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無菌灌裝腔的製作方法
2023-07-11 19:00:51 2
專利名稱:液體無菌灌裝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體無菌灌裝腔,尤其涉及一種濃縮果汁的無菌灌裝腔。
背景技術:
鮮榨濃縮果汁以鮮果為原料,工藝處理流程短,殺菌時間也短,能較好地保留產品的新鮮度、營養成分和風味,它的可溶性物質含量高、耐貯藏、體積少,是上好的食品配料。鮮榨濃縮果汁的工藝處理流程一般是榨汁、殺菌、超濾、濃縮、裝罐。果汁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高溫滅菌,生產出無菌的濃縮果汁,灌裝過程及包裝材料也必須是無菌的。其中,無菌包裝能有效減少果汁營養成分的損失,保持鮮果的風味;在無菌條件下灌裝安全性高,保質期長。
我國濃縮蘋果汁產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95%用於出口。其要確保在數十天的海上運輸中,微生物不繁殖或繁殖速度很慢,且不引起食物變性或包裝物漲袋。
小包裝,如噸箱或275公斤內無菌袋外鐵桶,其無菌灌裝技術已較成熟。為了確保安全衛生,一般將灌裝工序與車間的其它加工工序相對隔離,一般採用獨立的灌裝車間,加有正壓和風幕等設施,使氣流只出不進,可有效防止空氣中灰塵和蚊蠅的進入。並且車間每日要進行數次紫外燈或臭氧的殺菌消毒。
集裝袋,也稱液袋,是一種大型集裝容器,置於貨櫃內,貨櫃放在能承載20多噸貨物的卡車上。坦克罐,也稱液罐,也是一種大型集裝容器,固定在支架上,放在能承載20多噸貨物的卡車上。由於卡車不能直接駛入灌裝車間,大型集裝容器只能在露天條件下操作。
灌裝腔是固定在灌裝機上的,不能拆卸,只能沿灌裝機的固定滑杆上下移動。若通過無菌管道將經過巴氏滅菌的果汁運輸送至處於露天環境的集裝容器處,由於液袋或液罐的接口直徑與灌裝機的接口不配套,需外加相應的接口才能灌裝。在露天環境下,尤其受天氣的影響,操作、灌裝,且一般要持續2-4小時,很難確保無菌。僅在灌裝開始時採用熱蒸汽對接口外部進行殺菌,就需配置蒸汽壓裝置、溫度計、控溫裝置、複雜的管路等輔助精密設備。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體無菌灌裝腔,其解決了背景技術不能移動,在露天環境下很難確保無菌灌裝,或需配置複雜的輔助設備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液體無菌灌裝腔,包括可與集裝容器口密封連接的輸出接口(4),其特殊之處在於它還包括灌裝腔體2,設置於灌裝腔體2上的輸入接口1,與輸入接口1密封連接的灌裝輸送管10,設置於灌裝腔體2上的滅菌接口7和操作口3;所述的輸出接口4設置於灌裝腔體2上,所述的灌裝輸送管10與輸出接口4連通。
上述灌裝腔體2可採用整體式結構的密封腔體,也可採用由二部分密封扣合構成的密封腔體。
上述滅菌接口7可採用與滅菌蒸汽管連通的蒸汽管接口,也可採用可安裝滅菌紫外燈的燈頭,還可以與連接臭氧發生器的管道接口。
上述灌裝輸送管10與輸入接口1的密封連接可為固定連接,但以採用便於安裝、拆卸的密封插接、密封卡接或螺紋密封連接方式為佳。
上述操作口3處可密封連接操作手套5,以確保無菌操作。所述的輸出接口4以設置於灌裝腔體2的底部為宜。
上述灌裝腔體2上可設置觀察窗6。
上述滅菌接口7為蒸汽管接口時,以在灌裝腔體2的底部設置承接冷凝水、與引流管9連通的冷凝槽8為宜。
上述觀察窗6可設置於操作口3處,以所述觀察窗6與操作口3沿口處的凹槽插接配合為宜。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可採用多種滅菌方式,選取靈活、簡便。不僅可採用蒸氣滅菌方式,還可採用紫外燈、臭氧等簡捷的滅菌方式。尤其是用紫外燈和臭氧滅菌,非生產季節不用開鍋爐,使用簡便,且節省能源。
2.滅菌裝置裝、拆簡便,使用方式靈活。
3.操作、觀察均與外界隔離,可確保無菌灌裝。
4.結構簡單,製造簡便,成本低。
5.本實用新型移動方便,適用於室內,尤適於露天環境。
6.本實用新型所營造的無菌環境,應用範圍廣泛,可用於露天條件下的無菌灌裝操作,還可用於分析採樣等無菌操作。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1—輸入接口,2—灌裝腔體,3—操作口,4—輸出接口,5—操作手套,6—觀察窗,7—滅菌接口,8—冷凝槽,9—引流管,10—灌裝輸送管。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的灌裝腔體2可為一完整結構的密封腔體。為了使用時安裝方便,灌裝腔體2亦可由二部分構成,即由二個通過凹凸嵌套、密封扣合的半腔體構成兩件體密封腔體。由二部分構成的腔體,以沿軸向將灌裝腔體2、輸入接口1和輸出接口4一分為二的結構為佳。使用時將二部分扣合,便於果汁輸送管與集裝容器口的連接。密封扣合可採用凹凸嵌套的扣合方式,亦可凹凸嵌套後,外部用卡子固定。灌裝腔體2採用軟質、硬質材料均可。
灌裝腔體2上設置有與果汁輸送管密封連接的輸入接口1,以及與液袋或罐箱等集裝容器的接口密封連接的輸出接口4。其密封連接以凹凸卡接的結構為最簡單,亦可凹凸嵌套後外部用卡子等固定。
輸入接口1與灌裝輸送管10密封連接,灌裝輸送管10與灌裝機連接。通過灌裝輸送管10,本實用新型可移動至室內外任何所需位置。
灌裝腔體2上還設置有滅菌接口7。滅菌接口7可採用與滅菌蒸汽管連通的蒸汽管接口,也可採用紫外燈滅菌的紫外燈燈頭。採用蒸汽滅菌,在灌裝腔體2的底部應設置承接冷凝水的冷凝槽8,冷凝槽8通過小孔與引流管9連通。本實用新型所營造的無菌環境,可實現露天條件下的無菌灌裝操作,還可用於分析採樣等無菌操作。
灌裝腔體2上的操作口3處設置有操作手套5,手套的手腕處密封固定在操作口3的沿口上。操作手套5內面與灌裝腔體2連通,與外界空氣相隔離,可避免汙染。當操作口3關閉時,操作手套5可置於灌裝腔體2內,也可外翻置於灌裝腔體2之外。通過操作口3處的操作手套5,人可以靈活操作位於灌裝腔體2內的液袋或罐箱的開蓋、連接、閥門等裝置。
在灌裝腔體2上可設置觀察窗6,觀察窗6採用透明材料。若灌裝腔體2為透明材料,兩者可合二為一;若灌裝腔體2為非透明材料,可設計固定式結構的觀察窗6,或設計可開啟式觀察窗6。觀察窗6可設置於操作口3處,即構成觀察操作口3,觀察窗6閉合時為方便觀察,應將操作手套5外翻,置於灌裝腔體2之外。
使用時,將灌裝腔體2上的滅菌接口7與蒸汽管或紫外燈燈頭密封連接。對灌裝輸送管10及其一端的管口用蒸汽進行滅菌後,與灌裝機連通。將液袋或罐箱接口處的蓋子打開,用蒸汽、紫外燈或酒精進行滅菌。將灌裝腔體2打開,對灌裝輸送管10另一端的管口、輸入接口1及輸出接口4進行滅菌後,先將灌裝輸送管10與輸入接口1密封連接,再通過輸出接口4與液袋或罐箱接口密封連接。通過操作口3處的操作手套5,打開液袋或罐箱接口處的開關或閥門,再打開灌裝輸送管10上的閥門,滅菌30秒以上,開始灌裝。通過觀察窗6可觀察腔內灌裝情況。
權利要求1.一種液體無菌灌裝腔,包括可與集裝容器口密封連接的輸出接口(4),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灌裝腔體(2),設置於灌裝腔體(2)上的輸入接口(1),與輸入接口(1)密封連接的灌裝輸送管(10),設置於灌裝腔體(2)上的滅菌接口(7)和操作口(3);所述的輸出接口(4)設置於灌裝腔體(2)上,所述的灌裝輸送管(10)與輸出接口(4)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無菌灌裝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灌裝腔體(2)是整體式結構的密封腔體,或是由二個通過凹凸嵌套、密封扣合的半腔體構成的兩件體密封腔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體無菌灌裝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滅菌接口(7)是與滅菌蒸汽管連通的蒸汽管接口,或是由可安裝滅菌紫外燈的燈頭及臭氧發生器管道的接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體無菌灌裝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灌裝輸送管(10)與輸入接口(1)密封插接、密封卡接或螺紋密封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液體無菌灌裝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操作口(3)處密封連接有操作手套(5);所述的輸出接口(4)設置於灌裝腔體(2)的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無菌灌裝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灌裝腔體(2)上設置有觀察窗(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液體無菌灌裝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滅菌接口(7)為蒸汽管接口,所述灌裝腔體(2)的底部設置有承接冷凝水、與引流管(9)連通的冷凝槽(8)。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液體無菌灌裝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觀察窗(6)設置於操作口(3)處,所述觀察窗(6)與操作口(3)沿口處的凹槽插接配合。
專利摘要一種液體無菌灌裝腔,包括可與集裝容器口密封連接的輸出接口,灌裝腔體,設置於灌裝腔體上的輸入接口,與輸入接口密封連接的灌裝輸送管,設置於灌裝腔體上的滅菌接口和操作口,輸出接口設置於灌裝腔體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背景技術不能移動,在露天環境下很難確保無菌灌裝,或需配置複雜的輔助設備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可採用多種滅菌方式,裝拆、移動方便,其所營造的無菌環境,可用於露天條件下的無菌灌裝操作,還可用於分析採樣等無菌操作。
文檔編號B67C3/26GK2883315SQ20062007864
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3日
發明者張遴, 段勇鵬, 董志謙 申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