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19:25:2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附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車轍病害是影響瀝青路面行駛舒適性、路面壽命的主要病害,為了延長瀝青路面的服役壽命,提高路面行駛質量,對已建成的瀝青路面進行抗車轍能力評價預估,並採用相應的養護措施進行處治能夠有效延長瀝青路面的壽命。抗車轍能力平局一方面可以通過分析獲得瀝青路面車轍的發展規律,另一方面也可以為管養單位提供決策依據。基於此,對路面結構內的瀝青混合料抗車轍能力進行室內試驗評價已經成為衡量路面性能的重要內容之一。
對瀝青混合料抗車轍性能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實驗室內成型車轍板試件,進行重複輪載作用下的永久變形(JTG E20—2011 T0719),另一種是通過在瀝青路面中切割板塊,送回實驗室後進行重複輪載試驗,評價瀝青路面結構的抗車轍性能。對比來看,第二種評價方法直接從路面結構中獲取試樣,相對於第一種評價方法更具有針對性,也更符合瀝青混合料在實際路面中的工作狀態,並被越來越多的道路工作者採用。
目前,直接從路面結構中獲取瀝青板狀試件的具體操作過程為:首先對路面結構內瀝青混合料取樣,樣品一股為較大尺寸的方形試板;然後,把路面取得的方形試板,搬運至實驗室內,切割至300mm×300mm的試件進行車轍試驗,獲得瀝青混合料的動穩定度,進行抗車轍性能的評價。但該種取樣方法也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現在:較大尺寸的瀝青板狀試件一股都是在氣溫較低的條件下,運用包括鏟車等道路施工的大型機械獲得,試板內混合料結構在獲取和運輸的過程中一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擾動,並且取樣成本高,過程複雜,嚴重製約了該種評價方法的實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可直接對瀝青路面芯樣進行抗車轍能力評價,從而更加適於實用,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包括圍壓夾固裝置,所述圍壓夾固裝置包括兩個相互對稱、之間設置有間隙的夾塊,所述夾塊上均設置有一個其中一側邊緣被切割掉的、且切割口與所述間隙相連通的圓柱孔,且兩個圓柱孔相對所述間隙成對稱狀;還包括一個可放入兩個圓柱孔中的高度調節塊,所述高度調節塊的兩側底部對稱設置有兩個斜槽,所述圍壓夾固裝置的兩側設置有可插入對應斜槽中的滑塊,且所述滑塊靠近所述高度調節塊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斜槽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
前述的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圍壓夾固裝置的兩側可拆卸安裝有滑塊座,所述滑塊座上設置有滑槽,所述滑塊可沿所述滑槽移動,且所述滑槽的末端固定設置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上設置有可相對其轉動的,頭部連接在所述滑塊上的螺杆。
前述的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滑槽的一側設置有刻度線,且所述高度調節塊上的斜槽的傾斜角度為45°。
前述的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塊座通過兩個螺栓固定在所述圍壓夾固裝置上。
前述的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柱孔的直徑為152mm,邊緣處被切削掉的寬度為13mm,所述間隙的寬度為8mm,所述高度調節塊由兩個對稱的、邊緣被切削掉的圓柱體組成,其中,所述圓柱體的直徑為150mm,邊緣處被切削掉的寬度為7mm。
前述的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圓柱孔的深度為100mm,所述高度調節塊的厚度為20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可以對從瀝青路面結構鑽取的芯樣進行車轍試驗,評價其實際的抗車轍能力;
2.在芯樣底部設置高度調整裝置,可以對不同層位厚度的芯樣進行車轍試驗,最大能適應10cm厚度的芯樣進行試驗;
3.固定裝置的設計,避免了從瀝青路面結構中切割大型板狀試件的繁瑣過程,節約了試驗成本,同時也降低了瀝青路面取樣後的填補維修成本,能夠進行快速的瀝青路面抗車轍能力評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未放置高度調節塊時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高度調節塊的俯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滑塊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圖4所示,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包括圍壓夾固裝置,所述圍壓夾固裝置包括兩個相互對稱、之間設置有間隙11的夾塊1,所述夾塊1上均設置有一個其中一側邊緣被切割掉的、且切割口與所述間隙11相連通的圓柱孔2,且兩個圓柱孔2相對所述間隙11成對稱狀;還包括一個可放入兩個圓柱孔2中的高度調節塊3,所述高度調節塊3的兩側底部對稱設置有兩個斜槽,所述圍壓夾固裝置的兩側設置有可插入對應斜槽中的滑塊4,且所述滑塊4靠近所述高度調節塊3的一端設置有與所述斜槽傾斜角度一致的斜面41。此外,國標車轍試驗負荷輪行走距離約230±10mm,輪寬50mm,只有兩個芯樣的長度才能滿足負荷輪行走距離(目前取芯最大直徑是150mm)。
本實施例中,圓柱孔2的直徑為152mm,邊緣處被切削掉的寬度為13mm,所述間隙11的寬度為8mm,所述高度調節塊3由兩個對稱的、邊緣被切削掉的圓柱體31組成,其中,所述圓柱體31的直徑為150mm,邊緣處被切削掉的寬度為7mm。邊緣切削部分,是由於負荷輪寬50mm,切削7mm後方能保證負荷輪的碾壓效果。
在使用時,從瀝青路面結構中鑽取直徑為150mm的瀝青混合料芯樣,芯樣取回後需對芯樣進行切割以保證負荷輪有足夠的荷載作用空間,切割方式為切掉芯樣邊緣7mm的寬度,厚度一般為6cm-10cm,然後將芯樣放置於本實用新型的固定裝置中,連同試模一同放入車轍試驗機內,進行車轍試驗。
本實施例中,所述圓柱孔2的深度為100mm,所述高度調節塊3的厚度為20mm,當圓柱孔2中未放置高度調節塊3時,正好可以堅持10cm高的芯樣,當放置了高度調節塊3且滑塊未插入斜槽中時,可以檢測8cm高的芯樣,當滑塊逐漸插入斜槽中時,可以調節高度調節塊3的高度,從而適應不同高度的芯樣進行檢測。
其中,所述圍壓夾固裝置的兩側可拆卸安裝有滑塊座5,所述滑塊座5上設置有滑槽51,所述滑塊4可沿所述滑槽51移動,且所述滑槽51的末端固定設置有螺紋套55,所述螺紋套55上設置有可相對其轉動的,頭部連接在所述滑塊4上的螺杆53,通過轉動螺杆53實現對滑塊4位置的調節,簡單方便,且滑槽51的一側設置有刻度線52,高度調節塊上的斜槽的傾斜角度為45°,通過刻度線52判定滑塊4進入斜槽的水平距離,由於斜槽的傾斜角度為45°,該水平距離即為高度調節塊3被抬起的高度。
所述滑塊座5通過兩個螺栓54固定在所述圍壓夾固裝置上,可以根據需要將滑塊座5拆卸,方便更換。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瀝青路面芯樣車轍試驗固定裝置,可直接對瀝青路面芯樣進行抗車轍能力評價,從而更加適於實用,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及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