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洛賓和前妻的情怨及女兒的由來(王洛賓兒子揭秘在那遙遠的地方幕後的創作故事)
2023-07-21 20:03:34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
都要回頭留戀的張望
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創作於1939年,是王洛賓先生最著名的代表作。優美的旋律已融入幾代人的血脈和心底,至今眷眷不忘,甚至它被外國友人視作中華民族的音樂圖騰,影響深廣。
此刻,也許年輕的你對這首歌,甚至是對「西部歌王」王洛賓,還知之寥寥。今晚的「回聲」,就從這首歌說起,它會帶你去熟悉那一段遙遠的輝煌,去瞻望「西部歌王」綻放的芳華時代。
壹
前解放軍總政歌舞團著名詞作家,國家一級編劇李幼容先生首先登場,他與王洛賓是戰友更是知己,有著長達三十幾年的老交情。談起老友他贊不容口,他能細數王洛賓所取得的各項卓絕成績。他還告訴我們,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就曾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這是近代中國作曲家最高的一個榮譽。他本人對這首歌更是頗為優愛,幾句言淺意深的總結,讓大家豁然開朗,到底他是怎麼說的呢?一起去節目裡一探究竟吧。
貳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我們音樂百花園中不可或缺的瑰寶,被贊為「藝術裡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是唱遍全世界,享譽海內外的佳作。多少年來,無數名家對它進行改編或者翻唱,各類版本也是不勝枚舉,有識之士對它的喜愛從未止步,國家一級演員周煒就是這首歌的忠實粉絲。現場,他的深情演繹,讓每一個人思緒迴旋,閉上眼睛就仿佛已經聞到了那個年代的氣息。
叄
王洛賓先生的一生悲喜交織。他史詩般輝煌的作品,有過無數的光環和榮耀。但其命運卻多舛,歷經過常人難以想像、忍受的遭遇和罹難。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他最珍視的作品,應該是歌中有著絢爛多姿、雋永動人的故事吧。
王洛賓先生的兒子王海成先生,帶著父親的手稿站上舞臺,他告訴我們,父親創作或搜集、改編的每一首歌的背後都隱藏著一段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的逸聞趣事,而《在那遙遠的地方》就是被一根羊鞭子抽出來的。
夕陽下,亭亭玉立的姑娘,明媚的笑臉,火熱的眼波,輕輕打在身上的皮鞭,構成了王洛賓創作的豐沛靈感,《在那遙遠的地方》就這樣完美的誕生了。
王洛賓與卓瑪的傳奇故事一直讓人神秘莫測,那個用皮鞭抽打在「西部歌王」身上的藏族姑娘究竟是誰?現實中確有其人嗎?姑娘的家又在哪裡……王海成先生將親自為大家揭開迷霧。是傳說還是事實,馬上見分曉。
肆
如果說歌曲中的好姑娘永遠留在了那遙遠的地方,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有人則跨越遙遠,拉近彼此,成為了最親密的愛人,他們就是周小林和殷潔,也被稱為鮮花山谷的谷主。在1200畝的花田裡,開出的不僅是鮮花,更是愛情最好的樣子,今晚,這對60後夫妻把詩和遠方說給你聽……
伍
完美的愛情不僅可以生長在鮮花山谷,也可以廝守在風沙漫天的邊境線。他們為致敬《在那遙遠的地方》而來,這是首影響他們一生的歌曲,而他們的故事則讓每一位觀眾肅然起敬。
馬軍武作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民兵,19歲開始駐守在邊境線哨所,一守就是31年,戍守邊疆的他質樸、堅毅,他說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他每天要行走21公裡, 31年間總長度可以跨越地球7圈,走壞了600多雙膠鞋。在這期間唯一陪伴他的人就是妻子張正美,他們以哨所為家,巡邊、守水、護林,夫妻倆守護的邊防哨所被稱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
多年來,由於生活環境極其艱苦,不善言辭的馬軍武心中滿滿都是對妻子的感激和虧欠,想說又說不出口,借著這方舞臺,他會說些什麼呢?有一件事他想為妻子做但是久久未能如願,因此一直耿耿於懷,這會是什麼呢?開朗樂觀的妻子不懼惡劣的環境,困苦的生活,但又為何淚灑舞臺?他們的故事就在今晚對你說……
可能越是危險,越是艱難,越是坎坷錘鍊出來的夫妻,他們的愛情才會像鑽石一般的閃耀。今天,我們要感謝王洛賓先生的這首經典之作,它不僅給我們帶來一種美好的聽覺,更能鼓舞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用這樣美好的愛情來建造自己的家園。
凡是影響人至深的作品,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今晚20:30,就讓我們在這兩個不同的愛情故事裡,去重新感受這首《在那遙遠的地方》吧!
報名郵箱
「回聲」提示
《回聲嘹亮》節目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典音樂廣播(北京調頻FM101.8)《佳音時間》每周五14:00播出。央廣網www.cnr.cn、中國廣播app「經典音樂廣播」,同步在線播出。更多節目資訊,請關注央視綜藝、央廣經典音樂廣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