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降落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07 01:41:06 1
專利名稱:高樓降落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高樓降落器是一種可以使居住在高樓,或者高度在2米以上高空場所工作、學習、娛樂、商場購物的人們,在突然遇到發生火災、地震等災害時,能夠迅速從窗戶、陽臺或其它通往室外的空間撤離災難現場,緩緩降落到地面的自救器材。它的降落高度為22米,降落速度是0~1.7米/秒。降落時的速度可以按需要進行調節,直至停留在某一個特定的高度上。
高樓降落器也可用來作為高層建築施工和高空設備檢修人員的安全防護設施。
使用操作時,參見圖1、圖2,先把安全帶4套在逃生者胸口,收緊安全帶扣環5,將下端的一隻安全鉤6鉤在三角環3內,拉出護罩2,再把扁帶16和環圈15上的安全鉤鉤住安裝在內、外牆壁B處的固定吊環1,此時,逃生人員可以從窗戶A跑出,安全地降落到地面。
背景技術:
目前社會上使用的高樓逃生緩降器,大多採用一套機械減速機構或磨擦輪減速方式來實現逃生人員和繩索一起緩緩降落到地面。同時緩降器和繩索繞盤分隔為二個部分,還必須有一個懸掛在室外的固定架子。逃生時,必須先把一盤繩索拋向室外空曠的場地,由此也會帶來一此危險性。同時在使用過程中要能夠保證繩索不被其它物件阻擋繞止,或形成打結現象,否則逃生員就不能緩降到地面。而且,目前的逃生緩降器體積大,重量重,價格也昂貴,對於安裝使用、儲備都很不方便,又會影響到高層建築的外形美觀,所以給推廣使用和普及到民間帶來困難。
本產品高樓降落器克服了上述缺點,它的體積長183mm、寬144mm、厚60mm。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高樓逃生降落器存在體積大、重量重,機械減速結構複雜,快速重複使用有缺陷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樓降落器,能使高樓遇險人員快速安全地撤離危險區域實現自救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參見圖1圖2圖3)在一個封閉型結構的殼體內,主要零件由殼體(8)、扁帶(16)、圓盤(9)、壓輪(11)、摩擦輪(12、18)二個、滾輪(13)、扭簧(10)二個、手輪(19)二個組成。其特徵是殼體(8)由左右二件對稱併合為一體的不鏽鋼製成,呈扁圓略帶菱形狀,扁帶(16)繞圈圓盤(9)內安裝在殼體(8)中間位置,一個端頭繞過壓輪(11)、摩擦輪(12)、滾輪(13)、摩擦輪(18)後穿出殼體(8),這些零件都安裝在殼體(8)的上端部位置。二個扭簧(10)和二個手輪(19)均安裝在殼體上部二側面,扭簧(10)的內孔套在摩擦輪(18)二側端頭上,一端鋼絲的頭部先後穿過銷軸(14)和壓輪(11)的二側端頭孔內,銷軸(14)的二個端頭部分分別插入手輪(19)的曲線糟內,使扁帶(16)在壓輪(11)與摩擦輪(12)之間被壓緊卡住,以及扁帶(16)被滾輪(13)與兩側位置的摩擦輪(12、18)上凹槽表面之間緊緊壓住,使扁帶(16)表面上產生足夠的摩擦阻力,確保逃生人員在下滑降落過程中的安全。
本實用新型技術的整體構思和內部結構原理是利用高強度滌綸絲編織成截面尺寸為25mm×0.5mm的扁帶作為主要零件,(破斷拉力為600公斤)扁帶的一個端頭固定在圓盤9的芯軸上,並把扁帶繞緊在圓盤內,圓盤中間孔則安裝在殼體內兩側的凸肩上。另一個端頭繞過壓輪11和一個特殊的靜止磨擦輪12再繞過中間的滾輪13及另一側的一個靜止磨擦輪18,通向殼體上的導向出口——護圈17,端頭安裝了一個環圈15和安全鉤6。逃生時,將安全鉤鉤在A旁邊內、外牆壁B處上的任意一個固定吊環1上。殼體的下方也裝有另一個安全鉤6,用它鉤住逃生人員胸帶上的三角環3。
使用過程中,扁帶上承受著逃生者自己身體重量,此重力使扁帶把滾輪13推向二個磨擦輪12、18上的圓弧形凹槽內,加上兩側手輪19內偏心圓弧曲線槽升角的作用力推壓銷軸14,銷軸又把滾輪向上推壓,增加了扁帶和磨擦輪接觸面上的壓力,另外,磨擦輪18兩側端頭安裝的扭簧10的扭力又疊加到銷軸14和壓輪11上,並分別把壓力傳遞作用到扁帶和磨擦輪之間的接觸面,使扁帶表面產生了足夠的磨擦阻力,這就能夠讓逃生人員按照預先調整好的安全下降速度降落到地面。如果轉動雙側手輪19,偏心圓弧曲線槽的升角又繼續增加壓力把滾輪推壓向兩個磨擦輪12、18,直到扁帶上的磨擦力大於人體重量時,可以使逃生者停止下滑降落。
如果災難現場還有多人需要自救逃生時,被困人員可以迅速通過手拉扁帶16的過程把高樓降落器拉回到身旁,按照手輪19上的指示標記21所標明的旋轉方向將手輪轉到收帶位置,用搖盤7按指示方向收回扁帶。完成收帶後,把手輪迅速復位到原來的降落位置,由卡銷20鎖定,立即可以重複完成逃生降落的過程。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作說明。
圖1是高樓降落器安裝使用圖。
圖2是高樓降落器結構圖。
圖3是圖2中C-C左旋剖面圖。
圖中所標序號的另部件名稱如下1.固定吊環,2.護罩,3.三角環,4.安全帶,5.扣環,6.安全鉤,7.搖盤,8.殼體,9.圓盤,10.扭簧,11.壓輪,12.磨擦輪,13.滾輪,14.銷軸,15.環圈,16.扁帶,17.護圈,18.磨擦輪,19.手輪,20.卡銷,21.指示標記。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產品是要保證逃生人員在降落地面的過程中,下降速度應在0~1.7米/秒之間,而且是能夠可以自由調節的。為此,高樓降落器採用了一種結構簡單的利用人體的自身重量,通過扁帶16的傳遞作用,把滾輪13推壓到二個為了增加磨擦面而設計有圓弧形凹槽的靜止磨擦輪12、18中間使扁帶的表面能夠產生所需要的磨擦阻力;另外,磨擦輪18兩側安裝了二個扭簧10,產生的扭力又疊加到壓輪11和滾輪13上,使逃生人員降落的速度能夠保證在絕對安全的範圍內。同時,還可以通過殼體雙側二個手輪19上偏心圓弧曲線槽的升角來增加滾輪13上的壓力,達到增加扁帶16與磨擦輪12、18接觸表面的磨擦阻力,使逃生人員在需要時可以停留在某一特定的高度上。在重複使用高樓降落器時,為了能使扁帶16很輕便快捷地收回到殼體內的圓盤9中,依靠手輪19上偏心圓弧曲線槽的下降角度,使滾輪13離開原來緊壓的靜止磨擦輪12、18。同時,由於扭簧10的鋼絲穿過銷軸14兩端頭部的孔內,並再穿過壓輪11的兩端頭部的孔內,所以同步實現了壓輪11離開原來緊壓的磨擦輪12,實現了快速收回扁帶的過程。
結構簡單,操作安全靈活,體積小,重量輕,外形美觀是高樓降落器產品實用新型的特徵。
權利要求1.一種高樓降落器,主要零件由殼體(8)、扁帶(16)、圓盤(9)、壓輪(11)、磨擦輪(12、18)二個、滾輪(13)、扭簧(10)二個、手輪(19)二個組成,其特徵是殼體(8)由左右二件對稱併合為一體的不鏽鋼製成,呈扁圓略帶菱形狀,扁帶(16)繞圈圓盤(9)內安裝在殼體(8)中間位置,一個端頭繞過壓輪(11)、磨擦輪(12)、滾輪(13)、磨擦輪(18)後穿出殼體(8),這些零部件都安裝在殼體(8)的上端部位置,二個扭簧(10)和二個手輪(19)均安裝在殼體上部二側面,扭簧(10)的內孔套在磨擦輪(18)二側端頭上,一端鋼絲先後穿過銷軸(14)和壓輪(11)的二側端頭孔內,銷軸(14)的二個端頭部分分別插入手輪(19)的曲線槽內,使扁帶(16)在壓輪(11)與磨擦輪(12)之間被卡住壓緊,以及扁帶(16)被滾輪(13)與兩側位置的磨擦輪(12、18)上凹槽表面之間緊緊壓住。
專利摘要高樓降落器是適合人們在2米以上高樓內生活居住,或者工作、學習、娛樂、商場購物時突然遇到災難,需要從窗戶、陽臺、或者其它空間通道緊急撤離逃生的一種自救器材。在一個扁圓形的不鏽鋼殼體內,由高強度滌綸絲編織成的扁帶,緊繞在圓盤內,扁帶的一個端頭繞過壓輪、摩擦輪、滾輪、摩擦輪後連接一個安全鉤,可靠地掛在固定的吊環上,殼體下面的安全鉤鉤在逃生人員的胸帶上。高樓降落器的技術問題,是利用逃生人員通過扁帶把自己身體重量的重力和扭簧的扭力,以及兩側手輪上偏心圓弧曲線槽升角的作用力都分別集中傳遞給滾輪,加壓在扁帶和摩擦輪之間的接觸面上。同時,扭簧的扭力還通過壓輪把扁帶推壓在摩擦輪上,這就使扁帶和摩擦輪之間產了足夠的摩擦力,使逃生人員和高樓降落器一起緩緩地降落到地面。
文檔編號A62B1/00GK2824993SQ20052004033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3月23日
發明者周泉生 申請人:周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