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太白山(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2023-07-31 02:10:09 1
2022年10月29日
陰雨綿綿
全篇字數884,僅需您的5分鐘
關於太白山,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登太白峰
[ 唐 ]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詩的開頭兩句,就從側面烘託出太白山的雄峻高聳。太白山是集南北方美景於一體的標誌性山體,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北麓,主峰拔仙臺海拔3771.2米,是我國海拔高差最大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我國青藏高原以東內陸最高峰,雄冠秦嶺,高於三山五嶽,堪稱華中第一山。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云:「太白山南連武功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皚然。太白山山高雲淡、空氣稀薄、氣候寒冷,致使三伏盛暑,皚皚白雪,銀光射牛鬥之墟,壯觀雄偉,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太白積雪」。
在登山時,海拔每上升1000米,溫度下降6攝氏度。尤其是在夏日登山時,山腳下是烈日炎炎、半山腰冷風習習,等到山頂上卻是冷風嗖嗖。當代詩人劉鬱在親自體驗太白山千變萬化的氣候特點之後,有詩云「朝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冬伴雪眠,春花秋葉鋪滿路,四時原在一瞬間。」可謂是「一日曆四季,十裡不同天」。
這句出自唐代李白的《蜀道難》中的詩句,恰恰說明了太白山的高聳險要,但古人運用聰明才智,在崇山峻岭之中修建了許多棧道。
三國古棧道相傳是在三國鼎立時期修建的。當時,劉備手下有個重要的謀士叫法正,他飽讀經史、才智過人,胸懷匡扶漢室之志。作為眉縣人,法正覺得此地溝深林茂,就建議劉備在此修棧道,作為褒斜棧道的輔助線。
棧道好比中國最早的「高速公路」,起到了衝破大山阻礙、貫通南北的作用。戰時,它是運送兵力、糧草的要道;和平時期,它是商貿及文化傳播的「動脈」。古人正因為有了與外界的溝通和往來,才得以生存發展,也正因為不同地域的交流與碰撞,才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大進步。
太白山的一切絕不僅僅是一段文字,一篇文章,幾幅美圖,視頻大片所能展現的,透過這些你也只是跟隨作者的眼睛去了一趟太白山罷了,欣賞了美的冰山一角,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