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14:31:01
專利名稱: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屬於地下室結構施工【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包括護坡和地下室外牆,所述的護坡鋪砌在地下室外牆外側的土體上,呈傾斜設置,所述的護坡坡面上設置有若干個洩水孔,所述的護坡下端設置有排水溝,所述的排水溝與設置在地下室外牆底部的基礎底板相固連。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安全可靠,能夠有效避免常規擋土結構設計中的種種弊端,因地制宜,合理結合建築功能,用更少的投資費用,產生更為顯著的擋土效果,並具有較長使用壽命的擋土結構。
【專利說明】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擋土結構,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對於地下室周邊圍土的結構設計,尤其是山區、坡地以及周邊圍土高差較大時的結構設計,通常有兩種:第一種結構設計方案是「抗」,也就是讓土體直接作用在主體結構上,結構設計時考慮周圍被動土壓力的影響,同時還需要考慮因周邊土體而產生的例如抗浮、抗側力、抗滑移等一系列的問題。通常需要設置較多且截面較大的地下室外牆來抵抗周圍的被動土壓力,又因山區的地勢和環境等影響,需要通過人工挖孔灌注粧等形式的粧基礎或者需要加深地下室的開挖深度,在地下室內部通過整體的碎石回填,增加壓重等方法來抵抗因周邊土體中的地下水而引起的結構整體抗浮、抗滑移問題。這種方案因人工挖孔灌注粧的開挖或基礎的深挖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加大的破壞;第二種結構設計方案是「隔」,也就是在主體結構周圍採用擋土牆方式將土體與主體結構隔離開,避免土體與主體結構的直接接觸,結構設計時不考慮周圍被動土壓力的影響,通常當周邊圍土較高時,用於隔開土體的擋土牆,截面較大,因此而產生的經濟費用較大,同時因擋土牆與主體結構本身並不相連,兩者之間的縫隙通常難以合理處理,此外,擋土牆本身需要在中間設置排水孔,這些排水孔排出的水直接作用在主體結構的周邊,又因擋土牆與主體結構的縫隙不能太大,從而會引起主體結構周邊出現發黴現象,如果長時間不能得到合理的清理,或因周邊縫隙堵塞等引起通風不暢,出現發臭現象,則會影響建築本身的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0003]1.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常規擋土方法弊端較大,經濟性及實用性較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採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施工方便,有效避免了常規擋土結構設計中的種種弊端,因地制宜,合理結合建築功能,用更少的投資費用,而產生了更為顯著的擋土效果,還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0005]2.技術方案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000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包括護坡和地下室外牆,所述的護坡鋪砌在地下室外牆外側的土體上,呈傾斜設置,所述的護坡坡面上設置有若干個洩水孔,所述的護坡下端設置有排水溝,所述的排水溝與設置在地下室外牆底部的基礎底板相固連。
[0008]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護坡上間隔設置有肋條組和伸縮縫,所述的肋條組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肋條,且每個肋條下表面均延伸出兩個加強凸起,所述的伸縮縫貫通於護坡的上下兩端,縫寬大約為20mm。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護坡為漿砌毛石護坡,且其底部設置有碎石墊層。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護坡坡度為1:1。
[0011]更進一步地,所述的若干個洩水孔的進口處均設置有無紡土工布反濾層,所述的無紡土工布反濾層下設置有級配碎石堆。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的最下方的洩水孔底部設置有粘土隔水層。
[0013]3.有益效果
[0014]採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I)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在在地下室外牆外側的土體上鋪砌護坡,護坡呈傾斜設置,坡度為1:1左右,這種護坡結構有效避免了常規擋土結構設計中的種種弊端,因地制宜,合理結合建築功能,用更少的投資費用,而產生了更為顯著的擋土效果,還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
[0016](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護坡上間隔設置有肋條組和伸縮縫,肋條組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肋條,且每個肋條下表面均延伸出兩個加強凸起,主要用於提高護坡的結構強度,而伸縮縫貫通於護坡的上下兩端,縫寬大約為20mm,可以防止護坡收縮開裂;
[0017](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護坡坡面上設置有若干個洩水孔,且護坡下端設置有排水溝,在地面的雨水滲入土體後可以通過護坡上的洩水孔集中排出然後再流入排水溝中,防止護坡因為承受過大的水壓力而產生開裂或變形;
[0018](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最下方的洩水孔底部設置有粘土隔水層,用於阻止積水滲入基底,對基底產生過大的向上壓力;
[0019](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方便,能夠有效保護地下室的牆體結構,效果較為顯著。
【附圖說明】
[0020]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護坡的坡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肋條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洩水孔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0024]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護坡上洩水孔處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0025]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
[0026]1、護坡;11、伸縮縫;12、肋條;13、洩水孔;2、排水溝;3、基礎底板;4、地下室外牆;5、原狀土 ;6、回填土 ;7、無紡土工布反濾層;8、粘土隔水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0028]結合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包括護坡I和地下室外牆4,護坡I鋪砌在地下室外牆4外側的土體上,呈傾斜設置,護坡I坡面上設置有若干個洩水孔13,護坡I下端設置有排水溝2,排水溝2與設置在地下室外牆4底部的基礎底板3相固連。
[002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30]實施例
[0031]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包括護坡I和地下室外牆4,護坡I鋪砌在地下室外牆4外側的土體上,呈傾斜設置,坡度為1:1左右,護坡I與地下室外牆4之間沒有土體,因而不會對地下室外牆4產生壓力;護坡I採用漿砌毛石護坡,厚度在300mm左右,漿砌毛石護坡採用M7.5砂漿,毛石採用未風化的堅硬巖石,且容重不小於20kn/m3,強度不低於MU30。同時,護坡I底面設置有大約150mm厚的碎石墊層,護坡I坡面上設置有若干個由?50mm的PVC管制成的洩水孔13,護坡I下端設置有排水溝2,且護坡I與排水溝2相連的端部採用加厚設置,提高結構強度,排水溝2與設置在地下室外牆4底部的基礎底板3相固連,用於排出積水。如圖5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若干個洩水孔13之間的間距均在2-3m範圍內,呈梅花形交錯布置。為防止積水倒灌,最下方的洩水孔13應高出地面線或排水溝2常水位的300mm以上。每個洩水孔13的進口處均設置有400g/m2II級的無紡土工布反濾層7,並在無紡土工布反濾層7下設置有厚度不小於300mm的級配碎石堆。同時,在處於最下方的洩水孔13的底部設置粘土隔水層8,粘土隔水層8在級配碎石堆的下方,厚度約有50mm,主要用於阻止積水滲入基底,以防止基底由於過大的水壓力而崩裂變形。
[0032]另外,如圖3和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護坡I上間隔設置有肋條組和伸縮縫11,肋條組間的間距不大於10000mm,每個肋條組均包括了兩個相互平行且間隔距離為100mm的肋條12,肋條12厚約300mm,用於加強護坡I的結構強度;每個肋條12下表面均延伸出兩個間距不大於1000mm的加強凸起,用於加強肋條12的結構強度和肋條12與護坡I之間的連接;伸縮縫11貫通於護坡I的上下兩端,縫寬大約為20mm,縫內填塞瀝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小於150mm,伸縮縫11之間的間隔距離不大於10000mm,用於防止施工完成後由於護坡I太長而發生收縮開裂現象。
[0033]本實施例護坡I下方的土體包括原狀土 5和回填土 6,施工時是在原有的原狀土 5基礎上回填灰土並每300mm分層窮實,使之與原狀土 5相結合而成一個坡度為1:1的斜坡,然後再在斜坡表麵漿砌毛石做成護坡I。在該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灰土回填質量,以保證土體自身的穩定。
[0034]本實施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在地面的雨水滲入土體後可以通過護坡I上的洩水孔13集中排出然後再沿著護坡I坡面流入排水溝2,並從排水溝2排至室外排水管網,防止由於雨水無法排出,而導致護坡I因為承受過大的水壓力而產生開裂或變形現象。
[003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通過合理的結構布置,結合土體護坡I的設置,直接避免了常規擋土結構因周邊圍土而產生的抗浮、抗側力、抗滑移等問題;同時通過相對較小的費用,產生了更為合理顯著的效果。設計合理、巧妙,因地制宜,能夠有效保護地下室的牆體結構,並避免了常規擋土結構設計中的種種弊端,因地制宜,便於施工。
[0036]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護坡(I)和地下室外牆(4),所述的護坡(I)鋪砌在地下室外牆(4)外側的土體上,呈傾斜設置,所述的護坡(I)坡面上設置有若干個洩水孔(13),所述的護坡(I)下端設置有排水溝(2),所述的排水溝(2)與設置在地下室外牆(4)底部的基礎底板(3)相固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護坡(I)上間隔設置有肋條組和伸縮縫(11),所述的肋條組包括兩個相互平行的肋條(12),且每個肋條(12)下表面均延伸出兩個加強凸起,所述的伸縮縫(11)貫通於護坡(I)的上下兩端,縫寬大約為20mmo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護坡(I)為漿砌毛石護坡,且其底部設置有碎石墊層。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護坡(I)坡度為1: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若干個洩水孔(13)的進口處均設置有無紡土工布反濾層(7),所述的無紡土工布反濾層(7)下設置有級配碎石堆。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別墅地下室的三面擋土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最下方的洩水孔(13)底部設置有粘土隔水層(8)。
【文檔編號】E02D29-02GK204282397SQ201420723763
【發明者】潘暑賢, 何峰, 馬良璇 [申請人]江蘇築森建築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