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
2023-07-11 06:44:46 2
專利名稱: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樓房建造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節能建築樓房的牆體和棚板均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或鋼結構承重,其牆體不能獨立承重,牆板接縫處理不好,成活以後裂紋普遍,不能做特殊加強處理,不能做樓板和樓梯,達不到國家規定樓板外載要求,且整體性能不好,達不到抗震要求,遇破壞性地震保證不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有節能建築樓房的牆體不能獨立承重,牆板接縫處理不好,不能做樓板,達不到國家規定樓板外載要求,達不到抗震要求的問題,提供一種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本發明的具有真空內膽的雙節能保溫建築型材的製作方法,所述方法是這樣實現的步驟一、打地基⑴;步驟二、在地基⑴上打地圈梁(2),每個地圈梁⑵上設有兩行預埋件(3),且兩行預埋件(3)平行錯開設置,每行預埋件(3)中的各預埋件(3)之間的間距為550mm 650mm,且預埋件(3)的一端預埋在地圈梁(2)中,預埋件(3)的另一端外露在地圈梁⑵外面,外露在地圈梁⑵外面的預埋件(3)的高度(H)為340mm 360mm,兩個預埋件(3)之間的距離與下層牆體(4)的厚度相等;步驟三、在兩個預埋件(3)之間安裝下層牆體(4),安裝下層牆體(4)的同時留出下層窗洞口和下層門洞口 ;步驟四、安裝下層窗洞口 下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下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 U型加強網(11)與下層牆體(4)相鄰的內側面距下層牆體(4)的間距為9mm 11mm,每個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 (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 ;步驟五、安裝下層門洞口 下層門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下層門洞口除底面外的其它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 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 上,U型加強網(11)與下層牆體(4)相鄰的內側面距下層牆體(4)的間距為9mm 11mm, 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 (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步驟六、安裝一層棚頂(5) 先在一層棚頂(5)與地面之間安裝數根支撐(18),數根支撐(18)沿房間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各個支撐(18)的間距800mm,數根木方(19)順著房間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數根木方(19)分別鋪設在支撐(18)的上端面上,將一層棚頂(5)鋪設在木方(19)上,房間內的下層牆體(4)與一層棚頂(5)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下層牆體(4)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按照由上至下、先牆內後牆外的順序將下層牆體(4)噴抹細石混凝土,按照由中心向四周、先棚頂內面後棚頂外面的順序將一層棚頂(5)噴抹細石混凝土,待下層牆體(4)和一層棚頂(5)上的細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撤掉支撐(18)和木方(19),然後往下層牆體(4)的內牆面和外牆面上抹砂漿;步驟七、安裝上層牆體(6)房間內的上層牆體(6)與一層棚頂
(5)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上層牆體(6)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下層牆體(4)與上層牆體(6)連接處的外牆壁接縫處覆蓋有直加強網帶(9),直加強網帶(9)與下層牆體(4)和上層牆體(6)採用 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和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100%,安裝上層牆體(6)的同時留出上層窗洞口和上層門洞口 ;步驟八、安裝上層窗洞口 上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上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⑷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 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 與上層牆體(6)相鄰的內側面距上層牆體(6)的間距為9mm 11mm,每個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上層牆體(6)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 ;步驟九、安裝上層門洞口 上層門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上層門洞口除底面外的其它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上層牆體(6)相鄰的內側面距上層牆體(6)的間距為9mm 11mm,橫向布置的U 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步驟十、安裝頂層棚頂(7)先在頂層棚頂 (7)與其對應的地面之間安裝數個支撐(18),數根支撐(18)沿房間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各個支撐(18)的間距800mm,數根木方(19)順著房間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數根木方(19)分別鋪設在支撐(18)的上端面上,將頂層棚頂(7)鋪設在木方(19)上,房間內的上層牆體(6)與頂層棚頂(7)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上層牆體
(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按照由上至下、先牆內後牆外的順序將上層牆體(6)噴抹細石混凝土,按照由中心向四周、先棚頂內面後棚頂外面的順序將頂層棚頂(7)噴抹細石混凝土,待上層牆體(6)和頂層棚頂(7)上的細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撤掉支撐(18)和木方(19),然後往上層牆體(6)的內牆面和外牆面上抹砂漿;步驟十一、房間外的上層牆體(6)與頂層棚頂(7)連接處設有陽角加強網帶(10),陽角加強網帶(10)與上層牆體(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 ;上述步驟完成後即抗震樓房建造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由於本發明採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做牆體,在窗洞口、門洞口和樓板等受拉受壓區有配筋13,使得樓房承重性能高、整體性能好、抗震性好。二、本發明造價低、節省工時、節能環保,更適合市場推廣應用。三、本發明解決了同類節能環保牆體不能獨立承重、不能做樓板、不能做樓梯的問題。四、本發明縮短了施工現場工期, 降低了造價,建築本身的整體性能、抗震性能大大提高,如破壞性地震也不會使樓房倒塌, 使財產損失降到最低點。
圖1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的砌築步驟示意圖,圖2是實施方式一中步驟三中下層窗洞口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方式一中步驟三中下層門洞口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4 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步驟七中直加強網帶9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步驟七、步驟八和步驟十二中陰角加強網帶8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步驟四和步驟五中U型加強網11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步驟十三中陽角加強網帶 10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步驟四和步驟五中加強網帶14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1的A-A剖視圖,圖10是具體實施方式
一中步驟六中在一層棚頂5與地面之間安裝數個支撐18和數根木方19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結合圖1 圖10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的步驟一、打地基1 ;步驟二、在地基1上打地圈梁2,每個地圈梁2上設有兩行預埋件3,且兩行預埋件3平行錯開設置,每行預埋件3中的各預埋件3之間的間距為550mm 650mm,且預埋件3的一端預埋在地圈梁2中,預埋件3的另一端外露在地圈梁2外面,外露在地圈梁2外面的預埋件3的高度H為340mm 360mm,兩個預埋件3之間的距離與下層牆體4的厚度相等;步驟三、在兩個預埋件3之間安裝下層牆體4,安裝下層牆體4的同時留出下層窗洞口和下層門洞口 ;步驟四、安裝下層窗洞口 下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下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 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下層牆體4相鄰的內側面距下層牆體4 的間距為9mm 11mm,每個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 ;步驟五、安裝下層門洞口 下層門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下層門洞口除底面外的其它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 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 上,U型加強網11與下層牆體4相鄰的內側面距下層牆體4的間距為9mm 11mm,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 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 ;步驟六、安裝一層棚頂5 先在一層棚頂5與地面之間安裝數根支撐18,數根支撐18沿房間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各個支撐18的間距800mm,數根木方19順著房間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數根木方19分別鋪設在支撐18的上端面上,將一層棚頂5鋪設在木方19上,房間內的下層牆體4與一層棚頂5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下層牆體4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按照由上至下、先牆內後牆外的順序將下層牆體4噴抹細石混凝土,按照由中心向四周、先棚頂內面後棚頂外面的順序將一層棚頂5噴抹細石混凝土,待下層牆體4和一層棚頂5上的細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撤掉支撐18和木方19, 然後往下層牆體4的內牆面和外牆面上抹砂漿;步驟七、安裝上層牆體6 房間內的上層牆體6與一層棚頂5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上層牆體6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下層牆體4與上層牆體6連接處的外牆壁接縫處覆蓋有直加強網帶9,直加強網帶9與下層牆體4和上層牆體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和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100%,安裝上層牆體 6的同時留出上層窗洞口和上層門洞口 ;步驟八、安裝上層窗洞口 上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上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 JfU 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上層牆體6相鄰的內側面距上層牆體6的間距為9mm 11mm,每個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 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上層牆體6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 ;步驟九、 安裝上層門洞口 上層門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上層門洞口除底面外的其它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上層牆體6相鄰的內側面距上層牆體6的間距為9mm 11mm, 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 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步驟十、安裝頂層棚頂7 先在頂層棚頂7 與其對應的地面之間安裝數個支撐18,數根支撐18沿房間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各個支撐18的間距800mm,數根木方19順著房間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數根木方19分別鋪設在支撐18的上端面上,將頂層棚頂7鋪設在木方19上,房間內的上層牆體6與頂層棚頂7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上層牆體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按照由上至下、先牆內後牆外的順序將上層牆體6噴抹細石混凝土,按照由中心向四周、先棚頂內面後棚頂外面的順序將頂層棚頂7噴抹細石混凝土,待上層牆體6和頂層棚頂7上的細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撤掉支撐 18和木方19,然後往上層牆體6的內牆面和外牆面上抹砂漿;步驟十一、房間外的上層牆體 6與頂層棚頂7連接處設有陽角加強網帶10,陽角加強網帶10與上層牆體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 ;上述步驟完成後即抗震樓房建造完成。步驟四和步驟五中的加強網帶14和U型加強網11可以防止門洞口和窗洞口負荷以後,沉降不勻產生裂紋,使門窗洞口整體鋼度增強,增加了抗風雪荷載和抗震能力,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以杜絕門窗洞口上下角負荷後產生的八字裂紋,使樓體抗外力衝擊和抗震能力大大增強,使結構更加合理。步驟六和步驟十中的細石混凝土為C30 細石混凝土。
具體實施方式
二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步驟三至步驟六中的下層牆體4為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所述步驟七至步驟十一中的上層牆體6為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所述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中的鋼絲直徑和腹絲直徑為Φ2. 5 (35 3111111,鋼絲網格為5011111^50111111。這樣設計使得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的結構合理,同時節省材料,降低成本。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具有獨立承重、抗震性能好、 環保等特點。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2和圖3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步驟四、步驟五、 步驟八和步驟九中的鋼筋13的直徑為Φ IOmm Φ 14mm。鋼筋13的直徑在上述範圍內,增加了窗洞口和門洞口的承載能力,提高了門窗抗風雪荷載,使樓體的整體抗震能力大大提高。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四結合圖2、圖3和圖8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步驟四、步驟五、步驟八和步驟九中的加強網帶14的長L為650mm 750mm、寬B為90mm 110mm。加強網帶14的長和寬在上述範圍內使用,是預防門洞口和窗洞口負荷以後,不產生裂紋的最佳數值範圍。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五結合圖1說明本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步驟六和步驟十中的砂漿配製比例為每立方米砂漿的比例為水泥270kg、中砂1450kg、水260-280kg、抗滲劑 13. 5kg,攪拌均勻製成。水泥採用32. 5級;上述比例配製的砂漿強度可達M10,砂漿的稠度可達50-70/mm,能滿足強度和稠度的要求,抗滲劑可以預防外牆滲水。其它步驟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權利要求
1. 一種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的步驟一、打地基(1);步驟二、在地基(1)上打地圈梁(2),每個地圈梁(2)上設有兩行預埋件(3),且兩行預埋件(3)平行錯開設置,每行預埋件(3)中的各預埋件⑶之間的間距為550mm 650mm,且預埋件(3)的一端預埋在地圈梁(2)中,預埋件 (3)的另一端外露在地圈梁(2)外面,外露在地圈梁(2)外面的預埋件(3)的高度(H)為 340mm 360mm,兩個預埋件(3)之間的距離與下層牆體(4)的厚度相等;步驟三、在兩個預埋件(3)之間安裝下層牆體(4),安裝下層牆體(4)的同時留出下層窗洞口和下層門洞口 ;步驟四、安裝下層窗洞口 下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 (13),下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下層牆體(4)相鄰的內側面距下層牆體(4)的間距為9mm 11mm,每個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 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 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 ;步驟五、安裝下層門洞口 下層門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 下層門洞口除底面外的其它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 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下層牆體(4)相鄰的內側面距下層牆體⑷的間距為9mm 11mm,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 ;步驟六、安裝一層棚頂(5)先在一層棚頂(5)與地面之間安裝數根支撐(18),數根支撐(18)沿房間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各個支撐(18)的間距800mm,數根木方(19)順著房間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數根木方(19)分別鋪設在支撐(18)的上端面上,將一層棚頂(5)鋪設在木方(19)上,房間內的下層牆體(4)與一層棚頂(5)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下層牆體(4)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上的網格的50%,按照由上至下、先牆內後牆外的順序將下層牆體(4)噴抹細石混凝土,按照由中心向四周、先棚頂內面後棚頂外面的順序將一層棚頂(5)噴抹細石混凝土,待下層牆體(4)和一層棚頂(5)上的細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撤掉支撐(18)和木方(19),然後往下層牆體(4)的內牆面和外牆面上抹砂漿;步驟七、安裝上層牆體(6)房間內的上層牆體(6)與一層棚頂(5)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上層牆體(6)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 50%,下層牆體(4)與上層牆體(6)連接處的外牆壁接縫處覆蓋有直加強網帶(9),直加強網帶(9)與下層牆體(4)和上層牆體(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下層牆體(4)和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100%,安裝上層牆體(6)的同時留出上層窗洞口和上層門洞口 ;步驟八、安裝上層窗洞口 上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上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11)和鋼筋 (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上層牆體(6)相鄰的內側面距上層牆體(6)的間距為9mm 11mm,每個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上層牆體(6)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步驟九、安裝上層門洞口 上層門洞口的每個側面上順著長度方向平行設置兩根鋼筋(13),上層門洞口除底面外的其它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11),將U型加強網 (11)和鋼筋(13)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綁紮時,U型加強網(11)與鋼筋(13)相鄰的內側面緊貼在鋼筋(13)上,U型加強網(11)與上層牆體(6)相鄰的內側面距上層牆體(6)的間距為9mm 11mm,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11)與每個豎向布置的 U型加強網(11)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14),且加強網帶(14)與水平方向成45°角設置,加強網帶(14)與下層牆體(4)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 ;步驟十、安裝頂層棚頂(7)先在頂層棚頂(7)與其對應的地面之間安裝數個支撐(18),數根支撐(18)沿房間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均布設置,各個支撐(18)的間距 800mm,數根木方(19)順著房間的長度方向設置,且數根木方(19)分別鋪設在支撐(18)的上端面上,將頂層棚頂(7)鋪設在木方(19)上,房間內的上層牆體(6)與頂層棚頂(7)連接處設有陰角加強網帶(8),陰角加強網帶(8)與上層牆體(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 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按照由上至下、先牆內後牆外的順序將上層牆體(6)噴抹細石混凝土,按照由中心向四周、先棚頂內面後棚頂外面的順序將頂層棚頂(7) 噴抹細石混凝土,待上層牆體(6)和頂層棚頂(7)上的細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撤掉支撐(18)和木方(19),然後往上層牆體(6)的內牆面和外牆面上抹砂漿;步驟十一、 房間外的上層牆體(6)與頂層棚頂(7)連接處設有陽角加強網帶(10),陽角加強網帶(10) 與上層牆體(6)採用22號細鐵絲綁紮在一起,其綁紮點為上層牆體(6)上的網格的50% ; 上述步驟完成後即抗震樓房建造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三至步驟六中的下層牆體(4)為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所述步驟七至步驟十一中的上層牆體(6)為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所述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中的鋼絲直徑和腹絲直徑為Φ2. 5 Φ3πιπι,鋼絲網格為50mmX5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四、步驟五、步驟八和步驟九中的鋼筋(13)的直徑為Φ IOmm Φ 14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四、步驟五、步驟八和步驟九中的加強網帶(14)的長(L)為650mm 750mm、寬 B 為 90mm 1 IOmm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六和步驟十中的砂漿配製比例為每立方米砂漿的比例為水泥270kg、中砂 1450kg、水260-280kg、抗滲劑13. 5kg,攪拌均勻製成。
全文摘要
利用鋼絲網架聚苯乙烯夾芯板建造抗震樓房的方法,它涉及一種樓房建造方法,它為解決現有樓房的牆體不能承重,牆板接縫處理不好,達不到抗震要求的問題。方法一、打地基;二、在地基上打地圈梁;三、在兩個預埋件之間安裝下層牆體;四、安裝下層窗洞口,下層窗洞口的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與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五、安裝下層門洞口,下層門洞口除底面外的其它每個側面上扣合有U型加強網,橫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與豎向布置的U型加強網交接處設有一個加強網帶;六、安裝一層棚頂;七、安裝上層牆體;八、安裝上層窗洞口;九、安裝上層門洞口;十、安裝頂層棚頂7。本發明用於建造抗震樓房。
文檔編號E04C5/02GK102261184SQ20101018033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4日
發明者趙海元 申請人:趙海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