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為什麼如此高分(2萬人打出7.6分這部電影)
2023-07-06 23:26:37 3
說起微電影,應該有十幾年的記憶了。
大概2006年左右,微電影開始興起,那時候土豆網還在,土豆、優酷、騰訊這些主流視頻平臺,成了微電影播放的主要陣地。
與此同時,微電影在各大高校群體中是熱門選項,在微電影群雄爭霸的那幾年時間裡,湧現出了很多優質的高校微電影作品。
最出名的一定是北大改編自江南同名小說的《此間的少年》。
2007年「上映」,在網絡平臺走紅,輾轉各大高校展播。
之所以「上映」打引號是因為這部片子沒有投放院線上映,但豆瓣2萬人7.6分的評分足以證明它的優秀。
清華的《慕遙東南飛》《敢不敢》《作鄰友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北大的《下一站》,復旦的《為你,我變成更好的自己》。
回想起來,如數家珍。
這些微電影作品都是高校學子自編自導自演,臺詞和鏡頭略顯稚嫩,比起專業手法拍攝製作的熱門院線電影,這些微電影商業性不是最高的,就算投放院線,也很難激起水花。
它最大的優勢,是作為主創的學生付諸的一腔熱忱,真摯的情感,另外,還有溢滿屏幕的青春。這些微電影,只屬於那一小撮留戀情懷的人。
從時長上看,《此間的少年》算不上微電影。畢竟定剪版都有122分鐘,導演版達到165分鐘。完整版超200分鐘。內容上,它完全是」加長版微電影「的調調。
主創人員均為北大在校生。校園取景,宿舍、教室、圖書館,北大校園原汁原味的場景直接拿過來用,在置景服裝道具上,《此間的少年》可以說是零成本。
不過,能在北大校園裡拍,就已經是拿到了得天獨厚的資源。
最貴,卻免費。
剛剛火熱落幕的《覺醒年代》,劇組已經無法進入北大紅樓拍攝,劇中所有場景,都是主創花費一年多時間 ,投入數以百萬級成本,一比一復原搭建出來的。
《此間的少年》劇組的同學,或許應該感謝一下他們的江南學長,寫出了這麼棒的原著小說。《此間的少年》之後,連江南學長本人的著作都再難以超越。
《此間的少年》我看了不下10遍。從大一開始看,如今畢業多年,B站緩存視頻裡,這部微電影一直存著沒有刪。
最開始看這部片子的動機無非是它頂著北大頭銜,加之當時已經火遍全網,喜歡微電影的,《此間的少年》就是首選和必看。
那時年少,只覺郭靖和黃蓉的愛情,來得太容易,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校園限速20公裡的岔路口,兩輛自行車撞在一起,這一刻起,騎車的兩個人便有了故事。
那時的我,覺得這樣的愛情是理所當然。
經歷歲月,我才懂得,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的概率,微弱得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郭靖黃蓉相愛,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事。或許,兩個人上輩子都拯救了銀河系。
自從高中黃蓉和小白臉的戀愛被開著的盧來的黃藥師一巴掌拍散,以後有無數男生追黃蓉,她一個都看不上。
黃蓉,物理學院八大美女之首,鋼琴海內外九級,精通六國番話,老爹是大名鼎鼎的生科院黃藥師,在我們的想像裡。
以黃蓉的軟硬條件,能配得上她的,標準線至少也得是楊康醬嬸的吧,沒有容貌也得有才華。
郭靖雖不比林平之學術,卻是學術道路上勤勤懇懇的愚公。
蒙古漢子考上北大不容易,唯有繼續守護千辛萬苦考來的學分和學業才對得起自己。
郭靖沒有令狐衝的宏偉大志,畢業只要過安穩的生活就足夠。
當然他不是段譽也沒有那麼佛系,畢竟他是連《太祖統一史》課都要起個大早去籤到五好學生。
郭靖在感情上非常遲鈍,似乎就算孤獨終老也無妨。
用令狐衝的話說,就算半路出現一個美女在郭靖臉上親一口,郭靖都會立馬閃開,禮貌地對人家說,女施主,你認錯人了。
一個眼光極高,一個極度木訥。
本是兩個星球的人,這兩顆星球撞到一起,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黃蓉用她十級愛情選手的撩漢大法,打開郭靖塵封已久的木訥的內心。
郭靖給了黃蓉踏踏實實的安全感。似乎只要郭靖在身邊,黃蓉就可以什麼都不怕。
看似兩個星球的人,原來最適合彼此。
楊康和穆念慈,是我的意難平。
從我看到穆念慈的第一眼開始,她身上沉澱出的諸如睿智、嚴謹、沉穩的氣質就深深吸引了我。
官方吐槽穆念慈不懂得打扮自己,我卻毫不猶豫把」衣品最好「的所有投票都給了她。
穆念慈愛楊康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到了最後,連穆念慈自己都分不清楚,到底是關心,還是一句似乎再也沒機會說出口的愛。
我相信楊康總有一天會長大,當他幡然醒悟身邊還有這麼一位寶藏女孩,每天都找各種各樣的理由,提醒自己交作業,交稿子,記得拿網球拍,記得去師母家過生日。
每一句」楊康「的背後,都是」我真的很喜歡你「,或許他會真的瘋狂而熱烈的愛上穆念慈。
少年不知愁滋味。
我之所以意難平,是可惡的江南連這點時間都不給穆念慈也不給楊康。
當楊康眉飛色舞地教人壓DV,而那個DV裡男生的表白文案,就是楊康照著追穆念慈的套路幫人家寫。
愚鈍的楊康完全沒有察覺到,彭連虎要追的女生,就是穆念慈。
穆念慈等了楊康那麼久,等來的卻是楊康這般匪夷所思的操作。
據說,沒有一個女生能夠抵擋得住這樣的表白。
可為什麼,這個向穆念慈表白的人,不是楊康?
穆念慈趴在桌子上無聲抽泣,她在這一刻才猛然意識到,這些年的相處,她了解楊康,楊康也一樣很了解自己。
了解她,和懂她相比,究竟還是差了十萬八千裡。
天空大雪瀰漫,我未曾戀愛,就已經失戀。
我註定遇見,然後錯過你。
年少時,我看不到穆念慈的痛苦,只覺她終於解脫,再也不用圍著楊康不辭勞苦做他的小鬧鐘。
而現在,我才明白,愛而不得的穆念慈,就算是放手離開,她心裡的苦楚,又豈是這張DV和等待在旁的彭連虎所能消解。
那麼多年了,穆念慈那本藍色日記本裡,從頭到尾滿滿都是楊康的名字,每一筆都是她對楊康沒有說出口的深情。
我從不認為穆念慈選擇彭連虎是一種解脫,穆念慈永遠愛楊康,只是當楊康明白過來的時候,他已經失去穆念慈了。
他把自己最愛的女孩子,親手讓給了別的男生。
除了愛情,一幕幕少年往事,也成了畢業成人後,再也羨慕不來的」愁緒「。
令狐衝帶著滿腔熱情,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振朝廷,就衝他那時候的野心,給他皇上的位置他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坐上那方寶座。
但眼前,團學聯主席喬峰給他一個班長的位置,卻組織不好一次班級舞會,最後以公子哥教練和屌絲男學員的爭吵不歡而散。
令狐衝,你這班長是怎麼當的?
汴大西門小吃攤上的豪言壯語,在令狐衝被群起而攻之後,黯然失色。
學術的林平之拿到了學分,憨厚的郭靖撞到了桃花,楊康前程無憂,段譽一切隨緣。
而令狐衝,繼組織班級活動碰壁,他喜歡的嶽靈珊,投向了別的男生的懷抱,愛情學業和事業,似乎都陷入了鬱郁不得志的境地。
此間的少年長大後會發現,這些困境,比起驚濤駭浪的社會大學,又算得了什麼。
這或許也是令狐衝飾演者黃河清的真實體驗。
大學畢業後,他拿到了央企offer,隨即去了非洲,輾轉一年,他雖做出了比同齡人、同事業部人更出色的成績,卻受不了24小時高強度工作,也無法忍受留任非洲續籤10年的合同,於是辭職了。
隨後9個月的頹廢,讓他感受到從少年體內剝離的純真和青蔥。少年是無法面對人生中的大風大浪的,少年只有長大蛻變,變成強悍的勇士超人,才能夠抵擋住撲面而來的猝不及防。
翩翩白衣少年/你在我身邊/卻在轉身之間/消逝不見
這句歌詞來自《此間的少年》主題曲《轉身之間》。
作詞是北大有名的作曲家徐鳴澗,另外,還有電影導演胤祥(本名王垚)。
注意,這裡用的是消逝,而非消失。
意味著,少年終有一日會長大,在體內慢慢地死去,轉瞬即逝的青春,消逝不見的少年。
少年的生命從來都很短暫,因為青春也是如此短暫。
我們說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誰又不知道,這裡的少年,已不再是當初懵懂無畏的少年,而是歷經千帆,仍不改初心的勇士,褪去了少年的稚嫩,長出了少年的鎧甲。
郭靖、黃蓉、楊康、穆念慈、令狐衝、段譽、喬峰、康敏......
那一張張笑臉,終究都會消逝不見。
如果說,令狐衝在學校古樹下的故作惆悵的回憶,成為一個故事所需要的開場。
那麼,少年的畢業,覺醒,醉酒和徹夜滿地的菸頭,是一個故事所需要的落幕。
《此間的少年》從來不僅僅只是一部講述愛情的微電影。
而是一部與我們青春告別的詩篇。
回想一下,120分鐘的來來回回,短暫得像是沒有發生過,似乎我們剛剛作為新生走進校園,下一刻,就要畢業了。
都說成長的感受,是一種割裂般的疼痛。
我們都預告到成長的疼痛,於是,當我們看了《此間的少年》,相當於是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安放了一道高速路上的緩衝帶,輕輕的震動和減速,比重重地剎車碰撞來得不那麼疼痛一些。
以前每到畢業季,我都會找出《此間的少年》來看。
而再往後,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不如意的事,覺得自己快要熬不下去了的時候,我竟也翻出《此間的少年》來看了。
後來,這部微電影,竟然成了治癒的良藥。
那麼多年過去了,熒幕裡的他們,仍然是少年,一遍又一遍重複著嬉笑怒罵,重複著少年的愛情,少年的抱負,少年的惆悵。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