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20:25:26 1
專利名稱: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單艙球組合式海底地震儀涉及海底天然地震觀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是我國研製海底地震儀的主要單位,承擔了國內絕大多數的海底地震儀研製任務。十一五」期間在財政部支持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專項中,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製的七通道多功能寬帶海底地震儀打破了國外對我國海底寬頻帶地震儀的壟斷,並在南海、黃海、渤海進行了成功地應用,取得了大量的寶貴的科學數據。2009年4月,利用我們自主研製的寬帶海底地震儀,我國首次在深水海區(4300米)記錄到天然地震數據。目前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已經普遍在進行海底天然地震觀測,對海底數字地震儀性能指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經國外的長期研究發現,工作在海水環境中的海底地震儀與在地面上工作時存在較大的差異。天然地震信號的頻率在0. Ol-IOHz之間,海底地震儀與海床的耦合情況對地震觀測的數據質量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同時海水的湧動對儀器工作時記錄的水平信號產生很大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海底地震儀對海床的壓強越小,耦合的情況越好,換言之,儀器的密度與海水密度越接近,記錄效果越好。(2)由於海床的振動與海水的運動不一致,海底地震儀在記錄信號時會受到由此產生的附加力矩的影響,儀器的高度越高等效的附加力臂越長,影響越顯著。我們前期發明的海底地震儀將地震計置於玻璃艙球內部,玻璃艙球通過塑料外罩與沉耦架耦合,沉耦架與地面耦合。通過層層耦合,海水的影響被艙殼、沉耦架等相關部件放大。很難保證足夠的耦合強度,會對天然地震記錄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實際應用證實該結構具有顯著的缺陷。美國的 Woods Hole Oceanogaphic Institution(WHOI)禾口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SIO)(對大陸禁運)其姿控寬帶地震計設計採用懸臂梁外掛地震計的方式,使得地震計直接工作在海床上(見圖6)。為了遠離錨體和浮球,懸臂梁需要一定的長度,避免外在條件對其產生扭矩影響,地震計放在一個獨立的艙球中。為了提供足夠的浮力必須採用多球結構G至8個艙球),使得其重量達到了數百公斤以上,製作成本也大大增加,單臺的價格接近100萬元。同時其海上投放回收的施工的難度也有所增加。綜上所述,目前國內我們前期研製的海底地震儀採用地震計安裝在玻璃艙球內的一體化結構,不能很好的抵禦海水流動對其的衝擊,記錄信號失真嚴重。而國外的寬帶海底地震儀的結構由於重量與成本的原因,並不適合於我國目前的經濟條件與觀測條件。本發明針對目前國內所使用的海底地震儀的設計缺陷進行了改進與創新,設計了地震計密封艙掛接於海底地震儀底部的連接方式,在完善儀器的性能指標方面有很大提高。我國領海中四大海區中除南海以外,渤海、黃海、東海的平均水深都小於100米,在這種淺海海底環境下進行天然地震觀測儘量消除海水流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是觀測的最為關鍵的關鍵技術。本申請就是針對此項關鍵技術研製的海底地震觀測裝備,在我國的廣闊領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公開一種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是在前期研製的寬帶海底地震儀的基礎上,對地震計的安裝方式進行了創新與改進,地震計可以獨立地與海底耦合,在完善儀器的性能指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並且擴展了儀器的通用性和組裝的互配性。工作量上有了大幅度的縮減,測試和應用的操作更加簡單方便,可以滿足海洋科學研究與深水油氣探測的需要。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包括功能艙、地震計艙、脫鉤機構、沉耦架; 其沉耦架為框狀,中心設有剛性圓環,圓環以四根鋼梁呈十字狀與邊框固接,鋼梁和邊框固接處設有導流筒;導流筒為兩端開口的通筒,固接於邊框上;邊框上表面設有多個鋼爪,每個鋼爪有一拉緊螺栓;地震計艙包括保護罩、地震計密封艙,地震計密封艙內有常平機構和地震計,鍾狀保護罩,開口向下,開口邊緣與剛性圓環上表面連接;功能艙下端與保護罩頂端外表面固接;地震計密封艙上端以多根線纜懸吊於保護罩頂端內表面,地震計密封艙下端掉出保護罩開口,與導流筒底端平齊;保護罩開口直徑與沉耦架中心剛性圓環直徑相適配;脫鉤機構位於功能艙上端,以可熔斷拉緊鋼絲與沉耦架邊框固接,將功能艙、保護罩定位於沉耦架中心剛性圓環上表面;功能艙與地震計之間,以水密電纜電連接,水密電纜分別穿過功能艙、保護罩、地震計密封艙側壁。所述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其所述功能艙和保護罩之間,是由多根螺栓固接。所述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其所述沉耦架的導流筒,直徑120mm,高度150mm,在儀器下沉過程中對海水進行導流,使得儀器在下沉時儘量保持垂直姿態,控制下沉速度,確保儀器可以平穩著地;若海底地面為硬質地面,剛性的沉耦架可與地面很好的耦合,若海底為軟質沙地,則導流筒部位因壓強大,陷入到軟底中,成為儀器在海底工作中很好的抗底流基座,抵禦橫向海水流動的衝擊,而接近儀器底部的時候沉耦架的面積變大, 避免了儀器整體繼續下陷的可能性。所述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其所述功能艙和地震計艙為獨立單元, 功能艙記錄地震信號、監測地震計的工作狀態,為海底地震儀提供釋放信號,完成儀器自動上浮指令的發送和接收;地震計密封艙內部裝有寬頻帶地震計或高頻檢波器等不同頻帶的地震計,實現不同需求的海底地震觀測;兩者分開組裝的方式,可實現交換式組裝,縮短裝配時間,減少封球次數,為大規模生產海底地震儀縮短了生產周期,減少了工作量。本發明採用地震計與海底直接接觸的耦合方式,優化耦合性能,減少了由於海水湧動引起的水平信號失真;可實現多用途海底地震探測。與國外多艙球的同類產品相比,結構有顯著不同,在重量、體積、成本方面有顯著優勢。
圖1為本發明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脫鉤機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脫鉤機構的熔斷鋼絲繞線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總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沉耦架示意圖;圖6為國外海底地震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一種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包括功能艙、地震計艙、脫鉤機構和沉耦架,功能艙的玻璃艙球頂部裝有水聲壓力傳感器,內部裝有組合電源、水聲通訊模塊、無線信標機、GPS、電子羅盤等。功能艙的玻璃艙球頂部裝有水聲壓力傳感器,內部裝有組合電源、水聲通訊模塊、無線信標機、GPS、電子羅盤等,均可在外部調試完畢,組裝一體放入玻璃艙球內,塑料艙殼分為上下半艙,通過螺栓壓緊內部的玻璃艙球,玻璃艙球也分為上下半球,接縫處通過膠泥密封,外部纏有3M膠帶保護膠泥,以達到密封效果,確保海底地震儀在海底長時間工作。脫鉤機構固定在功能艙外部的塑料艙殼的上部與沉耦架通過耐腐蝕拉緊鋼絲連接,儀器回收時,通過海水電腐蝕原理熔斷鋼絲後,功能艙和地震計艙自然上浮回收。其中所述的海底地震儀,其所述的內部結構一體化是功能艙內部的電池組通過電池組上蓋的0型圈和電池組託盤的0型圈被壓緊在玻璃艙球內來固定,在上下玻璃半球壓緊的過程中0型圈產生一定的壓縮量,並與玻璃內壁產生摩擦力,達到固定電池組的目的,使得電池組不易側歪和鬆動。這種安裝固定方式,避免了以往在固定內部結構時使用與玻璃球內壁用粘合劑粘接的方式,造成的玻璃球內壁破損的現象發生。電池組上蓋留有螺紋孔,用於固定控制板,控制板完成對電池組的充電功能,控制板上面焊接有姿態傳感器、無線信標機、羅盤等檢測模塊,用於監測儀器艙內地震計的工作狀態。水聲電路控制板固定在玻璃艙球內部頂端的螺栓下面,螺栓屬原裝玻璃艙球自帶,用於固定水聲壓力傳感器。電池組合和控制板均可在玻璃儀器艙球外進行組裝、調試,然後將測試完成的整體器放進玻璃艙球下半球內,然後蓋上玻璃艙球上半球通過玻璃艙球擠壓0型圈來固定內部裝置。寬頻帶地震計與常平機構在艙殼外組裝在一起,通過螺栓固裝在地震計密封艙艙內,地震計密封艙通過三根線纜掛接在保護罩端面,這種軟連接的方式使得地震計密封艙可以在海底工作時,脫離周圍部件的震顫帶來的不利影響。保護罩通過四根螺栓與功能艙的塑料艙殼下殼連接,電路部分通過水密電纜相連,使儀器能夠記錄天然地震信號和人工震源信號,並通過功能艙進行釋放回收等控制功能。所述的海底地震儀,其所述的組合式安裝方式是功能艙和地震計艙作為獨立單元,而不是集地震計和控制部分於一體都組裝在一個玻璃球內,那樣不能實現不同地震計的互換,且裝配時間長,互配性差。這種組合式裝配方式,其電路部分通過水密電纜相連,功能艙主要功能是記錄地震信號、監測地震計的工作狀態,為海底地震儀提供釋放信號,完成儀器自動上浮指令的發送和接收。作為獨立的功能艙,下部可以配有全姿態寬帶地震計或全姿態高頻檢波器等不同頻帶的地震計,均可以實現不同需求的海底地震觀測。地震計艙的保護罩通過螺栓固定在功能艙下面,組合成單艙球組合式海底地震儀,實現交換式組裝, 可以縮短裝配時間,減少封球次數,為大規模生產海底地震儀縮短了生產周期,減少了工作量。所述的海底地震儀,其所述沉耦架(見圖幻,採用表面附著防鏽漆的鋼鐵材料焊接製成,在沉耦架中心焊接一圓環,用於放置海底地震儀,中心鏤空,使得地震計可以直接坐落在海底,與地面直接接觸。儀器在海底工作過程中,沉耦架為其提供穩定的基座,減少被海底的汙泥陷住的可能性。在沉耦架的四周焊接有四個直徑120mm,高度150mm的導流筒,在儀器下沉過程中對海水進行導流,使得儀器在下沉時儘量保持垂直姿態,控制下沉速度,確保儀器可以平穩著地。並為地震儀在海底工作提供穩定的基座,儀器上浮後,沉耦架丟棄在海水中。請參閱圖1 圖5所示,為本發明的單艙球組合式海底地震儀結構示意圖。其中, 塑料上殼1、塑料下殼2、螺栓3、地震計艙上蓋4、託盤5、弧形底座6、地震計7、水聲壓力傳感器8、真空氣嘴9、水聲電路控制板10、頻閃燈11、GPS天線12、正極13、鎖緊螺母14、壓絲墊片15、不鏽鋼鏍柱16、鏍杆支撐板17、脫鉤滑塊18、繞絲釘19、不鏽鋼吊鉤20、繞絲固定板21、負極22、負極保護套23、熔斷鋼絲24、電路控制板25、0型圈沈、電池組託板27、水密電纜28、電池組29、電池組上蓋30、拉緊鋼纜31、鋼爪32、碟形母33、導流筒34、拉緊螺栓 35、功能艙36、玻璃艙球37、膠泥38、常平機構39、熔斷鋼絲熔斷點(兩處)40、塑料板41、 彈簧筒42、銷釘43、支撐柱44、地震計艙底45、配重環46、加固板47、地震計密封艙48、保護罩49、線纜50。本發明的單艙球組合式海底地震儀由功能艙36、地震計密封艙48、脫鉤機構(見圖2)和沉耦架(見圖5)四部分組成。一、功能艙功能艙4是海底地震儀可回收部分,它是由外部的塑料艙殼和玻璃艙球組成,我們選用VITR0VEX公司生產的耐壓6000米水深的17英寸玻璃艙球,在水中可以提供25KG 的浮力。內部固裝有組合電源、水聲通訊模塊、數據採集、無線信標機、GPS、電子羅盤等,內部裝置總重量不超過8KG。塑料艙殼分為上下半艙,通過螺栓壓緊內部的玻璃艙球;玻璃艙球也分為上下半球,接縫處通過膠泥密封,外部纏有3M膠帶保護膠泥,以達到密封效果,確保海底地震儀在海底長時間工作,玻璃儀器艙球內部主要包括(1)水聲通訊模塊(請參閱專利申請「七通道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申請號為 200810117385. 4)接收甲板上發送的釋放指令碼,反饋給控制板,完成儀器上浮的控制指令發送。(2)採集器系統(請參閱專利申請「七通道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申請號為 200810117385. 4)對地震計三個通道和水聲壓力傳感器進行信號採集與存儲。其功耗僅有0. 2W,可以滿足長期海底觀測的需要。(3)組合電源海底地震儀電池採用鋰電池,每套儀器安裝12枚。內置的電源管理模塊能實時地監督電池的電能儲量,當能量低於某一預定值,地震儀會關閉除了水聲通信之外的所有耗電設備,使地震儀在海底滯留一年以上的時間仍能正常回收。(4)數據提取(請參閱專利申請「七通道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申請號為 200810117385. 4)OBS中內嵌了 USB接口模塊與PC機進行高速數據交換,能在不打開艙球的前提下, 以較高的速度(2M字節/秒)實現OBS的數據提取。(5)無線數傳模塊(請參閱專利申請「七通道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申請號為 200810117385. 4)無線數傳模塊其發射功率為1 5W,有效距離約5-10Km左右。定位精度可達數十米以內。(6)頻閃燈(請參閱專利申請「七通道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申請號為 200810117385. 4)當儀器上浮時,頻閃燈在黑夜裡能有效的指示儀器所在方位方便回收。光源採用發光效率高,穿透性較好的高亮度發光二極體。可以連續工作12小時以上。二、脫鉤機構(請參閱專利申請「七通道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申請號為 200810117385. 4)脫鉤機構(見圖2)為雙層結構,包括不鏽鋼鏍柱16、鏍杆支撐板17、繞絲固定板 21,其中,片狀環繞絲固定板21和片狀環鏍杆支撐板17上下平行設置,以多數個不鏽鋼鏍柱16將兩者固接,其中兩個位於直徑上的鏍柱16上端伸出固定板21的上表面相互連接, 構成吊鉤20 ;鏍杆支撐板17內孔直徑與塑料儀器艙沈頂部外圓直徑相適配。一熔斷鋼絲M經正極13和順序經所有的繞絲釘19繞成環,並以鎖緊螺母14和繞絲釘19固緊定位,將脫鉤滑塊18固於固定板21上,熔斷鋼絲M與兩負極22觸接;兩負極22即是兩熔斷點40 (見圖3)。將海底地震儀置於沉耦架上,以4根拉緊鋼纜31纏繞於脫鉤滑塊18的固接口後, 用蝶形母33拉緊拉緊鋼絲31,以固定海底地震儀。在固定海底地震儀後,卸掉脫鉤滑塊18上的禁錮鏍栓,再利用蝶形母33來拉緊鋼纜31調整儀器的緊固程度;在儀器回收時利用海水特性,在兩熔斷點40處進行電腐蝕熔斷鋼絲M,脫鉤滑塊18被拉緊鋼纜31拉脫開,儀器艙和地震計艙的組合體即利用海水浮力上浮,以便回收。三、地震計密封艙(1)常平機構(請參閱專利申請「七通道多功能海底地震儀」,申請號為 200810117385. 4)設計了利用姿態傳感器7和姿態調整電機3對地震計7進行姿態調整的改進方案,通過改進常平裝置的結構原理,使得內部地震計的常平動作的保持不需要灌注矽油,不需要呈密封結構,且體積重量均能大大地降低,姿控調整的範圍擴展為30度左右。將使海底地震儀在更為複雜的海底地形下正常的工作。最大工作傾斜角度達到了國外同類寬帶海底地震儀的水平。(2)地震計地震計選用Trillium compact公司生產的寬頻帶地震計。地震計7與常平機構組裝在一起通過螺栓安裝於地震計艙殼48內部,通過常平機構調整工作角度,地震計筒壁外環粘接有配重環,配重環上均勻分布著螺紋孔,用於裝配螺釘,配置地震計的物理重心。地震計密封艙通過線纜50軟連接掛接在保護罩頂面,保護罩安裝在功能艙下面, 這種組合式安裝為海底地震儀在海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耦合方式,較之以往安裝在玻璃球內部的地震計,由於受海底地震儀高度、密度、重量等因素的影響,水平信號失真嚴重,本設計所採用的地震計密度與海水差異較小,且與地面耦合好,不易受塑料艙殼等外在條件影響。四、沉耦架所述沉耦架(見圖5),採用表面附著防鏽漆的鋼鐵材料焊接製成,在沉耦架中心焊接圓環,用於放置海底地震儀,中心是鏤空的,使得地震計可以直接坐落在海底。在投放前,通過四根拉緊鋼纜31連接脫鉤滑塊18與沉耦架上的四個鋼爪32,通過拉緊螺栓35調緊,從而調節海底地震儀坐落在沉耦架上的禁錮程度。在沉耦架的四周焊接有四個直徑120mm,高度150mm的導流筒,在儀器下沉過程中對海水進行導流,使得儀器在下沉時儘量保持垂直姿態,控制下沉速度,確保儀器可以平穩著地。並為地震儀在海底工作提供穩定的基座,儀器上浮後,沉耦架丟棄在海水中。其作用還在於,若海底地面為硬質地面,那麼鋼鐵材料製成的沉耦架可以與地面進行很好的耦合,若海底為軟質沙地,則四個導流筒部位因壓強較大,陷入到軟底中,可以成為儀器在海底工作中很好的抗底流基座,抵禦橫向海水流動的衝擊,而接近儀器底部的時候沉耦架的面積變大,避免了儀器整體繼續下陷的可能性。沉耦架屬於不回收部分,考慮到它的工作性質,我們選擇標準角鐵作為主要的加工原料,不但滿足了其作為工作基座的剛性和硬度,且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使用動態過程選擇好投放地點和方位,把海底地震儀投放到海底,儀器著地後,可用甲板機進行聲學定位準確定位。此後內部地震計和數字採集器同時進入工作狀態,連續記錄海底地震信號,並存儲在內部存儲器中。當需要回收儀器時,在該儀器所在的位置附近海域通過聲學甲板機發出回收信號,儀器接到信號後,開始熔斷鋼絲,約5分鐘海底地震儀與沉耦架脫離,自動上浮至水面, 浮出海面後通過無線發送其所在的位置信息,根據該信息或目測方式確定儀器方位,進行打撈上船。然後提取所記錄的數據供分析和研究。(1)地震計密封艙的掛接結構與以往設計的海底地震儀不同的是地震計掛接在海底地震儀下部,而不是集控制部分統一裝在玻璃艙球內部。地震計數據記錄不受功能艙和沉耦架等周圍部件的影響,減少了由於海水湧動引起的水平信號的嚴重失真。(2)組合式結構設計功能艙和地震計密封艙作為獨立單元組裝在一起,其電路部分通過水密電纜相連,功能艙主要功能是記錄地震數據、監測地震計的工作狀態,為海底地震儀提供釋放信號,完成儀器自動上浮指令的發送和接收。作為獨立的功能艙,其塑料下殼底部通過軟連接的方式掛接地震計密封艙,地震計密封艙如果改裝高頻檢波器,則可以實現主動源的海底地震觀測。
這種組合式安裝方式,可快速實現地震傳感器的切換,縮短裝配時間,減少封球次數。同時可縮短海底地震儀生產周期,減少了工作量。(3)沉耦架的設計用表面附著防鏽漆的鋼鐵材料焊接製成,在沉耦架中心焊接圓環,用於放置海底地震儀,中心是鏤空的,使得地震計可以直接坐落在海底。在沉耦架的四周焊接有四個直徑120mm,高度150mm的導流筒,在儀器下沉過程中對海水進行導流,使得儀器在下沉時儘量保持垂直姿態,控制下沉速度,確保儀器可以平穩著地。並為其在軟質海底環境中,抵禦海流的橫向衝擊,起到了穩定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包括功能艙、地震計艙、脫鉤機構、沉耦架; 其特徵在於,沉耦架為框狀,中心設有剛性圓環,圓環以四根鋼梁呈十字狀與邊框固接,鋼梁和邊框固接處設有導流筒;導流筒為兩端開口的通筒,固接於邊框上;邊框上表面設有多個鋼爪,每個鋼爪有一拉緊螺栓;地震計艙包括保護罩、地震計密封艙,地震計密封艙內有常平機構和地震計,鍾狀保護罩開口向下,開口邊緣與剛性圓環上表面連接;功能艙下端與保護罩頂端外表面固接;地震計密封艙上端以多根線纜懸吊於保護罩頂端內表面,地震計密封艙下端掉出保護罩開口,與導流筒底端平齊;保護罩開口直徑與沉耦架中心剛性圓環直徑相適配;脫鉤機構位於功能艙上端,以可熔斷拉緊鋼絲與沉耦架邊框固接,將功能艙、保護罩定位於沉耦架中心剛性圓環上表面;功能艙與地震計之間,以水密電纜電連接,水密電纜分別穿過功能艙、保護罩、地震計密封艙側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功能艙和保護罩之間,是由多根螺栓固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沉耦架的導流筒,直徑120mm,高度150mm,在儀器下沉過程中對海水進行導流,使得儀器在下沉時儘量保持垂直姿態,控制下沉速度,確保儀器可以平穩著地;若海底地面為硬質地面,剛性的沉耦架可與地面很好的耦合,若海底為軟質沙地,則導流筒部位因壓強大,陷入到軟底中, 成為儀器在海底工作中很好的抗底流基座,抵禦橫向海水流動的衝擊,而接近儀器底部的時候沉耦架的面積變大,避免了儀器整體繼續下陷的可能性。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功能艙和地震計艙為獨立單元,功能艙記錄地震信號、監測地震計的工作狀態,為海底地震儀提供釋放信號,完成儀器自動上浮指令的發送和接收;地震計密封艙內部裝有寬頻帶地震計或高頻檢波器等不同頻帶的地震計,實現不同需求的海底地震觀測;兩者分開組裝的方式,可實現交換式組裝,縮短裝配時間,減少封球次數,為大規模生產海底地震儀縮短了生產周期, 減少了工作量。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艙球組合式寬頻帶海底地震儀,涉及地震技術,用於海底天然地震觀測。包括功能艙、地震計艙、脫鉤機構和沉耦架。脫鉤機構固定在功能艙的塑料上殼頂部與沉耦架通過耐腐蝕拉緊鋼絲連接,儀器回收時,通過電腐蝕原理熔斷鋼絲後,功能艙和地震計艙自然上浮回收。本發明採用地震計與海底直接接觸的耦合方式,優化耦合性能,減少了由於海水湧動引起的水平信號失真;可實現多用途海底地震探測。與國外多艙球的同類產品相比,結構有顯著不同,在重量、體積、成本方面有顯著優勢。
文檔編號G01V1/18GK102288989SQ20111012684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7日
發明者遊慶瑜, 趙春蕾, 郝天珧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