1,並聯著常開按鈕SB2和常開觸點K1M。本實用新型,接法簡易,元器件少,性能穩定,節約成本,便於操作。
文檔編號H02P1/40GK202602573SQ20122024418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胡江南 申請人:江西星海特科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