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傳家寶是帝王后代嗎(2009年男子帶傳家寶)

2023-07-06 19:17:45

《華豫之門》 是河南衛視播出的一檔以知識,趣味,娛樂,時尚為元素,用遊戲娛樂的形式展示華夏文明的鑑寶類大型文化綜藝節目。節目宗旨是從文化解析中發現中華文化,在歡快的氣氛中談論古今中,詮釋中華文化。

這檔節目自2004年1月4日開播以來,依託歷史文化資源,以新穎的節目形式、豐富的文化內涵、鮮明的個性特徵,深受觀眾的喜愛,是河南衛視三大品牌欄目之一,其收視率一度高居全國前十。

出現在《華豫之門》上的帽子

2009年的一天,一個名叫王同安的福建男子,捧著一個裝裱得十分精細的匣子走進了《華豫之門》的節目現場。

一開始,王同安並沒有引起主持人陳琨的注意。自從2006 年主持《華豫之門》以來,陳琨見過的持寶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雖然這些民間收藏家在節目中也帶來過一些稀有的古董,但大多數人拿來鑑定的「寶物」,哪怕包裝得再怎麼精美,但大多都仍是贗品。

按照慣例,陳琨請王同安作了一番自我介紹。王同安說自己是福建南平人,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職員,這次帶來鑑定的寶物,是一頂不知道什麼朝代的官帽,想請專家給鑑定一下到底是哪個朝代的,能值多少錢。

陳琨請王同安打開匣子,看到了一頂從沒見過的烏紗帽。這頂烏紗帽全部用銀絲編成,上鎏有極細的金絲,泛出一種特別的光芒。陳琨知道這頂帽子定然大有來歷,於是讓王同安將帽子交給了在場的專家鑑定。

出現在這次鑑寶現場的專家,是國內著名的收藏家和鑑定家白明先生。白先生用專業的手電仔細地照了好一陣,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神情。看得出來,見多識廣的白明也被這件東西給震撼到了。

白明放下這頂烏紗帽,向王同安問了一個問題:「這頂帽子是你家祖傳的,還是從其他渠道得來的?」

王同安倒也老實,回答說這頂帽子是自己十幾年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收藏過來的。白明點了點頭,笑著說:「要是這頂帽子是你家祖傳的,那你家老祖宗可不是一般人物啊!」

見王同安和現場的觀眾不解,白明拿起這頂帽子介紹起來:「這頂帽子和我們平常見到的烏紗帽不同,它是『兩坡式』的,也就是後面的帽梁高,前面的帽染稍矮一些,兩個梁構成了兩個『坡』,像這種造型的烏紗帽,在北京明代十三陵中萬曆皇帝的定陵裡曾發現過一頂。

這頂帽子和定陵裡的那頂相比,定陵中的是純金的,這頂是純銀絲鎏金的,都是明代中後期到清初期的東西,帽子的主人地位極高,至少應該是二品以上大員,甚至是明代某一位藩王戴過的烏紗帽。」

經過專家團的評議,王同安帶來的這頂烏紗帽,不僅歷史比較悠久,而且極為罕見,因此這頂烏紗帽也不出意外地登上了當期《華豫之門》的「藏寶閣」。

專家囑咐王同安一定要好好保存這頂帽子,如果有可能,可以捐贈給當地的文物部門,讓更多的人能有機會見識到這頂明代中晚期王侯戴過的烏紗帽。

中國古代帽子的發展史

「烏紗帽」在古代又稱「首服」,在注重「衣冠禮儀」的中國古代,它不僅是中國服飾禮儀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可以說在古代,首服與國家建制、社會習俗、個人身份等第乃至道德修養均有直接關係,其社會價值功能已經超過了其實用功能本身。

古人認為,人的頭是人身體上最重要、最醒目的部位,代表人:「男子二十,冠而字」,說的就是古人在二十歲行過冠禮以後,才算是成年,才有資格談婚論嫁。

自從中華民族從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以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古人根據自然界中鳥獸的頭部造形加以模仿,用鳥的羽毛製成冠戴在頭上,以期達到「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的境界。

由於這種羽毛製成的帽子是身份的象徵,雖然無法禦寒也不能保暖,但除了貴族和巫師,一般人是不允許戴帽子的,因此「冠冕」、「冠帶」久而久之也成了社會上層士大夫的代名詞。

自秦漢以來,歷朝歷代統治者對什麼人、在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均作出過具體的規定,如漢代時期文官戴進賢冠,武官戴武棄大冠,小吏戴卻非冠,儒生戴儒冠,人們可以通過一個人所戴的帽子,清楚地辨識其社會身份。

古代的「冠」經過長期發展之後,形成了「單體式」、「分體式」和「復體式」三個類型。單體式的「冠」沒有帽圈,冠體也較小,看起來就像是加在髮髻上的一個罩子,用繩子系在人的髮髻之上,不需要覆蓋住人的整個頭頂。

這種單體式的帽子流行於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深受當時喜歡玄學和清談的士大夫們的喜愛。

東漢時期的平民也可以戴帽子,他們戴的是一種分體式的「平巾」。這種「平巾」以青色為主,可以整個覆在頭頂上,如果遇到下雨或者下雪天,也可以在「平巾」上套上一個發罩,能起到防止頭髮被雨雪打溼的效果。

到了隋唐時期,上層社會戴的帽子逐漸變大,裝飾也趨於華麗,有了明顯的帽狀外形,上面的裝飾也逐漸增加,「復體冠」也應運而生。

復體冠包括祭祀用的冕冠,官員上朝用的皮棄冠、韋棄冠、爵棄冠,也包括了中下層人民戴的普通的帽類。這些帽類在之前的「平巾」的基礎上加上了繩扣,其外觀為扣戴遮覆式樣,類似於今天的「鬥笠」。

除了帽子的樣式有所改變之外,隋唐以後,帽子的材質也呈現出了各種不同的類別。有用細紗、細絹製作的「紗帽」,有用麻、葛、絲、毛及棉花等纖維織成的「布帽」,有用稀疏而輕軟的絲織品織成的「羅帽」,有用錦製成的「錦帽」等等。

這一時期的中下層勞動人民和士兵,則喜歡戴一種用動物皮毛製成的「氈帽」。

這種氈帽有良好的回彈、吸震、保溫等性能,唐人編著的《資暇集》上說:「帽或以太薄,冬則不御霜寒,夏則不障署氣,乃細色廚代藤,曰氈帽,貴其厚也。」

「烏紗帽」是怎樣成為官員專屬的?

相比於下層人民戴的氈帽,「烏紗帽」作為官員的專屬「冠服」,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根據史書記載,東晉成帝時,都城建康的人喜歡戴一種用黑紗做的帽子,稱作「烏紗帽」。

「烏紗帽」之名,南朝劉宋時成書的《宋書·五行志》上也記載說:「明帝初,司徒建安王休仁統軍赭圻,制烏紗帽,及抽帽裙民間謂之『司徒狀』,京邑翕然。」

隨著這種帽子在民間的流行,它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種便帽,無論官民貧富都可以戴。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烏紗帽還沒有作為正式「官服」的一個組成部分,直到隋朝建立後,「烏紗帽」才正式成為做官的代名詞。

雖然在最早時,烏紗帽不分貴賤、不分官民皆可以戴,但到了隋朝後,朝廷對烏紗帽的形制、佩戴對象,包括烏紗帽上的玉飾數量都定下了嚴格的級別限制。

隋朝的《通典》記載:「文帝開皇初,嘗著烏紗帽,自朝貴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

從這些歷史記載可以看出,隋文帝雖然貴為天子,但也和百官一樣戴烏紗帽。烏紗帽也在這個時候開始搖身一變,成了等級的標誌,漸漸遠離了底層民眾的生活圈。

到了唐朝,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都以戴烏紗帽為時尚。這些烏紗帽的區分就在於上面的玉飾的多少。一品大員的烏紗帽可以裝飾九塊玉,二品八塊,三品七塊,四品六塊,五品五塊,六品以下就不準裝飾玉塊了。

唐高宗時,烏紗帽被正式定為官帽。《唐書·與服制》規定:「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朝廷規定,官員們上朝和出席重大典禮時必須戴上烏紗帽,至於平時在家戴不戴,給了官員們自己選擇的自由。

到了宋朝,烏紗帽的樣式發生了重大改變,兩邊的帽翅變得極長,和唐代的烏紗帽有了大大的不同。作出這個改變的,是宋太祖趙匡胤。

據說宋太祖看到大臣們在上朝時經常交頭接耳,金殿上一點嚴肅性都沒有,所以下了一道詔書,命令所有的官員都要在烏紗帽兩邊各加一隻尺餘長的翅子,並裝飾以不同的花紋以示官階。

宋太祖的目的達到了。從那以後,朝堂之上如果有人交頭接耳,兩隻帽翅便會擺來擺去,非常地礙事,甚至可能會把對方的紗帽碰掉。在宋太祖的「天才發明」之下,金殿上交頭接耳的現象大有改觀。

到了明代,烏紗帽成了文武官員日常佩戴的服飾,其造型、製作、審美終於趨於成熟穩定。

烏紗帽的「高光時代」

199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延池縣出土過一頂明代的烏紗帽,其帽體共有內外六層,由前屋、後山及翅角三部分組成。

其中前屋高12釐米,後山高19釐米,頭圍59. 5釐米,在前、後山交接部有黑色緞作鑲條飾邊,帽底部下圍有縫線固定,後山頂部用本料抽一長細帶,由後至前,固定在與前屋交接處,將後山分為內凹的兩部分。

這頂烏紗帽的帽體用銅絲製成框架,用細竹蔑作胎,外層為黑紗敷面,內襯一層紅絹,最內層為皮面作襯,下部正中有一鐵質制翅管,呈橢圓形回折對接,烏紗帽後山兩側伸出一對耳狀裝飾物,稱為高蟬」,其根部則稱為「翅腳」。

這頂烏紗帽的前額部分有橫豎兩條裝飾線,稱為「兩梁」。最外層帽體裱覆黑色平紋給紗,表面布滿方孔,有著很好的透氣性,符合明代烏紗帽「黑給紗為表,漆藤絲或麻為裡,質堅而輕」的特徵。

有人會問:明代烏紗帽如此透氣,那麼到了冬天,戴的人不冷嗎?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

因為到了冬天,戴烏紗帽的人會在帽內裹上無披幅的頭巾,以此禦寒。

明朝謝肇測在《五雜姐》上就說過:「北地苦寒,亦有以絹布為網巾者,然無屋終不可見人。」

可見在氣候寒冷的地區,古人出於保溫的考慮,會使用絹布、緞等材料製成網巾戴在帽子裡面,起到保暖的作用。

明代有些烏紗帽也有帽翅,但從現存實物來看,這種帽翅和宋朝那種寬大的帽翅有了很大的不同。

明代烏紗帽的帽翅是以一根金屬絲為骨架,以金屬絲作翅腳,將金屬絲彎成橢圓形回折對接,插入翅管之中。這樣從外面看起來,只有短短一截,而不會像宋朝烏紗帽那樣有著那麼長長的一對帽翅。

明代烏紗帽的金屬翅管是可以與帽體分離的一種可隨時裝卸的單獨配件。《水滸》第七四回就說李速「取出埃頭,插上展角,將來戴了。」

指的就是將分離的帽翅插進帽體的翅管上。雖然《水滸》是一部小說,但其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對烏紗帽還是很了解的,他在小說中對烏紗帽這種裝卸的描述,應該是真實可信的。

還有一個問題:明朝哪些人可以戴烏紗帽呢?朱元璋曾在洪武三年規定:凡文武官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圓領衫、束帶為公服。

同時他又規定:凡是年老退休的官員,以及侍奉父母辭閒之官,允許繼續戴烏紗帽;有功名而尚未授官職的進士,也可以戴烏紗帽;但那些因故被撤職的官員,則不許再戴烏紗帽。

除了官員之外,明朝的皇帝也戴烏紗帽,不過他們的烏紗帽有著另外的名字:「烏紗翼善冠」。

「翼善冠」是明朝皇帝、太子、親王、皇室成員所著之首服,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有二龍戲珠造型。按照製作材料的不同,它又分為「金絲翼善冠」和「烏紗翼善冠」兩種。

定陵出土過萬曆皇帝戴過的兩頂翼善冠。一頂是金絲翼善冠,它高24釐米,直徑17.5釐米,重826克;另一頂是烏紗翼善冠,高23.5釐米,徑19釐米,總重量307.5克。

金絲翼善冠比較沉重,並不適合日常穿戴,萬曆皇帝平時並不會戴它,而只是把它當作一件奢侈的工藝品,以及陪葬的冥器。

相比之下,萬曆皇帝的那頂「烏紗翼善冠」,才是明代皇帝日常佩戴的帽子。它用細竹絲作胎,內襯紅素娟,外敷黃素羅,外層為雙層黑色紗布,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造型,十分的精美。

烏紗翼善冠是明永樂三年在定皇帝常服時,被規定成皇帝和皇族成員日常所戴的帽子的。《明史.輿服志二》上說它的折角向上有一個「善」字,因此被稱為「烏紗翼善冠」。烏紗翼善冠莊重典雅,透氣輕便,戴著很舒適,很受皇帝和皇族成員的歡迎。

朝鮮是明朝的藩屬國,受到明朝的影響,朝鮮的皇帝和官員也紛紛以戴烏紗帽為時尚,烏紗帽也是朝鮮官員的正式官服的一部分。

《高麗圖經》上記載:「高麗國王的常服戴烏紗高帽,左右衛牽龐軍戴烏紗軟帽。」這也證明,不但明朝的皇帝戴烏紗翼善冠,朝鮮國王及王世子、安南國王、琉球國王也在日常戴著這種「烏紗翼善冠」。

有一點和明朝不同的是,朝鮮除了官員以外,老百姓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也是可以戴烏紗帽的,比如朝鮮男子舉行婚禮時,就可以戴上烏紗帽。而這在明朝是不被允許的。

「烏紗帽」的沒落

到了清朝,烏紗帽卻走向了沒落。

清朝由於是滿族建立的政權,實行的是「剃髮易服」的政策,所以在帽子的形制上和明朝有了很大不同,官員的烏紗帽也被換成了紅纓帽。

從形制上來看,清朝官員的帽子非常特別,在將烏紗帽換成類似於鬥笠樣式的紅纓帽的同時,又在帽子上加上了不同品質的頂子,還在帽子上加上了用來裝飾的紅纓,顯得非常的另類。

清朝官帽的頂珠,視官員的品級,是用各種不同的寶石製作而成,比如一品官用的是紅寶石,二品官用的是珊瑚,三品官用的是藍寶石等等。頂珠的下面是翎管,用來插各種材質的花翎或者藍翎。

雖然烏紗帽從清代開始被紅纓帽所取代,但千百年來流傳的「烏紗帽」代指官位的習慣,則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每當看到那些貪官落馬之後,群眾都會奔走相告:「這個大貪官的烏紗帽,終於被擼掉了!」

了解了烏紗帽的歷史,我們也會感到王同安先生拿到河南衛視的那頂「純銀絲鎏金烏紗帽」背後的歷史價值。

但願這頂珍貴的文物能夠得到妥善的保管,或者王先生有朝一日能將它捐獻出來,讓它能長久地保存下去,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見到這件珍貴的文物。

參考資料:

賈璽增:《中國古代首服研究》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