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
2023-07-13 07:11:21
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包括施工放樣、道床底層鋼筋安裝、散布軌枕和調整間距、吊裝軌排框架組裝、軌排粗調、道床板頂層鋼筋安裝、安裝縱橫向模板、綜合接地焊接、絕緣性能測試、軌排精調、混凝土澆築施工、混凝土養護、和拆除排架模具的步驟。本發明改變使用門吊在移動組裝平臺上進行組裝軌排的方式,直接在施工作業面上採用先布枕再組裝軌排的方法,取消了移動組裝平臺的使用,減少了移動組裝平臺的佔地問題,並且提高了其他機具設備轉場效率;另外吊車配合組裝而不佔用門吊作業,使門吊主要用於轉運其他輕型機具設備,不僅提高了轉運吊裝的安全性,保證了施工持續進行,而且增加了門吊有效利用率,從而提高施工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無砟軌道的施工方法,尤其是涉及CRTS I型雙塊式無砟軌道的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雙塊式無砟軌道一般採用簡易軌排法(工具軌法)、雙梁型軌排框架法、單梁型軌排框架法進行施工。其中,後兩種比較常用。單梁型軌排框架法是採用型鋼橫向單梁將兩根標準工具軌連接成一個框架整體,採用支撐在鋼軌上的螺杆調節器進行高程和水平調整,精調後澆築混凝土,形成無砟軌道整體道床。雙梁型軌排框架法與單梁型軌排框架法的區別是,其採用的軌排框架是由兩根型鋼組成的橫向雙梁將兩根標準工具軌連接成一個框架整體。
[0003]在目前的施工現場中,不論是雙梁型軌排框架法還是單梁型軌排框架法,其施工時均需在現場設置的移動組裝平臺上進行軌排的組裝。設置移動組裝平臺現場佔地較大,不僅影響其他機具設備的存放,而且物流組織、作業距離較遠,也影響施工效率,另外軌排架組裝吊運過程需要用到門吊,安全控制要求高,也增加了施工的難度。
【發明內容】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不僅能夠提高軌排組裝效率、減少工序交叉作業的互相影響、而且能保證機具設備吊裝安全。
[0005]本發明為了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1.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
A、在已經施工完成並檢驗合格的底座板或支承層上放樣出軌道中心線及道床板邊
線.B、根據設計的道床板鋼筋布置圖在底座板上畫出道床板底層鋼筋布設間距,然後按照布設間距在底座板上安裝道床板底層鋼筋及凹槽鋼筋,在凹槽鋼筋表面均勻塗抹一層環氧樹脂;
C、在道床板底層鋼筋上散放軌枕,並按設計的軌枕布置圖調整軌枕位置,拉線測量使所有軌枕一側的螺栓孔布成一條線,之後在軌枕上設置軌排框架扣件;
D、將軌排框架扣件的螺栓孔與軌枕上的螺栓孔位置對齊後,用吊車將軌排框架放置於軌枕上,然後上緊軌排框架扣件,形成軌排;相鄰軌排使用夾板聯結,每組軌排按準確裡程調整軌排端頭位置,然後安裝軌向鎖定器;
E、軌向鎖定器安裝完成後,根據先中線後高程的原則,採用螺柱支腿支撐軌排,並配合全站儀、水準儀和道尺對軌排的位置進行初步調整,調整完成後,相鄰兩軌排間仍採用夾板連接固定;
F、軌排初步調整完成後,按照設計要求綁紮道床板頂層鋼筋; G、安裝模板:分別安裝用於分隔道床板的橫向模板和用於道床板側面成型的縱向模
板;
H、綜合接地焊接:
①、將每塊道床板頂層最兩邊與中間共三根縱向鋼筋和任一根橫向鋼筋採用L型鋼筋焊接;
②、焊接縱向和橫向接地鋼筋;
1、採用歐姆表對鋼筋的絕緣性能進行檢測;
J、軌排精調:
①、採用全站儀觀測4對連續的CPIII點,確定設站位置;
②、測量軌道數據:使用全站儀和軌道狀態測量儀;觀測和接受數據並將誤差值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
③、調整中線:通過調節左右軌向鎖定器調整軌道中線,在調整過程中,全站儀一直測量軌道狀態測量儀稜鏡,並接收觀測數據,將誤差值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直到誤差值滿足要求;
④、調整高程:旋轉豎向螺杆,調整軌道的水平和超高;
⑤焊接接地端子;
K、混凝土施工:採用混凝土運輸泵車進行混凝土的澆築;澆築時軟管位於軌排上方20cm左右,開啟閥門均勻緩慢下料,由一端向另一端連續進行,將每一根軌枕下布滿混凝土,下料過程中及時進行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振搗完成後,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L、混凝土養護:道床板混凝土在澆築I小時後,採用土工布和塑料布覆蓋的方法,配合灑水的方式進行養護,灑水覆蓋養養護時間不少於7天;
M、拆除軌排框架和模板。
[0006]步驟K中所述的混凝土振搗過程採用4個振搗器人工振搗的方式,分間隔2m左右的前後兩區,前區2人用ZD50振搗棒左右對稱進行振搗,主要搗固軌枕底部和下部鋼筋網,後區2人用ZD30振動棒主要搗固軌枕四周及模板內側並對欠振處進行補振。
[0007]有益效果:
1、本發明改變使用門吊在移動組裝平臺上進行組裝軌排的方式,直接在施工作業面上採用先布枕再組裝軌排的方法,取消了移動組裝平臺的使用,減少了移動組裝平臺的佔地問題,並且提高了其他機具設備轉場效率。
[0008]2、由於軌排框架直接採用汽車運輸倒運,吊車配合組裝而不佔用門吊作業,使門吊主要用於轉運其他輕型機具設備,不僅提高了轉運吊裝的安全性,保證了施工持續進行,而且增加了門吊有效利用率,從而提高施工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發明的施工工藝流程圖。
[0010]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無砟軌道橫斷面圖。
[0011]圖3是本發明中所述的雙塊式軌枕散布圖。
[0012]圖4是本發明中所述的軌排框架結構示意圖。
[0013]圖5是本發明中軌排框架與雙塊式軌枕的安裝平面示意圖。[0014]圖6是圖5的A-A視圖。
[0015]圖中,1、雙塊式軌枕,2、內軌,3、扣件,4、道床板,5、邊線,6、中心線,7、軌排框架,
8、軌向鎖定裝置,9、模板支撐,10、高程提升杆,11、超高調節裝置,12、軌排,13、靠線路側,
14、靠線路外側。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具體詳細的說明。
[0017]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在已經施工完成並檢驗合格的底座板(橋梁地段為底座板)或支承層(路基地段為支撐層)上放樣出軌道中心線6及道床板邊線5。
[0018]I)、對底座板或支承層的檢驗包括工後沉降、梁體收縮徐變及現場布設的CP III控制網等,這些均需滿足設計要求,並得到監理驗收合格。另外檢驗合格的軌排框架7、雙塊式軌枕1、扣件3、鋼筋等施工材料應先進場。無砟軌道施工前所需審批的內業資料也要事先得到監理、業主的籤認。
[0019]2)、利用基樁CP III控制網在底座板或支承層上放樣出(即按圖紙以實際尺寸在施工現場畫出)軌道中心線6及道床板邊線5。
[0020]注意事項:在放樣前要清除底座板或支承層表面的雜物;另外軌道中心線6及道床板邊線5,偏差不能超過2mm。
[0021]B、根據設計的道床板4鋼筋布置圖在底座板上畫出道床板底層鋼筋布設間距,然後按照布設間距在底座板上安裝道床板底層鋼筋及凹槽鋼筋,在凹槽鋼筋表面均勻塗抹一層環氧樹脂。
[0022]注意事項:經試驗室檢測合格後的鋼筋在加工時要嚴格按照施工圖紙的設計尺寸下料;鋼筋加工好之後,利用平板車按照規格型號綁紮成束,運送至施工作業面;底層鋼筋用絕緣卡進行綁紮,凹槽鋼筋用扎絲綁紮,底層保護層墊塊以每平米至少4個布設。
[0023]C、在道床板底層鋼筋上散放軌枕(以下提到軌枕都指的是雙塊式軌枕1),並按設計的軌枕布置圖調整軌枕位置,拉線測量使所有軌枕一側的螺栓孔布成一條線,之後在軌枕上設置軌排框架扣件。
[0024]在軌枕鋪設之前,可用汽車運輸,叉車配合存放到線路中間或路肩電纜槽上臨時存放。鋪設時,採用人工或散枕機散放軌枕,按軌枕布置圖調整軌枕位置,按照底座或支承層面軌枕塊的定位線並使用枕間距專用卡具人工勻枕,軌枕位置滿足要求無誤後安裝扣件並上緊。
[0025]注意事項:
I)、應依據設計圖紙,考慮梁縫、路基、隧道伸縮縫設計要求計算和調整軌枕間距,並依據計算數據,繪製單片梁、橋臺、路橋過渡段、路隧過渡段、橋隧過渡段、接道岔過渡段的軌枕間距布置圖,嚴格按照軌枕布置圖進行散枕作業。
[0026]2)、軌枕應方正,軌枕間距誤差控制在5mm內,並對軌枕表面進行清理;軌枕間距統一按照事先繪製的軌枕布置圖進行間距控制,並檢查調整軌枕塊位置,可拉線將一側的螺栓孔布成一條線,偏差小於Imm ;軌枕上安裝扣件時必須對軌枕承軌臺和扣件的組成部
分逐一清理。[0027]D、將軌排框架扣件的螺栓孔與軌枕上的螺栓孔位置對齊後,用吊車將軌排框架放置於軌枕上,然後上緊軌排框架扣件,形成軌排12 ;相鄰軌排使用夾板聯結,每組軌排按準確裡程調整軌排端頭位置,然後安裝作為軌向鎖定裝置8的軌向鎖定器。
[0028]I)、具體可採用汽車將軌排倒運至作業面,使用吊車吊裝軌道排架時人工配合將軌道排架扣件螺栓孔位置與軌枕上螺栓孔位置對齊,然後平穩、緩慢地將排架放置於軌枕上。
[0029]2)、扣件安裝注意事項:①安裝前檢查螺栓孔內是否有雜物,螺栓螺紋上是否有砂粒等,並在螺栓螺紋上塗抹專用油脂;②將道釘旋入螺栓孔內,用手試擰螺栓,看是否能順利旋進,若出現卡住現象,則調整後重新對準、旋入;③使用扭矩扳手按照160N.m扭矩要求上緊螺栓,軌枕與橡膠墊板、橡膠墊板與鋼墊板、鋼墊板與軌下墊板必須密貼,彈條前端三點要與軌距塊密貼(雙控措施)。
[0030]3)、對軌排螺栓安裝質量及軌枕間距進行檢查,保證組裝好的軌排滿足設計要求。相鄰軌排間使用夾板聯結時,每接頭安裝4套螺栓,初步擰緊,軌縫留6?10mm。每組軌排按準確裡程調整軌排端頭位置。
[0031]4)、安裝軌向鎖定器。靠近防護牆一側軌向鎖定器一端支撐在防護牆底部,另一端支撐在軌排託梁的支腿上;靠近線路中心線側:在距離軌排拖梁支腿外側IOOcm處鑽孔(Φ 16,孔深3cm,孔距對應拖梁支腿位置)預埋長IOcm的Φ 16鋼筋,做為軌向鎖定器的支撐。
[0032]5)、橋梁按32m梁選擇軌排框架型號為:9.367m+8.442m+5.192m+9.367m ;24m梁選擇軌排框架型號為:4-8.442m+3-5.192m (2片)進行組裝;路基、隧道按標準0.65m間距布枕,軌排以6.492m、7.14m進行組裝。
[0033]E、軌向鎖定器安裝完成後,根據先中線後高程的原則,採用螺柱支腿支撐軌排,並配合全站儀、水準儀和道尺對軌排的位置進行初步調整,調整完成後,相鄰兩軌排間仍採用夾板連接固定。
[0034]此步驟中的全站儀可以採用自由設站法定位,設站至少觀測4對CP III點,測設軌道中線、水準儀測設高程軌頂高程,並使用螺柱支腿及軌排架橫向、縱向調整機構完成軌排粗調整。
[0035]注意事項:調整後的高程誤差應控制在_5mm,中線誤差控制在5_以內。
[0036]F、軌排初步調整完成後,按照設計要求綁紮道床板頂層鋼筋。
[0037]注意事項:綁紮過程中不得擾動粗調過的軌排;道床板內上層鋼筋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40mm,允許偏差+10mm。
[0038]G、安裝模板:分別安裝用於分隔道床板的橫向模板和用於道床板側面成型的縱向模板。
[0039]I)、道床板模板分橫向模板、縱向模板。橫向模板主要是在斷縫處分隔道床板作用,縱向模板設置於混凝土側面。縱、橫向模板設計長寬滿足設計道床板幾何尺寸即刻,模板整體結構採用強度好、穩定性的鋼板在廠內製作,混凝土接觸面打磨拋光塗抹防鏽劑,注意進場要嚴格檢查模板質量、幾何尺寸、型號規格。
[0040]2)、道床板模板安裝加固前應先進行以下檢查工作:模板平整度;模板清理情況;脫模劑塗刷情況;更換損壞或彎折的模板,不滿足技術要求的模板不能進行安裝使用。模板安裝過程中為了不影響粗調完軌排精度,要儘量避免人為因素造成模板與粗調完的軌排之間發生碰撞。
[0041]3)、利用龍門吊將縱向模板吊放至安裝面的兩側,梁面底部必須清掃乾淨,使其平整,且與底座板側面密貼,縱向模板使用螺栓連接,兩側利用加工好的三腳架,梁面打孔使其固定,且與縱向模板外側牢固密貼。橫向模板在軌排架吊裝之前利用龍門吊放至斷縫處。橫向模板與縱向模板使用法蘭連接,中間安放8.4cm寬的槽鋼,頂面加固定橫向模板裝置,保證板縫寬度IOcm的要求。模板安裝完成後,道床板頂面安裝欄杆,固定側向模板,及軌道鎖定裝置。
[0042]H、綜合接地焊接:
1)、將每塊道床板頂層最兩邊與中間共三根縱向鋼筋和任一根橫向鋼筋採用L型鋼筋焊接;
2)、、焊接縱向和橫向接地鋼筋;
縱向和橫向接地鋼筋的焊接要求單面焊接長度不小於200mm,雙面焊接長度不小於1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
[0043]注意事項:接地端子的焊接應在軌道精調完成後進行,接地端子表面應加保護蓋,焊接時應保證其與模板密貼,並保證接地端子不受汙染。
[0044]1、採用歐姆表對鋼筋的絕緣性能進行檢測。
[0045]道床板鋼筋焊接完成後,採用歐姆表檢測絕緣性能。要求非接地鋼筋中,任意兩根鋼筋的電阻值不小於2ΜΩ。
[0046]注意事項:鋼筋的絕緣性能檢測時,必須有專人按照實測數據進行填寫絕緣測試記錄表。
[0047]J、軌排精調:
I)、採用全站儀觀測4對連續的CP III點,確定設站位置:
採用萊卡1201+全站儀觀測4對連續的CPIII點,自動平差、計算確定設站位置,如偏差大於0.7mm時,應刪除I對精度最低的CP III點後重新設站。改變測站位置後,必須至少交叉觀測後方利用過的6個控制點,並複測至少已完成精調的一組軌排,如偏差大於2_時,
應重新設站。
[0048]2)、測量軌道數據:使用全站儀和軌道狀態測量儀觀測和接受數據並將誤差值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
將檢軌小車(即軌道狀態測量儀)放置於軌道上,安裝稜鏡。使用全站儀測量軌道狀態測量儀稜鏡,小車自動測量軌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觀測數據,通過配套軟體,計算軌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軌距等數據,將誤差值迅速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指導軌道調整。
[0049]3)、調整中線:通過調節左右軌向鎖定器調整軌道中線,在調整過程中,全站儀一直測量軌道狀態測量儀稜鏡,並接收觀測數據,將誤差值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直到誤差值滿足要求;
具體可採用54_開口扳手調節左右軌向鎖定器,調整軌道中線,可以一次調整2組,左右各配2人同時作業。在調整過程中,要注意全站儀應一直測量軌道狀態測量儀稜鏡,接收觀測數據,通過配套軟體,將誤差值迅速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直到誤差值滿足要求後調整結束;緊扣一側將中線調整到位,在儀器監控下擰緊松扣一側,在此過程中,不得擾動已調整好的中線;
4)、調整高程:旋轉豎向螺杆(即高程提升杆10),調整軌道的水平和超高;
粗調後頂面標高應略低於設計頂面標高。用36mm套筒扳手,旋轉豎向螺杆,調整軌道水平、超高(旋鬆作為超高調節裝置11的超高調整器,調整軌排傾角,使軌排框架至設計標高,旋緊兩側豎向螺杆,使豎向螺杆與地面垂直)。調整後人工檢查豎向螺杆與混凝土是否密貼,保證豎向螺杆底部不懸空。調整豎向螺杆時要緩慢進行,旋轉120°高程變化為1mm。高程調整完成後對軌道進行檢查驗收,驗收標準如下表。
[0050]軌道檢查驗收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下述步驟: A、在已經施工完成並檢驗合格的底座板或支承層上放樣出軌道中心線及道床板邊線.B、根據設計的道床板鋼筋布置圖在底座板上畫出道床板底層鋼筋布設間距,然後按照布設間距在底座板上安裝道床板底層鋼筋及凹槽鋼筋,在凹槽鋼筋表面均勻塗抹一層環氧樹脂; C、在道床板底層鋼筋上散放軌枕,並按設計的軌枕布置圖調整軌枕位置,拉線測量使所有軌枕一側的螺栓孔布成一條線,之後在軌枕上設置軌排框架扣件; D、將軌排框架扣件的螺栓孔與軌枕上的螺栓孔位置對齊後,用吊車將軌排框架放置於軌枕上,然後上緊軌排框架扣件,形成軌排;相鄰軌排使用夾板聯結,每組軌排按準確裡程調整軌排端頭位置,然後安裝軌向鎖定器; E、軌向鎖定器安裝完成後,根據先中線後高程的原則,採用螺柱支腿支撐軌排,並配合全站儀、水準儀和道尺對軌排的位置進行初步調整,調整完成後,相鄰兩軌排間仍採用夾板連接固定; F、軌排初步調整完成後,按照設計要求綁紮道床板頂層鋼筋; G、安裝模板:分別安裝用於分隔道床板的橫向模板和用於道床板側面成型的縱向模板; H、綜合接地焊接: ①、將每塊道床板頂層最兩邊與中間共三根縱向鋼筋和任一根橫向鋼筋採用L型鋼筋焊接; ②、焊接縱向和橫向接地鋼筋; 1、採用歐姆表對鋼筋的絕緣性能進行檢測; J、軌排精調: ①、採用全站儀觀測4對連續的CPIII點,確定設站位置; ②、測量軌道數據:使用全站儀和軌道狀態測量儀觀測和接受數據並將誤差值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 ③、調整中線:通過調節左右軌向鎖定器調整軌道中線,在調整過程中,全站儀一直測量軌道狀態測量儀稜鏡,並接收觀測數據,將誤差值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直到誤差值滿足要求; ④、調整高程:旋轉豎向螺杆,調整軌道的水平和超高; ⑤、焊接接地端子; K、混凝土施工:採用混凝土運輸泵車進行混凝土的澆築;澆築時軟管位於軌排上方20cm左右,開啟閥門均勻緩慢下料,由一端向另一端連續進行,將每一根軌枕下布滿混凝土,下料過程中及時進行混凝土振搗;混凝土振搗完成後,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L、混凝土養護:道床板混凝土在澆築I小時後,採用土工布和塑料布覆蓋的方法,配合灑水的方式進行養護,灑水覆蓋養養護時間不少於7天; M、拆除軌排框架和模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先布枕後組裝軌排的無砟軌道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K中所述的混凝土振搗過程採用4個振搗器人工振搗的方式,分間隔2m左右的前後兩區,前區2人用Z D 50振搗棒左右對稱進行振搗,主要搗固軌枕底部和下部鋼筋網,後區2人用ZD30振動棒主要搗固軌枕四周及模板內側並對欠振處進行補振。
【文檔編號】E01B29/00GK103643603SQ201310680117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3日
【發明者】段玉順, 朱顯良, 郭華, 王鵬, 肖巨洪, 曹體志, 張劍, 張有紅, 呂保華, 閆振, 王四虎 申請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十五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