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07:15:26 2
專利名稱: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交流接觸(繼電)器,適用於在各種交流動力配電系統、電子電器及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作交流功率控制元件或中間過程控制元件。
在現有技術中使用的交流開關控制元件有如下幾類;1.刀閘類開關如閘刀開關、鐵殼開關、萬能轉換開關、負荷開關等;2.交流接觸器類如磁力啟動器、接觸器、中間繼電器、電壓繼電器等;3.電子交流繼電器類如電晶體交流開關、可控矽交流開關、固態交流繼電器等。
刀閘類開關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瞬時過載力很強,價格低廉等優點。但這類開關只能手動操作,不適宜大功率及自動控制系統頻繁動作的場合使用。
交流接觸器類開關,因其控制簡單,瞬時過載能力強,價格較低,因而在自動化控制系統中被廣泛採用。但因在使用過程中其觸點的通斷要產生電弧及火花(電流越大,火花越大,電弧越嚴重),這不僅給電網帶來嚴重汙染,還會因為觸點的燒蝕嚴重威脅電器設備的安全,也給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工作可靠性帶來不可忽視的隱患。
電子交流接觸器類,具有響應時間短,開關過程中無火花。但因其瞬時過載能力差,成本高,控制電流複雜和開關本身要消耗功率(開關電流越大,損耗越大,發熱越嚴重,使散熱裝置越加複雜),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針對上述交流功率控制元件或者中間過程控制元件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本裝置具有過載能力強,控制電路簡單,而且能消除交流接觸(繼電)器觸點在通、斷過程中產生的電弧或火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有交流接觸(繼電)器和無耗電子開關。電子開關選用單向、雙向可控矽或可控矽模塊,並聯於單相或三相電源的交流接觸(繼電)器上。
以下結合
,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進一步加以說明。
圖1為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電原理圖。
圖2用於三相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電原理圖。
參見圖1,無耗電子開關可控矽的兩個主電極T1和T2分別與交流接觸(繼電)器的主觸點C1-1並聯,兩隻可控矽的控制端與交流接觸(繼電)器的輔助觸點C1-2相連。當交流接觸(繼電)器接通時,其輔助觸點也相應接通,這時可控矽迅速導通,從而消除了交流接觸(繼電)器在閉合過程中因觸點振動帶來的電弧或火花;當交流接觸(繼電)器分斷時,其輔助觸點也相應斷開,此時可能有兩種情況發生;(1)負載電流為零,可控矽交流開關立即關斷。(2)負載電流不為零,可控矽交流開關保持導通,只有當此電流小於可控矽的維持電流時,可控矽交流開關才關斷。從而有效的消除了交流接觸(繼電)器觸點等在通斷過程中產生的電弧或火花。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用於A.B.C三相電源的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電原理圖,它是在三相電路中的交流接觸(繼電)器上分別並聯無耗交流電子開關構成的,其工作原理與單相的類同。圖中,RL為負載。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利用現有交流接觸(繼電)器做交流電流接通後的功率輸出執行元件,因而保持了現有交流接觸(繼電)器過載能力強和控制電路簡單的優點。
2.利用了可控矽響應時間短,導通後只要有電流(一般為幾~幾十毫安)就不關斷的特性,從而消除了交流接觸(繼電)器觸點等在通、斷過程中產生的電弧或火花。
權利要求1.一種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其特徵是在交流接觸(繼電)器上聯接無耗電子交流開關構成,無耗電子交流開關選用單向可控矽、雙向可控矽或可控矽模塊,可控矽的兩個主電極T1和T2分別與交流接觸(繼電)器的主觸頭C1-1並聯,其控制端與交流接觸(繼電)器的輔助接點C1-2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其特徵是將所說的無耗電子交流開關分別並聯於A.B.C三相電源的交流接觸器,構成三相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無弧交流接觸(繼電)器,由無耗交流電子開關、交流接觸(繼電)器兩部分組成。交流接觸(繼電)器作為功率輸出開關,與無耗交流電子開關並聯,可應用於單相和三相交流電路中。本交流接觸(繼電)器在接通與關斷過程中沒有電弧或火花產生,使觸點壽命提高几個數量級,開關額定容量成倍增加,而且電路極為簡單,開關自身不消耗功率。
文檔編號H01H9/30GK2124510SQ9221444
公開日1992年12月9日 申請日期199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1992年4月16日
發明者陳欽德, 陳樸, 劉曉光, 吳厚冬, 文秀英 申請人:陳欽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