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喜主演的電影好看嗎(這部電影是導演寫給金敏喜的情書吧)
2023-07-11 04:29:31 2
導演都有自己的繆斯女神,這在導演界並不奇怪。
姜文有周韻,他的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一步之遙》,《讓子彈飛》,《邪不壓正》中都有她。
雖不全是主角,但都是個性鮮明的角色。
而賈樟柯對趙濤則更是偏愛,《站臺》,《三峽好人》,《天註定》,《山河故人》,《江湖兒女》·····
她都是雷打不動的女主角。
在韓國,被譽為韓國作家電影第一人,是韓國90年代獨立電影的領頭人,宗師一般存在的洪常秀導演。
更是對自己的繆斯女神金敏喜甚是偏愛。
自2015年的《這時對,那時錯》開始,兩人已在7年間合作8部電影,拿下4座柏林銀熊獎盃。
今年更是憑藉新片一舉奪得了第72屆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小說家的電影》
對於這部片子,對於這對組合而言,都陷入兩極化。
愛的人特別愛,恨的人也特別恨。
與姜文周韻,賈樟柯趙濤,這兩對名正言順的導演與女明星的天作之合不同,洪常秀與金敏喜地結合,從一開始就背負罵名。
當小三,破壞家庭,插足婚姻。
這在家庭觀念極重的韓國來說,即使是貴為柏林影后,這依舊是最大的醜聞。
但兩人卻絲毫不在意,並且越愛越深。
甚至用電影來述說著他們的故事,把出軌的故事拍成了絕美電影。
在《獨自在夜晚的海邊》中就講述了女演員英熙因為和中年導演出軌的事被曝光,不得不遠走國外獨自生活。
而在新片《小說家的故事》裡,洪常秀也再次借角色之口說了自己要說的話。
面對全網都在為金敏喜由於與自己戀愛而「無戲可拍」,「倍感可惜」的時候。
在電影中,他讓金敏喜本色出演,同樣也是一位頂級的女演員,當她說出自己不再拍戲的時候,對面的導演深表可惜········
他借小說家李慧英的角色回懟道: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她想要的生活,你覺得她是個小孩子嗎?
如果她選擇了她的道路並為之開心,我們應該尊重她。
浪費?你知道那個詞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她在做的事情是錯的,或者她生活的方式是錯的,你怎麼可以對一個成年人這樣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討厭的東西,那都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對賺錢感興趣。
你得承認這點。
怎麼能說可惜呢?自己的人生當然要自己珍惜,難道她應該繼續為了賺錢拍電影,才算過得好嗎?
你是覺得這個可惜嗎?
顯然,小說家李慧英是打心眼裡賞識女演員的,她覺得她就是自己的繆斯女神。
原本她已經不打算寫作了,但是在偶然間遇到女演員之後,她頓時想拍一部電影了。
而這部電影的內容也很簡單,就是拍女演員與丈夫的生活日常。
演員在電影裡所遇見的人也是,演員能感受到深層情感的人,兩個人之間自然而然的情感,那種感情,眼神和姿勢,用鏡頭去記錄下來。
所有的都是輕鬆的 ,所有的都是真實的。
在觀看此片時,肯定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這是一個紀錄片嗎?
洪常秀再次借李慧英的角色回答道:
不是,他並不想拍紀錄片,而是想拍一部有故事的電影,而這個故事由自己來寫。
縱觀他所有的電影,幾乎都是他自編自導,正如他所言,故事得由自己來寫。
但對於很多人來講,《小說家的電影》的故事太單薄了。
影片講述的就是,中年女小說家在公園散步時偶遇女演員,然後邀請對方和自己共同創作電影短片的故事。
整部影片都是在散步,好友相聚,喝酒,聊天之類的畫面中度過,完全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
就連電影中的詩人都在吐槽:
這是不是太隨意了,難道不需要一些吸引人的故事嗎?
故事要有情節。
面對這樣的質疑聲,金敏喜所飾演的女演員則回應道:
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種事情真的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是的,在本片中生活性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詞,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
就像本片所言:所有東西都得是舒適的,所有東西都得是真實的。
你明顯感受得到,金敏喜在本片中更大氣,自然,生動了,而洪尚秀也更溫柔,更包容,更隨和了。
他們在這部電影裡,釋放出的能量也是最真實的。
有人說,這部電影全程都是黑白的,很沒有意思,但其實並不是。
縱觀影史,黑白電影,在最後時刻有了色彩都會令人印象深刻,也給影史留下濃重的一筆。
《辛德勒的名單》中那一抹紅色,是電影中唯一的顏色,有多少人被這紅色給震撼住了。
這抹紅色,象徵著戰爭的可怕與殘忍。
姜文電影《鬼子來了》裡,最後那顆被上色的人頭,再加上最後他那一絲笑容,更顯悲涼。
這在黑白電影中,都太有印記了。
而在《小說家的電影》裡,洪常秀也在最後用了顏色來見證了他們的愛情。
這最後的色彩象徵著浪漫。
用網友的話來講:
這是用拍電影的方式去講一個拍電影的故事,最容易不經意間流露出真實的感情。
在電影結尾,小說家的電影拍出來了,電影中是女演員與雕塑家丈夫的故事,但我們都知道,鏡頭的另一邊是洪常秀在拍攝。
鏡頭裡,金敏喜在公園裡摘下一些小花,笑容可愛,像個少女一樣,嘴裡哼著婚禮進行曲向持著攝影機的洪常秀款款走來·····
新娘來了。
他說「我愛你」,她說「我也愛你。」
有人說,這部電影是「洪常秀送給金敏喜的浪漫情書。」
但在廠長看來,這是他在用電影的語言給金敏喜那個不可能的婚禮吧,新娘在鏡前,新郎在鏡後。
她問他,用彩色拍的嗎?他說不是,她說太可惜了,這些花很好看呢。
緊接著鏡頭一轉,就變成了彩色的了,這就是愛。
拍電影的念頭因你而起,分明的黑白隨你而褪去。
全片黑白,最後因為金敏喜的一句話而有了色彩,這是他給她最明目張胆的愛。
有人說,這樣的感情不道德。
但在電影的世界裡,他們二人從不玷汙電影兩個字。
就像網友所說的那樣:
我家敏喜不拍其他導演的電影,但輪不到你來可惜。
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的創作,靈感也許只是一瞬野花的彩色,我們就喜歡在鏡頭前後相互示愛,隨便玩玩結構就拿大獎。
而柏林電影節給金敏喜的頒獎詞就是最好的證明:
「她既是演員,也是藝術家,你不能停止注視她。」
而對於她這樣的女子,李敖就曾說過這樣一段最恰如其分的形容:
「她們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
她們身上渾然天成的氣質讓男人永遠無法抗拒。
道德與藝術的碰撞,博弈似乎從未停止過,藝術是無罪的,不能因為人性的「汙點」而抹殺了一切與之相關的藝術的價值和意義。
至少,還有不少人因為看了這部電影,而感到幸福。
這可能就是電影存在的意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