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凸輪筒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5:47:16 2
專利名稱:固定凸輪筒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與鏡頭結構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固定凸輪筒。
背景技術:
已知的鏡頭模塊所用的固定凸輪筒在其筒壁上通常具有數條等距分布的導引槽,以及數條分別與各該導引槽交錯且等寬不等距分布的作動槽。該鏡頭模塊的鏡筒則具有數個凸軸與這些作動槽結合,藉以使該透鏡筒可利用該些作動槽進行移動,而使鏡頭伸縮達到調焦或變焦的目的。這些導引槽設計不等距分布的目的在於當其中的一凸軸在經過該作動槽與該導引槽的交錯處而懸空時,另外幾支凸軸將與對應的作動槽結合,而可達到避免這些凸軸同時旋空而造成鬆動或卡死的目的。
然而,請參閱圖1,該凸軸200在移動時常會因鏡頭模塊各構件在製造或組裝時產生的些許誤差,造成該凸軸200的移動路軌跡容易產生偏移,而導致該凸軸200無法按照原先設計的路徑前進,使得該凸軸200移動通過該作動槽300與該導引槽400的交錯處時,而容易與該導引槽400擦撞,此將不僅會造成鏡頭伸縮產生異音,更有可能造成凸軸200抖動或是卡死的情形發生。綜合以上所述可得知,已知固定凸輪筒的設計仍未臻完善,而尚有待改進之處。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中固定凸輪筒會造成鏡頭作動時有異音或卡死的缺陷,提供一種固定凸輪筒,不會造成鏡頭調焦或變焦時有異音或是有卡死的情形發生。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固定凸輪筒,用以與旋轉凸輪筒以及鏡筒結合,該旋轉凸輪筒具有至少一第一凸軸以及至少一第二凸軸,且該鏡筒具有至少有一凸塊。該固定凸輪筒包含有筒身、至少一導引槽、至少一第一作動槽以及至少一第二作動槽,其中,該筒身具有第一端;該導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於該第一端形成有第一開口 ;該第一作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於該第一端形成有第二開口 ;該第一作動槽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與第二槽段,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一槽段與該導引槽交錯,且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一槽段的槽寬大於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二槽段的槽寬;該第二作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於該第一端形成有第三開口 ;該第二作動槽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與第二槽段,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與該導引槽交錯,且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的槽寬大於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一槽段的槽寬。另,該鏡筒的凸塊位於該導引槽中;該旋轉凸輪筒的該第一凸軸位於該第一作動槽中,該第二凸軸位於該第二作動槽中;當該第一凸軸位於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一槽段時,該第二凸軸則位於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一槽段;當該第二凸軸位於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時,該第一凸軸則位於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二槽段。實施本發明的固定凸輪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當該第一凸軸位於該第一槽段時,該第二凸軸將位於該第一槽段;如此,各該第一凸軸在該鏡頭模塊進行變焦或調焦而通過該第一槽段與該導引槽的交錯處時,因這些第一槽段的槽寬較大,而可避免各該第一凸軸與該導引槽幹涉,而這些第一槽段與這些第二凸軸的配合關則有助於該第一凸軸在移動時不易產生偏移,使該第一凸軸順利地通過該導引槽與該第一作動槽的交接處,而不會發生異音或是卡死的狀況。相同地,當該第二凸軸位於該第二槽段時,該第一凸軸位於該第二槽段;如此即,各該第二凸軸在通過該第二槽段與該導引槽的交錯處時,同樣因該第一凸軸與該第二槽段的配合關係而不會與該導引槽幹涉。
圖I為已知固定凸輪筒內壁平面圖。圖2為本發明所提供的鏡頭模塊立體圖。圖3為本發明的固定凸輪筒立體圖。圖4及圖5為本發明的固定凸輪筒外壁平面圖。 圖6為本發明的第一作動槽與第二作動槽的設計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的第一作動槽與第二作動槽的另一設計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後。請參閱圖2,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鏡頭模塊100包含有固定凸輪筒I、鏡筒2以及旋轉凸輪筒3。其中續參閱圖3至圖5,該固定凸輪筒I包含有筒身10,以及設於該筒身10內壁上的三條導引槽20、三條第一作動槽30以及三條第二作動槽40。該筒身10具有第一端10a,且各該導引槽20於該第一端IOa形成有第一開口 21。另外,於本實施例中,各該導引槽20直進槽,但不以此為限,在設計上該導引槽20亦可是其它型態的槽體。這些第一作動槽30貫穿該筒身10的筒壁,且各該第一作動槽30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31以及第二槽段32,各該第一作動槽30於該第一端IOa形成有第二開口 33。其中,該第一槽段31與該第二開口 33連通,且該第一槽段31與對應的導引槽20交錯,另外,該第一槽段31的槽寬Dl大於該第二槽段32的槽寬D2。各該第二作動槽40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41以及第二槽段42,且各該第二作動槽40於該第一端IOa形成有第三開口 43。其中,該第一槽段41與該第三開口 43連通,且該第二槽段42與對應的導引槽20交錯,另外,該第一槽段41的槽寬dl小於該第二槽段42的槽寬d2。
該鏡筒2設於該固定凸輪筒I中,且內設有複數片鏡片(圖未示)。該鏡筒2上設有三個凸塊2a,且各該凸塊2a通過對應的第一開口 21而容設於各該導引槽20內,以使該鏡筒2受這些導引槽20限制而沿直線移動,並據以限制該鏡筒轉動,藉以達到調焦或變焦的目的,且同時可避免該鏡頭模塊100的光學中心產生偏移。該旋轉凸輪筒3同樣設於該固定凸輪筒I中,且位於該鏡筒2與該固定凸輪筒I之間。該第二內筒3上設有三個第一凸軸3a以及三個第二凸軸3b,各該第一凸軸3a通過對應的第二開口 33而容設於各該第一作動槽30中,而各該第二凸軸3b則通過對應的第三開口 43而容設於各該第二作動槽40內。本實施例中,該固定凸輪筒I的第一作動槽30貫穿該筒身10筒壁的目的在於供這些第一凸軸3a分別與馬達(圖未示)連接,而使該旋轉凸輪筒3受馬達帶動而轉動,而第二作動槽40不貫穿該筒身10筒壁的目的則是在於用以輔助該旋轉凸輪筒3轉動能更加順暢。藉此,請參閱圖4,當該第一凸軸3a位於該第一槽段31時,該第二凸軸3b將位於該第一槽段41 ;如此,各該第一凸軸3a在該鏡頭模塊100進行變焦或調焦而通過該第一槽段31與該導引槽20的交錯處時,因這些第一槽段31的槽寬Dl較大,而可避免各該第一凸軸3a與該導引槽20幹涉,而這些第一槽段41與這些第二凸軸3b的配合關則有助於該第一凸軸3a在移動時不易產生偏移,使該第一凸軸3a順利地通過該導引槽20與該第一作動槽30的交接處,而不會發生異音或是卡死的狀況。相同地,請參閱圖5,當該第二凸軸3b位於該第二槽段42時,該第一凸軸3a位於該第二槽段32 ;如此即,各該第二凸軸3b在通過該第二槽段42與該導引槽20的交錯處時,同樣因該第一凸軸3a與該第二槽段32的配合關係而不會與該導引槽20幹涉。 另外,請參閱圖6,本實施例中的這些作動槽30、40設計在該旋轉凸輪筒3的第一凸軸3a由該第一槽段31進入該第二槽段32 —預定距離後,該第二凸軸3b才由該第一槽段41進入該第二槽段42。上述設計的目的在於使該第一凸軸3a與該第二凸軸3b同時地與該第一作動槽30、該第二作動槽40呈密切配合的狀態,而使該第一凸軸3a由該第一槽段31進入該第二槽段、或是該第二凸軸3b由該第二槽段42進入該第一槽段41時能更加平滑。當然,在設計上這些作動槽30、40亦可如圖7所示,當該旋轉凸輪筒3的第一凸軸3a由該第一槽段31進入該第二槽段31的同時,該第二凸軸3b由該第一槽段41進入該第二槽段42,同樣可達到本發明防止異音或是卡死發生的目的。必須說明的是,由於上述的第一作動槽30、第二作動槽40與第一凸軸3a、第二凸軸3b間的配合關係,是凸軸外周壁面與作動槽槽壁間的接觸關係,所以上述的槽寬D1、D2、dl、d2,在本實施例中,是指各該作動槽30、40 —槽壁上對各該凸軸3a、3b實際上產生導引作用部位,至另一槽壁的相對應部位的寬度。在一般的設計上,這些作動槽30、40的槽形是鳩尾形,而這些凸軸為相對應配合的圓椎形,因此,上述槽寬Dl、D2、dl、d2可能是這些作動槽30、40的兩槽壁間的最大寬度,也可能是最小寬度或兩槽壁任何一個部位間的寬度。另外,本發明的第一作動槽與第二作動槽的數量並不以三條為限,且亦可設計第一作動槽與第二作動槽皆貫穿筒身的筒壁。再者,本發明的導引槽及作動槽並不僅限於形成在固定凸輪筒的內壁,亦可形成於固定凸輪筒的外壁上。又,只要這些作動槽與導引槽交錯處的槽寬大於這些作動槽其它槽段的槽寬,不管其使用多少條導引槽或多少條作動槽,亦屬本發明的另一實施形式而已。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所做的等效結構及製作方法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內。
權利要求
1.ー種固定凸輪筒,用以與旋轉凸輪筒以及鏡筒結合,其特徵在於,該旋轉凸輪筒具有至少ー第一凸軸以及至少ー第二凸軸,且該鏡筒具有至少有ー凸塊,該固定凸輪筒包含有 筒身,具有第一端; 至少ー導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於該第一端形成有第一開ロ ; 至少ー第一作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於該第一端形成有第二開ロ ;該第一作動槽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與第二槽段,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一槽段與該導引槽交錯,且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一槽段的槽寬大於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二槽段的槽寬; 至少ー第二作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於該第一端形成有第三開ロ ;該第二作動槽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與第二槽段,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與該導引槽交錯,且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的槽寬大於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一槽段的槽寬; 另,該鏡筒的凸塊位於該導引槽中;該旋轉凸輪筒的該第一凸軸位於該第一作動槽中,而該第二凸軸位於該第二作動槽中;當該第一凸軸位於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一槽段時,該第ニ凸軸則位於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一槽段;當該第二凸軸位於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吋,該第一凸軸則位於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二槽段。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凸輪筒,其特徵在於,該第二開ロ與該第一作動槽的該第一槽段連通;該第三開ロ與該第二作動槽的該第一槽段連通。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凸輪筒,其特徵在於,該導引槽、該第一作動槽與該第二作動槽皆形成於該筒身的內壁。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凸輪筒,其特徵在於,該導引槽是直進槽。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凸輪筒,其特徵在於,該旋轉凸輪筒的第一凸軸由該第一槽段進入該第二槽段時,該第二凸軸同時由該第一槽段進入該第二槽段。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凸輪筒,其特徵在於,該旋轉凸輪筒的第一凸軸由該第一槽段進入該第二槽段預定距離後,該第二凸軸由該第一槽段進入該第二槽段。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凸輪筒,其特徵在於,該第一作動槽貫穿該筒身的筒壁。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凸輪筒,其特徵在於,該第一作動槽與該第二作動槽皆貫穿該筒身的筒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固定凸輪筒包含有筒身、導引槽、第一作動槽以及第二作動槽;其中,該導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該第一作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與第二槽段,該第一槽段與該導引槽交錯,且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一槽段槽寬大於該第一作動槽的第二槽段槽寬;該第二作動槽形成於該筒身上,且包含有相連通的第一槽段與第二槽段,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與該導引槽交錯,且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二槽段槽寬大於該第二作動槽的第一槽段槽寬。
文檔編號G02B7/04GK102681137SQ201110064699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9日
發明者陳峻佃 申請人: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