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越南的飛機結局(我要回祖國大陸定居)
2023-07-11 14:30:27 1
1986年5月3日下午15時13分,一架隸屬於中國臺灣省的中華航空公司波音747飛機突然降落在了廣州白雲機場。機長王錫爵下飛機後身邊簇擁了一大堆媒體記者,王錫爵激動地說了一句話:「我要和家人團聚 ,我要求到祖國大陸定居。」
當時大陸和臺灣並沒有通航,一架臺灣飛機降落在大陸機場。很快便在全世界引起轟動,成為了影響深遠的「華航事件」。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重新揭秘「華航事件」。
王錫爵
飛機概要1986年5月3日,中華航空公司CI334航班正在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等待起飛,當天該機執飛的是由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起飛經停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泰國曼谷廊曼國際機場和中國香港啟德機場最後降落在中國臺灣省的中正國際機場。
執勤飛機為一架波音747-2R7F/SCD全貨機,註冊編號B-198,該機於1980年9月出廠,並於當年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交付給中華航空公司。同時這也是華航僅有的兩架波音747貨機之一,距離事發時機齡僅6年。
波音747飛機
由於是一架貨機,當天該機搭載了東南亞的熱帶水果、輪胎、鮮活海鮮等總重214500磅的貨物,同時還有3名機組人員。分別為機長王錫爵、副駕駛董先興和隨機工程師邱明志。
機組人員簡介王錫爵,1929年12月28日出生於四川遂寧,兄弟5人,小時候,家庭條件在當地還算可以,王錫爵作為家中老大,被父親寄予厚望。雖然當年戰亂不斷,但是父親還是堅持將王錫爵送到學堂讀書,1943年8月,14歲的王錫爵入讀位於四川都江堰的國軍空軍幼年學校初中部。
從這時開始,王錫爵等一些少年就被國民黨軍隊視為未來空軍的核心力量。但是不得民心的國民黨軍隊在內戰中節節敗退。最終不得不退居臺灣,國民黨也不想讓自己培養的飛行員落到我黨手中,所以在退居臺灣時,王錫爵也被迫和全校師生轉移到了臺灣東港。
從這時起,20歲的王錫爵也徹底和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告別了。
右二王錫爵
1951年,王錫爵作為臺灣地區空軍軍官學校第30期學生順利畢業。畢業後,王錫爵進入臺灣空軍,被委以重任,由於能力突出,王錫爵還於1957年獲得了國軍第八屆「克難英雄」的戰鬥立功英雄。
1963年,34歲的王錫爵遠赴美國,接受美國飛行員培訓,他和一些出色的國軍飛行員將要執行對大陸的高空偵察任務。他們組成了一個黑貓中隊,國民黨要求他們駕駛美制U-2高空偵察機完成10次對大陸的高空偵察任務才可以退休。除非中途發生意外或者被飛彈擊中,這項任務的危險性可想而知。
黑貓中隊
1964年11月初,王錫爵曾駕駛飛機飛到蘭州上空,就在他駕駛的偵察機飛到目標區域時,蘭州的地對空飛彈已經對準了他的戰機,王錫爵機上警報響起,他連忙駕機逃跑,此時一枚飛彈從他駕駛的偵察機身邊擦過,此次飛行差點讓王錫爵丟掉了性命。
還好王錫爵最終完成了10次飛行任務,並於1967年6月退休。
王錫爵和蔣介石合影
退休後,王錫爵進入中華航空公司擔任副駕駛,之後他從副駕駛做起一直升到機長,至事發時已經是一位總飛行時長超過20000小時的資深機長了。
在中國臺灣,王錫爵也已經結婚生子,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家庭非常幸福。
到了80年代,王錫爵步入中年,這個時候的他越發開始思念家鄉的親人。每每入睡,他總能回憶起來童年的趣事,想起家鄉的父母和兄弟。
王錫爵回鄉探親照
不過當時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沒有通航,王錫爵無法回到大陸探親,之後王錫爵想盡辦法通過海外轉寄的方式和自己在四川的家人取得了聯繫,從通信過程中,王錫爵得知,80多歲的老父親還活著,家鄉的幾個弟弟也都健在。
這個時候,王錫爵迫切地想要和親人見面。
1984年,幾個弟弟來到香港和王錫爵見面了,這次見面,弟弟們給王錫爵闡述了大陸的生活,並希望王錫爵能夠回到大陸團聚。這次分別以後,王錫爵就產生了想要回歸大陸的想法。
蔣經國
但這也只能想想,畢竟當時中國臺灣的政治思路就是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這樣的政策讓王錫爵回到大陸的想法徹底斷了,這個時候,王錫爵的內心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劫機回大陸!
有了這個想法後,王錫爵就開始籌劃這件事,原本他打算駕駛客機,但客機乘客太多,如果在劫機過程中出現意外,他將會是人類的罪人。之後王錫爵就打算劫持貨機,由於當時的華航只有兩架貨機,想要排班駕駛貨機的機會太少了。為此王錫爵特意在一個月前就向華航公司申請飛這班東南亞經香港的CI334航班貨運航班。
5月2日,王錫爵從家中出發,他只是帶了少許衣服,也沒有特意和妻兒告別,因為他害怕自己的計劃被妻兒知道後會受到阻礙。
都江堰空軍幼年學校
董先興,1929年1月出生於上海寶山,他和王錫爵是都江堰空軍學校的同學,是臺灣地區空軍軍官學校29期學員,算是王錫爵的學長,1971年退役,也具備機長資質,此次和王錫爵搭檔,坐在副駕駛的位置,至事發時,董先興的飛行時長超過20000小時。
邱明志,1946年出生於中國臺灣屏東縣,他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臺灣人,也是王錫爵此次計劃中的最大障礙。
劫機過程新加坡時間5月3日早上5時50分,中華航空CI334航班飛機順利從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起飛,之後飛機又經停吉隆坡國際機場補充貨物,最後於泰國時間早上10時,降落於曼谷廊曼國際機場。在曼谷機場,飛機停機加油,順便加裝了幾箱泰國榴槤,此時飛機的重量接近22萬磅。
泰國時間中午11時整,中華航空CI334航班從廊曼機場順利起飛,按計劃,飛機將於3個小時後飛抵香港啟德機場。
北京時間14時41分,CI334航班飛抵香港空域,機組與塔臺取得聯繫,獲得下降高度許可,此時王錫爵也打算開始實施劫機計劃。
一分鐘後,駕駛飛機的王錫爵對隨機工程師說:去拿個榴槤來,我們三個分了吃。
就這樣,王錫爵支開了邱明志。
這個時候,王錫爵又帶著開玩笑的口吻對董先興說道:「老董啊,聽說最近國際上出現了很多劫機事件,我們以後飛客機也要注意,不如我們現在來場反劫機演習吧」。
反劫機在民航訓練中經常會有,演習也時常會有,董先興對於自己的老同學並沒有多少懷疑,他點了點頭,同意了王錫爵的提議。
這個時候王錫爵給董先興了一副手銬,讓他將自己的右手拷在右側側窗的把手上,董先興拷好自己好,詢問著王錫爵下一步動作,可是王錫爵卻一聲不吭繼續駕駛飛機飛行,也沒有按照香港空管要求下降高度。
這個時候,董先興大喊起來,質疑著王錫爵。
飛機駕駛艙
14時50分,邱明志拿著一個榴槤來到了駕駛艙,眼前的一幕讓他十分驚訝,此時王錫爵大喊:我要把飛機飛到廣州去。
這個時候,在臺灣出生的邱明志顯得十分激動,他對於王錫爵的做法非常惱火,不斷勸阻王錫爵的行為,他的惱火也徹底激怒了王錫爵,王錫爵開始左右搖擺駕駛杆,並威脅邱明志,你要是再吵吵,大家就同歸於盡。
這個時候,成熟穩重的董先興勸誡了邱明志,別吵了,他是機長,他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
這個時候,邱明志才鬆了口,其實他也想活命呀。
空管
14時51分,香港空管發現CI334航班未按照要求下降高度,隨即呼叫:華航334,請下降高度至10000英尺,可是此時CI334航班並未回應,而是繼續朝北飛行。
15時整,CI334航班飛行高度15000英尺,距離香港飛航情報局僅50海裡,王錫爵開始嘗試呼叫廣州白雲機場塔臺,但並未收到回應,此時王錫爵再度朝北飛行。
廣州白雲機場
15時08分,王錫爵已經飛抵廣州空域,他再度呼叫白雲機場塔臺,這一次他終於和塔臺取得聯繫,此時國內的相關人員才得知,當天有一位中國臺灣機長要起義回歸大陸。塔臺一邊引導CI334航班降落,一邊向上匯報情況。
當時正處於國內的五一假期,大多數領導都沒有上班,得知王錫爵回歸大陸後,時任廣州管理局副局長於延恩迅速趕往機場準備迎接王錫爵。
回歸大陸15時13分,CI334航班順利降落在廣州白雲機場,王錫爵激動地打開艙門走下飛機,此時機場已經簇擁了一大堆媒體記者,王錫爵激動地說了一句話:「我要和家人團聚 ,我要求到祖國大陸定居。」
華航飛機
於延恩主動上前和王錫爵握手致意,對王錫爵回歸大陸的行為表示歡迎。
王錫爵駕機起義回歸大陸,這個消息很快引起全球轟動,國家也覺得王錫爵此次回到大陸對促進兩岸對話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所以國家要求一定要招待好王錫爵等人。
當天晚上,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林若、省長葉選平等領導在廣州珠島賓館會見並宴請王錫爵,領導們對於王錫爵的英勇起義表示讚賞,也歡迎他回到大陸團聚。
廣州珠島賓館
在宴會上,王錫爵激動地說道:「我很想念大陸的山河和親人,見到你們很高興。臺灣同胞都盼望兩岸能夠通商、通郵、通航。」
晚飯以後,三人都被安排在賓館裡休息。這個時候,邱明志還在不斷向董先興抱怨,他們生怕自己回不到臺灣。
事件影響王錫爵駕機起義的消息迅速傳到了中國臺灣,王錫爵的妻兒都不相信王錫爵會做出這樣的行為,他們堅持認為王錫爵是受到了邱明志和董先興的挾持。
同時,王錫爵駕機落地後不久,中國民航就致電華航,希望他們儘快派人到北京商談有關人、機、貨的處理。但是華航不好碰觸蔣經國的三不政策,遲遲沒有出面。
王錫爵在北京
5月6日,王錫爵被專機送到首都北京,飛機降落後,王錫爵82歲的老父親王伯熙和三個弟弟早已經在機場等候著王錫爵。一下飛機後,王錫爵跑到了老父親身邊,他和老父親相擁而泣。一家人時隔30多年終於團聚,那份情感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當天,王錫爵還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記者會,在這場記者會上,王錫爵闡述了自己回歸大陸的理由:
一,思鄉心切,希望早日和父親兄弟團聚。
二、響應祖國和平統一的號召。
三、華航內部管理混亂,他個人憤憤不平。
5月14日起,華航和中國民航在香港經歷了多輪談判,最終籤署了會談紀要。中國民航將邱明志和董先興以及波音747貨機和貨機上的所有貨物歸還華航,只留下王錫爵一人。
貨機
不過貨機上的貨物由於滯留時間太久,一些海鮮和水果已經腐臭全部損壞,只有一些橡膠製品還能再用。總之這次事件讓華航損失慘重。
華航事件對兩岸對話的影響非常深遠,也激起了臺灣老兵對於大陸親人的思念,不少臺灣老兵起義,希望臺灣當局能夠同意他們回到大陸探親。
這件事情對於後來的兩岸三通有著深遠的意義。
結局如何?王錫爵回到大陸後並沒有被雪藏,而是繼續在中國民航事業上發光發彩。
王錫爵民航局工作照
1986年8月,王錫爵休息了三個月後,他主動請纓希望能夠繼續從事飛行事業,之後根據王錫爵的意願,中國民航總局任命王錫爵擔任中國民航華北管理局副局長兼副總飛行師。
作為一個機長,翱翔於藍天之上是他的夢想,中國民航大度寬容,並沒有絲毫懷疑王錫爵,而是讓他繼續直飛往返於加拿大、歐洲以及中東航線。
回到大陸的王錫爵也並沒有和臺灣的家人失去聯繫,他每年到春節都會想方設法和家人團聚,在飛加拿大航線時,他還曾和移居加拿大的女兒多次見面。
王錫爵和老伴兒
1990年,60歲的王錫爵退休了,退休後,他的妻子也從臺灣來到大陸和他見面,兩人經常在遊山玩水,但是妻子卻始終沒有選擇定居大陸。只是偶爾會飛到大陸和他團聚。
至2000年,王錫爵的女兒已經回到北京定居,並承擔起了照顧王錫爵的責任,王錫爵的小兒子也在上海工作,經常會到北京和父親團聚。只不過夫人還和大兒子留在中國臺灣生活。
2009年5月,王錫爵在黃埔軍校同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會議上被選舉為黃埔軍校同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晚年王錫爵
如今王錫爵已經93歲了,能夠如此長壽,證明王錫爵在大陸活得非常舒心,這也證明了他當年的舉動是正確的,希望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為國家之崛起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