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斜坡道鋼箱梁運梁車及運梁方法與流程
2023-07-13 15:23:56 1

本發明屬於橋梁施工技術領域,涉及臨水陸上斜坡區域運送鋼箱梁的問題,具體涉及一種把大型鋼箱梁從陸上斜坡地段運輸到鋼箱梁安裝起吊位置的裝置及運輸方法。
背景技術:
斜拉橋鋼箱梁體積大、重量重,一般採用水上運輸。當鋼箱梁需要從水上往陸上轉運時,常規施工方法為:在岸邊搭設運梁支架,運梁船將鋼箱梁運至運梁支架附近,採用大型浮吊將鋼箱梁吊至運梁支架上,通過運梁支架將鋼箱梁滑移至指定位置。
若橋位處河段水位漲落高差大,且臨水陸上區域具有一定坡度時,採用運梁支架法施工,支架必須要搭至最低水位浮吊吊裝範圍內,這樣支架需要搭設的高度較高,長度較長,導致支架穩定性差,且成本增加。另外若支架搭設區域覆蓋層較淺且覆蓋層下面的巖層傾斜角度較大,在高水位進行支架搭設施工時,需要進行水中支架基礎施工,無法採用擴大基礎,並且支架鋼管立柱振入困難;若採用鑽孔植樁的工藝,則不僅施工成本較高,耗費的時間也較長。故在大變幅、淺覆蓋層水域,採用常規的運梁支架法進行運梁施工,成本高,穩定性差,工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在臨水陸上斜坡、淺覆蓋層區域搭設長距離運梁支架的困難,提供一種斜坡道鋼箱梁運輸滑移裝置,及斜坡道鋼箱梁運輸方法,不用搭設運梁支架即可進行鋼箱梁運輸。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斜坡道鋼箱梁運梁車,其特徵在於:運梁車包括相互平行的兩幅支架,兩幅支架間通過桁架平聯連接;每幅支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上弦杆,和分別位於兩上弦杆正下方的兩根相互平行的下弦杆,上弦杆和位於其下方的下弦杆間呈銳角夾角,並通過多根立柱和斜撐杆焊接連接;兩上弦杆頂部之間焊接多根與上弦杆垂直的扁擔梁,兩下弦杆底部分別設置至少兩個滾輪。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斜坡道鋼箱梁運輸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在臨水岸邊到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之間的斜坡上,施工軌道基礎平臺:按照運梁車兩幅支架之間的間距,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澆築兩道軌道基礎平臺,每道軌道基礎平臺上鋪設兩條與運梁車滾輪配合的導軌;
(2)將運梁車安裝在靠近岸邊處的導軌上並臨時固定,用浮吊從運梁船上將鋼箱梁吊放到運梁車上;
(3)用卷揚機牽引運梁車,將運梁車牽引至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下方並臨時固定,通過吊機將鋼箱梁起吊安裝。
本發明成功解決了大變幅水域、淺覆蓋層的臨水陸上運梁的問題,並且相比運梁支架法,本發明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為臨水斜坡地段鋼箱梁陸上滑移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運梁車的後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運梁車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運梁車的前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軌道基礎平臺的平面圖;
圖5是軌道基礎平臺的側視圖;
圖6是一道軌道基礎的橫向剖視圖
圖7是導軌的設置結構示意圖;
圖8是限位塊的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9是鋼箱梁放置在運梁車上時的狀態後視圖;
圖10是鋼箱梁放置在運梁車上時的狀態側視圖;
圖11是通過限位塊臨時固定運梁車的方式示意圖;
圖12是運梁車運送鋼箱梁到達吊點下方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13是卷揚機及導向輪的布設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發明的斜坡道鋼箱梁運梁車,包括相互平行的兩幅支架,兩幅支架間通過桁架1平聯連接;每幅支架包括兩根相互平行的上弦杆2,和分別位於兩上弦杆正下方的兩根相互平行的下弦杆3,上弦杆和位於其下方的下弦杆間呈銳角夾角,並通過多根立柱4和斜撐杆5焊接連接;兩上弦杆2頂部之間焊接多根與上弦杆垂直的扁擔梁6,兩下弦杆3底部分別設置至少兩個滾輪7。
本發明具體實施時,運梁車一幅支架兩下弦杆底部平行的兩個滾輪共用一根輪軸8。
本發明具體實施時,可在扁擔梁上鋪設橡膠墊,避免運梁時對鋼箱梁造成損傷。
本發明採用上述運梁車將鋼箱梁從船上轉運到安裝起吊點。方法如下:
(1)在臨水岸邊到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之間的斜坡上,施工軌道基礎平臺:按照運梁車兩幅支架之間的間距,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澆築兩道軌道基礎平臺,每道軌道基礎平臺上鋪設兩條與運梁車滾輪配合的導軌;
(2)將運梁車安裝在靠近岸邊處的導軌上並臨時固定,用浮吊從運梁船上將鋼箱梁吊放到運梁車上;
(3)用卷揚機牽引運梁車,將運梁車牽引至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並臨時固定,通過吊機將鋼箱梁起吊安裝。
以下通過一個具體實施例,結合附圖,對上述方法詳細說明。
如圖4、圖5所示,鋼箱梁安裝起吊點設置在橋墩9下方,在臨水岸邊到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之間的斜坡上,按照運梁車兩幅支架之間的間距,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澆築兩道軌道基礎平臺10。
圖4是兩道軌道基礎平臺的平面圖。在本實施例中,每道軌道基礎平臺10的寬度為2m,高度不超過2m,基礎平臺的地基承載力不小於150KPa。
如圖5所示,為便於運梁車沿斜坡爬升,在軌道基礎平臺設置有兩個變坡點。其中第一變坡點11靠近岸邊,其朝向岸邊的一端坡度為5°,朝向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一端的坡度為14°;第二變坡點12靠近鋼箱梁安裝起吊,其朝向岸邊的一端坡度為14°,朝向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一端的坡度為19°。
圖6是一道軌道基礎平臺的橫向剖視圖。在每道軌道基礎平臺10上,鋪設兩條與運梁車滾輪配合的導軌13。
圖7所示,所述導軌13採用重型60鋼軌,每條導軌13兩側每隔一定間距設置兩塊固定導軌的壓板14,每塊壓板14下方焊接一塊墊板15,墊板15底部焊接錨筋16,錨筋16與鋼筋混凝土軌道平臺10基礎中的鋼筋17焊接。
圖6、圖8所示,每道軌道基礎平臺上10的兩條導軌13之間,每隔一段間距橫向設置兩個與軌道坡面垂直的限位塊18,限位塊18上端高出導軌13頂面,下端固定在軌道平臺基礎10的鋼筋混凝土中;限位塊用於將運梁車在軌道上臨時固定。
將運梁車安裝在靠近岸邊處的導軌上並臨時固定,用浮吊從運梁船上將鋼箱梁19吊放到運梁車上。鋼箱梁19吊放到運梁車上的狀態如圖9、圖10所示。
如圖11所示,臨時固定運梁車時,將一限位杆20橫跨兩條導軌13放置在運梁車後方的兩個限位塊18之前,從而使運梁車滾輪7無法後退得以固定。
用卷揚機牽引運梁車,將運梁車牽引至鋼箱梁安裝起吊點並臨時固定,通過吊機21將鋼箱梁19起吊安裝。運梁車被牽引到吊點下方的狀態如圖12所示。
如圖13所示,牽引運梁車採用兩臺卷揚機,兩臺卷揚機22設置在設置吊點的橋梁墩身9一側。卷揚機下方設置混凝土基礎,混凝土基礎深度不小於1m,基礎頂部設置預埋件,卷揚機底座與預埋件焊接固定。兩臺卷揚機的牽引繩通過導向輪轉向後,通過滑輪組分別與運梁車兩幅支架的前端連接。每臺卷揚機配備一滑輪組23,滑輪組包括一組動滑輪和一組定滑輪,動滑輪和定滑輪間不小於10倍的繞線。
如圖13所示,每臺卷揚機配置3個導向輪,其中第一導向輪24設置在墩身擋牆27頂部,第二導向輪25和第三導向輪26設置在墩身承臺28頂部。第一導向輪24和第二導向輪25與預埋件焊接固定,第三導向輪26通過鋼絲繩與預埋件連接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