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的製作方法
2023-08-09 23:42:16
專利名稱: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檢修技術,具體是一種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
背景技術:
操縱閥主要用於石碴漏鬥車和煤炭漏鬥車卸車時卡關閘門的風動控制,其工作原理是通過三個位置的切換,實現氣動迴路的換向及截止。為了保證操縱閥能夠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對操縱閥進行性能試驗。而在對操縱閥進行性能試驗時,若不能對操縱閥進行有效卡固,便會影響性能試驗的正常進行,進而影響性能試驗結果的有效性。基於此,為了保證操縱閥性能試驗結果的有效性,有必要發明一種能夠對操縱閥進行有效卡固的專用卡具。然而目前並無這樣一種卡具。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目前尚無一種能夠對操縱閥進行有效卡固的專用卡具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本實用新型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包括底座、氣缸、試驗臺、拉杆、前卡爪、以及後卡爪;其中,氣缸的缸筒豎直固定於底座上;氣缸的活塞杆朝下;氣缸的活塞杆下端水平固定有拉杆連接件;氣缸的缸筒上端面上垂直固定有試驗臺支柱;試驗臺水平固定於試驗臺支柱的上端;拉杆的數目為三個;三個拉杆分別位於氣缸的缸筒前側、左側、右側;三個拉杆的下端分別與拉杆連接件的前側邊緣、左側邊緣、右側邊緣鉸接;試驗臺的前側邊緣固定有前拉杆支架;前拉杆支架的上端固定有前卡爪支架;前卡爪支架的上端與前卡爪的首端鉸接;位於氣缸的缸筒前側的拉杆的上端與前卡爪的尾端鉸接;試驗臺的左側邊緣、右側邊緣各固定有一個後拉杆支架;兩個後拉杆支架的上端各固定有一個後卡爪支架;後卡爪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後卡爪支架的上端分別與兩個後卡爪的首端鉸接;位於氣缸的缸筒左側、右側的兩個拉杆的上端分別與兩個後卡爪的尾端鉸接。工作時,將氣缸與外部控制氣路連通。具體工作過程如下首先通過外部控制氣路驅動氣缸,使得氣缸的活塞杆向下運動,活塞杆通過拉杆連接件帶動三個拉杆向下運動,三個拉杆進而帶動前卡爪和兩個後卡爪向上張開。然後將操縱閥置於試驗臺的上表面,並通過外部控制氣路驅動氣缸,使得氣缸的活塞杆向上運動,活塞杆通過拉杆連接件帶動三個拉杆向上運動,三個拉杆進而帶動前卡爪和兩個後卡爪向下合攏,前卡爪和兩個後卡爪共同將操縱閥卡固在試驗臺上。此時即可對操縱閥進行性能試驗。基於上述過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基於全新結構,實現了對操縱閥進行有效卡固,從而保證了操縱閥性能試驗的正常進行,進而保證了操縱閥性能試驗結果的有效性。由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解決了目前尚無一種能夠對操縱閥進行有效卡固的專用卡具的問題。進一步地,試驗臺的上表面前部分別開設有定位通孔、安裝通孔、以及進風通孔;試驗臺的上表面後部分別開設有前蓋通孔、排氣通孔、後蓋通孔、以及豁口 ;其中,定位通孔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定位通孔分別位於試驗臺的上表面左前部和右前部;安裝通孔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安裝通孔分別位於試驗臺的上表面左前部和右前部;進風通孔位於試驗臺的上表面前部中央;前蓋通孔位於試驗臺的上表面右後部;後蓋通孔位於試驗臺的上表面左後部;排氣通孔位於試驗臺的上表面後部中央;豁口朝向試驗臺的後側。工作時,將操縱閥置於試驗臺的上表面,兩個定位通孔分別與操縱閥的兩個立柱相對應,進風通孔與操縱閥的進風孔接通,前蓋通孔與操縱閥的雙向缸前蓋接通,後蓋通孔與操縱閥的雙向缸後蓋接通,排氣通孔與操縱閥的排氣孔接通,豁口與操縱閥的肋板相對應。本實用新型有效解決了目前尚無一種能夠對操縱閥進行有效卡固的專用卡具的問題,適用於操縱閥的性能試驗。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試驗臺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底座,2-氣缸,3-試驗臺,4-拉杆,5-前卡爪,6-後卡爪,7-拉杆連接件,8-試驗臺支柱,9-前拉杆支架,10-前卡爪支架,11-後拉杆支架,12-後卡爪支架,13-定位通孔,14-安裝通孔,15-進風通孔,16-前蓋通孔,17-排氣通孔,18-後蓋通孔,19-豁口。
具體實施方式
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包括底座I、氣缸2、試驗臺3、拉杆4、前卡爪5、以及後卡爪6 ;其中,氣缸2的缸筒豎直固定於底座I上;氣缸2的活塞杆朝下;氣缸2的活塞杆下端水平固定有拉杆連接件7 ;氣缸2的缸筒上端面上垂直固定有試驗臺支柱8 ;試驗臺3水平固定於試驗臺支柱8的上端;拉杆4的數目為三個;三個拉杆4分別位於氣缸2的缸筒前側、左側、右側;三個拉杆4的下端分別與拉杆連接件7的前側邊緣、左側邊緣、右側邊緣鉸接;試驗臺3的前側邊緣固定有前拉杆支架9 ;前拉杆支架9的上端固定有前卡爪支架10 ;前卡爪支架10的上端與前卡爪5的首端鉸接;位於氣缸2的缸筒前側的拉杆4的上端與前卡爪5的尾端鉸接;試驗臺3的左側邊緣、右側邊緣各固定有一個後拉杆支架11 ;兩個後拉杆支架11的上端各固定有一個後卡爪支架12 ;後卡爪6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後卡爪支架12的上端分別與兩個後卡爪6的首端鉸接;位於氣缸2的缸筒左側、右側的兩個拉杆4的上端分別與兩個後卡爪6的尾端鉸接;試驗臺3的上表面前部分別開設有定位通孔13、安裝通孔14、以及進風通孔15 ;試驗臺3的上表面後部分別開設有前蓋通孔16、排氣通孔17、後蓋通孔18、以及豁口 19 ;其中,定位通孔13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定位通孔13分別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左前部和右前部;安裝通孔14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安裝通孔14分別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左前部和右前部;進風通孔15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前部中央;前蓋通孔16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右後部;後蓋通孔18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左後部;排氣通孔17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後部中央;豁口 19朝向試驗臺3的後側;具體實施時,定位通孔、安裝通孔、進風通孔、前蓋通孔、排氣通孔、後蓋通孔上均安裝有墊圈,試驗臺的上表面鋪設有膠墊。
權利要求1.一種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其特徵在於包括底座(I)、氣缸(2)、試驗臺(3)、拉杆(4)、前卡爪(5)、以及後卡爪(6);其中,氣缸(2)的缸筒豎直固定於底座(I)上;氣缸(2)的活塞杆朝下;氣缸(2)的活塞杆下端水平固定有拉杆連接件(7);氣缸(2)的缸筒上端面上垂直固定有試驗臺支柱(8);試驗臺(3)水平固定於試驗臺支柱(8)的上端;拉杆(4)的數目為三個;三個拉杆(4)分別位於氣缸(2)的缸筒前側、左側、右側;三個拉杆(4)的下端分別與拉杆連接件(7)的前側邊緣、左側邊緣、右側邊緣鉸接;試驗臺(3)的前側邊緣固定有前拉杆支架(9);前拉杆支架(9)的上端固定有前卡爪支架(10);前卡爪支架(10)的上端與前卡爪(5)的首端鉸接;位於氣缸(2)的缸筒前側的拉杆(4)的上端與前卡爪(5)的尾端鉸接;試驗臺(3)的左側邊緣、右側邊緣各固定有一個後拉杆支架(11);兩個後拉杆支架(11)的上端各固定有一個後卡爪支架(12);後卡爪(6)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後卡爪支架(12)的上端分別與兩個後卡爪(6)的首端鉸接;位於氣缸(2)的缸筒左側、右側的兩個拉杆(4)的上端分別與兩個後卡爪(6)的尾端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其特徵在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前部分別開設有定位通孔(13)、安裝通孔(14)、以及進風通孔(15);試驗臺(3)的上表面後部分別開設有前蓋通孔(16)、排氣通孔(17)、後蓋通孔(18)、以及豁口(19);其中,定位通孔(13)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定位通孔(13)分別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左前部和右前部;安裝通孔(14)的數目為兩個;兩個安裝通孔(14)分別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左前部和右前部;進風通孔(15)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前部中央;前蓋通孔(16)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右後部;後蓋通孔(18)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左後部;排氣通孔(17)位於試驗臺(3)的上表面後部中央;豁口(19)朝向試驗臺(3)的後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檢修技術,具體是一種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目前尚無一種能夠對操縱閥進行有效卡固的專用卡具的問題。操縱閥試驗專用卡具包括底座、氣缸、試驗臺、拉杆、前卡爪、以及後卡爪;其中,氣缸的缸筒豎直固定於底座上;氣缸的活塞杆朝下;氣缸的活塞杆下端水平固定有拉杆連接件;氣缸的缸筒上端面上垂直固定有試驗臺支柱;試驗臺水平固定於試驗臺支柱的上端;拉杆的數目為三個;三個拉杆分別位於氣缸的缸筒前側、左側、右側;三個拉杆的下端分別與拉杆連接件的前側邊緣、左側邊緣、右側邊緣鉸接;前拉杆支架的上端固定有前卡爪支架。本實用新型適用於操縱閥的性能試驗。
文檔編號G01M13/00GK202710302SQ20122039284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張煒, 白帆, 馬聰, 胡耀華, 張連成 申請人:太原鵬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