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位維修電弧焊機的優化電源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5:50:56 1
一種工位維修電弧焊機的優化電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工位維修電弧焊機的優化電源,本發明包括整流器、第一電容至第十一電容、第一集成晶片、第二集成晶片、第一電阻至第六電阻、電位器、第一開關至第五開關、第一二極體至第十一二極體、電流表和電壓表,本發明線路設計簡單,實用有效,優化了傳統電源的優點,採用了脈衝信號,可調節幅度比較靈活,通過多變開關選擇不同的電容獲得不同的脈衝寬度,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產品。
【專利說明】一種工位維修電弧焊機的優化電源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弧焊機電源,尤其涉及一種工位維修電弧焊機的優化電源。
【背景技術】
[0002]電弧焊機的電氣特性和結構不同於一般的電力電源,它的負載是電弧,弧焊電源必須適應電弧負載的特性,因此,弧焊電源需具備工藝適應性,傳統的電源容易老化,老化之後很難保證焊接規範和保證電弧穩定,沒有具備足夠寬的焊接規範調節範圍。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工位維修電弧焊機的優化電源。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0005]本發明包括整流器、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七電容、第八電容、第九電容、第十電容、第十一電容、第一集成晶片、第二集成晶片、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電位器、第一開關、第二開關、第三開關、第四開關、第五開關、第一二極體、第二二極體、第三二極體、第四二極體、第五二極體、第六二極體、第七二極體、第八二極體、第九二極體、第十二極體、第十一二極體、電流表和電壓表,電源的正極輸入端與所述整流器的正電源端連接,所述整流器的負極接地,所述電源的負極輸入端與所述整流器的負電源端連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極同時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集成晶片的電源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集成晶片的接地端連接後接地,所述第一集成晶片的輸出端同時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電源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電位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位器的滑動端同時與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調整埠和所述第一二極體的正極端連接,所述電位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一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開關的主控端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開關的第四端、所述第二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十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八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六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四開關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開關的第二端、所述第七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九二極體的負極端和所述第十一二極體的負極端連接後接地,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二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所述電壓表的第一端、所述電壓表的第二端、所述電流表的第一端、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三開關的第一端、所述第四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流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極體的負極端連接,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四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極體的正極端連接,所述第六二極體的負極端同時與所述第七第二極體的正極端和所述電源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八二極體的負極端同時與所述第九二極體和所述電源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十二極體的負極端同時與所述第十一二極體的正極端和所述電源的第三輸出端連接。
[000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07]本發明線路設計簡單,實用有效,優化了傳統電源的優點,採用了脈衝信號,可調節幅度比較靈活,通過多變開關選擇不同的電容獲得不同的脈衝寬度,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廣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的電路結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0]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整流器VD、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第七電容C7、第八電容C8、第九電容C9、第十電容C10、第i^一電容C11、第一集成晶片IC1、第二集成晶片IC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電位器RP、第一開關S1、第二開關S2、第三開關S3、第四開關S4、第一二極體D1、第二二極體D2、第三二極體D3、第四二極體D4、第五二極體D5、第六二極體D6、第七二極體D7、第八二極體D8、第九二極體D9、第十二極體D10、第i^一二極體Dl1、電流表A和電壓表V,電源的正極輸入端與整流器VD的正電源端連接,整流器VD的負極接地,電源的負極輸入端與整流器VD的負電源端連接,整流器VD的正極同時與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和第一集成晶片ICl的電源輸入端連接,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與第一集成晶片ICl的接地端連接後接地,第一集成晶片ICl的輸出端同時與第一電阻Rl的第一端、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集成晶片IC2的電源輸入端連接,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電阻Rl的第二端與電位器RP的第一端連接,電位器RP的滑動端同時與第二集成晶片IC2的調整埠和第一二極體Dl的正極端連接,電位器RP的第二端與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一二極體Dl的負極端、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和第一開關SI的主控端連接,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同時與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第二集成晶片IC2的接地端、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第六電容C6的第二端、第七電容C7的第二端、第一開關SI的第四端、第二二極體D2的正極端、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第四二極體D4的負極端、第十二極體DlO的正極端、第八二極體D8的正極端、第六二極體D6的正極端、第四開關S4的第二端、第三開關S3的第二端、第七二極體D7的負極端、第九二極體D9的負極端和第十一二極體Dll的負極端連接後接地,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與第二集成晶片IC2的輸出端連接,第五電容C5的第二端與第一開關SI的第一端連接,第六電容C6的第一端與第一開關SI的第二端連接,第七電容C7的第一端與第一開關SI的第三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同時與第二二極體D2的負極端、第八電容CS的第二端、第三二極體D3的正極端、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電壓表V的第一端、電壓表V的第二端、電流表A的第一端、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第^ 電容Cll的第一端、第五二極體D5的負極端、第三開關S3的第一端、第四開關S4的第一端連接,電流表A的第二端與第九電容C9的第一端和第三二極體D3的負極端連接,第二集成晶片IC2的輸出端與第二開關S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開關S2的第二端同時與第八電容CS的第一端和第十電容ClO的第一端連接,第十電容ClO的第二端同時與第四二極體D4的負極端、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和第五二極體D5的正極端連接,第六二極體D6的負極端同時與第七第二極體D7的正極端和電源的第一輸出端連接,第八二極體D8的負極端同時與第九二極體D9和電源的第二輸出端連接,第十二極體DlO的負極端同時與第^ 二極體Dll的正極端和電源的第三輸出端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工位維修電弧焊機的優化電源,其特徵在於:包括整流器、第一電容、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五電容、第六電容、第七電容、第八電容、第九電容、第十電容、第i 電容、第一集成晶片、第二集成晶片、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電位器、第一開關、第二開關、第三開關、第四開關、第一二極體、第二二極體、第三二極體、第四二極體、第五二極體、第六二極體、第七二極體、第八二極體、第九二極體、第十二極體、第十一二極體、電流表和電壓表,電源的正極輸入端與所述整流器的正電源端連接,所述整流器的負極接地,所述電源的負極輸入端與所述整流器的負電源端連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極同時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集成晶片的電源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集成晶片的接地端連接後接地,所述第一集成晶片的輸出端同時與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電源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電阻的第二端與所述電位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位器的滑動端同時與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調整埠和所述第一二極體的正極端連接,所述電位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一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開關的主控端連接,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開關的第四端、所述第二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十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八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六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四開關的第二端、所述第三開關的第二端、所述第七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九二極體的負極端和所述第十一二極體的負極端連接後接地,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三端連接,所述第三電阻的第一端同時與所述第二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極體的正極端、所述第四電阻的第二端、所述電壓表的第一端、所述電壓表的第二端、所述電流表的第一端、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三開關的第一端、所述第四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電流表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極體的負極端連接,所述第二集成晶片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四二極體的負極端、所述第五電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電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二極體的正極端連接,所述第六二極體的負極端同時與所述第七第二極體的正極端和所述電源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八二極體的負極端同時與所述第九二極體和所述電源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十二極體的負極端同時與所述第十一二極體的正極端和所述電源的第三輸出端連接。
【文檔編號】B23K9/10GK104400187SQ201410715049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9日
【發明者】沈東 , 龍雪春, 文勳, 代先勇, 藍常珍 申請人:成都深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