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30萬的二線城市(這些城市月入2萬才有幸福感)
2023-07-07 07:02:40 1
導語:有沒有幸福感,不僅僅關乎職業和收入,跟你所生活的城市也有很大關係!
什麼才是影響幸福感的直接因素呢?(圖片來源:東方IC)
幾天前,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曾以《這位物理老師一小時就賺18000元》對南京一位在線輔導老師時薪達到1.8萬的新聞做過報導,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這位老師刷爆了,看來這位老師不僅在收入上超過網紅,名氣上也已堪比網紅了。
隨著這位「新網紅」的出現,老師這個職業也再一次引起人們的關注,而去年底發布的「中國幸福小康指數」的調查也顯示,教師力壓政府官員,高居幸福職業榜單的第二位。
1
最幸福職業排行榜
在2015年底發布的「2015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中,「公眾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職業」排行榜顯示,排在前十位的職業依次是:自由職業者、教師、政府官員、藝術工作者、普通公務員、導遊、民營企業家、健身教練、演員、創業者。
每經小編(nbdnews)發現,從2012年—2015年的四年間,政府官員和教師都位居榜單的前三甲,在2013年和2014年的榜首位置分別被教師和政府官員佔據。而在今年的榜單中,自由職業者則是首次登上榜首,教師和政府官員位居其後。
2012—2015年幸福感職業榜單的前三甲
這個榜單就是根據每年的「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結果而來的,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教師這個職業的幸福感還是很高的。
那麼什麼才是影響幸福感的直接因素呢?調查顯示,在「影響職業幸福感的十大因素」中,收入高居榜首。
幸福職業幸福感的十大因素表格
另外,一項「你認為幸福感與你所在的城市有關嗎?」的調查中,83%的人認為幸福感與所在城市有關,認為與所在城市無關的佔13%,不確定的佔4%。(見下圖)
看來,收入和所在城市對於人們在幸福感的認同上佔了非常大的比例。
那麼,生活在哪一類城市,收入要達到什麼標準,人們才會覺得幸福呢?來看看智庫對城市認同感的調查吧。
圖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2
一線城市收入2萬元以上認同感最高
3月29日,由凱迪數據研究中心與社科院社會心理學研究所聯合發布全國城市認同調查報告當中,有幾個值得關注的結論:
一線城市中,月入20000元以上的人城市認同感最高;
在所有的城市中,城市認同感最高的是7000-10000元月收入的人;
在所有的一二三四線城市中,城市認同感最高的居然是四線城市。
據報告發布方介紹,城市認同感作為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格外重要的一種社會心態,折射的是居住在城市中公眾的日常感受、基本情緒、社會共識和價值觀的總和。也就是說,城市認同感就是某個人對在所在城市生活「你幸福嗎?」的具體回答。
根據個人月收入的差異來比較民眾的城市認同感得分差異,課題組在調查中把收入分成了8個層級:
暫無收入、1000元以下、1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7000元、7000-10000元、10000-20000元、20000元以上。
事後多重比較發現,個人月收入在7000-10000元的被調查者,在整體城市認同感上顯著高於其他收入群體。
而收入2萬元以上的群體,在一線城市的城市認同感最高,且顯著高於其他城市分級。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報告將城市認同感劃分出四個因子,分別命名為:文化認同、身份認同、地位認同以及地域認同。
經統計後可知,參與調研的全國地級市的被調查者城市認同感平均分為72.178。據了解,四線城市的居民城市認同感最高,且顯著高於其他分級城市,緊隨其後的是傳統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而三線城市的居民城市認同感最低。
儘管四線城市居民的城市認同感最高,但是四線城市在地域認同這塊得分並不高。這也就是說,儘管人們待在四線城市生活很好,但並不想長期住在當地。
據了解,「2015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十大城市分別為:
成都、寧波、杭州、南京、西安、長春、長沙、蘇州、上海、北京。
你對自己所在的城市認同感如何,寫下評論分享吧!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人民日報、中國經濟網、21世紀經濟報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