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誠信中學生議論文
2023-07-07 08:11:53 1
誠信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之一,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沒有誠信的人是不值得信任和依賴的。古人云,人無信則無立。下面小編帶來的是關於誠信中學生議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誠信中學生議論文1
誠信,大意者也。事業憑誠信而漸進,人才籍誠信而玉成;孔明接受「拖孤」為一「誠」字,曾子殺豬為一「信」字;有了「誠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顧客盈門,劉邦的約法三章得以千年傳為美談;古人云:索物於暗室者也,莫良於火;索物於當世者,莫良於誠。
金錢有價,誠信無價。然奸詐者,當誠信為手中的籌碼;自私者,視誠信為身上的累贅;真誠者,則當誠信為無價的美鑽。
千兩黃金易得,誠信之人難尋;茫茫人海,環視四周,何人擁有誠信?何人堪稱誠信之人?誠信者,遵守諾言,履行承諾。好比從前,有一男子,與一女子相約橋頭,到了時辰,女子未到,但他不離去,下了「不見不散」的決心,洪水來時,他緊抱柱子,最終死在了洪水的催殘下。他為誠信而活,為誠信而死,是誠信的化身,是誠信的軀體。
誠信是偉大領袖毛主席喊出的「中華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的錚錚口號;誠信是鄧小平爺爺眼望深圳發下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宏偉誓言;誠信是新一代領導人「開發西部」的偉大決心;誠信是小孩子把一分錢交給老師的甜蜜笑容;誠信是運動員們頑強拼搏的點點汗水……
誠信是一種風格,一種形式,一種人品,一種態勢;誠信是一種修養,一種瀟灑,一種境界,一種偉大;「誠實」是誠信之本,誠時才是實實在在的人生,才能使高貴的頭顱真真昂起;「受信」是誠信之則,受信才能有始有終,善始善終。
誠信是人之脊梁,有詩云「山無脊梁,要塌方;虎無脊梁,莫稱王;人無脊梁,別做人,做個飯袋,裝米糧。
關於誠信中學生議論文2
講誠信就是做人要誠實、講信用,生活當中有很多人講誠信,因此他們不僅擁有許多朋友,也為自己的成功創造了更多的機會;但是也有一些人由於不講誠信。雖然可能得到了一時的利益,但是當別人得知這個人的為人之後就沒有人再信任他,這樣又怎麼能把事情辦成呢?所以對於那些不講誠信的人答案就是寸步難行。
有一次,我乘車時在車上聽到了爺孫倆的談話:
「爺爺,您相信我能從寬街站走到地安門站嗎?」一個大約四、五歲的胖胖的小男孩拉著爺爺的手問。老爺爺看了看小孫子說「依我看,憑你的能力應該能走到!」
小男孩聽了爺爺的話,接著又笑著問:「爺爺,您是真信還是假信?」「當然是真信了。」爺爺肯定地說,「爺爺什麼時候不信過你呀?」爺爺語重心長地說:「寶寶,生活中不能隨便的懷疑人,但是也不能輕易的相信人。假如有誰人騙過你一次,不能輕易相信他。要反覆想一想他為什麼這樣說、這樣做?」小男孩好像聽懂了爺爺說的話,高興地點了點頭。
爺孫倆的對話就能看出一個人對誠信的理解。我對誠信的理解是:誠信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基礎。要想成功做好一件事,就必須講誠信。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失去誠信,就沒有人再相信他了,沒有了朋友,那個人的生活肯定不愉快,事業又怎麼能成功?由此可見誠信是對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的。讓我們大家從小事做起,做個講誠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