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調節器的製造方法
2023-07-07 07:59:01
壓力調節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壓力調節器,屬於減壓裝置,其結構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橡膠膜片、支撐、隔板、導向槽、推桿、錐體、內芯、下堵板、上堵板和壓力調節裝置,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橡膠膜片,橡膠膜片上部設置有支撐,支撐的上部設置有壓力調節裝置,橡膠膜片下部設置有隔板和內芯,內芯處設置有錐體,錐體的上部設置有推桿,推桿與橡膠膜片和支撐相固定,內芯下部的下殼體上設置有進口管,內芯上部的下殼體上設置有出水管,橡膠膜片將隔板與上堵板之間的下殼體和上殼體內腔分為高壓腔和低壓腔,高壓腔處的下殼體上設置有高壓水進口,出水管與上殼體之間設置有低壓連通管。本實用新型具有實現了回水壓力自動調節,水泵停止自動關閉等特點。
【專利說明】
壓力調節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壓裝置,尤其是一種用於供暖回水的壓力調節器。
【背景技術】
[0002]小區中有高層建築及低層建築同時供暖,最經濟的做法為將低區循環水通過加壓泵加壓至高區所需高度供暖,供暖回水經減壓後併入低區回水進行循環加熱。
[0003]現在市場上一般用減壓閥,但減壓閥並非專門為高層供暖系統而研製的,一些性能參數並不適用於高層建築直連供暖系統。在供暖系統中,回水管的壓力時高時低,當系統停止時,高區供暖供暖系統回水要求立即關斷,與低區系統隔絕,以免高區高壓傳遞給低區。但根據減壓閥原理及構成是無法滿足以上要求的。其次,減壓閥的的輔助控制管內徑較小,容易堵塞而不能正常工作。
[0004]另一種方法為,高層建築無水箱直連供暖系統,但其屬於開式系統,不能用於設有除氧系統的供暖系統中,且改改系統管道多,系統複雜,布置困難,無法適應多棟建築同時使用的工況。
[0005]再一種方法為,近幾年出現的活塞式切斷、減壓裝置。根據其結構及工作原理,通過活塞式運動改變出口截面積,達到減壓的目的。為了保證能往復運動,活塞間需留有一定的間隙,但又得保證高壓區和低壓區的水不在活塞間隙串水,故該設備機械加工精度很高,不易加工製作,而且易堵塞、卡殼。
[0006]目前,還未有好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壓力調節器,該壓力調節器具有實現了回水壓力自動調節,水泵停止自動關閉的特點。
[0008]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橡膠膜片、支撐、隔板、導向槽、推桿、錐體、內芯、下堵板、上堵板和壓力調節裝置,所述的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通過連接法蘭相連,所述的上殼體的頂部設置有上堵板,下殼體的底部設置有下堵板,所述的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橡膠膜片,所述的橡膠膜片上部設置有支撐,所述的支撐的上部設置有壓力調節裝置,所述的橡膠膜片下部殼體內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隔板和內芯,所述的內芯中部設置有進水孔,所述的進水孔處設置有與進水孔相配合的錐體,所述的錐體的上部設置有推桿,所述的推桿穿過隔板通過緊固螺栓與橡膠膜片和支撐相固定,所述的推桿與隔板之間設置有導向槽,所述的導向槽與隔板相固定,推桿穿過導向槽,所述的內芯與下堵板之間的下殼體上設置有進口管,內芯與隔板之間的下殼體上設置有出水管,所述的橡膠膜片將隔板與上堵板之間的下殼體和上殼體內腔分為高壓腔和低壓腔,所述的高壓腔處的下殼體上設置有高壓水進口,所述的出水管與低壓腔處的上殼體之間設置有低壓連通管,所述的低壓連通管上設置有調節球閥,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別設置有測壓口。
[0009]所述的壓力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彈簧、調節螺栓、密封罩、密封座、壓塊和定位管,所述的定位管設置在上堵板的中部,並與上堵板固定連接,所述的調節彈簧設置在支撐的上部,其上部位於定位管內,所述的定位管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密封座,所述的調節螺栓下部穿過密封座,並與密封座螺紋連接,調節螺栓的底部固定有壓塊,所述的密封座上部的調節螺栓外側設置有密封罩,所述的密封罩與密封座螺紋連接。
[0010]所述的密封罩下部的密封座與調節螺栓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0011]所述的推桿與導向槽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
[0012]本實用新型的壓力調節器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通過調節內芯與錐體之間的間隙,從而改變流通截面積,達到回水壓力自動調節;通過調節調節螺栓的伸縮度來調節調節彈簧的力度,從而改變內芯與錐體之間的截面積,達到所需的出口壓力;當進水停止時,錐體在自重及回水壓力的作用下,自動關閉,不會堵塞、卡殼,易於製造等特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是壓力調節器的主視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是壓力調節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說明:1密封罩、2調節彈簧、3上堵板、4橡膠膜片、5調節球閥、6隔板、7出水管、8內芯、9錐體、10下殼體、11下堵板、12測壓口、13進口管、14推桿、15緊固螺栓、160形密封圈、17導向槽、18高壓水進口、19連接法蘭、20支撐、21定位管、22壓塊、23密封座、24密封墊、25調節螺栓、26低壓連通管、27高壓腔、28低壓腔、29進水孔、30上殼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參照說明書附圖1和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的壓力調節器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0017]本實用新型的壓力調節器,其結構包括上殼體30、下殼體10、橡膠膜片4、支撐20、隔板6、導向槽17、推桿14、錐體9、內芯8、下堵板11、上堵板3和壓力調節裝置,所述的上殼體30與下殼體10之間通過連接法蘭19相連,所述的上殼體30的頂部設置有上堵板3,下殼體10的底部設置有下堵板11,所述的上殼體30與下殼體10之間設置有橡膠膜片4,所述的橡膠膜片4上部設置有支撐20,所述的支撐20的上部設置有壓力調節裝置,所述的橡膠膜片4下部殼體10內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隔板6和內芯8,所述的內芯8中部設置有進水孔29,所述的進水孔29處設置有與進水孔29相配合的錐體9,所述的錐體9的上部設置有推桿14,所述的推桿14穿過隔板6通過緊固螺栓15與橡膠膜片4和支撐20相固定,所述的推桿14與隔板6之間設置有導向槽17,所述的導向槽17與隔板6相固定,推桿14穿過導向槽17,所述的內芯8與下堵板11之間的下殼體10上設置有進口管13,內芯8與隔板6之間的下殼體10上設置有出水管7,所述的橡膠膜片4將隔板6與上堵板3之間的下殼體10和上殼體30內腔分為高壓腔27和低壓腔28,所述的高壓腔27處的下殼體10上設置有高壓水進口 18,所述的出水管7與低壓腔27處的上殼體30之間設置有低壓連通管26,所述的低壓連通管26上設置有調節球閥5,所述的進水管13和出水管7上分別設置有測壓口 12。
[0018]所述的壓力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彈簧2、調節螺栓25、密封罩1、密封座23、壓塊22和定位管21,所述的定位管21設置在上堵板3的中部,並與上堵板3固定連接,所述的調節彈簧2設置在支撐20的上部,其上部位於定位管21內,所述的定位管21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密封座23,所述的調節螺栓25下部穿過密封座23,並與密封座23螺紋連接,調節螺栓25的底部固定有壓塊22,所述的密封座23上部的調節螺栓25外側設置有密封罩I,所述的密封罩I與密封座23螺紋連接。當調節壓力時,將與密封座23螺紋連接的密封罩I旋下,此時,可通過旋動調節螺栓25沿密封座23向下或向上移動,使壓塊22壓在調節彈簧2上,從而調節調節彈簧2的力度,從而改變內芯8與錐體9之間的截面積,達到所需的出口壓力。
[0019]所述的密封罩I下部的密封座23與調節螺栓25之間設置有密封墊24。使密封效果更好。
[0020]所述的推桿14與導向槽17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16。使密封效果更好。
[0021]被減壓水(供暖回水)經進口管13進入下殼體10內,將高壓水進口 18與水泵出口相連接,水泵流出的高壓水通過高壓水進口 18進入高壓腔,所產生的推力作用在橡膠膜片4和支撐20上,由於橡膠膜片4將高壓腔27和低壓腔28分割,橡膠膜片4在推力作用下中部向上拱起,從而帶動與橡膠膜片固定連接的推桿14、錐體9沿導向槽17向上移動,使內芯8與錐體9之間的間隙加大,被減壓水則經過內芯8中部的進水孔29,通過出水管7流出。被減壓水流出時,出水通過低壓連通管26上的調節球閥5進入低壓腔28。通過調節調節螺栓25的伸縮度來調節調節彈簧2的力度,從而改變內芯8與錐體9之間的截面積,達到所需的出口壓力。當被減壓水的進水壓力突然升高時,必然導致出水管7內的壓力升高,由於通過低壓連通管26的連通,低壓腔28的壓力升高,打破原有的壓力平衡,從而推動推桿14、錐體9沿導向槽17向下移動,關小流通截面積,使出水管7出口壓力維持在所需值,反之亦然。當進水停止時,錐體9在自重及回水壓力的作用下,自動關閉。
[0022]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
1.壓力調節器,其特徵是: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橡膠膜片、支撐、隔板、導向槽、推桿、錐體、內芯、下堵板、上堵板和壓力調節裝置,所述的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通過連接法蘭相連,所述的上殼體的頂部設置有上堵板,下殼體的底部設置有下堵板,所述的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橡膠膜片,所述的橡膠膜片上部設置有支撐,所述的支撐的上部設置有壓力調節裝置,所述的橡膠膜片下部殼體內從上到下依次設置有隔板和內芯,所述的內芯中部設置有進水孔,所述的進水孔處設置有與進水孔相配合的錐體,所述的錐體的上部設置有推桿,所述的推桿穿過隔板通過緊固螺栓與橡膠膜片和支撐相固定,所述的推桿與隔板之間設置有導向槽,所述的導向槽與隔板相固定,推桿穿過導向槽,所述的內芯與下堵板之間的下殼體上設置有進口管,內芯與隔板之間的下殼體上設置有出水管,所述的橡膠膜片將隔板與上堵板之間的下殼體和上殼體內腔分為高壓腔和低壓腔,所述的高壓腔處的下殼體上設置有高壓水進口,所述的出水管與低壓腔處的上殼體之間設置有低壓連通管,所述的低壓連通管上設置有調節球閥,所述的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別設置有測壓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調節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壓力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彈簧、調節螺栓、密封罩、密封座、壓塊和定位管,所述的定位管設置在上堵板的中部,並與上堵板固定連接,所述的調節彈簧設置在支撐的上部,其上部位於定位管內,所述的定位管的頂部固定設置有密封座,所述的調節螺栓下部穿過密封座,並與密封座螺紋連接,調節螺栓的底部固定有壓塊,所述的密封座上部的調節螺栓外側設置有密封罩,所述的密封罩與密封座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力調節器,其特徵是:所述的密封罩下部的密封座與調節螺栓之間設置有密封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調節器,其特徵是:所述的推桿與導向槽之間設置有O形密封圈。
【文檔編號】F16K17/06GK203979545SQ201420426931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1日
【發明者】張愛軍, 劉志林 申請人:山東國舜壓力容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