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粘面壓面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03:15:26 1
專利名稱:一種防粘面壓面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粘面壓面機構,包括壓面板、卡位塞、固定架、滑動杆、傳動杆、鼓風箱、推動杆、滑動控制裝置、動力裝置和控制器;壓面板豎直放置,其上均勻設有多個麵粉小孔;鼓風箱內設有一風機,麵粉小孔均與其連通;卡位塞與麵粉小孔一一對應,且其形狀與該麵粉小孔形狀相同,且其後端均固定在一豎直放置的固定架上;滑動杆至少有兩個,其前端相對於推動杆對稱地固定在固定架的後端,後端通過與該滑動杆後端固定連接的傳動杆與推動杆可滑動連接,且該滑動部位設有一滑動控制裝置;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壓面板在壓面前通過卡位塞推入麵粉小孔,而使得壓面板的前表面布滿麵粉,避免了面粘在壓面板上,提高了壓面板的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防粘面壓面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麵條機領域,尤其是一種防粘面壓面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麵條是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一種消費量十分龐大的主食,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吃麵條的花樣越來越多,麵條的形式也越來越多,生產麵條的機器也就越來越多種多樣。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止在壓面過程中面塊粘在壓面板上的防粘面壓面機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粘面壓面機構,包括壓面板、卡位塞、固定架、滑動杆、傳動杆、鼓風箱、推動杆、滑動控制裝置、動力裝置和控制器;
[0005]所述壓面板豎直放置,其上均勻設有多個麵粉小孔,且其後端的中心與所述推動杆的前端固定連接;
[0006]所述鼓風箱內設有一風機,其前端設有一與所述壓面板面積相當、形狀相似的開口,所述開口固定在所述壓面板的後端,所述麵粉小孔均與所述開口連通;
[0007]所述卡位塞與所述麵粉小孔一一對應,且其形狀與該麵粉小孔形狀相同,該卡位塞位於所述鼓風箱內,且其後端均固定在一豎直放置的固定架上;
[0008]所述滑動杆至少有兩個,其前端相對於所述推動杆對稱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後端,後端由所述鼓風箱後壁上的通孔穿出,並通過與該滑動杆後端固定連接的傳動杆與所述推動杆可滑動連接,且該滑動部位設有一滑動控制裝置;
[0009]所述推動杆與所述動力裝置的輸出軸固定連接;
[0010]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動力裝置控制端以及滑動控制裝置信號連接。
[0011]進一步,所述麵粉小孔為中心軸線水平的圓錐臺狀,其前端底面面積小於後端,且所述卡位塞形狀與所述麵粉小孔形狀相同。
[0012]進一步,所述滑動杆能夠在所述通孔中前後滑動。
[0013]進一步,滑動杆有兩個。
[0014]進一步,所述推動杆上靠近其前端位置設有一環繞該推動杆中心軸線的環形卡位槽,該環形卡位槽上套設有一滑動套筒,所述傳動杆的首端固定在所述滑動套筒上,末端分別與所述滑動杆的後端固定連接。
[0015]進一步,所述滑動控制裝置包括一設在所述環形卡位槽的一端且其前端與滑動套筒的一側固定連接的伸縮柱。
[0016]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壓面板在壓面前通過卡位塞推入麵粉小孔,而使得壓面板的前表面布滿麵粉,避免了壓面板在壓面過程中由於麵粉過少而使面粘在壓面板上,提高了壓面板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防粘面壓面機構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壓面板11、麵粉小孔2、卡位塞3、固定架4、滑動杆5、傳動杆6、鼓風箱61、風機7、推動杆8、滑動控制裝置9、動力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根據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出詳細說明。
[002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壓面板1、卡位塞2、固定架3、滑動杆4、傳動杆5、鼓風箱6、推動杆7、滑動控制裝置8、動力裝置9和控制器。
[0021]壓面板I豎直放置,其上均勻設有多個麵粉小孔11,且其後端的中心與推動杆7的前端固定連接,使得壓面板I在不接觸面塊時,麵粉小孔11中可以儲存部分麵粉。
[0022]鼓風箱6內設有一風機61,其前端設有一與壓面板I面積相當、形狀相似的開口,開口固定在壓面板I的後端,麵粉小孔11均與開口連通,以便於壓面板I不接觸面塊時,風機61在鼓風箱6內鼓風,將放置在該鼓風箱6內的麵粉揚起,使得麵粉儘可能多地存儲在麵粉小孔11中。
[0023]卡位塞2與麵粉小孔11 一一對應,且其形狀與該麵粉小孔11形狀相同,該卡位塞2位於鼓風箱6內,且其後端均固定在一豎直放置的固定架3上,麵粉小孔11為中心軸線水平的圓錐臺狀,其前端底面面積小於後端,卡位塞2形狀與麵粉小孔11形狀相同,以便於該卡位塞2在固定架3的推動下,同步進入麵粉小孔11中,並把麵粉小孔11中存儲的麵粉推至壓面板I的前表面。
[0024]滑動杆4有兩個,其前端相對於推動杆7對稱地固定在固定架3的後端,後端由鼓風箱6後壁上的通孔穿出,並通過與該滑動杆4後端固定連接的傳動杆5與推動杆7可滑動連接,且該滑動部位設有一滑動控制裝置8。
[0025]滑動杆4能夠在通孔中前後滑動。
[0026]推動杆7與動力裝置9的輸出軸固定連接。
[0027]推動杆7上靠近其前端位置設有一環繞該推動杆7中心軸線的環形卡位槽,該環形卡位槽上套設有一滑動套筒,傳動杆5的首端固定在滑動套筒上,末端分別與滑動杆4的後端固定連接。
[0028]滑動控制裝置8包括一設在環形卡位槽的一端且其前端與滑動套筒的一側固定連接的伸縮柱。
[0029]控制器與動力裝置9控制端以及滑動控制裝置8信號連接。
[0030]當壓面板I接觸到面塊時,控制器控制伸縮柱伸出,同時帶動滑動套筒向前滑動,進而帶動傳動杆5及滑動杆4向前滑動,卡位塞2進入麵粉小孔11,並把其中存儲的麵粉推出,避免了壓面板I前表面因麵粉較少而粘面。
[003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將面塊放在壓面機構的前方,此時卡位塞2位於麵粉小孔11的後方,動力裝置9推動壓面板I向前移動,同時鼓風箱6內的風機61開始工作,使得位於鼓風箱6內的麵粉揚起,麵粉逐漸落入麵粉小孔11內儲存;當壓面板I接觸面塊時,控制器控制滑動控制裝置8內的伸縮柱伸出,推動滑動套筒向前滑動,進而推動傳動杆5以及滑動杆4向前滑動,卡位塞2進入麵粉小孔11內,並將麵粉小孔11內的麵粉推至壓面板I的前端,使得壓面板I與面塊之間間隔有一定分量的麵粉,壓面板I繼續向前擠壓面塊,避免了面塊粘在壓面板I上,提高了壓面機構的工作效率。
[0032]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發明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專利涵蓋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粘面壓面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壓面板(I)、卡位塞(2)、固定架(3)、滑動杆(4)、傳動杆(5)、鼓風箱¢)、推動杆(7)、滑動控制裝置(8)、動力裝置(9)和控制器; 所述壓面板(I)豎直放置,其上均勻設有多個麵粉小孔(11),且其後端的中心與所述推動杆(X)的前端固定連接; 所述鼓風箱(6)內設有一風機(61),其前端設有一與所述壓面板(I)面積相當、形狀相似的開口,所述開口固定在所述壓面板(I)的後端,所述麵粉小孔(11)均與所述開口連通; 所述卡位塞(2)與所述麵粉小孔(11) 一一對應,且其形狀與該麵粉小孔(11)形狀相同,該卡位塞(2)位於所述鼓風箱(6)內,且其後端均固定在一豎直放置的固定架(3)上; 所述滑動杆(4)至少有兩個,其前端相對於所述推動杆(7)對稱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的後端,後端由所述鼓風箱(6)後壁上的通孔穿出,並通過與該滑動杆(4)後端固定連接的傳動杆(5)與所述推動杆(7)可滑動連接,且該滑動部位設有一滑動控制裝置(8); 所述推動杆(7)與所述動力裝置(9)的輸出軸固定連接; 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動力裝置(9)控制端以及滑動控制裝置(8)信號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面壓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麵粉小孔(11)為中心軸線水平的圓錐臺狀,其前端底面面積小於後端,且所述卡位塞(2)形狀與所述麵粉小孔(11)形狀相同。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面壓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杆(4)能夠在所述通孔中前後滑動。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面壓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杆(4)有兩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粘面壓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推動杆(7)上靠近其前端位置設有一環繞該推動杆(7)中心軸線的環形卡位槽,該環形卡位槽上套設有一滑動套筒,所述傳動杆(5)的首端固定在所述滑動套筒上,末端分別與所述滑動杆(4)的後端固定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粘面壓面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控制裝置(8)包括一設在所述環形卡位槽的一端且其前端與滑動套筒的一側固定連接的伸縮柱。
【文檔編號】A21C11-00GK204273070SQ201420694640
【發明者】陳中紅 [申請人]宜墾(天津)農業製品有限公司