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有哪些風景區(開州落筆四大資源)
2023-07-13 02:21:22 3
和煦的清晨,落霞的黃昏
繞著漢豐湖走一圈
耳朵裡全是鳥語與風聲合奏的天籟
心扉間儘是草木與湖水混合的芬芳
漫步湖濱小道,徜徉亭臺樓榭,如在夢中行走……
△雪寶山音樂營地
千年古邑、渝東明珠。近年來,開州依託優越的自然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以全域旅遊發展為方向,以品牌打造提升為重點,以產業融合發展為驅動,不斷推動文化旅遊行業全要素升級增效,打響「紅色牌」「三峽牌」「生態牌」「鄉愁牌」,全力建設帥鄉紅色研學、漢豐湖藍色度假、雪寶山綠色康養、鄉村金色體驗為主題的「四色旅遊勝地」,文旅新業態亮點頻現,獲評「全國十大休閒小城」。
打好「紅色牌」
讓革命文物資源火起來
「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像劉伯承元帥一樣,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4月10日,開州區劉伯承同志紀念館,參觀完《劉伯承生平業績展覽》後,高一學生張軍在留言簿上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
「開州是劉伯承元帥的故鄉。劉伯承元帥的軍神風骨與家國情懷,已化成帥鄉大地上的永恆頌歌。」開州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稱,近年來,紅色旅遊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攀升,呈現年輕化、親子化趨勢,尤其是年齡介於13歲至27歲之間的遊客數量增長明顯,成為紅色旅遊主要消費群體。
開州劉伯承同志紀念館和劉伯承故居,現有可移動革命文物4602件/套,其中已經定級的國家級文物159件/套(包括一級文物10件/套、二級文物37件/套、三級文物112件/套),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5處,並獲得「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重慶市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等8個國家級稱號、3個市級稱號。
這些革命文物資源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價值、時代元素、地域特色和精神氣質,不僅是講述紅色故事、開展紅色教育的實景課堂,更是發展紅色旅遊,讓紅色文化釋放出更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元素。
為此,打好「紅色牌」,讓革命文物資源活起來動起來火起來,是開州區文旅領域的一大重點。
為讓文物「活起來」,開州區不僅多次邀請劉伯承元帥家人及親屬來開州,講述革命文物背後的故事,讓革命文物的內涵更加豐富,還通過創辦《軍神》報,投資拍攝電視劇《劉伯承元帥》,拍攝100個紅色故事短視頻,編撰出版《劉伯承元帥青少年時期的故事》等多種形式,讓革命文物「開口說話」,煥發出新的時代光彩。
為讓革命文物「動起來」,開州區先後在劉伯承同志紀念館、劉伯承故居、開州博物館設置了《劉伯承生平業績展覽》《上下求索跟黨走——劉伯承青少年時期史實展》《紅色開州·百年錦繡——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周年特展》,通過對展出文物進行輪換展陳,讓更多的革命文物與遊客展開時空對話。
為讓革命文物「火起來」,開州區實施了「文物 」戰略,先後開發郵冊、檯曆、購物袋、桌面擺件等紅色文創產品,以組織萬州達州開州三地「三天兩夜」研學活動等形式,讓更多遊客接受革命洗禮。
此外,開州區還以「明德帥鄉」為品牌,開展了「緬懷劉帥傳奇人生、學習劉帥革命精神」等系列專題宣講報告會300餘場次,30多名紅色講解員常態化「六進」宣講劉伯承元帥革命文物故事120批次。
目前,作為三峽庫區內唯一的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劉伯承同志紀念館已成為重點打造的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3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年接待遊客超過50萬人次。
打好「生態牌」
點燃全域旅遊新活力
開州本沒有湖,只因治理三峽庫區消落帶,才有了漢豐湖。
一腳踏進開州城區,另一腳就已經踏進了漢豐湖。春柳拂堤岸,夏荷戲水鴛,秋林穿舟影,冬鳥宿湖山……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
「漢豐湖本該是環保的「考卷」,如今卻成了水墨勝境的畫卷,不僅扮靚了開州人的生活,每年更吸引百萬遊客前來遊賞。」開州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稱。這得益於開州打好「生態牌」,把「綠色化」放在首位,頻頻推出了一系列大手筆——
採取「領導包片、行業負責、多方聯動、統籌推進」的模式,圍繞建設「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目標,高水平建設水上運動中心、開州故城等文旅項目,高品質打造「七彩漢豐湖」濱湖景觀,促進城市綠化事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美化生活環境。
如今的漢豐湖,東西跨度12.51公裡、南北跨度5.86公裡,水域面積15平方公裡,擁有30多個湖灣、41個島嶼,常年碧波蕩漾,並擁有劉伯承同志紀念館、開州博物館、開州故城、舉子園、濱湖溼地、風雨廊橋等人文自然景觀,與濱湖新城和諧共生,已然成為詩意的水鄉、水生動植物的天堂。
遊客到舉子園,可觸摸科舉文化,登文峰古塔,俯瞰城湖相映的絕美景致;漫步風雨廊橋,品味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風韻;賞溼地景觀,看文峰夕照、十裡荷花、水鳥翩躚、湖波雲影……
到漢豐湖水上運動俱樂部,可體驗摩託艇、水上飛人、龍舟、皮划艇、平臺舟、槳板等項目,感受水上運動的刺激與心跳。
華燈初上,乘畫舫泛舟湖上,更可以賞城市繽紛夜景,看湖畔霓虹閃爍,感受濱湖水城的閒情逸緻。
好生態鑄就好風景,好風景成就新興生產力。青山環翠、湖水映城、和諧共生——漢豐湖,以千姿百態的美,託舉起開州「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名片,自然也成為開州文旅行業的「神來之筆」。
開州更不斷創新升級漢豐湖藍色度假遊,推出「K歌畫舫、夜宴訂製、漢豐古韻、漂浮酒吧」四大主題夜遊產品;精心運營15艘遊船、150艘自駕休閒船,常態化運營槳板、皮划艇、帆船、摩託艇等20餘個水上運動項目,水上歡樂遊產品已成為漢豐湖旅遊的特色品牌。
做大做強雪寶山綠色康養遊,圍繞「營地自駕遊、中藥康養遊、九境四季遊、秦巴文化遊」四大旅遊產品,2021年開州重點推出以雪寶山居音樂營地為首發的營地自駕遊產品,推出造型各異、檔次不同的住宿產品,2021年國慶實現試運營,試運營期間日均入住率達90%以上。
此外,澎溪河溼地市級自然保護區、南山森林公園、鐵峰山森林公園、龍頭嘴森林運動公園、譚家花仙峽、大進百裡峽谷等生態旅遊景觀資源,也已成為展示開州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以全域旅遊化、景觀化為抓手,推動全要素融合、全產業互動、全社會共享,著力構建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開州旅遊發展正不斷升級。
打好「鄉愁牌」
美麗鄉村俏立群芳
旅遊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遊 農業」「旅遊 鄉村」可充分釋放旅遊業的拉動力、融合力及催化、集成作用,形成新業態,提升綜合價值,實現增收富民。
在全域旅遊視野下,鄉村遊不再是簡單的農家樂建設,而被賦予更多價值和使命,成為一種促進區域綜合轉型發展的有效路徑。
近年來,開州區搶佔鄉村旅遊發展先機,整合全域資源,綜合調動全要素,打好「鄉愁牌」,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竹溪生態樂園
竹溪生態樂園、厚壩觀光農業園、魯渝現代蔬菜產業園、大進萬畝茶園、大進關坪藥博園、關面萬畝木香產業園、趙家南山李子園等一大批融合發展示範性項目上馬或建成投用。
以竹溪鄉村振興綜合示範區為例。該示範區總體定位為打造重慶市鄉村振興樣板,創建城鄉融合發展示範,挖掘「竹」「溪」鄉土文化資源,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講好生態振興故事,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打造「好耍竹溪生態樂園」鄉村休閒旅遊目的地,建成萬達開雲鄉村振興新「地標」。
示範區於去年9月開園,目前已成為開州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全新消費場景的一大亮點,遊客絡繹不絕。
此外,開州還持續推進「創A添星」行動,開州博物館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童話森林王國、長生汖奇蹟樂園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引進研學機構接待萬達開等地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達2.5萬餘人次,盛山植物園入選成渝地區十佳科普研學線路;鼓勵農村閒置用房發展旅遊民宿,基本建成大德九嶺遇見雲上、漢豐街道南山憶等旅遊民宿;推出旅遊精品線路,開州紅色文化自然科普二日遊入選文化旅遊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推出的300條鄉村旅遊學習體驗線路。
紅色旅遊乘勢升溫,藍色旅遊漸入佳境,綠色旅遊磅礴發展,鄉村旅遊提速增效……開州整合「一帥一湖一山一村」四大資源,聚焦「漢豐湖、雪寶山、鄉村振興示範區」三大主戰場,「四色」旅遊正迸發出澎湃動力。2021年,開州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0億元;接待遊客124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7.69億元。
「一路風景,且歌且行,帥鄉帥湖,開心開州。奮進新徵程,我們將加快建設大三峽大秦巴結合部國際旅遊度假區。」開州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圖片:開州融媒體中心
來源 :重慶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