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生活魏士欽:追根求本源 賦予企業看商業本質的眼力
2023-07-13 02:33:23
眾所周知,舊的、不適應社會和諧發展的能源遲早會被新的、更加環保的能源所替代,隨之而來的是新的產業鏈的出現及優化升級。對於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一切才剛剛開始。
企業對用戶理解的深刻程度決定了企業將擁有怎樣的光環
根據易觀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現階段,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市場仍處於政策驅動型,但從行業發展邏輯來看,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充電需求將成為接下來市場的根本推動力。
但事實上,國內當前的車樁配比並不協調,充電設施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短板。根據電動生活創始人魏士欽介紹,他們參照市面上所有能找樁的APP,一個樁一個樁的確認,最後在城6區和近郊的3個區裡找到5000多個公共充電樁,其中能用的4000個左右,但能充上電的不到一半。例如燃油車佔位等各類社會問題的存在,使得電動車主要找到一個公共充電樁難上加難。魏士欽在與車主的聊天中發現,經常會出現導航已經提示到達車主設定的電樁位置,卻仍找不到樁的困境。
魏士欽選擇在電動汽車產業創業,主旨是希望能夠為電動車主做些事情。創辦電動生活之前,他曾先後在汽車之家和易車任職。談到汽車之家的經歷,他說李想教會了他一種能力,一種基於商業之外的判斷力,是一家企業對於用戶的深刻理解。深刻到什麼程度,決定了這家企業在網際網路時代能夠擁有怎樣的「用戶基礎」和「行業地位」。在易車,他從李斌身上學到了看商業本質的眼力。結合兩位老師的教導,他能夠看到比別人更深一點的事物本質,從而做出相對核心的判斷。
對於媒體屬性,電動生活定義明確:從用戶角度出發,將一切行動的初衷歸結為對用戶心理的模擬。第一,讓用戶通過電動生活的產品準確地找到樁,並且充上電。為實現這一點,電動生活的技術研發部門研發了專業軟體來解決編輯們找樁的難題。
在電動生活的APP中,不僅能找到附近的充電樁,位置的具體信息也十分明確,每一個指南都有後臺編輯的實地拍攝圖片。詳細說明包括車主在找樁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比如,地上停車場還是地下,如果在小區內,提供小區內如何行走的路書,充電樁空位的照片,停入車輛後展示車位大小的照片;同時,會標註該地區有哪些運營商,運營商如何收費,停車場的分時段收費狀況,電樁情況如何,是否可以正常使用,車位有沒有被汽油車佔用的可能等。每一份路書,都標有編輯們探樁的時間,並且會定期更新信息。
就像魏士欽說的,解決用戶痛點,在「準」不在「全」,諸如同時放置停了車和空車位的對比照片,是為了提示車主,充電樁的準確位置,從而精準的引導車主到底是車頭向裡停還是車尾向裡停更方便充電。由於處於產業的初級階段,基本上廠商和運營商還都忙於跑馬圈地的競爭中,例如充電樁的位置設置並沒有形成行業標準。尤其對電動汽車車主來講,很多人對各式各樣的充電樁的用法完全不了解。電動生活的編輯就把每一個不同品牌的電樁都做了一份詳細的圖文使用說明。
而充電樁的現狀只是這個產業初期問題的一個縮影,由於電動企業充電難、充電慢,公共充電樁的建設矛盾,車主可能更希望像擁有小區停車位一樣擁有自己的個人充電樁,其中自然繞不過與小區物業的矛盾。而電動生活目前所解決的也只是整個產業大環節中的一小部分。連同電樁廠商與物業之間的協商,在電動生活這樣的電動汽車媒體推動下,未來電動汽車行業會克服重重困難,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未來電動汽車將在三、四、五線城市爆發,創新企業將「放下架子」更關心普羅大眾
電動生活網站是魏士欽服務用戶的線上渠道,而線下,他也在為他的預測布局。「在我的觀點裡,未來電動汽車真正的爆發應該是三、四、五線城市,一、二線城市不是爆發點。我們現在所有線下店的設定都在三、四、五線城市。」電動生活將第一個點設在河北唐山,兩家實體店目前在做電動皮卡的售賣。
近一兩年,做電商的忽然意識到線下的重要性,無論是汽車電商還是整個大環境,都在擴大線下門店的規模。原因在於無論哪個產業,網際網路和實體經濟的結合才是未來的長久之計。在企業決策者的普遍意識中,依然認為商機最有可能存在於一、二線城市,四、五線顯得格外不起眼。「我覺得未來3-5年內,二線城市,乃至三線城市,將會成為廝殺激烈的戰場。相反,四、五線城市,熱門產業還不會下沉的那麼快,因為確實生產力還沒有上升到一定層面。」但三、四線的廝殺變成如今像一、二線一樣的飽和時,提前布局四、五線城市的企業就會在那時異軍突起。
而如今企業遇到的一切問題,無論是社會層面,還是企業自身環境,都要靠企業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解決。等,是下下策。「我們現在想做的是真正符合當下購買力的產品。」電動生活線下門店現在正在經營的皮卡售價大概在2萬6左右,對農民來講,既可替代過去的運輸工具,也可成為主要的出行工具,兼具實用和外觀。「對於不具備購買力的,我們將其過濾。比如,二手電動車,可以過濾到更低購買力的村鎮。」
舊的、不適應時代的一切形態都將被新的、具有顛覆意義的事物取代
從能源的角度講,電屬於不間斷的替代能源。產生電的途徑也不一定是火,其他自然資源,水、風、核能、太陽能都可以產生電。在克服了技術進步的痛點後,我們的社會,不僅是交通問題,完全可以向前邁出陽光的一步。到時候,交通、環境,甚至源於石油開採的和平問題,都將理出一些新的頭緒。
另一角度,從車的技術研發講。未來汽車的造型,包括幾大重要的組成部件都會發生變化。例如,去內燃機化。加上自動駕駛的普及,自動駕駛真正延伸發展好的不在燃油車上,而在電動車。「就像電影中呈現的景象一般,奧迪的球形輪胎橫著跑,而要把球形輪胎應用在汽車上,只有電機,燃油機是無法實現的。未來更多的科技趨勢也會相應的發生在電機上。」
「酒好了真的不怕巷子深。就像當大家都在討論充電槍,哪頭先插哪頭後插時,我們只需把我們的圖擺出來,正確的觀點即可以一目了然。」網際網路發展了這麼多年,在越來越浮躁的情境中,一些人開始意識到何為商業本質。有人說,創業公司活下來才是根本,這句話有合理的成分,但關鍵在於,讓創業公司活下來的根本是什麼。如果是權衡利弊後,選擇暫時犧牲用戶的利益,以此為出發點的模式也必不會長久。
反思之餘,用戶需要精細的產品和服務,背後對應著企業要為此付出的耐心和決心。讓一切複雜的東西變簡單,是件不簡單的事,當想清楚初衷,也可以很簡單。企業提供的每一種產品、服務,需要面對的都是平等的個體,我們不過是為這種連接提供發自內心的幫助。
想明白這一點,商業模式也就自然而然了,盈利模式也就不必再花費心思,至於企業會不會長久,答案自然也就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