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鄉村旅遊項目規劃圖(恩施全域好風景)
2023-07-13 00:08:43 1
2018-04-08 17: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潘心怡
「妹娃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還是我來推你嘛!」
這一句響亮的龍船調,自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延續至今,迴蕩在恩施境內的清江上,也傳頌在世代的恩施人口中,它將恩施唱出了湖北,更唱到了全球。而今,隨著旅遊發展的不斷推進,東西聯動精準扶貧的政策引領,相關產業的集群發展,這首《龍船調》中展現出的仙境恩施,正從曲調中走出,成為中國中部的旅遊新發現。
國家AAAAA級景區恩施大峽谷 吳羅庚攝
最年輕的少數民族自治州
「抖音」上被點讚的秘境
「求抖主安利,這個仙境是在哪兒?」「世界上竟然還有這般美景,我一定要去看看」「就在咱們大湖北的恩施!景色不比國外差」……最近,在大熱的短視頻抖音APP上,湖北恩施鶴峰屏山躲避峽景區瞬間憑藉那一灣碧綠的湖水和仿佛漂浮在空中的小船一奇妙之景,引來了千萬網友關注,恩施州也瞬間登上了「網友心目中2018年最想去的目的地」榜單。
其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這樣的美景不計其數。作為全國首批、湖北唯一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州,恩施州享有「鄂西林海」、「華中藥庫」、「世界硒都」的稱號,與長江三峽、湖南張家界共同構成了中國中部地區旅遊的「金三角」。
這裡的自然風韻得益於獨特的地理地勢,恩施州處於中國地勢二、三階梯的過渡帶,是我國主要的卡斯特地貌區,擁有眾多地質奇觀和山水資源,具有代表性的有世界最深、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結為姊妹的「恩施大峽谷」,世界上最大的坡立谷鶴峰董家河,以及中國最清的江清江。這些美麗的景致以往鮮有人知,被當地人保護下來,便成了如今旅行家眼中的處女地。
除了豐厚的自然景觀,恩施的人文底蘊更是別具一格,這裡是「巴文化的發祥地」,是土家苗侗族文化共生區,神秘的儺文化、動聽的龍船調、羞答答的女兒會,都賦予了這一片土地獨特的文化魅力,也與自然風光一同,成為了橫縱兩向的旅遊內涵與資源。
謀劃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積極創新「旅遊 」產業融合
據恩施州旅遊委副主任胡福先介紹到,2017年全州接待5132.8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67.4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6%、22.3%,旅遊業成為州內正在打造的四大產業集群的第一集群,旅遊業增加值佔GDP的15%以上,旅遊扶貧直接帶動10萬人從業,間接帶動相關行業40萬餘人吃上了旅遊飯。
恩施州旅遊資源富集、民族文化獨特、生態環境優良,是全國首批、湖北省唯一的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州,由於「旅遊產業」對於恩施州的獨特性,近年來恩施州一直把生態文化旅遊業作為州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重要引擎來謀劃和建設,探索創新「旅遊 」融合發展模式。
恩施土司城 李少白攝
在一項項「旅遊 」的落地中,恩施發生了一次次的轉變。2017年,全國第三屆民宿大會暨恩施州首屆民宿發展大會成功召開,恩施州榮膺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州,將旅遊種植於鄉村,結出豐碩的果實;作為「世界硒都」,恩施州以「硒」為統領,整合了硒產業鏈的各個要素環節,打造富硒健康產品、旅遊休閒養生和中醫藥保健等大健康旅遊產業體系,讓旅遊與健康並進;而沉澱許久的民族文化與風情,則為恩施州旅遊 文化發展提供了先天優勢條件,不斷挖掘土家族、苗族的文化資源並轉化為文化硬實力,建設恩施女兒城、恩施土司城、龍船水鄉、唐崖土司城遺址等精品文化景區、非物質文化傳承基地,打造「土家女兒節」等文化旅遊節事……
「造血式扶貧」探索旅遊新途徑
杭情施意東西聯動創造新格局
「旅遊是造血式扶貧,是最直接的扶貧,最有效的扶貧,最持久的扶貧,也是最有尊嚴的扶貧。」 胡福先告訴記者,在恩施,旅遊成為了扶貧的金翅膀,扶貧則是旅遊的主戰場。
恩施通過景區發展、鄉村旅遊、特色民宿、文旅融合、養生度假、創業就業等多個維度全面推動精準扶貧。
恩施大峽谷景區投資近2000萬元在景區出入口和景區的緩衝區投資建設了202個商鋪,採取低廉的租金,引導當地近400人創業,年均收入超過4.5萬元,最高超過20萬元,這是恩施通過景區的發展推動的精準扶貧;楓香坡在發展鄉村旅遊之後,建起了農家樂集群,打造了侗族建築群,成為國家3A級景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由發展鄉村旅遊前的1200元增長到1.4萬元,翻了10倍,這是鄉村旅遊帶動的扶貧效應;利川市提出以「十村百企萬戶」民宿旅遊工程為抓手助推精準扶貧,發展民宿1180戶,直接帶動就業3000多人,間接帶動12000多人;而在全州,打造了湖北省第一家洞穴實景劇利川騰龍洞《騰龍飛天》、大型山水實景劇恩施大峽谷《新龍船調》等文化演出,讓2000餘名當地村民白天幹農活、晚上當演員,每年直接增收3000餘萬元,文旅融合也成了扶貧的一大利器;又比如土家女兒城是通過免收租金、提供攤位等方式搭建平臺,驅動當地300餘村民實現自主就業,通過旅遊產業帶動、吸納農民就業,真正成為了「造血式扶貧」。
土家女兒城帶動了300餘村民自主就業
當然,恩施州除了自身的積極主動扶貧,還聯通外界,充分藉助政策資源,與同在北緯30°的浙江省杭州市結對,形成了東西聯動的旅遊扶貧格局。
2016年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通知,首次將恩施州納入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範疇,由浙江省杭州市結對幫扶。2017年兩地編制了《杭州市對口幫扶湖北省恩施州「十三五」規劃》,籤署了《杭州市人民政府恩施州人民政府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合作框架協議(2016年-2020年)》,兩地旅遊部門在旅行商踩線、旅遊產品包裝、市場推廣、職工療休養等方面開展了深度合作,構建了市州、區縣、鄉鎮(村)和企業四級聯動的幫扶協作格局。
目前,杭州的遊客可以選乘浙江長龍航空開通的兩地直航,僅需2個小時便可抵達恩施州。據悉,2017年恩施旅行社接待杭州遊客團隊遊客量比2016年翻了十倍,今年4月初,恩施將組團來杭推介,並為杭州市民帶來「專屬旅遊福利」,讓更多的杭州人感受恩施的魅力,選擇恩施成為最終的療休養目的地選擇。
景陽河畫廊 劉定學攝
從處於深閨,到走到臺前。恩施州從一個貧困地區,通過旅遊這一場「造血式扶貧」,為自身注入了地域發展的源生動力,全域旅遊正在改變恩施,鄉村旅遊正在改變三農,以綠色崛起為第一戰略,以精準脫貧為第一路徑,集合來自政府、企業、跨地域的扶貧力量,讓恩施守住自身優勢,找準發展路徑,讓旅遊成為最新的動力,讓人民從事一項「最幸福的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