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4:13:11 1
專利名稱: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訓練器械,尤其涉及一種活動框架揚升時,可防止循環帶下滑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
背景技術:
如圖5及圖6所示,為現有的一種爬山機,其是在一基座81的兩側向上延伸設有二扶手82以及一面板83,該基座81後端樞設有一擺動架84。該擺動架84的板體86上循環繞設有一循環帶85,藉助驅動裝置(圖中未示)帶動該循環帶85循環轉動;該擺動架84兩側與該基座81兩側之間分別設有一電動螺杆組9。通過該二電動螺杆組9同步伸縮動作而帶動該擺動架84變化其揚角,以便進行爬山訓練的運動。
然而前述的結構中,擺動架84由電動螺杆組9驅動揚升至一定高度時,驅動循環帶85循環轉動的馬達(圖中未示),因操作者的重量大於循環帶85與板體86間的磨擦力,而使得循環帶85容易下滑,而造成操作者每踩踏一步即迅速往下滑一次,爬山速度無法維持,使得爬山的訓練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前述現有的爬山機結構實有加以改進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的爬山機存在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藉助阻力結構在擺動框架揚升時,阻力結構的磨擦片與馬達的飛輪產生磨擦,間接對下滑的循環帶形成阻力,能夠維持循環帶的速度,以達到爬山機的爬山訓練效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底部框架,其一端定義為前端,另一端定義為後端,其上還設有一供驅動下述擺動框架前端上揚的升揚機構;一擺動框架,是樞設於所述底部框架的後端,其上平設一板體,該板體繞設一供行走的循環帶,該循環帶由設於該擺動框架樞接端底部的馬達驅動,該馬達具有一飛輪,該擺動框架在所述馬達的前側具有一樞接座及一固定座;一阻力結構,其上的一磨擦片樞設於所述樞接座上,該磨擦片的一側抵靠於所述馬達的飛輪上,而該磨擦片具有一連動部,該連動部連接一拉伸彈簧及一拉鎖的一端,該拉伸彈簧的另一端則連接於固定杆的固定座;該連動部連接一拉鎖的一端,該拉鎖的另一端固設於該底部框架的後端。
前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中底部框架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一立架,二立架上組設二扶手與一面板。
前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中連動部上具有一第一孔及第二孔,該第一孔連接所述拉伸彈簧;該連動部的第二孔連接所述拉鎖。
前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中拉鎖的另一端是以一調整結構與所述底部框架結合。
前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中調整結構具有一外螺紋部,該外螺紋部是螺設於一調整座上,該調整座具有一與該外螺紋部相螺合的內螺紋部。
本實用新型藉助阻力結構在擺動框架揚升時,阻力結構的磨擦片與馬達的飛輪產生磨擦,間接對下滑的循環帶形成阻力,能夠維持循環帶的速度,以達到爬山機的爬山訓練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阻力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活動框處於平置狀態,阻力結構的磨擦片未觸及馬達飛輪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活動框處於揚升狀態,阻力結構的磨擦片已觸及馬達飛輪,並藉助產生磨擦力的示意圖圖5是現有的爬山機的外觀示意圖圖6是現有的爬山機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
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包括有一底部框架1,該底部框架1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一立架10,該底部框架1的一端定義為前端,且於二立架10上組設二扶手11與一面板12,該面板12是延伸至前端上方位置。
上述底部框架1的另一端定義為後端,該底部框架1的後端樞設有一擺動框架2,該底部框架1上還設有一揚升機構(圖中未示),該揚升機構可驅動該擺動框架2前端揚升。該擺動框架2上平設一板體23,該板體23則繞設一供行走的循環帶21。該循環帶21由設於該擺動框架2樞接端底部的馬達3驅動,該馬達3具有一飛輪31。另,該擺動框架2在該馬達3一側具有一固定杆22,該固定杆22上設有一阻力結構4,該固定杆22上具有一樞接座221及一固定座222,該樞接座221樞設有阻力結構4的一磨擦片41,該磨擦片41的一側可抵靠於該馬達3的飛輪31上,而該磨擦片41具有一連動部411,該連動部411上具有一第一孔412及第二孔413,該第一孔412連接一拉伸彈簧42的一端,而該拉伸彈簧42的另一端則連接於該固定杆22的固定座222。另,該連動部411的第二孔413連接一拉鎖43的一端,而該拉鎖43的另一端連結一調整結構44,該調整結構44具有一外螺紋部441,該外螺紋部441螺設於一調整座45上,該調整座45具有一與外螺紋部441相螺合的內螺紋部451,而該調整座45是固設於該底部框架1的後端。
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首先使該擺動框架2前端處於未形成揚升狀態(如圖3所示),該擺動框架2的循環帶21由該馬達3帶動循環移動,該阻力結構4的磨擦片41未觸及該馬達3的飛輪31,故該馬達3未受該阻力結構4的阻力而平順移動。
當該擺動框架2前端受揚升機構驅動,而處於揚升狀態(如圖4所示),且達達到一定角度時,操作者踩踏在循環帶21上,因該操作者的重量大於循環帶21與板體23間的磨擦力,而使得該循環帶21處於容易下滑狀態。本實用新型通過該擺動框架2前端揚升時,該馬達3與該阻力結構4皆以該擺動框架2的樞接位置為中心轉動。但該拉鎖43的長度固定,且該調整座45不以該擺動框架2的樞接位置為中心轉動,而該馬達3在揚升後,與該調整座45的距離變大,間接使該拉鎖43對該磨擦片41形成拉扯狀態,並使該磨擦片41以該固定杆22上的樞接座221為中心樞轉,該磨擦片41即可觸及該馬達3的飛輪31,並藉助二者間所產生的磨擦力以阻止該循環帶21下滑,使馬達3的預定轉速得以維持,以達到爬山機的爬山訓練效果。另外,本實用新型的阻力結構4藉由該調整結構44的作用,以調整拉鎖43的長度,並藉以控制磨擦片41與飛輪31的磨擦阻力,以符合不同速度或操作者重量的需求。
綜合上述,本實用新型通過阻力結構4在該擺動框架2揚升時,該阻力結構4的磨擦片41與馬達3的飛輪31產生磨擦,間接對下滑的循環帶21形成阻力,能夠維持循環帶21的速度,以達到爬山訓練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底部框架,其一端定義為前端,另一端定義為後端,其上還設有一供驅動下述擺動框架前端上揚的升揚機構;一擺動框架,是樞設於所述底部框架的後端,其上平設一板體,該板體繞設一供行走的循環帶,該循環帶由設於該擺動框架樞接端底部的馬達驅動,該馬達具有一飛輪,該擺動框架在所述馬達的前側具有一樞接座及一固定座;一阻力結構,其上的一磨擦片樞設於所述樞接座上,該磨擦片的一側抵靠於所述馬達的飛輪上,而該磨擦片具有一連動部,該連動部連接一拉伸彈簧及一拉鎖的一端,該拉伸彈簧的另一端則連接於固定杆的固定座;該連動部連接一拉鎖的一端,該拉鎖的另一端固設於該底部框架的後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部框架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一立架,二立架上組設二扶手與一面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連動部上具有一第一孔及第二孔,該第一孔連接所述拉伸彈簧;該連動部的第二孔連接所述拉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拉鎖的另一端是以一調整結構與所述底部框架結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調整結構具有一外螺紋部,該外螺紋部是螺設於一調整座上,該調整座具有一與該外螺紋部相螺合的內螺紋部。
專利摘要一種具阻力結構的爬山機,包括一底部框架,其一端定義為前端,另一端定義為後端,其上還設有一供驅動擺動框架前端上揚的升揚機構;一擺動框架,是樞設於底部框架的後端,其上平設一板體,該板體繞設一供行走的循環帶,該循環帶由設於該擺動框架樞接端底部的馬達驅動,該馬達具有一飛輪,該擺動框架在馬達的前側具有一樞接座及一固定座;一阻力結構,其上的一摩擦片樞設於樞接座上,該摩擦片的一側抵靠於馬達的飛輪上,而該摩擦片具有一連動部,該連動部連接一拉伸彈簧及一拉鎖的一端,該拉伸彈簧的另一端則連接於固定杆的固定座;該連動部連接一拉鎖的一端,該拉鎖的另一端固設於該底部框架的後端。其在活動框架揚升時,可防止循環帶下滑。
文檔編號A63B22/02GK2717483SQ200420029259
公開日2005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30日
發明者鄭加祥 申請人:鄭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