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的製作方法
2023-07-22 14:56:2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一種建築材料,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對建築外牆起到維護、 保溫、構造作用的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
背景技術:
目前建築外牆安裝的保溫裝飾板有一種是設有面板和保溫層,這種裝飾 板的保溫層需要現場發泡加工,工作效率低。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通常採用 工業化生產,這類保溫裝飾板設有面板、保溫層和底板,通過工業化連續 生產線將面板、保溫層和底板壓合在一起,再將工業化生產的大片板材裁成 便於施工的小板塊,現場拼合併固定在建築物外牆上,在牆體外形成大面積 的保溫裝飾板幕牆,保溫裝飾板本身有保溫性能,在保溫裝飾板板塊相互拼 合的縫隙部位,也要採取保溫措施,才能保證整個幕牆的保溫性能。
參見圖l,這是一種單層鋁板(無背板)板塊拼合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在相鄰板塊(Al、 A2)斷面之間的拼合縫裡,最外層是耐候密封膠(7), 密封膠裡部是保溫材料(8),其不足之處是最外層的密封膠(7)兩側分 別與相鄰板塊斷面粘合連接,而兩側具有防水功能的板塊面板(1)截面很 薄,只有0.6 1.5毫米厚,無法形成有效的粘合,容易產生脫膠漏水情況, 而潮氣和水氣滲入到內部的保溫材料(8)裡,即會使保溫性能大為降低, 並會加速保溫材料的老化,縮短使用壽命。
圖2是一種常用折邊形式的單層鋁板,所示拼合部位結構即在板塊四 周側折成邊板(la),轉接固定件(9),拼合縫最外層的密封膠(7)與兩 側的邊板(la)粘合連接,由於密封膠與兩側具有防水功能的邊框可以有較 大的粘合接觸面,所以可提高該部位的密封性,防止外部水、潮氣的滲入, 提高了板塊拼合部位的密封防水保溫性能。其不足之處是為了達到保溫效 果,目前採取的辦法有兩種 一是在現場施工時將保溫層粘貼在鋁板背面或將
保溫層塞釘在鋁板與牆的空腔裡.二是按現場需要規格大小在工廠裁成不同 規格的板型,先折邊成盒型,再採用聚氨脂單模夾發泡工藝,注成複合板型, 工序複雜,不能流水作業。
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有採用流水生產複合保溫裝飾板的,但是只能單向 流水生產,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邊對縱向邊進行折邊包邊,擋住保溫層,但對 橫向裁切產生的斷面不能自動包邊,只能在裁成板塊後再行加工,加工時要 掏空邊緣的保溫芯板,再把面板彎折向下護住斷面,加工麻煩,且造成板材 資源的浪費,而且由於這種邊框本身通常是導熱係數較高的金屬材料,對內 部無隔熱作用,所以還是會影響板塊拼合部位的保溫性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工業化大生產、便於安 裝、能提高保溫裝飾板拼合安裝後密封防水保溫性、增加保溫裝飾板鋼度和 強度,並降低材料損耗的用於保溫裝飾板的邊框。
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參見實施例圖)本實用新型設有可與 保溫裝飾板斷面貼合連接的邊框壁(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邊框壁(6)
是由底部的塑料型材(61)與上部的金屬型材(62)組成的斷橋隔熱複合式 型材邊框壁,金屬型材下部與塑料型材上部通過凸凹面(62c)相互過盈配 合嵌合連為一體,邊框壁(6)下部設有向內拐90度的塑料型材底面 (61b)。
進一步方案是所述型材邊框壁(6)靠近上端部分的金屬型材外側壁
(62b)向上端方向厚度漸縮。
再進一步方案是所述金屬型材(62)通過外側下部縱向排列的凸凹 面(62c)與塑料型材(61)內側上部的對應凸凹面相互過盈配合嵌合為一 體。
本實用新型可粘貼到裁成板塊的半成品保溫裝飾板的斷面上(參見圖 4),形成保溫裝飾板成品,貼有本實用新型邊框的保溫裝飾板成品可直接 用於現場施工,拼合保溫裝飾板幕牆,參見圖5,施工時,向裝飾板拼合縫
隙填入保溫材料(8)後,在縫隙開口部位塗上密封膠(7),此時密封膠兩 側分別與相鄰裝飾板型材邊框的金屬型材的外側面(62b)粘合連接,由於 密封膠可以與兩側金屬型材有較大的有效粘合面積,提高了拼合部位的密封 防水和保溫性能,可延長內部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而且由於型材邊框裡側 是塑料型材,具有斷橋隔熱作用,進一步提高了拼合部位的保溫性能。
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工業化生產,將其作保溫裝飾板斷面的邊框,可使 保溫裝飾板在現場施工時省去了開槽折邊的工序,減少了板材損耗,省工省 時,施工方便,並可提高保溫裝飾板拼合部位的密封防水保溫性能,延長板 內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同時增加了保溫裝飾板的鋼度和強度。
圖l、現有保溫幕牆板單層鋁板斷面外露式拼合部位結構示意圖 圖2、現有保溫幕牆板斷面設有折邊la的單層鋁板拼合部位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l結構示意圖 圖4、圖3所示實施施例型材邊框6截面示意圖 圖5、用實施例l安裝保溫裝飾板幕牆的拼合部位結構示意圖 圖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圖7、用實施例2作邊框的保溫裝飾板結構示意圖 圖8、用實施例2安裝保溫裝飾板幕牆的拼合部位結構示意圖 1-面板2-底板3-保溫芯板5-粘合劑6-型材邊框61-塑料型材 62-金屬型材7-密封膠8-保溫材料9-轉接固定件10-龍骨11-牆體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
本例型材邊框結構為(圖3):邊框壁6是硬聚氯乙稀塑料鋁合金複合型 材,下部是硬聚氯乙稀塑料型材61,上部是鋁合金金屬型材62,金屬型材62 通過外側下部縱向排列的凸凹面62c與塑料型材61上部內側的對應凸凹面相 互過盈配合嵌合為一體,縱向排列的凸凹面可加大金屬型材與塑料型材的嵌 合面積,使二者結合得更牢固。
邊框壁6靠近上端部分的金屬型材外側壁62b向著上端方向厚度漸縮, 這樣更利於密封膠7能牢固地附著在金屬型材上(圖5),並可在塗上密封膠 後,便於覆蓋金屬型材端部的暴露部分。
邊框壁6底部設有向內拐度的塑料型材底面61b
邊框壁6內側壁是與保溫裝飾板斷面的粘合面,所以上部的金屬型材內 側壁62a與下部的塑料型材內側壁61a在同一平面上。
硬聚氯乙稀塑料型材61與鋁合金型材62均可工業化生產,然後通過機 械壓合使二者凸凹面相互過盈配合嵌合在一起。
圖4是將本例邊框粘合到裁成板塊的半成品保溫裝飾板的斷面上的結構 示意圖,塑料型材底面61b貼在裝飾板底板2上,定到定位作用,邊框壁上端 與保溫裝飾板面板平齊,邊框壁通過粘合劑5與保溫裝飾板斷面粘合連接。 將型材邊框粘結到裝飾板的四個斷面上後,可使保溫裝飾板的面板1和底板2 形成一個整體,從而保證鋁板幕牆縫隙在塗注密封膠時能有足夠大的有效粘 結面積而達到防水和密封要求。
本例型材邊框拉伸強度大於30Mpa,邊框上可任意開槽和鑽孔採用掛件 或轉接件與不同的幕牆構造體系進行可靠的連接。圖5是用圖4所示保溫裝飾 板安裝保溫裝飾幕牆的拼合部位結構示意圖在相鄰裝飾板拼合縫隙裡填充 有保溫材料8,縫隙前開口部位塗有耐候密封膠7,從後部伸進縫隙的轉接固 定件9前端的橫杆兩端分別穿過兩側的型材邊框6插到對應側裝飾板的保溫芯 板3裡,轉接固定件9後端通過螺釘固定在牆體11的龍骨10上。
採用本例作邊框的保溫裝飾板具有完全的斷橋隔熱保溫功能,其導熱系 數在O. 022 W/(m. K)。
實施例2
參見圖6,與實施例l不同的是本例邊框壁6底部設有與塑料型材底面 61b呈180度的反向延伸面,該延伸面端部向上拐90度,形成開口向上的安裝 定位槽61c。
圖7是以本例作邊框的保溫裝飾板結構示意圖,邊框壁6通過粘合劑5與
保溫裝飾板斷面粘合連接。
安裝定位槽61c的功能見圖8所示,在相鄰裝飾板的拼合縫隙裡,U型轉 接固定件9兩臂分別插入兩側型材邊框底部的安裝定位槽61c裡,再用螺釘穿 過轉接固定件9和牆體龍骨10,即可將裝飾板固定在牆體上,拼合成保溫裝 飾幕牆。
這種結構具有結構簡單、便於安裝的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設有可與保溫裝飾板斷面貼合連接的邊框壁(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邊框壁(6)是由底部的塑料型材(61)與上部的金屬型材(62)組成的斷橋隔熱複合式型材邊框壁,金屬型材下部與塑料型材上部通過凸凹面(62c)相互過盈配合嵌合連為一體,邊框壁(6)下部設有向內拐90度的塑料型材底面(61b)。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其特徵在於 所述型材邊框壁(6)靠近上端部分的金屬型材外側壁(62b)向上端方向厚 度漸縮。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其特徵在於 所述金屬型材(62)通過外側下部縱向排列的凸凹面(62c)與塑料型材(61) 內側上部的對應凸凹面相互過盈配合嵌合為一體。
4、 根據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其特徵 在於所述邊框壁(6)底部設有與塑料型材底面(61b)呈180度的反向延 伸面,該延伸面端部向上拐90度,形成開口向上的安裝定位槽(61c)。
5、 根據權利要求l、 2或3所述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其特徵 在於所述的塑料型材(61)是硬聚氯乙烯塑料型材,所述的金屬型材(62) 是鋁合金金屬型材。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塑料型材(61)是硬聚氯乙烯塑料型材,所述的金屬型材(62)是鋁 合金金屬型材。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保溫裝飾板的斷橋隔熱邊框,設有可與保溫裝飾板斷面貼合連接的邊框壁(6),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邊框壁(6)是由底部的塑料型材(61)與上部的金屬型材(62)組成的斷橋隔熱複合式型材邊框壁,金屬型材下部與塑料型材上部通過凸凹面(62c)相互過盈配合嵌合連為一體,邊框壁(6)下部設有向內拐90度的塑料型材底面(61b)。用本實用新型作邊框的保溫裝飾板能實現工業化生產,便於施工安裝,具有斷橋隔熱功能,並可提高保溫裝飾幕牆縫隙的密封、防水、保溫性能,增加裝飾板的鋼度和強度,延長板內保溫材料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E04F13/075GK201184027SQ20082000312
公開日2009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8日
發明者程發明, 程新明 申請人:程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