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觀後感: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2023-08-10 10:12:14 2
權力和廉政相加等於服務,權力和貪慾結合等於自斃。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一:
回首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打虎拍蠅」之路,確實如此。腐敗分子發現一個查處一個,不管官階多高,都必查無疑,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位高權重,也不能例外。一些處長、鎮長乃至村支書、村主任,如單筆受賄5000萬元的某居委會主任於凡、村民拉起橫幅慶祝其落馬的某村黨委書記劉大偉,全被恢恢大網收起。只要存在貪腐行為,就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不管其有多麼霸道囂張,不論其貪腐方式有多麼「無法無天」,如「天津的停車場都成他們家的了」的「武爺」武長順,公然為自己修建「王府」、敢於高調貪腐的谷俊山,都被反腐利劍斬於馬下。一些自以為貪腐行為隱蔽無痕的貪腐官員,如自以為無事,「我出個面幫他站個臺,一起吃飯,我什麼話也沒有說」的周本順,如極有「創意」的「把那個茅臺酒就倒在礦泉水瓶裡邊」的張建津,也都沒有逃脫黨紀國法的追究和制裁。
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就是不管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窩案,還是表面上僅僅暴露了些許私德問題的個案,都嚴查不怠。這其中,有聶春玉在山西呂梁大肆買官賣官,成為山西「塌方式腐敗」的一個縮影。十八大以來,僅呂梁就有5名地廳級幹部、83名縣處級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這其中,也有先前因「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被「雙開」,繼而因涉嫌受賄被移送司法機關的雷政富。
反腐肅貪必須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次次震撼出擊,不斷刷新人們對黨中央反腐決心的認識高度。軍隊是反腐禁區、退休即進「保險箱」、「刑不上大夫」、巡視只是一陣風……一個個所謂官場「潛規則」,被「踩著不變的步伐」的反腐行動一一打破。
20xx年《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二: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提到,山西塌方式腐敗問題之所以被揭露和查處,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中央的巡視工作發揮了從嚴治黨的利劍作用。除了山西塌方式腐敗,衡陽人大代表賄選案、南充拉票賄選案都是巡視時發現的。被查處的中管幹部中,超過一半的問題線索也是由中央巡視組移交的。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從未被派駐紀檢組的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全國人大機關、國務院辦公廳和全國政協機關,也被派駐了由中央任命的紀檢組組長。
據中紀委網站公布,2013-20xx年9月,中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01.8萬件,101萬人受黨紀政紀處分,查處範圍覆蓋31個省區市,亦包括中央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
至今被調查的中管幹部共計109人,而從20xx年以來發布的中管幹部黨紀處分通報看,近八成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
打老虎固然有震懾作用,但蒼蠅亂飛,其害如虎。早在2013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就明確提出,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按照中央部署,快查嚴處吃拿卡要、雁過拔毛、與民爭利等典型問題,下大氣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成為十八大以來紀律審查工作的一個重點。20xx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在部署年度工作任務時,首次將「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單列一項。
紀委的「自己人」在反腐浪潮中也不能倖免。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披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處分違紀幹部3400多人,中紀委機關查處處置14人。
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今年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xx年,各級紀委處分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幹部2479人。這一數字比20xx年增加近1000人。
加強警示教育是懲防腐敗的源頭性工作,但僅僅依靠教育本身是不夠的,還要靠反腐敗鬥爭的實際成效,給心存僥倖的官員當頭棒喝。為此,必須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在查處腐敗問題上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痾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洩、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決不讓腐敗分子有機可乘。
20xx年《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三:
回首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打虎拍蠅」之路,確實如此。腐敗分子發現一個查處一個,不管官階多高,都必查無疑,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位高權重,也不能例外。一些處長、鎮長乃至村支書、村主任,如單筆受賄5000萬元的某居委會主任於凡、村民拉起橫幅慶祝其落馬的某村黨委書記劉大偉,全被恢恢大網收起。只要存在貪腐行為,就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不管其有多麼霸道囂張,不論其貪腐方式有多麼「無法無天」,如「天津的停車場都成他們家的了」的「武爺」武長順,公然為自己修建「王府」、敢於高調貪腐的谷俊山,都被反腐利劍斬於馬下。一些自以為貪腐行為隱蔽無痕的貪腐官員,如自以為無事,「我出個面幫他站個臺,一起吃飯,我什麼話也沒有說」的周本順,如極有「創意」的「把那個茅臺酒就倒在礦泉水瓶裡邊」的張建津,也都沒有逃脫黨紀國法的追究和制裁。
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就是不管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窩案,還是表面上僅僅暴露了些許私德問題的個案,都嚴查不怠。這其中,有聶春玉在山西呂梁大肆買官賣官,成為山西「塌方式腐敗」的一個縮影。十八大以來,僅呂梁就有5名地廳級幹部、83名縣處級幹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這其中,也有先前因「嚴重違反社會主義道德」被「雙開」,繼而因涉嫌受賄被移送司法機關的雷政富。
反腐肅貪必須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十八大以來,中紀委以雷霆萬鈞之勢,一次次震撼出擊,不斷刷新人們對黨中央反腐決心的認識高度。軍隊是反腐禁區、退休即進「保險箱」、「刑不上大夫」、巡視只是一陣風……一個個所謂官場「潛規則」,被「踩著不變的步伐」的反腐行動一一打破。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